不以坐车为贵

来源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z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们武汉,有一个被大家亲切称为“跑步哥”的名人。他叫庞长杰,今年40岁,他放弃单位的班车不坐,每天从汉正街跑步到积玉桥上班。这样的习惯,庞长杰已经坚持了4年,并且越跑越带劲。
  说起庞长杰跑步上班的原因,纯属偶然。有一次,他在汉阳古琴台下等单位班车,久等不来,他怀疑路上堵车了,干脆心一横,不如跑步到单位。他甩开膀子撒腿就跑,最后,他和班车差不多同时到达单位。跑完后,他流了一身汗,单位配有淋浴间,他洗了个澡,感到异常舒服,精神也特别好。从此,庞长杰就改乘坐班车为跑步上班,并形成了固定线路。每次,他基本保证55分钟跑到单位,据他测算,实际跑步距离为9公里左右。
  几年坚持下来,庞长杰的体质越来越好,以前冬天要穿棉衣,现在身体耐寒能力增强,只穿一件稍厚的外套就能过冬。庞长杰说,早上跑步上班的过程中,可以享受清新空气,愉悦心情,然后再以饱满的精神投入到工作中;晚上跑回家的过程中,能把一天的劳累和烦躁丢掉,高高兴兴地回家;另外,跑步上班避开了高峰期的车流,减少传染疾病的机会。
  “我觉得庞长杰身上最为可贵的,就是他不以坐车为贵。”一位看过有关庞长杰报道的朋友说,“在咱们中国,有太多的人都是以坐车为贵的——认为一个人有车坐、能坐车,是有身份、有地位的表现。”
  是啊,现在很多人,一旦有了钱首先就想着买辆车,在他们看来,买车就是买面子。在国外被定义为乘用车的汽车,在中国愣是被叫做轿车,这其中也凸显了封建色彩和身份的象征。因为,据说轿车的名字来源于古时官员们乘坐的中间高两头低,四个壮年用肩膀扛着的轿子。而一旦买了车,长期以车代步的后果,就是哪怕十几分钟的路也不愿走了,腿上的肌肉越来越没劲儿,身体各个部位里的脂肪如同家里每天不能按时倒掉的垃圾,慢慢堆积起来。一个人到了这个时候,健康状况就会每况愈下。但很多开车族,明明感到身体变差了,却仍然迷恋坐车。
  谁能想到,短短十几年,中国的车就多到泛滥成灾的地步,特别是迅猛增长的私人汽车消费给环境、交通、能源等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最大的灾难,就是它从很多方面已慢慢影响、损害到人们的身体健康。
  外部环境已经如此,非一时能改变的,那么,我们的思想意识是不是可以改变一下呢?我们应该树立一种以步行健身为贵、以拥有骄人的身心健康为荣的思想意识呢?庞长杰这样一个普通的企业职工之所以会成为新闻人物,说明他跑步上班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是值得推崇的。我相信,他不以坐车为贵的思想意识,必将会为大多数人所接受。
其他文献
熟悉中国现代文学的人知道,台静农是大陆也认可的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他1903年出生,祖籍安徽六安,一生饮食不节,却活了将近90岁。早年,曾与鲁迅有过交往,并先后执教于辅仁、齐鲁
全球水资源供给正面临巨大压力,是否代表着水资源末日即将到来?新闻记者费雪曼在他的《大干旱》一书中,以风趣、流畅的笔调,综观全局地给了我们一个答案:不会。但是,“丰沛、便宜又安全的水资源黄金年代"JE迅速消失。费雪曼认为,人们无须惊慌,却需要认识到那个美好年代将一去不复返。对许多人来说,这是一个惊人的消息,我们对利用水资源的态度必须有所改变。  为何在2007年-2008年,美国佐治亚州的亚特兰大市
反思性教学从20世纪80年代进入中国以后,众多研究者已经从多方面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只是这些研究更多的集中在理论层面,实践层面的研究却很缺乏。本文主要从高中数学反思性
1930年代以来,中国知识界对一系列国际问题产生了重大关注,这些关注都因特殊的时代背景而起。鸦片战争之后,随着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弱小国家,中国人现代意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