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教学中,恰当的提问,对于准确了解教育对象,开发学生智力,启发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检查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都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课堂提问;作用;方法和技巧;提问的要点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5-0045-01
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在课堂提问时必须要具有一定的提问技巧和选择恰当的提问方式。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否科学地设计出灵巧、新颖、易于激发学生思考的问题,是教学能否成功的一个关键。那么,应如何进行设计,才能使课堂提问更为科学有效呢?
一、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1、传统教学的弊端。在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育观点的影响下,教师对“问题”的研究角度出现了偏差。教师在课堂把知识上掰开、揉碎、深挖、细掘、讲深讲透,使学生不用思考就能明白。这种结果导致学生在学习中不去追究知识、技能的来龙去脉。学生有问题而不敢问、不能问,毫无创造力可言。长此以往,将使学生将学习定性为被动接收,思维逐步变得僵化,缺乏自主思维的习惯,变成了课堂的奴隶。
2、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必要性。对教学来说,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因而,创新教育是教育教学过程中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作为担负着培育学生重任的教师,更要注重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鼓励学生创新求异,激发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千万别举起扼杀学生创新思维的枪。
问题是创新教育的需要。创新始于问题,没有问题就没有创新,创新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让学生提出问题。因为思维开始于问题,学生的思维活动是伴随着层出不穷的问题展开的。
“问题”意识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需要。教学的成败,应不在于教师讲了多少知识,用了多少时间,而在于学生问了多少为什么,不在于课堂上接受了多少知识,学生听了多少内容,而在于学生质疑批判了多少。
二、课堂提问的意义和作用
1、课堂提问的意义。提问是教学语言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启发学生思维的主要方式。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意义主要在于,课堂提问是教师教学的重要手段。提问是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师在教学提问方式、技巧和艺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也是教学环节中的主要部分。
2、课堂提问的作用。我国的教育教学十分重视启发式教学,教师要想教好学生必须要做好两件事,一是提问,二是指点。好的提问,不仅可以启发学生领会教学内容,又能检查学生掌握知识情况,还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提问的方法和技巧
1、选择好提问的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提的问题一定要经过精心筛选,避免随意性。问题选择得当,能激发学生思维共鸣,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但是,如果选择的不恰当,容易使学生逐渐失去学习兴趣,难以达到教学目的。
首先,提问要紧扣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如果漫无边际进行提问,就会抓不住课堂教学重点,即使所选的问题再精彩,也完成不了教学任务。
其次,提问要疑而不难,引人入胜。提问的难易应该控制在学生经过听取教师讲解和自己一定的思考后能够回答出来的程度。
再次,提问要有趣味性和吸引力。尽可能选择一些与学生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的、富有吸引力的趣味性问题,激发学生寻求答案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一个好的提问应该包含基本知识广泛、突出教学重点与难点、难度深浅得当、与其他问题关联密切、有较大的引申余地、问题答案灵活而不呆板。
2、把握好提问的时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提问要注意时机。时机得当就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兴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时机不当就会分散学生的精力,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在课尾提问,既可以考察学生对本堂课所学的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时认识到所讲授内容的不足,以便查漏补缺,同时又可以引导学生预习下一节新课内容,一举两得。
3、掌握好提问的方法。教师在提问过程中,不能拘泥于某一特定的模式之中,要善于灵活运用多种方式,让学生与教师密切配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首先,可以点名提问,也可以不点名提问。点名提问可以更多地引发被提问人的思考,调动被提问人思维的积极性。不点名提问,不需要具体的人来回答,只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学生思维,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次,可以单独提出一个问题,也可以提出几个“一连串”的问题。遇到比较复杂的问题,可以将此问题分解为几个比较简单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答案。再次,可以只提问题没有引导,也可以提出问题后提供一些思路。通过选择不同的提问对象,提不同的问题,使所提的问题能达到设计提问的目的,收到一定的教学效果。
四、课堂提问的要点
在教学时,提问是围绕教学的中心点而展开的,在提问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精心设计,注意目的性。问题要少而精,具有典型性,否则就会偏离课堂教学中心。所提的问题就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2、新颖别致,注重趣味性。课堂提问时要注意内容的新颖别致,使学生听后产生浓厚的兴趣,继而积极思考,激起探究的欲望。对于一些学生熟知的内容,要注意变换角度,使学生听后有新鲜感。
3、循循善诱,注意启发性。启发性是课堂提问的灵魂,缺少启发性的提问,是蹩脚的提问,教师在提问时要注意综合运用发散性提问和开拓性提问,使学生在提问中受到启迪。
4、因势利导,注意灵活性。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学生答问中也可能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因而教师在提问时要注意运用机智,根据变化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发问,也不能在学生答不出时一个劲地等待或追问学生,要多运用疏导性提问,铺垫性提问,以适应变化了的情况。
5、要正确评价,注意鼓励性。合理的赞扬可以给学生以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课堂问答活动。因此,哪怕有微小的“闪光点”,我们都应加以肯定和表扬,增强他们回答问题的成就感和信心。另外一方面,在课堂提问的过程中,教师给予学生回答后的反馈也应该是积极而具体的评价。
6、要面向全体,注意广泛性。教师提问应面向全体学生,然后根据教学目的,要求与问题的难易程度,有目的地选择提问方式。这样可以吸引所有的学生都积极参加思维活动,促使每一个学生用心回答问题。
7、培养创新精神,注意开放性。开放主要指题目的条件不完备或结论不明确,其中蕴含多种可能,这就要求学生开动脑筋,自行解决。对于开放性问题,学生可以从多种角度去思考,寻求答案。
总之,课堂上提问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思考问题,深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思维的客观规律,善于创设情境,运用好提问技巧,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课堂提问;作用;方法和技巧;提问的要点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5-0045-01
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在课堂提问时必须要具有一定的提问技巧和选择恰当的提问方式。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否科学地设计出灵巧、新颖、易于激发学生思考的问题,是教学能否成功的一个关键。那么,应如何进行设计,才能使课堂提问更为科学有效呢?
