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环境优化在煤矿企业的实践应用

来源 :现代商贸工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dc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根据煤矿内外事故致因理论,阐述了“人、机、环境”之间的关系及在煤矿安全生产中发挥的作用,通过人机环境优化在大平煤矿的实践应用,促进了矿井安全生产,体现了人机环境优化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人机环境;优化;实践应用
  中图分类号:TB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24-0182-02
  1 煤矿内外因事故致因理论研究
  我国煤矿安全管理专家认为:煤矿生产系统中可能意外释放的能量是造成事故的内因;人机环管中的不安全因素是导致能量意外释放并造成事故的外因,其中人的不安全行为、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条件是直接原因,管理上的缺陷和技术上的不足是深层次的原因;内外因的综合作用,可能导致能量的意外释放,从而诱发事故。
  根据煤矿内外因事故致因理论,预防事故的直接手段就是预防生产系统中的能量意外释放。防范能量释放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通过改进管理,消除管理缺陷,防止因管理失误而造成现场失误;二是通过消除诱发能量失控的人、机、环境因素,从技术层面消除事故条件。因此,实现煤矿安全生产应从管理和技术两方面入手,从管理和技术环节上切断事故因果链,实现风险预控。(煤矿内外因事故致因理论模型如图1所示)。
  2 人机环境相互关系
  煤矿作业均是处于“人机环境”系统中的,系统中的任何一要素出现故障,都会影响煤矿生产的运行,甚至危及煤矿生产的安全性,造成重大事故。在人机环境系统中,人是劳动的主体,是机器的操纵与使用者,人能适应与改变环境;机器是人劳动的手段和工具,机器应用得当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减轻劳动强度,同时在使用过程中改变着环境,如钻机施工造成噪音、放炮作业产生一氧化碳有害气体等;环境刺激着人的感官,甚至影响人的判断,同时,环境影响机器或设备的运转,比如主通风房高压变频器室,如果温度过高,会造成高温跳闸导致风机无计划停风。
  以此为例:由于生产任务调整,16采区人员分布减少,为降低人力成本,16轨道下山架空行人车运行采用了“自助”乘车的管理模式。但个别区队职工乘车期间经常出现吊椅不摘、乱扔吊椅,甚至搞破坏的现象,不能保证架空人车的正常使用,甚至不能保证架空人车的安全运行。大平煤矿主管部门通过制定下发相关制度加强管理,并组织会议,与职工进行进一步的沟通交流,分析利弊,规范相关行为,使职工意识到,只有通过相互协作、自觉规范行为,大家才能更好更充分的得到架空人车带来的便利性,为架空人车正常运行营造了良性环境。架空人车良性安全运行,为职工创造了良好的上下班环境,节省体力,提高功效,自身素养也得到得升,职工在上下班情绪平静,交流意愿加强,工作沟通方便,说话语调下降,文明用语提升,队伍变得有凝聚力。
  综上所述,人—机—环境三个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一个体系。博德的现代事故因果连锁理论认为:在企业中,如果管理者能够充分发挥管理机能,则可以有效地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机)的不安全状态。同样,加强环境优化,进行人机环境优化管理,有效的实现风险控制,能够减轻职工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改善职工工作环境,实现安全生产。
  3 人机环境优化管理
  3.1 对不安全人排查
  在人机环境系统中,人是主体,是实现既定目标的关键,也是激发事故的主要因素。对于职工安全意识差,责任心不强,操作不正确或不规范,安全措施不执行等,都属于不安全人。要排查“不安全人”,首先要教育出“安全人”。
  大平煤矿在“安全人”的教育上采取多种措施:以“科学发展、安全发展”“隐患可控、事故可防”等安全生产理念为主导,进行强力灌输,并解析渗透应用,提高了职工安全认知;经常性组织进行安全知识培训和岗位施工作业操作工艺标准培训,提高职工安全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规范职工行为;进行感恩教育和事故警示教育,提高职工责任感和安全意识;为排查不安全人,大平煤矿制定专项排查表:一是排查思想隐患人员,每班在职工班前会议上,对存在有思想情绪、精神状态不好的职工进行谈话,保证其上岗的精神状态;二是排查安全意识或技能水平不高、操作不规范的人员,每月组织安全知识和业务技能考试,对培训考试不合格或技能水平低的人员,停止上岗作业或调离工作岗位,由中层管理人员不间断深入井下进行现场排查,排查应知应会掌握不熟练或技能水平不达标的人员,排查操作过程中不按规范标准施工的人员,查“三违”进行“纠偏”管理。
  3.2 对“机”和“环”的隐患识别
  大平煤矿推行“岗位描述”和“手指口述”岗位作业法,对信号工、绞车司机等工种,要求在作业过程中,对设备运转完好情况进行菜单式确认,同时必须确认每一道施工环节安全,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安全条件达不到,存在安全隐患的,及时整改到位。
