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教学手段在中职诗词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来源 :语文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cb26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有效提升中职诗词教学的效率,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丰富诗词教学内容,提升中职学生的语文素养,促使中职学生更加健康茁壮的成长,语文教师有必要研究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应用策略。基于信息化教学手段支撑下的中职诗词教学,不仅能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迁移与整合,而且将情境再现、知人论世、情境导入等教学方式与信息技术相结合,能够有效提升中职诗词教学的效果,增强中职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信息化教学手段在情境导入中的应用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兴趣是学习最好的教师。”所以,为切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在诗词课堂的导入环节中采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这样能够帮助中职学生在实现知识迁移的同时真正认识到诗词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由于导入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开端环节,所以,为了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诗词的兴趣,教师要保证信息化技术应用的合理性。在中职诗词课堂的导入环节中应用信息化教学手段主要包括下列几种方式。
  1.以声渲情,化无声为有声
  音乐是人们表达自身内心情感的生动语言。因此,将信息技术引入到中职诗词教学过程中,能将原本较为枯燥的文字转化为一段段悠扬动听的音乐,这样能够更好地将诗句所表达的情感传达出来,促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诗词的含义。
  例如,在学习《别董大》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先为学生播放著名乐曲《胡笳十八拍》。这样整个课堂在优美乐曲的渲染下,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体会到诗中所描绘的悠远意境。
  2.以画解诗,化平面为立体
  在中职诗词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辅助教学,能让原本静态的文本内容变得更加形象生动。例如,在学习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内容时,教师便可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视频来为学生展现与诗中诗句“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的画面,以此让学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诗人的窘迫生活和郁郁不得志的现状,深入体会作者心中的悲凉与凄苦,让学生能够在心里与诗人的情感产生共鸣,为真正提升中职诗词教学的实效性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信息化教学手段在知人论世中的应用
  所谓知人论世,即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生平事迹和文本创作背景等文化常识的方法。在中职语文课堂特别是诗词教学的过程中,这既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更是学生与诗人进行思想感情碰撞的特别重要的沟通方式。因此,在中职诗词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深入理解作者的创作情感,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作者创作作品时的时代背景。
  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适时适当地应用到中职语文课堂特别是诗词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搜索诗人生平及时代背景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有利于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作者生平及为人处世,不仅能让学生对作者托物言志的情感表达产生更准确的认知,而且能让学生对诗词本身的理解更加深入。基于诗词本身所具有的语义复杂性,如果教师仅是采取口头讲述的方式,学生即便课堂上有所理解,课后也容易忘却,但如果能结合视频或PPT课件等方式进行教学,便能够让学生对诗词的相关背景知识有一个更加直观的了解,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诗词的兴趣,从而最大限度提升中职诗词课程的教学实效性。
  如针对柳永《雨霖铃》的相关内容的教学,教师便可将婉约派词人代表柳永的生平和这首词的创作背景制作成幻灯片或视频,使学生对词人柳永仕途失意、颠沛流离、困顿不得志的经历有所领会。在此基础上,学生自然会从诗中离别愁绪的表面看出作者感叹离别之愁、感慨前途暗淡渺茫的情感基调。
  三、信息化教学手段在诗词诵读中的应用
