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评价一堂课,总有一个可以贯穿的标准:是“教”得精彩,还是“学”得精彩?前者基于教师行为,后者基于学生行为。本来,教是为了学,学是在教的引导下进行的,二者是并无矛盾的二元对立,但在现实的课堂上,往往呈现两种价值追求。《天净沙·秋思》的同课异构分析发现,阅读任务设计应以“学”为核心,这决定了语文课的品质。
关键词:阅读任务设计核心
同样一节课,同一个文本,由于教师的教学设计不同,达到的教学目标不同,甚至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确定也不同。对此,我们首先要衡量的是:不同教学设计的出发点是什么?面对同样的文本,有的教师认为应该“教表达”,有的认为应该“教思想”,还有的认为应该是“教情感”。不同的侧重,其实分不出优劣。但评价一堂课,却总有一个可以贯穿的标准:是“教”得精彩,还是“学”得精彩?前者基于教师行为,后者基于学生行为。本来,教是为了学,学是在教的引导下进行的,二者是并无矛盾的二元对立,但在现实的课堂上,往往呈现两种价值追求。
前者是秀出教师的“教”,包括精深的文本解读、精致的教学结构、精彩的思路点拨和问题设计,但学生的“学”却是被动的,是被教师牵引着去填教师设计好的“学习坑”,本质上,学生是教师的配合者——就文本来说,学生是在获取教师的认知;就思维来说,是以知识铺垫为核心来设计学习,学生是在重走或有捷径地走教师的思维通道。
后者呢?侧重于学生自己的学习建构,教师只提供阅读任务设计,关注学生的思维,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把教学目标变成学习目标,引领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教师进行点拨和指导。这样的设计往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集中学习注意力,又能激发学生积极思考,提升他们的思维品质,实现课堂上的自主学习,本质上,学生是学习和阅读的主体——就文本来说,学生是建立自己的認知;就思维来说,是从有认知到有发现,从有见识到能识见,学习的过程是学生自己的行为与思维路径的呈现。
以下通过两位教师的《天净沙·秋思》同课异构教学进行阐述。
一、不同的设计,不同的课堂
【课例1】
一位教师以知识铺垫为核心来设计教学,具体流程如下——
1.导入:复习已学鉴赏小令的方法。
师我们已学过一些小令了,有谁能说说鉴赏小令的方法?
生抓住景物来鉴赏。
师小令的语言是凝练的,因此,我们不仅要抓住景物,还要动用我们的——
生(齐答)联想、想象。
师现在请同学们运用这种方法鉴赏这首小令。
2.学生自主朗读、批注。
3.集体交流,教师点拨。
4.小结:在鉴赏小令时,我们应抓住景物描写及直接抒情的语句进行联想与想象。
上述课例表面看来有学生的自主学习,运用朗读、批注的方法鉴赏这首小令,但本质却是以知识铺垫为核心来创设学习任务的。这个过程表面上着眼于方法的习得与运用,但实质上只是技能的应用和信息的获取,并未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有发现,但没有“识见”(占有、比较、辨析、质疑等)。
【课例2】
另一位教师则以“学”为核心来设计教学,具体流程如下——
1.导入:学生设计学习目标。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小令《天净沙·秋思》。请大家阅读文本,思考:你觉得这首小令的学习目标应该有哪些?请用铅笔把你所设定的目标写下来,要求语句通顺。
(学生自行阅读,设定目标。)
师邻近的同学交流一下自己拟定的目标,筛选出值得学习的目标。
(小组交流、筛选,教师巡视、指点。)
师请小组的代表把拟定的学习目标呈现给大家。
(集体交流后,教师让学生把学习目标写在黑板上,见图1。)
(1)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景物描写的语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运用联想和想象,把这首小令用散文化的语言表现出来。
图1师同学们看看,这些设定的目标有没有重复的?
生我觉得第二个目标涵盖了第三个目标,第二个目标达成了,第三个目标也应该没有问题了。
生第二个目标与第三个目标不尽相同, 前者是一种鉴赏能力,后者还包含书面表达能力。
师我们可以把第二个目标与第三个目标整合起来:运用联想和想象,抓住景物描写的语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理解作者产生这种感情的原因。大家看看合适不合适?
