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组织中Cyr61和核因子-κB的表达与转移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xc1989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检测胃癌组织中富含半胱氨酸肝素结合蛋白61(Cyr61)和核因子-κB(NF-κB)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验证和检测53例胃癌组织与11例非肿瘤胃黏膜中Cyr61基因的表达,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SP法)检测99例胃癌组织与25例非肿瘤胃黏膜中cyr61与NF-κB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胃癌原发灶和转移灶中Cyr61mRN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4.6%(22/26)、88.9%(24/27),明显高于非肿瘤胃黏膜组5/11(P值均<0.05).非肿瘤胃黏膜、原发癌与转移癌组的基因表达量(2-△Ct)分别为(2.76±5.50)×10-5、(14.61±20.64)×10-5、(18.46±26.38)×10-5.胃癌原发灶、转移灶Cyr61 mRNA均高于非肿瘤胃黏膜(P值均<0.05),转移灶与原发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9例胃癌中Cyr61及NF-κB蛋白的高表达率分别为56.6%(56/99)和55.6%(55/99),其表达水平与肿瘤浸润深度、脉管侵犯、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TNM分期呈正相关(P值均<0.05),NF-κB还与肿瘤大小呈正相关(P<0.05);Cyr61蛋白的表达水平与NF-κB呈正相关(P<0.05);Cyr61与NF-κB蛋白高表达的病例平均生存时间和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低表达的病例(P值均<0.05).结论 Cyr61和NF-κB阳性表达与胃癌的侵袭、转移密切相关,检测Cyr61和NF-κB的表达可作为判断胃癌生物学行为的重要参考指标。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鼻咽癌患者放化疗后近期的听力学改变。方法根据鼻咽癌的治疗方式,将64例(128耳)鼻咽癌患者分为单纯放疗组(45例,90耳)和放化疗联合治疗组(简称联合治疗组,19例,38耳),同时选取25例(50耳)无明显耳鼻疾病患者为对照组。在鼻咽癌患者放化疗前及结束后2~3个月进行耳镜检查、纯音测听、鼓室导抗图及咽鼓管功能测试,分析鼻咽癌放化疗后近期的听力学改变。结果鼻咽癌患者放疗后近期多有鼓膜性状
目的 研究抗血小板药物在外周动脉支架成形术后预防再狭窄的疗效.方法 将2003年1月至2006年7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血管外科行外周动脉支架植入术后且符合入组条件的动脉硬化闭塞症病人103例分为治疗组(56例)及对照组(47例).治疗组每日口服氯吡格雷(75 mg/d)+拜阿司匹林(100 mg/d);对照组术后每日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1周,并从术后第3天起口服华法令.主要终点事件为支架内闭塞、
目的 研究生长抑素类似物奥曲肽(OCT)与紫杉醇(FTX)的偶合物对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裸鼠移植瘤的靶向治疗作用.方法 构建1分子紫杉醇-1分子奥曲肽偶合物(PTX-OCT)和2分子紫杉醇-1分子奥曲肽偶合物(2PTX-OCT),建立裸鼠腋部皮下移植瘤模型,将荷瘤裸鼠随机分为8组.在l、7、21 d尾静脉分别注射150 nmol/kg PTX-OCT;2FTX-OCT;OCT、PTX混合物(OP
目的 探讨精子染色质扩散(sperm chromatin dispersion,SCD)试验及吖啶橙染色(AO)试验检测精子DNA完整性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2名已生育的成年男性健康对照者和27例特发性少精子症(idiopathic oligozoospermia,IO)患者同时进行SCD试验和AO试验,对检测结果 进行分析.在SCD试验中,DNA完整性正常精子的DNA扩散形成大晕环或中晕环,而受
热休克蛋白(HSP)是由Ritossa从经受热刺激后的果蝇唾液腺中发现的,因此取名HSP.但随着后来的大量研究发现,HSP是一切生物体在许多应激状态下(如高温、重金属、缺氧、乙醇、病毒及细菌感染等)合成增加的一种在进化上高度保守的细胞应激蛋白.HSP作为分子伴侣在蛋白质的折叠、稳定性、合成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晶状体混浊即白内障,是世界上最常见的致盲原因之一.大量的研究表明,白内障的发生与自由基的产
目的 探讨低年资护士病情观察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方法 对42名工作3年以内的注册护士进行病情观察能力的现场评估,具体内容包括:病情观察内容是否全面、专科护理体检是否正确、护理措施是否到位、存在及潜在护理问题发现是否及时、特殊用药观察护理要点掌握情况等.结果 42名低年资护士在病情观察内容、专科护理体检、护理措施的实施、评价及特殊用药观察护理等方面存在不足.结论 低年资护士病情观察能力有待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