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化
石化产业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始终是实现精细化管理以降低成本,提高协同运作能力以提高效益,发挥整体优势以提升核心竞争力。石化产业结构的调整也将推动信息化工作的发展和演进,信息化工作的重心正在从以信息系统建设为主转向以信息系统的深化应用为主。石化产业正在通过信息系统的整合与优化,进一步优化IT资源配置,充分挖掘IT资产的效能。
2月19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石化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石油化工入选十大振兴产业,表明了石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同时也表明石化行业目前面临着的严峻形势。
石化产业是国民经济中产值最高、占工业比重最大、最具发展前景的产业之一。尽管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石油化工行业在2008年仍然取得了可喜的业绩。去年,我国GDP总量中,石油化工行业就占据了约6.5万亿元。全年行业工业总产值、销售产值、主营业务收入、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贸易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均比上年增长20%以上,有的甚至超过30%。扣除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两大集团的炼油板块2000多亿元的政策性亏损,全行业较上年利润仍有增长,对国民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的石化业,在2008年也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剧烈冲击。原油价格的剧烈震荡对石化业造成了严重影响,大宗石化产品出口受阻,内需不振,国内石化产品量价齐跌。石化行业的许多企业效益大幅滑坡,有的已经开始限产。2009年,虽然国家宏观调控政策陆续出台,企业信心逐步提高,产品的跌势趋缓,但总体看市场仍比较低迷,价格仍处低位。国际金融危机与世界石化行业景气周期低谷的叠加,使得长期以来我国石化产业粗放式发展积累的结构性问题集中显现。一些初级石化产品的产能过剩严重,出口产品以低技术、高耗能的初级石化产品为主。高端石化产品在质量和数量上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的差距,高附加值石化产品发展不能满足国内需求,需要大量进口。石化行业产能过剩、无序竞争等深层次问题暴露得更加明显。许多专家指出,发展石化产业最关键的问题是要及时调整石化行业的产业结构。
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石化行业的产业链关联程度高,是资源、资金和技术密集型行业。规划指出,振兴石化产业,必须在稳定石化产品市场的同时,重点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战略布局,提高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增强我国石化产业的综合竞争力。规划的总体目标要求石化产业增长速度与国民经济总体发展速度相协调。规划制定的三年阶段目标是2009年保持平稳运行;2010年油品质量升级工作基本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基本实现;2011年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基本完成,产业聚集区资源配置不断完善,体制性和政策性问题得到妥善解决。规划纳入了20项重大在建工程项目和20项重大新开工程项目,鼓励发展附加值高的产品,提倡采用洁净高效的生产工艺,发展石油化工新材料等特殊化学品,在化肥行业继续推广节能高效的洁净煤气化技术,加快农药产业结构的调整。规划的重点是保增长、保农资供应,调布局、调结构,抓科技进步、抓企业管理。规划要求要保持产业平稳运行;要提高农资保障能力;要统筹重大项目布局,大力推进技术改造;要控制总量,淘汰落后产能;要加大政策扶持;要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科学决策,增强风险防控能力,提高石化企业管理水平。石化产业振兴规划不是应对危机的一时之策,而是谋求长远的可持续发展,从中国经济及产业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侧重于产业结构调整、产品结构的优化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为了实现规划要求的通过联合重组,调整市场结构、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结构,促进优化产业结构的任务,信息技术的应用将起着重要的作用。信息化将助力我国石化产业降低成本,提升综合竞争力,将是石化企业按照规划要求苦练内功,优化企业的发展战略、管理构架、业务流程、资源配置的重要抓手。
加强集团管控力度
石化行业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始终是实现精细化管理以降低成本,提高协同运作能力以提高效益,发挥整体优势以提升核心竞争力。
近几年,石化行业的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陆续建立并上线运行的、具有石化行业特色的各重要信息系统,已成为石化企业科学决策、科学管理和优化生产的重要支撑。石化行业信息化稳步迈进,对提高管理效能、提高生产效率、提高市场应变能力和加强对集团管控支持的成效已越来越显著。