(学生大部分同意。)
师不同意这个目标的同学可以看一下,我们解决了这一目标以后,第三个目标是否也实现了?
2.探究:运用联想和想象,抓住景物描写的语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生自主学习、圈画、批注、朗读。随后小组交流,学生把别人好的点子补充在书上,有不同的意见或看法提出来;集体交流,质疑、朗读。)
师(点拨)我们可以抓住景物描写的语句和直接抒情的语句,运用联想和想象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师(追问)为什么作者会产生这样的心情?同学们可以阅读第145页上有关作者生平的文字。
生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几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郁郁不得志,困窘潦倒。于是在羁旅途中,写下了这篇名作。
师(小结)因此,除了以上鉴赏方法外,我们也应该联系作者的生平深入体会作者的感情。
3.学生练习。
师大家看看,第三个目标还有问题吗?请大家把这首小令改成散文化的语言,要求:想象合理,字数不少于300字。
(学生练习;小组交流、点评、互荐或自荐,并说明理由。) 4.课后作业:修改扩写文字,并写出一两个优点。
显然,上述课例的一把“钥匙”就是学习目标的自行设计,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过程就形成了,思维也自然打开了。
二、透过课堂辨析不同的教学
以上简要呈现的两例教学明显不同,仔细分析不难发现,不同的课堂教学背后蕴藏着两位教师不同的教学理念。
先看第一位教师的教学,以知识铺垫为核心来设计在传统教学中司空见惯,通过“准备练习”“复习准备”“复习铺垫”等形式呈现。具体而言,教师是为了让学生轻松、顺利地解决新任务,设计一个个“过渡”,为解决新任务做好知识、能力等方面的铺垫,从而降低问题的难度,帮助学生沿着设置的台阶一步一步往上走,最终攀登到知识顶峰。这样的教学呈现以下特征:
首先,从“导入”上来看,教师所设计的是“教案”非“学案”。本课的学习目标分明是教师提出的,学生只不过是按照教师的意图完成教学目标,而非自己参与、设定学习目标。
其次,从“过程与方法”来看,教师是亦步亦趋地引领学生完成教学目标的。先让学生回顾已学的小令鉴赏方法,再用这些方法来学习新课,补充新的方法。
这种教学设计是基于“教”的。其中,有些问题设计过于简单,表面上学生学得津津有味,积极性很高,实质上学生的思维品质未得到提升,久而久之,学生便成为教师手中的“木偶”,教师拉一拉,学生动一动。这种学习其实只是用教師的预设来替代学生的学习,学生的思维含量实在有限,更谈不上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再看第二位教师的教学,以“学”为核心,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积极探索、合作交流,是教师创设学习任务,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使学生有了更大的自主探索空间,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不断思考、讨论,甚至是争辩,创新实践能力得到培养,思维获得了发展。具体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首先,从“目标设定”来看,这是学生参与设定的学习目标,而非教师单方面设定的教学目标。这种引导学生设定的目标,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又唤起他们已学的知识,从而促使他们更顺利地走向新知识。
其次,从“过程与方法”来看,既有自行思考的过程,又有小组交流的环节,多种方法的合理运用既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平衡了学生学习基础、能力的差异,从而使学生更有自信,更愿意参与集体交流,大大提升了学习热情。
再次,教师的点拨使学生的思维得以发展。在设定学习目标时,有些学生不同意第三个目标(运用联想与想象,把这首小令用散文化的语言表现出来)的设定,而有些学生认为掌握作者的感情并不等于扩写不存在问题。对此,教师并未马上提出见解,而是让学生先完成第二个目标以后再来看看第三个目标的完成情况,并把第二个目标表述为:“运用联想和想象,抓住景物描写的语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理解作者产生这种感情的原因”,从而丰富了他们的思维活动。只有激活学生的思维,才能让他们觉得有意思。不同程度学生有不同高度的思维,这样才能发挥班级授课制的效率。