  为加强现场安全管理,大平煤矿推行现场安全评价管理,每班施工作业前,针对施工作业地点的生产环境进行现场安全评价,辨识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对辨识出的危险源,制定专项措施,安排专人监控落实,确保在施工作业过程中作业环境里的不安全因素都在动态监控管理中。特别是机电系统开展的隐患辨识“五项”法,将岗位操作、精神状态、设备工器具、关联作业、环境状况五项20条内容进行明确,岗位作业前进行专项排查,保证了现场环境安全,作业安全。
  4 人机环境优化应用及效果
  只有人机环境有效结合,消灭不安全因素,创造舒适的作业环境,才能提升矿井安全保障系数,真正实现矿井的本质安全。
  “人”是指工作主体(如操作人员),本质安全人的培养,需要矿对职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和行为习惯培养,通过转变职工安全观念、加强职工培训和培养职工良好的作业习惯等方面,实现本质安全人,可以有效控制“机”并改善“环境”。
  “机”是指人所控制的一切对象的总称(设备、生产过程等),设备的本质安全,需要防护的设施完善和设备缺陷的改进。通过在皮带机尾安装防护罩、在溜子机头机尾安装护罩、在井下主要运输斜巷安装防跑车装置等安全防护装置的完善,实现人与机的有效隔离;通过主副井换绳盘绳装置、副井阻车器装置、敲帮问顶长钎等工具、设施进行改造,弥补了设备缺陷,进一步提升了设备的可靠程度的同时节省人力,保证了人的安全,营造了安全生产环境。
  大平煤矿对井下设备设施进行人性化管理,按照“不缺失→安全可靠→人性化→精美”四个步骤对安全设施进行全面整改,实现了设施设备齐全、可靠,灵敏、美观。例如,采煤工作面下付巷皮带过桥,对其“八”字形角度、台阶高度与间距、扶手高度与材质、职工平均身高、体重、人行走时的生理特点进行统筹考虑,同时按照审美要求进行打磨、上漆,做到看着精美,用着安全舒适。
  “环境”是指人、机共处的特定的工作条件(例如温度、噪声、有害气体等),环境合理优化需要结合现场进行工艺改革或技术创新,提高工作效率,减轻职工劳动强度,从提高职工作业舒适程度入手,实现现场环境的本质安全。大平煤矿在做好质量标准化细化的基础上,把噪音强、光线暗、滴漏水、路面滑、地板不平整等列入安全隐患,作为人机系统优化的一个方向进行立项研究,积极整改。对井下风机进行消声处理,采掘巷道、主要进回风巷道安装了全断面防尘网,交叉路口使用弯道报警器等,在煤巷掘进工作面安装掘装机,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职工劳动强度,改善了职工作业环境。
  为促进矿创新体系作用,大平煤矿鼓励创新改革,开展了QC小组活动(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和“五小”(小革新、小设计、小发明、小创造、小建议)创新活动,每月对项目进行评选,根据评选结果进行奖励,促进了全矿创新管理和技术革新,同时加大了机械化水平管理力度,对于节约人力、提高效益、保障安全起到积极作用。
  5 结语
  通过大平煤矿近年来,在“人、机、环境”系统方面的协调、高效、安全的优化应用,对减少事故发生,提高生产效率,实现安全生产,增加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对安全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郝贵.煤矿安全风险预警管理体系[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12:18-19.
其他文献
<正> 食品中多种着色剂混合物的测定,目前多采用聚酰胺吸附,薄层或纸层层析分离后,分光光度法测定,操作较繁琐和费时,对测定的准确和精确度也有较大的影响。曾报导过采用双波
因势利导是体现教育艺术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并在现代教育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就班级管理中的引导谈了6点体会,对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正>机构媒体1的互联网媒体编辑(以下简称"编辑")除了发布本机构记者提供的稿件,每天还要阅读大量由其他媒体(含自媒体)发布的信息,并选择性转发。可以说编辑本身就是一台新闻聚
随着工业、农业、交通、城市建设等的迅速发展,随着人们经济条件的好转,购置交通工具逐年上升,但随之而来带给人们的公害是车祸,车祸致伤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首要问题,特别
为了减轻和防止水土流失,营造和管护具有截持大气降水的防护林,充分并合理利用水土资源,探究不同树种不同层次结构与截流量的响应关系,本实验在首都圈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
近年来,移动学习作为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正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熟悉和关注。借助调查问卷,了解基于手持式设备的大学英语移动学习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问题,提出建议。
随着道路建设向西部的扩展,各种特殊填土材料的使用成为当前道路建设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本文就风积沙,饱和粉砂土的填筑方法与普通填料进行比较,对其特殊施工工艺进行了阐述,对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