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免疫法在肝病患者血清LN、PC3、Ⅳ—C、HA检测中的应用体会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lin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肝病患者诊断中放射免疫法在血清LN、PC3、Ⅳ-C、HA指标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性抽取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核医学科接受的64例肝病患者为研究组对象,并选取同期接受体检的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两组患者经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指标后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肝病患者血清指标指标均明显高于正常患者(P<0.05),而且随着病情不断严重血清指标呈明显上升趋势,PC3、HA指标变化尤为显著。结论: 经长期临床研究证实,放射免疫法可准确显示患者血清指标变化情况,可用于患者肝脏病情评估、疗效评价,尤其对肝脏纤维化疾病鉴别诊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关键词:肝脏疾病;放射免疫法;肝纤维化
  肝纤维化(liver fibrosis)主要是因肝脏组织细胞被炎症刺激或者坏死而引发肝组织纤维结缔组织异常增生、沉积的一种病理学反应,若纤维化病情发展未得到有效控制则可发展成为肝硬化等严重疾病。目前,对于肝纤维化、肝硬化疾病临床鉴别诊断主要采用肝组织活检,这也是临床评估肝纤维化病情的“金标准”,但由于肝组织活检创伤大且仅能行静态观察,无法对病情发展实现动态观察,而早期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检测可实现早期鉴别诊断、动态监测,可有效解决传统活检缺陷。本文研究中,笔者尝试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肝纤维化血清指标(LN、PC3、Ⅳ-C、HA),旨在探讨放射免疫法血清指标联合检测在肝脏疾病鉴别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临床研究中随机性抽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间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核医学科接受的64例不同肝病类型患者为研究组对象。对象中男性41例,女性23例,平均年龄为(52.8±3.4)岁;本组研究对象参照《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诊断标准分型,即:慢性肝炎者18例,急性肝炎31例,肝硬化者11例,肝癌者4例;研究中选取同期接受体检的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其中男性19例,女性11例,经初步检查肝功能正常,无肝病史,HBsAg检测呈阴性。
   1.2 检查方法
   两组患者均在空腹12h后,与次日早晨采集5 ml静脉血样本,经1500转离心处理后抛弃上层清液,取血清后置入试管内置于-20℃冰箱内保存备检,所有血清样本均在7d检测完成,可避免脂血、溶血干扰检测结果。
   放射免疫检测法中所使用的放射免疫计数器由中国原子能提供,检测试剂盒:血清PC3、LN、Ⅳ-C、HA指标检测试剂盒由上海海岩生物有限公司提供,上述血清指标检测方法均参照试剂盒说明书操作,试验质控品检测结果均在合格范围之内。
   1.3 统计学处理
   本文所有检测统计数据均采用WHONET 5.5软件处理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S)组间比较采用表示,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采用P<0.05。
   2结果
   两组研究对象经血清指标采用放射免疫检测法进行检测,研究组对象的血清指标LN、PC3、Ⅳ-C、HA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病情发展血清指标呈明显上升趋势,其中PC3、HA指标上升幅度尤为明显。详细统计数据见表1。
  表1 各类肝病研究对象血清指标比较分析[X+S,μg/L]
  
  3讨论
   临床研究发现,慢性肝炎疾病发展中在致病因素持续影响下导致机体免疫功能失调,导致肝脏组织细胞出现慢性损伤,肝脏纤维组织大量增生以及蛋白多糖、胶原蛋白、黏连蛋白沉积,由此可发展成为肝脏纤维化[1]。相关学者认为,肝纤维化也是慢性肝损伤的慢性愈合反应,但是若纤维化反应持续存在则可发展成为肝硬化、肝衰竭、肝癌等不良结局,因此寻找灵敏、准确、无创的肝纤维化鉴别诊断、病情评估方法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
   近年来,随着临床医学技术不断发展,研究报道发现在慢性肝炎、肝纤维化病情发展中,血清中的细胞外基质成分可出现显著变化;有学者也提出,肝病患者血清指标LN、PC3、Ⅳ-C、HA联合检测可准确反应肝纤维化病程及预后情况[2]。在本文临床研究中,选择本院核医学科接受的64例不同肝病类型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与健康体检者血清LN、PC3、Ⅳ-C、HA指标比较,从结果中可以看出,肝病患者血清指标值均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其中急性肝炎患者的血清指标虽然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但却明显低于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患者,这可能由于急性肝炎导致肝细胞坏死,促进肝纤维结缔组织大量增生,此时可判断患者肝脏组织出现纤维化或者处于肝纤维化早期,此时若能够给予合理治疗措施,可有效降低血清纤维化指标,若患者血清纤维化指标持续上升,急性肝炎可发展成为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不良结局。
   综上所述,长期临床研究证实,血清纤维化指标(LN、PC3、Ⅳ-C、HA)与肝脏组织纤维化病变具有相关性。通过反射免疫法检测肝病患者血清LN、PC3、Ⅳ-C、HA指标,可为临床鉴别、诊断肝病类型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并实现动态监测急慢性肝炎、肝纤维化发展,且在肝病治疗预后评估中也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早含,谢青.肝纤维化的临床评估[J].肝脏,2013,18(6):414-417.