  对诗词教学而言,默读犹如鸟之双翼、人之双手一半,彼此之间呈现出相得益彰的关系。而诵读作为诗词教学最常用的方式,其最主要的作用是让学生通过对诗词的反复阅读,以达到见文如入景、入情,领悟字里行间中作者或踌躇满志的豪情的效果。当然,要想确保以上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需要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注意下列几点。
  1.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中职学生的知识储备不足通常是由初中阶段基础知识掌握不牢、生活阅历尚浅等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因此,许多学生在诵读诗词过程中难免会错误地运用停顿或是有读音方面误读,导致学生难以准确地把握诗词的情感基调。因此,教师在诗词课堂教学过程中除了及时进行纠正外,还需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应用优势,向学生播放诵读名家的诗词的视频,让学生切实体会到诗词所蕴含的激昂或舒缓之情。
  如针对李清照《武陵春》的诗词教学,其重点便集中在“事事”与“泪”这两个词之上。这首词中词人正是借由这两个词语来彰显自身颠沛流离、孤苦无依的窘迫处境。对此,为确保学生能领会这种情感,教师便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播放视频、音频,让学生在生动形象的诵读过程中深入了解这首词的重点词句,并有针对性地围绕这些重点词句展开探讨,从而最大限度提升中职诗词的教学实效性。
  2.配乐朗诵,激发诵读兴趣
  配乐朗诵是一种高层次的诗词朗诵方式。音樂与诗词原本便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诗经》就是最早的例证,早在先秦时期,当时的乐官便将地方的民歌与朝廷乐章融合到了一起,经过多代人的积累形成了一部诗乐总集。而该总集中的诗歌不仅句句蕴含乐声,且诗意在音乐的烘托下显得更具艺术张力。因此,在学生能够熟练诵读诗词后,教师便可尝试添加配乐,以深化学生的感受,并切实激发学生对中国古诗词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如针对诗歌《离骚》的具体教学,教师便可同步引入古琴乐曲《秋塞吟》作为配乐,辅助学生进行诵读。正因为古琴音色沉郁而厚重,故可良好地表现出屈原“长叹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忧愤。当悠远、轻柔的古琴声响起,学生齐声诵读《离骚》,这样的诵读场景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诵读热情,且学生也能借由对配乐的欣赏而更加清晰地体会到作者的悲愤情感。
  又如在《琵琶行》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搭配经典琵琶曲《渔舟唱晚》《阳春白雪》来展开教学。而基于经典琵琶曲所营造的优雅、愉悦环境,能让学生对商女精湛的琴技产生新的体会,继而也能让学生对诗词产生更加直接且准确的理解。
  总之,基于信息技术下的中职诗词教学并非仅是一种简单的操作模式,也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教师应通过将信息技术与中职诗词教学进行整合,积极创设生动的诗词课堂教学氛围,丰富诗词教学内容,从而最大限度提升中职诗词课程的教学水平,增强中职学生的语文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省铜山中等专业学校(221000)
其他文献
患儿,男,2岁.因右眼结膜肿物伴闭合不全于2007年11月1日入院.患儿父母述患儿自出生时就发现右眼上睑缺损、右眼结膜肿物,且肿物随年龄增大有增长趋势.患儿为第一胎,系双胞胎(哥哥正常),足月顺产,无吸氧史,母亲孕期无药物服用史,否认家族成员中有类似遗传病史,父母非近亲结婚。
目的 探讨正常人眼外肌组织细胞学结构并通过组织化学染色法对眼外肌纤维分类.方法 10条正常人眼外肌分为肌腹部、赤道部和近肌腱部,行肌球蛋白三磷酸腺苷酶(mATPase)和还原型辅酶Ⅰ四唑氮还原酶(NADH-TR)染色,测量肌纤维及构成比.另15条正常人眼外肌,行常规组织病理学染色和Masson染色.结果 正常人眼外肌在肌腹部可分为眶层和球层;赤道部无明显分层,肌肉周边部有斜行或横行肌纤维伴较多结缔
绘本无疑是一类独具特色的阅读素材,其中包含的图像同文本是互相融合、互相交互的,不可以生硬地将二者分割开来,基于绘本的写话教学在小学生的阅读与写作之间架构了一座直达相通的桥梁,使阅读同写作在交融中互相推动,协同进步。因此,如何利用绘本促进小学生的写话能力,笔者做了以下几点研究。  一、以“绘”为本,全面阅读  一般而言,图画是构成绘本的关键内容,因此,在立足于绘本基础上的写话教学活动中,语文教师需要
在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初中语文教学中需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能够发现生活中的细节,从而更好地表述出来。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对于语文写作来说具有重要的影响,在翻阅作
新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这一改革要求各个学科的教学活动都需要不断深化及优化。语文课堂也不例外,需要教师不断从更深处挖掘教材,更深层地探讨学生个人的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在新时代下教师应更加重视各个学科各个题目之间的联系,唯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教学活动。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情况之下,名著导读课程目标与高考阅读课程目标二者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  首先,名著阅读可以让学生树立更加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