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体育教学打造高效课堂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w6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体育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再适应时代的要求。以学生为本,优化课堂教学成为新课程改革的核心,要求教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快乐体育作为一种体育教学新模式也随之产生。快乐体育把快乐体育融入到体育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快乐体育;小学体育课堂;新课改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2-0148-01
  體育课是所有学科中与学生身体生长发育最为密切的一个学科,它以坚持“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把发展学生的健康放在第一位,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新课程改革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求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更要关注学生在40分钟内的课堂表现。要认真研究有效课堂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要。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人格和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发现、探索问题的能力。
  而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不去注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学目标单一,组织形式呆板,限制了学生的活动空间,同时也忽略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阻障了学生之间的交流,致使许多学生都对体育课丧失了兴趣,这样非常不益于学生想象力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因此,为了适应新体育课程改革的要求,急需采用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高尔基曾经说过:“快乐,是人生最伟大的事!”而小学生的童年特别需要快乐,体育课恰恰是他们体验快乐的重要方式。如果能把“快乐”融入体育课堂,让我们的孩子们充分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让他们在阳光下尽情奔跑,挥洒汗水,这样不仅能够顺利地完成教学目标,而且能够让孩子们体验到体育学习的乐趣。可见在小学体育课堂中实施快乐体育对于新课程改革下的体育课是一项有效的教学策略。
  快乐体育是一种对于任何学段的学生都适用的教学策略,但是由于各学段学生的身理和心理特点不同,随之针对个学段的具体教学策略也不同。根据小学生的身理和心理特点,快乐体育特别适用于小学生。就对于小学课堂而言,快乐体育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一、情境引导法
  小学生的运动学习内容主要是一些基本身体运动动作,但是由于这些动作相对于比较单调、枯燥,不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级学生的注意,在很大程度上会被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和教师创设的教学环境所吸引,情感易受具体情境的影响,易受别人情感的感染而产生共鸣。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或者设置一定的故事情节,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参加体育活动的乐趣。
  例1、在《立定跳远》教学中,让学生模仿小兔子跳,给他们带上兔子头饰,为他们创设一个小兔子采蘑菇的情境,来练习立定跳远。学生争先恐后模仿小兔的跳法进行练习。这种方式会让学生在不知不学中学会立定跳远,同时也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二、赏识鼓励法
  小学生的身心发展不完善,在学习中的抗挫能力较差,自我认识程度较低,因此当遇到学习困难时,特别需要别人的鼓励,从而建立信心战胜困难。
  例2、在学生练习爬杆时,就特别需要教师的鼓励。当学生不敢爬上去,在原地停滞不前的时候,教师就要不断地去鼓励他,为他加油打气:其实这个对你来说是很简单的,稍微用点你就能过去了。当他真的过不去的时候,我就这样对他说,其实你已经做得很好了。这个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表现得特别认真、努力。
  经常对一些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进行赏识和鼓励,往往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因为这些鼓励和赏识,从而增强了自信心,克服恐惧,顺利地完成任务。
  三、体育竞赛法
  在体育课中,用竞赛的方法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发挥学生的潜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体育技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例3、在练习快速启动时,可以把学生分成几组,采用听口令直线距离一对一互相抓捕的方法来进行练习。学生在练习时积极性很高,并且能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相互交流经验。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快速启动和快速的反应的能力,而且也培养学生在练习中快速掌握运动技巧的能力。
  体育课中经常正确合理地运用竞赛的方法能激发学生的拼搏进取的精神和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体育教学的实效性。
  四、固有乐趣法
  任何运动都有其固有的乐趣,教师要充分挖掘这些运动的乐趣,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4、跨栏这一项运动的乐趣就是来自于跨越障碍的竞争感。在课堂上,应让学生先体会这种来自跨越障碍的快乐,而不是学习跨栏动作。先让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充分体验跨越障碍的快乐,然后再适当提升高度,让他们产生技术学习的需要,随后进行技术教学,并在整个过程中都始终体现这个固有乐趣,学生就会不知不觉地跟着乐趣走,从乐趣产生学习的需要,从学习需要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五、创造乐趣法
  在体育教学中,除了挖掘运动教材的固有乐趣外,教师还应该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使本来枯燥的教材变得生动有趣。如利用音乐激发学生的兴趣。
  例5、在《立定跳远》这一课中,在准备活动时,改变那种单调的广播操的方式,采用小学生喜欢的兔子舞形式,配上音乐,和学生一起热身。这样牢牢地吸引住了学生,既在课堂中起到了放松肢体、陶冶情操的作用,又提高了教学效果。
  利用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体操分腿腾越教学中,有意识地在准备活动中安排了“跳人马接力”游戏,学生顿时情绪高涨,跃跃欲试,并在游戏中掌握了技术动作。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活跃了课堂气氛。
  实践证明快乐体育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且又能够提高学生们的体育技能,增强学生们的身体素质,让学生在运动中体会到快乐,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适应了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但是对于快乐体育这种教学方式,教师要把握得当。教师要充分理解快乐体育的涵义,避免形成“放羊式”的教育。教师应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把体育教学的目的融入到体育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自主锻炼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态度和能力,让学生在吃苦耐劳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参考文献
  [1]毛振明,万茹.小学体育教学策略[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李艳翎.体育课程论[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龚正伟.体育教学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
其他文献
【摘 要】初中生物作为一门自然学科,是初中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启迪初中学生的科学精神,培养初中学生的实验思想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巨大发展,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已经难以满足目前的教学要求,广大初中生物教育工作者在日常的教学实践活动勇于探索,积极创新,使初中生物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思想发生了深刻变革,摒弃了以往的书本式教学模式,理论联系实际,更加注重生物实验教学与书本教学有机结合,取
目的:总结双吻合器技术在结直肠吻合术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8月~2002年10月间38例应用双吻合器行低位吻合的经验.结果:全组病例直肠闭合和结直肠吻合顺利.吻合口一
目的:探讨前牙冠折近髓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实验组68例采用间接盖髓术,延期牙体修复;对照组57例采用即刻修复.结果:经术后1、3、6、12个月复诊,实验组失败率14.71%,对照组失
【摘要】在本文中提出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与音乐教育的联系,阐述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对当今中小学音乐教学仍然有着启示意义,并在文章末节提出一些实际的建议。  【关键词】卢梭 自然主义教育 音乐教育  【中图分类号】G40-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3-0265-01  一、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概述  1.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形成  18世纪的法国依旧处于封建专制
【摘 要】地理作为初中教学体系中的重要学科,其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地理观念以及提高学生的宏观地理素养,增加学生的现实知识储备,从而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好基础。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传统的初中地理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当前的地理教学需求,地理教学资源的更新速度较慢,严重影响到了学生对地理学习兴趣的培养和高效地理课堂的构建。通过微课教学的运用,有效的丰富了地理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将原本抽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不断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高校周转房是国家住房制度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保障无房和有特殊困难职工的过渡性住房。高校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如何实施好周转房,在高校人才引进、稳定青年教师队伍、缓解学校住房困难等方面起着重大的作用。随着高校规模的扩大、市场房价节节攀升、房改进程滞后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高校周转房面临诸多方面的问题。研究探讨高校周转房,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发展需要。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体育教师肩负着保障下一代身心健康的使命,应把握住课堂教学这块主阵地,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论述了体育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体育教学 学生 创新意识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1-0287-01  一、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