   [2] 杜伟,单幼兰,廖权利,等.HA、PC3、LN、Ⅳ-C在慢性肝病及肝纤维化诊断中的临床意义[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3,38(5):530-533.
其他文献
药物的合理使用可以防病治病,保障身体健康;但使用不当,既达不到预期的目的,还有可能损害健康。随着人们对健康和保健意识的增强,一旦身体感到任何不适,就可能盲目选择药物来预防和治疗疾病,这种现象在知识相对缺乏的普通人群中表现突出,即使在文化水平相对较高的大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用药知识缺乏。有研究显示,目前在校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用药不合理现象[1-2]。中专医学生作为专业人群,对安全用药的知识了解程度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产后出血的预防和护理措施,降低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率,确保母婴平安。方法:采用文献检索法和病历资料分析法,查阅现阶段有关产后出血预防和护理方案的相关文献,研究分析造成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归纳分析产后出血的预防机制和护理方案。结果:将现阶段能够掌握的相关资料进行归纳总结,形成本篇综述,全面展现现阶段有关产后出血预防和护理方案的最新临床成果。结论:现阶段,我国医学工作者对产后出血的预
期刊
摘要 :目的:了解某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某院194例有效ADR报告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以静脉给药方式引发的ADR最多;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最多;ADR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伤最为常见。结论:应慎用注射剂,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 以减少ADR的发生。  关键词: 药品不良反应;统计分析  近年来,随着药物种类、剂型的不断增加,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ADR)和药源
期刊
摘要:目前QT离散度在临床诊断心脏疾病方面得到医学界广泛的关注,并成为预测心脏事件危险的指标,与此同时祖国医学蓬勃发展,尤其对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尤其独特的优势,本文通过近年来中药对冠心病、心律失常、心肌病等患者的临床研究与观察,深入探讨中药对心血管疾病患者QT离散度影响。  关键词:中药 QT离散度(QTd)冠心病 心律失常 心衰  1. QT离散度的概念  QT间期是指心电图中QRS起始到T波结束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血糖水平升高对心衰再住院患者心血管事件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于2013年5月-2014年5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心衰再住院糖尿病患者2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为11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进行糖尿病强化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糖尿病治疗。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等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及患者死亡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中心衰再住院患者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口腔护理液用于手足口病患儿口腔疱疹中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2月-2015年3月期间出现口腔疱疹的76例手足口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治疗方式将患儿分为护理液组(38例)与西瓜霜组(38例),西瓜霜组患者给予西瓜霜喷剂喷患处治疗,护理液组采用口腔护理液涂于患处治疗,观察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和口腔疼痛缓解、进食改善时间、疱疹愈合时间。结果:护理液组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明显优
期刊
摘要:目的:对早期新生儿窒息死亡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运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2013年1月到2014年11月在我市县级及以上医疗保健机构窒息死亡的早期新生儿40例,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危险因素的筛选采用多元回顾分析的方法,总结并分析。结果:40例早期新生儿窒息死亡病例中,剖宫产新生儿窒息发生17例,顺产分娩新生儿窒息发生22例,助产分娩(产钳、吸引器、内倒转术等)新生儿窒息发生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 (EH)患者不同高血压分级血清胱抑素C(CysC)、尿β2微球蛋白(β2MG))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指导高血压肾损害的早期诊断。方法: EH患者100例均来自本院门诊及住院患者,采用胶乳增强散射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CysC、尿β2MG水平,并与 75名健康对照者进行比较。结果: 1.EH各组血清CysC、尿β2MG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采用心理疏导和产后优质护理的方式,提高HIV感染孕产妇的临床效果及妊娠结局,并作出具体的研究和分析,以便找出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HIV感染孕产妇共84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34例)实施心理疏导,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1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P<0.0
期刊
摘要:总结了我国现阶段乳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的护理状况,给护理工作人员提供一些参考,使其在工作中对乳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有所重视,护理时不仅加强与患者的沟通,还能运用科学的评估工具分析患者的疲乏状况,总结引起疲乏的原因,之后能够有针对性的、科学的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干预,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关键词:乳腺癌,癌因性疲乏,护理,进展  近些年,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居高不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