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与基础教育改革融合的思考

来源 :陕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rarch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时代对于教学行业来说,信息时代的教育体现出资源全球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环境虚拟化、系统开放化等特征。这些社会和教育发展体现出的变化和特征,也让我国的教育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这些挑战主要有来自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而引起的教育环境的巨大变化;有来自于信息社会发展对人才核心素养需求而引起的培养目标的改变等。这些改变必然引起教育改革,而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实现教育信息化。我国从建国后先后经历了八次教育改革,第八次课程改革刚好处于教育信息化大发展的时代,各种教育技术层出不穷,对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及其背景
  教育信息化是指教育领域的各个方面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以此推动教育的全面改革与发展,促进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过程。
  近些年来,我国也不断加大教育设备投入,尤其是以计算机为基础设备的硬件投入,教育经费占国民GDP的比例也在逐年增加。在政策上,我国制定了教育信些息化一系列政策。教育部日常印发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起到了重要的方向性引领作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提出,到2020年,需形成与国家教育现代化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基本实现所有地区和各级各类学校宽带网络的全覆盖。从教育技术和手段上,我们已经从有线互联发展到移动互联,从互联网发展到可寻址、可控制、可通信物联网,从现在的数字校园向智慧校園迈进。我省现在大力推进的“三通两平台”,即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空间人人通、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就是教育技术与基础教育有效融合的一种积极探索。
  二、信息技术与基础教育的有效融合
  第八次课程改革后,教育主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与能力,实现人才培养标准的根本性转变,从知识积累型人才转向知识创造型人才;培养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会利用信息资源进行学习,会在数字化情境中进行自主发现的学习,学会利用网络通信工具进行协商交流和合作讨论式的学习,学会利用信息加工工具和创作平台,进行实践创造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应变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些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参与。
  改变了传统的课堂讲授模式,构建了学习上的4A模式:Anybody、Any time、Anywhere、Any content,即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方、学习任何知识与技能。这些技术上的变革深刻地影响着传统教育的方式和内容,推动着教学关系变化,也极大地促进了教学力的飞跃!
  信息技术给基础教育注入活动,为基础教育带来一系列的转变:将信息技术从帮助教师“教”的演示工具转变成帮助学生表达自我的认知工具、信息加工工具、评价工具、激励学生的工具等,并将优化的技术环境与教师无缝链接起来。教育中的技术因素增加,使教育技术受到关注,其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和影响也更加显著,并由此引发新的教育革命。世界上不断涌现出新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也极大地提升了我们学习的效率。例如:近些年很热的翻转课堂、微课学习、远程教育等都是教学上的创新,都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教学内容和方式。
  三、现代教育技术对基础教育发展的不良影响
  技术环境中成长的一代学生的特征是个性显著、自主性强、好奇善思、广泛阅读、交互手段多、技术掌握好,但是也表现出网络依赖强。因此对信息和技术在教学中的选择、整合和合理传播也需正确引导才能发挥良好的作用。现代教育技术对基础教育发展的不良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信息化教学手段过度使用对学生健康造成危害。有些学生沉溺网络虚拟世界,与社会脱节;有些学生过度使用电子媒体造成视力下降。
  简单问题复杂化。现在有些地方的课堂教学,用直观演示、口头表达就能说清的问题,却要制作课件或微课,用文字、声音就能很方便传递的教学心得却要做成教育叙事,形式大于内容,简单问题复杂化,这是一种教育的后退和庸俗化。
  以技术为中心,偏离教育的根本目的,提升了技术水平,忽略了教育实质,从而出现老师的主要精力不是备课备学生,而是备课件、备技术。这是教育技术与教育内容的本末倒置,会极大地影响我们基础教育的效果与成效。
  信息技术与基础教育的发展紧密联系,我们应正确使用信息技术,摒弃技术对教育教学的弊端,使信息技术与基础教育提升和发展完美融合。面对这一实践目标,我们任重而道远。作为教学一线的教师,应该肩负起时代的责任,顺应时代及教育发展的潮流,不断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积极地进行教学实践,把信息技术更好地与课程、课堂融合,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及趣味性,为我国信息技术与基础教育融合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单位西安市雁塔区教师进修学校
其他文献
新课程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使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它是在大量的实验和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并且与现代科学技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实验中对学生观察、探究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学生的观察、探究能力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因此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科学观察,如何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我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  一、实验观察探究能力的基本内容  学生的实验观察探究能力,主
当前,随着经济迅速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愈来愈激烈,企业的兴衰时时刻刻悬于一线,每个细小的决策都可能决定企业的命运。尤其是在全球金融危机环境下,企业发展的不确定性也日
<正> 汉语史应当如阿分期,这是一个至今尚须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所谓“近代汉语”,按照吕叔湘先生的意见,是肇自晚唐五代,因为这时才有了比较纯粹的白话文献,可以作为分期的标
目的探讨血必净对有机磷中毒血液灌流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两组均行血液灌流治疗,观察组再静滴血必净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素质教育的推进,人们认识到基础教育的使命在于为受教育者一生的发展打下基础。在数学课堂中实施素质教育,教师必须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注重实施情感教学,课堂上教师的一个微笑、一个赞许的目光、一句表扬的话都能给学生以极大的鼓舞和信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使他们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成为学习的小主人。笔者结合自己在数学课堂教学的体会,浅谈在小学教学课堂教
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对于每一个年龄段的学生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口语交际能力训练,已经成为学生语文学习中的一项基本功,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谈谈对口语交际教学的几点体会:  一、利用教学环节培养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训练口语交际,主要是教师通过描述课文与学生进行“对话”。如《坐井观天》这篇课文,最后是这样写的:小鸟也笑了,说:“朋友,你是弄错了。不信,你跳出井口来看看吧。”这段话留给了学生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节能问题的关注程度逐渐提高,节能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性问题。核电属于新型高效能源,核电也已经成为电力行业发展的关键选择。如今,核电工程项目的数量逐
反射波法对于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完整性检测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可能带来检测的不准确,甚至出现严重的漏判、误判。同反射波法相比,孔内摄像技术属于直接方法,结果直观、可靠,同时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