近些年,语文教研活动,特别在公开课中,教师的读文本和点拨学生的设计受到特别关注,名师带动也影响到广大普通教师,在教学设计上贯注用心于“教之秀”,学生的精彩表现,其实是为了呈现“教功”了得,而不是学生的学习力提升。而学生呢?离开了教师依然不会阅读,不会构建学习过程。由此,阅读任务设计是以“教”还是“学”为核心,显得非常重要,它决定了语文课的品质。
关键词:阅读任务设计核心
同样一节课,同一个文本,由于教师的教学设计不同,达到的教学目标不同,甚至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确定也不同。对此,我们首先要衡量的是:不同教学设计的出发点是什么?面对同样的文本,有的教师认为应该“教表达”,有的认为应该“教思想”,还有的认为应该是“教情感”。不同的侧重,其实分不出优劣。但评价一堂课,却总有一个可以贯穿的标准:是“教”得精彩,还是“学”得精彩?前者基于教师行为,后者基于学生行为。本来,教是为了学,学是在教的引导下进行的,二者是并无矛盾的二元对立,但在现实的课堂上,往往呈现两种价值追求。
前者是秀出教师的“教”,包括精深的文本解读、精致的教学结构、精彩的思路点拨和问题设计,但学生的“学”却是被动的,是被教师牵引着去填教师设计好的“学习坑”,本质上,学生是教师的配合者——就文本来说,学生是在获取教师的认知;就思维来说,是以知识铺垫为核心来设计学习,学生是在重走或有捷径地走教师的思维通道。
后者呢?侧重于学生自己的学习建构,教师只提供阅读任务设计,关注学生的思维,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把教学目标变成学习目标,引领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教师进行点拨和指导。这样的设计往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集中学习注意力,又能激发学生积极思考,提升他们的思维品质,实现课堂上的自主学习,本质上,学生是学习和阅读的主体——就文本来说,学生是建立自己的認知;就思维来说,是从有认知到有发现,从有见识到能识见,学习的过程是学生自己的行为与思维路径的呈现。
以下通过两位教师的《天净沙·秋思》同课异构教学进行阐述。
一、不同的设计,不同的课堂
【课例1】
一位教师以知识铺垫为核心来设计教学,具体流程如下——
1.导入:复习已学鉴赏小令的方法。
师我们已学过一些小令了,有谁能说说鉴赏小令的方法?
生抓住景物来鉴赏。
师小令的语言是凝练的,因此,我们不仅要抓住景物,还要动用我们的——
生(齐答)联想、想象。
师现在请同学们运用这种方法鉴赏这首小令。
2.学生自主朗读、批注。
3.集体交流,教师点拨。
4.小结:在鉴赏小令时,我们应抓住景物描写及直接抒情的语句进行联想与想象。
上述课例表面看来有学生的自主学习,运用朗读、批注的方法鉴赏这首小令,但本质却是以知识铺垫为核心来创设学习任务的。这个过程表面上着眼于方法的习得与运用,但实质上只是技能的应用和信息的获取,并未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有发现,但没有“识见”(占有、比较、辨析、质疑等)。
【课例2】
另一位教师则以“学”为核心来设计教学,具体流程如下——
1.导入:学生设计学习目标。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小令《天净沙·秋思》。请大家阅读文本,思考:你觉得这首小令的学习目标应该有哪些?请用铅笔把你所设定的目标写下来,要求语句通顺。
(学生自行阅读,设定目标。)
师邻近的同学交流一下自己拟定的目标,筛选出值得学习的目标。
(小组交流、筛选,教师巡视、指点。)
师请小组的代表把拟定的学习目标呈现给大家。
(集体交流后,教师让学生把学习目标写在黑板上,见图1。)
(1)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景物描写的语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运用联想和想象,把这首小令用散文化的语言表现出来。
图1师同学们看看,这些设定的目标有没有重复的?
生我觉得第二个目标涵盖了第三个目标,第二个目标达成了,第三个目标也应该没有问题了。
生第二个目标与第三个目标不尽相同, 前者是一种鉴赏能力,后者还包含书面表达能力。
师我们可以把第二个目标与第三个目标整合起来:运用联想和想象,抓住景物描写的语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理解作者产生这种感情的原因。大家看看合适不合适?
(学生大部分同意。)
师不同意这个目标的同学可以看一下,我们解决了这一目标以后,第三个目标是否也实现了?