石化行业的ERP系统已取得了实在的成效,促进了产品销售、物资采购、资金管理等体制改革,在规范业务流程、防范经营风险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石化行业的上下游企业通过ERP系统有效地推进了企业经营管理的规范化。
通过生产管理系统(MES)可以使石化企业的生产管理更加精细。石化企业级的MES以生产调度管理为核心,实现了炼化装置生产数据的实时采集及管理、装置操作指令电子化下达、操作过程偏差的监视分析以及交接班记录电子化,进一步提高了装置的生产效能,降低了能耗。企业级MES与ERP、LIMS(实验室信息系统)等信息系统集成,使企业的信息化应用迈上了新的台阶。与集团总部生产调度指挥系统的纵向集成,可将MES系统的数据直接传送到总部的调度指挥中心。以流程工业模型为核心的炼化企业供应链管理与优化系统,采用线性规划LP(Linear Plan)技术,优化炼化企业的运营计划,应用于生产计划、过程优化、原料评估、产品调和、库存管理、执行监控、长期规划、投资估算等领域。
电子商务系统实现了与ERP系统集成,在实时监控企业采购价格和库存信息、提升管控力度、降低采购成本方面效果明显。与电子商务平台集成的客户关系管理(CRM)系统成为客户与石化企业的产品销售部门联系的纽带。
优化IT资源配置
信息技术与石化行业各项生产、管理业务深度融合,在贯彻石化行业调整振兴规划,实现石化行业结构调整中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提升管理水平和转变发展方式,石化行业在信息化工作中将高度重视信息技术与业务的高层次深度融合,通过深化应用,持续提升信息系统对石化行业各项业务的支撑作用。石化行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也将推动石化行业信息化工作思路的发展和演进,信息化工作的重心正在从以信息系统建设为主转向以信息系统的深化应用为主。
产业结构的调整使石油石化行业更加重视强化集团企业的集中管控。强化集团管控需要建立统一的、实时反映企业生产营运状况的数据视图。支持集团管控的总部信息系统需要各下属企业提供及时、准确、完整的生产营运数据。总部应用的示范作用,将进一步推动下属企业信息系统的建设、集成和优化。
为调整市场、产品、产业和区域布局结构进行的企业联合重组,要求石化企业的信息系统采用灵活的、松耦合的IT基础设施架构和应用系统架构,以快速实现信息系统的重组整合。虚拟化技术和松耦合的面向服务(SOA)的技术架构,将逐步得到广泛的采用。构建有弹性的、即插即用的基础设施和应用系统,将使企业的信息系统对企业组织架构、管理架构和各种应用条件、业务需求的变化有更好的适应性,以更有效地应对企业联合重组的挑战。
振兴石化行业需要石化行业进一步加强企业信息化队伍的建设,培养大批既懂信息技术又懂生产和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信息化是石化行业加强集团管控的有力手段,石化行业的信息化也需要强有力的管控。为提升石化行业的管理水平,需要研究石化行业信息化的规律,进一步完善石化行业的IT治理架构,以更加务实的态度和更加扎实的作风抓好信息化工作。
石化产业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始终是实现精细化管理以降低成本,提高协同运作能力以提高效益,发挥整体优势以提升核心竞争力。石化产业结构的调整也将推动信息化工作的发展和演进,信息化工作的重心正在从以信息系统建设为主转向以信息系统的深化应用为主。石化产业正在通过信息系统的整合与优化,进一步优化IT资源配置,充分挖掘IT资产的效能。
2月19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石化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石油化工入选十大振兴产业,表明了石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同时也表明石化行业目前面临着的严峻形势。
石化产业是国民经济中产值最高、占工业比重最大、最具发展前景的产业之一。尽管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石油化工行业在2008年仍然取得了可喜的业绩。去年,我国GDP总量中,石油化工行业就占据了约6.5万亿元。全年行业工业总产值、销售产值、主营业务收入、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贸易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均比上年增长20%以上,有的甚至超过30%。扣除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两大集团的炼油板块2000多亿元的政策性亏损,全行业较上年利润仍有增长,对国民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的石化业,在2008年也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剧烈冲击。原油价格的剧烈震荡对石化业造成了严重影响,大宗石化产品出口受阻,内需不振,国内石化产品量价齐跌。石化行业的许多企业效益大幅滑坡,有的已经开始限产。2009年,虽然国家宏观调控政策陆续出台,企业信心逐步提高,产品的跌势趋缓,但总体看市场仍比较低迷,价格仍处低位。国际金融危机与世界石化行业景气周期低谷的叠加,使得长期以来我国石化产业粗放式发展积累的结构性问题集中显现。一些初级石化产品的产能过剩严重,出口产品以低技术、高耗能的初级石化产品为主。高端石化产品在质量和数量上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的差距,高附加值石化产品发展不能满足国内需求,需要大量进口。石化行业产能过剩、无序竞争等深层次问题暴露得更加明显。许多专家指出,发展石化产业最关键的问题是要及时调整石化行业的产业结构。
