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痂延长术后并发再骨折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

来源 :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yu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骨痂延长术后并发再骨折的危险因素。方法:将我院接诊的骨痂延长术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术后并发再骨折17例,回顾性分析再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对危险因素进行总结分析。结果:通过对相关因素对比分析可知,患者发病原因骨痂、延长距离引发的再骨折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属于危险因素,而性别、发病部位不属于危险因素。结论:骨痂延长术后并发再骨折比较常见,危险因素主要有自身发病原因与骨痂延长距离等,临床应加强重视。
  关键词:骨痂延长术;再骨折;危险因素;临床分析
  肢体延长最初提出是在1905年,随着近几年不断改进与完善,其在矫形外科、重建外科、创伤科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主要治疗骨缺损、肢体不等长、肢体畸形及身材矮小等,皆能取得比较良好的效果[1]。但是,从相关文献报告来看,骨痂延长术后极易并发再骨折,为此必须对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便于以后临床中及时预防与控制,降低再骨折发生。基于此,我院针对接诊的骨痂延长术后并发再骨折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作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2年4月-2014年9月接诊的骨痂延长术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术后发生再骨折17例。150例患者中男94例、女56例;年龄12-79岁,均值41.6±6.2岁。此外,根据发病原因分为影响骨生长的先天性疾病86例(发生再骨折14例),创伤64例(发生再骨折3例);根据发病部位分为股骨79例(发生再骨折9例)、胫骨71例(发生再骨折8例);延长距离<3cm者41例(发生再骨折1例)、3-5cm者70例(发生再骨折5)、>5cm者39例(发生再骨折11例)。
  1.2 方法
  骨痂延长术以股骨骨缺损性骨不连为例,予以全麻或者硬膜外处理,确定螺纹针进针的部位后,在完整骨段两组螺纹针间股外侧前作皮肤切口,长度为3-5cm,将骨膜剥离后,沿着预定截骨线钻孔,窄骨刀贯穿截骨,并安装骨外固定器;术后患者将患肢抬高,术后第三天开始调节骨外固定器延长,速度应控制在每天0.6-1.0mm,当延长≥6cm后则要减慢延长速度,控制为每天0.3-0.5mm;当骨不连断端接触后,每两周对其加压一次,同时每两周对骨痂生长情况与肢体长度进行X摄片,符合骨折愈合标准则可拆除外固定器。对于17例再骨折患者,皆采取石膏外固定或者再次镶嵌式外固定器外固定处理。
  1.3 观察指标
  根据患者性别、发病原因、发病部位、延长距离等分组对比,探查组间并发再骨折发生率情况,总结危险因素。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相关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用 表示,行t检验,以P<0.05差异作为统计学有意义的标准。
  2 结果
  通过对相关因素对比分析可知,患者发病原因骨痂、延长距离引发的再骨折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属于危险因素,而性别、发病部位不属于危险因素,详细数据分析可见表1。
  3 讨论
  随着近几年骨痂延长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相关的文献研究报告也逐渐增多,其中也使得术后并发症越来越明显。其中再骨折属于骨痂延长术常见并发症,尽管外固定器的改善及手术治疗发展,使得术后再骨折发生率有所控制,但依旧难以避免。国外研究报告显示,严长区再骨折率在5%左右,而延长肢体部位发生率则为9.6%左右,本次研究約为11.33%,略高于国外研究平均值,值得重视。基于此,针对骨痂延长术后并发再骨折的危险因素进行研究,便于在未来的工作中尽早预防与控制,可以有效提高临床效果及患者治愈率。
  本次研究将我院接诊的骨痂延长术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术后并发再骨折17例,回顾性分析再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分析临床危险因素可知,患者发病原因骨痂、延长距离引发的再骨折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属于危险因素,而性别、发病部位不属于危险因素。该研究结果与同类研究基本一致,钟明亮学者[2]对165例镶嵌式单臂骨外固定器行下肢骨痂延长术治疗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再骨折发生16例,评估危险因素可知,术后再骨折率为9.6%,均予以24-58个月随访,表明患者性别差异引发的再骨折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患者发病原因、骨痂延长距离引发的再骨折发生率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发病部位引发的再骨折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骨痂延长术中截骨部位不同,其血供与成骨能力间也有很大差别,而且不同部位骨愈合速度也截然不同,为此我们在临床处理中,必须选择合理的截骨位置与方式及外固定斯氏针布局等。一般而言,选取皮肤、骨及周围软组织中血供丰富的位置作为截骨位置,比如股骨骨干截骨,局部血运比较丰富,有较大骨接触面,成骨的能力很强等,适合截骨选材。国外有学者采取DOC指数评价不同部位骨愈合速度,结果显示股骨DOC指数要稍小于胫骨,可见股骨骨延长术后愈合要快一些。而本次研究中显示股骨与胫骨发生的再骨折无统计学意义,基本与国外研究一致。此外,大量的研究证实骨痂延长距离是再骨折最为常见的危险因素,以往国内外皆采取生物弹性限度理论来指导肢体延长,强调的是骨延长需限制在原有骨长10%,不宜超过15%,不然极易引发骨不连接、骨延迟连接、血运并发症等[3]。本次研究中证实在骨延长距离为<3cm、3-5cn及>5cm组三组中,距离越长则发生再骨折的几率要更高,可见属于高危因素。不过,除了前述这些因素极易引发再骨折之外,部分研究中还认为某些外力作用引发新损伤,以及外固定应力遮挡可能引发骨骼固定良性应力刺激显著降低等,也可能引发再骨折。
  综上所述,骨痂延长术后并发再骨折比较常见,危险因素主要有自身发病原因与骨痂延长距离等,临床应加强重视。
  参考文献:
  [1] 付晓玲,张湘生,邱睿韫等.骨痂延长术在小腿短缩中的应用及并发症防治[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1,21(10):1209-1211,1215.