2.探究:运用联想和想象,抓住景物描写的语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生自主学习、圈画、批注、朗读。随后小组交流,学生把别人好的点子补充在书上,有不同的意见或看法提出来;集体交流,质疑、朗读。)
师(点拨)我们可以抓住景物描写的语句和直接抒情的语句,运用联想和想象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师(追问)为什么作者会产生这样的心情?同学们可以阅读第145页上有关作者生平的文字。
生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几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郁郁不得志,困窘潦倒。于是在羁旅途中,写下了这篇名作。
师(小结)因此,除了以上鉴赏方法外,我们也应该联系作者的生平深入体会作者的感情。
3.学生练习。
师大家看看,第三个目标还有问题吗?请大家把这首小令改成散文化的语言,要求:想象合理,字数不少于300字。
(学生练习;小组交流、点评、互荐或自荐,并说明理由。) 4.课后作业:修改扩写文字,并写出一两个优点。
显然,上述课例的一把“钥匙”就是学习目标的自行设计,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过程就形成了,思维也自然打开了。
二、透过课堂辨析不同的教学
以上简要呈现的两例教学明显不同,仔细分析不难发现,不同的课堂教学背后蕴藏着两位教师不同的教学理念。
先看第一位教师的教学,以知识铺垫为核心来设计在传统教学中司空见惯,通过“准备练习”“复习准备”“复习铺垫”等形式呈现。具体而言,教师是为了让学生轻松、顺利地解决新任务,设计一个个“过渡”,为解决新任务做好知识、能力等方面的铺垫,从而降低问题的难度,帮助学生沿着设置的台阶一步一步往上走,最终攀登到知识顶峰。这样的教学呈现以下特征:
首先,从“导入”上来看,教师所设计的是“教案”非“学案”。本课的学习目标分明是教师提出的,学生只不过是按照教师的意图完成教学目标,而非自己参与、设定学习目标。
其次,从“过程与方法”来看,教师是亦步亦趋地引领学生完成教学目标的。先让学生回顾已学的小令鉴赏方法,再用这些方法来学习新课,补充新的方法。
这种教学设计是基于“教”的。其中,有些问题设计过于简单,表面上学生学得津津有味,积极性很高,实质上学生的思维品质未得到提升,久而久之,学生便成为教师手中的“木偶”,教师拉一拉,学生动一动。这种学习其实只是用教師的预设来替代学生的学习,学生的思维含量实在有限,更谈不上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再看第二位教师的教学,以“学”为核心,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积极探索、合作交流,是教师创设学习任务,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使学生有了更大的自主探索空间,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不断思考、讨论,甚至是争辩,创新实践能力得到培养,思维获得了发展。具体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首先,从“目标设定”来看,这是学生参与设定的学习目标,而非教师单方面设定的教学目标。这种引导学生设定的目标,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又唤起他们已学的知识,从而促使他们更顺利地走向新知识。
其次,从“过程与方法”来看,既有自行思考的过程,又有小组交流的环节,多种方法的合理运用既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平衡了学生学习基础、能力的差异,从而使学生更有自信,更愿意参与集体交流,大大提升了学习热情。
再次,教师的点拨使学生的思维得以发展。在设定学习目标时,有些学生不同意第三个目标(运用联想与想象,把这首小令用散文化的语言表现出来)的设定,而有些学生认为掌握作者的感情并不等于扩写不存在问题。对此,教师并未马上提出见解,而是让学生先完成第二个目标以后再来看看第三个目标的完成情况,并把第二个目标表述为:“运用联想和想象,抓住景物描写的语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理解作者产生这种感情的原因”,从而丰富了他们的思维活动。只有激活学生的思维,才能让他们觉得有意思。不同程度学生有不同高度的思维,这样才能发挥班级授课制的效率。
近些年,语文教研活动,特别在公开课中,教师的读文本和点拨学生的设计受到特别关注,名师带动也影响到广大普通教师,在教学设计上贯注用心于“教之秀”,学生的精彩表现,其实是为了呈现“教功”了得,而不是学生的学习力提升。而学生呢?离开了教师依然不会阅读,不会构建学习过程。由此,阅读任务设计是以“教”还是“学”为核心,显得非常重要,它决定了语文课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