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石化行业的产业链关联程度高,是资源、资金和技术密集型行业。规划指出,振兴石化产业,必须在稳定石化产品市场的同时,重点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战略布局,提高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增强我国石化产业的综合竞争力。规划的总体目标要求石化产业增长速度与国民经济总体发展速度相协调。规划制定的三年阶段目标是2009年保持平稳运行;2010年油品质量升级工作基本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基本实现;2011年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基本完成,产业聚集区资源配置不断完善,体制性和政策性问题得到妥善解决。规划纳入了20项重大在建工程项目和20项重大新开工程项目,鼓励发展附加值高的产品,提倡采用洁净高效的生产工艺,发展石油化工新材料等特殊化学品,在化肥行业继续推广节能高效的洁净煤气化技术,加快农药产业结构的调整。规划的重点是保增长、保农资供应,调布局、调结构,抓科技进步、抓企业管理。规划要求要保持产业平稳运行;要提高农资保障能力;要统筹重大项目布局,大力推进技术改造;要控制总量,淘汰落后产能;要加大政策扶持;要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科学决策,增强风险防控能力,提高石化企业管理水平。石化产业振兴规划不是应对危机的一时之策,而是谋求长远的可持续发展,从中国经济及产业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侧重于产业结构调整、产品结构的优化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为了实现规划要求的通过联合重组,调整市场结构、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结构,促进优化产业结构的任务,信息技术的应用将起着重要的作用。信息化将助力我国石化产业降低成本,提升综合竞争力,将是石化企业按照规划要求苦练内功,优化企业的发展战略、管理构架、业务流程、资源配置的重要抓手。
加强集团管控力度
石化行业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始终是实现精细化管理以降低成本,提高协同运作能力以提高效益,发挥整体优势以提升核心竞争力。
近几年,石化行业的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陆续建立并上线运行的、具有石化行业特色的各重要信息系统,已成为石化企业科学决策、科学管理和优化生产的重要支撑。石化行业信息化稳步迈进,对提高管理效能、提高生产效率、提高市场应变能力和加强对集团管控支持的成效已越来越显著。
石化行业的ERP系统已取得了实在的成效,促进了产品销售、物资采购、资金管理等体制改革,在规范业务流程、防范经营风险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石化行业的上下游企业通过ERP系统有效地推进了企业经营管理的规范化。
通过生产管理系统(MES)可以使石化企业的生产管理更加精细。石化企业级的MES以生产调度管理为核心,实现了炼化装置生产数据的实时采集及管理、装置操作指令电子化下达、操作过程偏差的监视分析以及交接班记录电子化,进一步提高了装置的生产效能,降低了能耗。企业级MES与ERP、LIMS(实验室信息系统)等信息系统集成,使企业的信息化应用迈上了新的台阶。与集团总部生产调度指挥系统的纵向集成,可将MES系统的数据直接传送到总部的调度指挥中心。以流程工业模型为核心的炼化企业供应链管理与优化系统,采用线性规划LP(Linear Plan)技术,优化炼化企业的运营计划,应用于生产计划、过程优化、原料评估、产品调和、库存管理、执行监控、长期规划、投资估算等领域。
电子商务系统实现了与ERP系统集成,在实时监控企业采购价格和库存信息、提升管控力度、降低采购成本方面效果明显。与电子商务平台集成的客户关系管理(CRM)系统成为客户与石化企业的产品销售部门联系的纽带。
优化IT资源配置
信息技术与石化行业各项生产、管理业务深度融合,在贯彻石化行业调整振兴规划,实现石化行业结构调整中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提升管理水平和转变发展方式,石化行业在信息化工作中将高度重视信息技术与业务的高层次深度融合,通过深化应用,持续提升信息系统对石化行业各项业务的支撑作用。石化行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也将推动石化行业信息化工作思路的发展和演进,信息化工作的重心正在从以信息系统建设为主转向以信息系统的深化应用为主。
产业结构的调整使石油石化行业更加重视强化集团企业的集中管控。强化集团管控需要建立统一的、实时反映企业生产营运状况的数据视图。支持集团管控的总部信息系统需要各下属企业提供及时、准确、完整的生产营运数据。总部应用的示范作用,将进一步推动下属企业信息系统的建设、集成和优化。
为调整市场、产品、产业和区域布局结构进行的企业联合重组,要求石化企业的信息系统采用灵活的、松耦合的IT基础设施架构和应用系统架构,以快速实现信息系统的重组整合。虚拟化技术和松耦合的面向服务(SOA)的技术架构,将逐步得到广泛的采用。构建有弹性的、即插即用的基础设施和应用系统,将使企业的信息系统对企业组织架构、管理架构和各种应用条件、业务需求的变化有更好的适应性,以更有效地应对企业联合重组的挑战。
振兴石化行业需要石化行业进一步加强企业信息化队伍的建设,培养大批既懂信息技术又懂生产和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信息化是石化行业加强集团管控的有力手段,石化行业的信息化也需要强有力的管控。为提升石化行业的管理水平,需要研究石化行业信息化的规律,进一步完善石化行业的IT治理架构,以更加务实的态度和更加扎实的作风抓好信息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