  [2] 钟明亮.下肢骨痂延长术后并发再骨折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外医疗,2012,31(23):82-83.
  [3] 樊靖,张湘生,刘傥等.骨痂延长术治疗儿童胫骨植骨愈合后肢体短缩4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师杂志,2011,13(11):1500-1502.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 探讨脑动静脉畸形(AVM)出血并脑疝形成的急诊手术治疗。方法 23例颅内血肿并发脑疝患者,术前怀疑AVM破裂出血,其中14 例行血肿清除+ AVM 切除术,5 例行血肿清除+ AVM 部分切除术,2例行血肿清除+ 供血动脉夹闭术,2例行单纯血肿清除术,其中去骨瓣減压16例,合并脑室出血行脑室外引流12 例。结果 死亡5例,存活18例中,轻-中残12例,重残6例。  结论 脑动静脉畸形出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综合康复疗法治疗中风运动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来我院接受中风运动功能障碍治疗的患者80例,对其采用分期康复训练结合针刺治疗方法,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患者的运动功能以及步行能力均有所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结论:采用分期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运功功能障碍患者,其临床治疗效果明显,患者的运动功能以及步行能力均得到提高,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左旋甲状腺素对老年亚临床甲减患者血脂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3年3月~2013年12月接诊的36例老年亚临床甲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体患者均接受左旋甲状腺素进行治疗。治疗前后,各检测一次患者血脂、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对比分析治疗前后患者血脂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变化。结果:治疗结束后,全体患者甲状腺功能均恢复正常,相较于治疗前,患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
期刊
摘要:目的:觀察维生素D治疗高血压前期伴维生素D缺乏患者效果进行分析讨论。方法:选取2011-2013年在大连市友谊医院门诊就诊的高血压前期伴随维生素D缺乏患者155例,受试者随机双盲分为服用每日维生素800单位组(77例,其中男38例,女39例),安慰剂组(78例,其中男39例,女39例)。观察1月、3月后血压及血清维生素D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维生素D水平、血压、血钙的变化明显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消肿化瘀汤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08-3至2012-3年收治的5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进行分析,设为观察组,在给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我院自拟的消肿化瘀汤进行治疗;以同期接受治疗的50例高血压性脑血肿为对照组,并给予患者常规治疗。对比两组CSS、ADL评分、血肿体积变化、血肿周围低密度变化等方面。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CSS、ADL评分分别为(8.26±4.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奥美拉唑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34例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大剂量组与常规组各17例,比较两组的输血量、止血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大剂量组的止血成功时间及输血量分别为(18.40±4.19)h和(327.28±45.79)mL,均低于常规组水平,指标的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针灸治疗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86例哮喘患者,并将其随机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患者接受针灸和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观察并对照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痊愈25例,显效13例,好转4例,无效1例,治疗有效率为97.67%;对照组痊愈19例,显效11例,好转6例,无效7例,治疗有效率为83.72%.结论 针灸在治疗哮
期刊
患儿,女,10岁,主因:发作性手足疼痛10天于2014年2月2日入院。患儿既往于2年前曾患1型糖尿病,长期控制饮食,使用胰岛素泵治疗,血糖控制稳定,于10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手、足疼痛,呈烧灼样疼痛,伴患处皮肤发红,酸胀,持续约1小时左右缓解,平均每天发作1-2次,每次持续40分钟--1小时不等,以夜间为著,疼痛部位喜凉,遇冷可减轻。曾于我院门诊就诊为“糖尿病合并末梢神经病变”,于以口服“甲钴胺、
期刊
摘要:在科学技术渐渐进步的过程中,医疗行业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因此人们在医疗水平方面的要求也渐渐提高。可以说新世纪的时代核心就是质量,人们对于不同行业有着更高的质量要求,医疗领域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说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而放射科则是医院之中比较重要的一个部门,在各种新手段以及技术出现的过程中,放射技术也在医疗场所之中得到了应用,仅仅是就如今的状况来说,放射技术还没有较为先进的理论模式,
期刊
摘要:目的 :调查对心肺复苏术的认知情况,为普及急救知识和技能提供参考。方法 :根据2010 版国际心肺复苏指南标准,自行设计问卷,选择怀化市鹤城区741人进行问卷调查(其中大学生193人、中学生258人、社区居民290人)。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对 2010 版心肺复苏指南知识和技能普遍缺乏。结论 :应提高对心肺复苏重要性的认识,学会现场急救的基本技能,提高社区的急救水平,并且应该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