一、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1、传统教学的弊端。在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育观点的影响下,教师对“问题”的研究角度出现了偏差。教师在课堂把知识上掰开、揉碎、深挖、细掘、讲深讲透,使学生不用思考就能明白。这种结果导致学生在学习中不去追究知识、技能的来龙去脉。学生有问题而不敢问、不能问,毫无创造力可言。长此以往,将使学生将学习定性为被动接收,思维逐步变得僵化,缺乏自主思维的习惯,变成了课堂的奴隶。
2、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必要性。对教学来说,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因而,创新教育是教育教学过程中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作为担负着培育学生重任的教师,更要注重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鼓励学生创新求异,激发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千万别举起扼杀学生创新思维的枪。
问题是创新教育的需要。创新始于问题,没有问题就没有创新,创新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让学生提出问题。因为思维开始于问题,学生的思维活动是伴随着层出不穷的问题展开的。
“问题”意识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需要。教学的成败,应不在于教师讲了多少知识,用了多少时间,而在于学生问了多少为什么,不在于课堂上接受了多少知识,学生听了多少内容,而在于学生质疑批判了多少。
二、课堂提问的意义和作用
1、课堂提问的意义。提问是教学语言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启发学生思维的主要方式。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意义主要在于,课堂提问是教师教学的重要手段。提问是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师在教学提问方式、技巧和艺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也是教学环节中的主要部分。
2、课堂提问的作用。我国的教育教学十分重视启发式教学,教师要想教好学生必须要做好两件事,一是提问,二是指点。好的提问,不仅可以启发学生领会教学内容,又能检查学生掌握知识情况,还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提问的方法和技巧
1、选择好提问的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提的问题一定要经过精心筛选,避免随意性。问题选择得当,能激发学生思维共鸣,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但是,如果选择的不恰当,容易使学生逐渐失去学习兴趣,难以达到教学目的。
首先,提问要紧扣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如果漫无边际进行提问,就会抓不住课堂教学重点,即使所选的问题再精彩,也完成不了教学任务。
其次,提问要疑而不难,引人入胜。提问的难易应该控制在学生经过听取教师讲解和自己一定的思考后能够回答出来的程度。
再次,提问要有趣味性和吸引力。尽可能选择一些与学生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的、富有吸引力的趣味性问题,激发学生寻求答案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一个好的提问应该包含基本知识广泛、突出教学重点与难点、难度深浅得当、与其他问题关联密切、有较大的引申余地、问题答案灵活而不呆板。
2、把握好提问的时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提问要注意时机。时机得当就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兴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时机不当就会分散学生的精力,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在课尾提问,既可以考察学生对本堂课所学的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时认识到所讲授内容的不足,以便查漏补缺,同时又可以引导学生预习下一节新课内容,一举两得。
3、掌握好提问的方法。教师在提问过程中,不能拘泥于某一特定的模式之中,要善于灵活运用多种方式,让学生与教师密切配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首先,可以点名提问,也可以不点名提问。点名提问可以更多地引发被提问人的思考,调动被提问人思维的积极性。不点名提问,不需要具体的人来回答,只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学生思维,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次,可以单独提出一个问题,也可以提出几个“一连串”的问题。遇到比较复杂的问题,可以将此问题分解为几个比较简单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答案。再次,可以只提问题没有引导,也可以提出问题后提供一些思路。通过选择不同的提问对象,提不同的问题,使所提的问题能达到设计提问的目的,收到一定的教学效果。
四、课堂提问的要点
在教学时,提问是围绕教学的中心点而展开的,在提问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精心设计,注意目的性。问题要少而精,具有典型性,否则就会偏离课堂教学中心。所提的问题就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2、新颖别致,注重趣味性。课堂提问时要注意内容的新颖别致,使学生听后产生浓厚的兴趣,继而积极思考,激起探究的欲望。对于一些学生熟知的内容,要注意变换角度,使学生听后有新鲜感。
3、循循善诱,注意启发性。启发性是课堂提问的灵魂,缺少启发性的提问,是蹩脚的提问,教师在提问时要注意综合运用发散性提问和开拓性提问,使学生在提问中受到启迪。
4、因势利导,注意灵活性。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学生答问中也可能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因而教师在提问时要注意运用机智,根据变化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发问,也不能在学生答不出时一个劲地等待或追问学生,要多运用疏导性提问,铺垫性提问,以适应变化了的情况。
5、要正确评价,注意鼓励性。合理的赞扬可以给学生以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课堂问答活动。因此,哪怕有微小的“闪光点”,我们都应加以肯定和表扬,增强他们回答问题的成就感和信心。另外一方面,在课堂提问的过程中,教师给予学生回答后的反馈也应该是积极而具体的评价。
6、要面向全体,注意广泛性。教师提问应面向全体学生,然后根据教学目的,要求与问题的难易程度,有目的地选择提问方式。这样可以吸引所有的学生都积极参加思维活动,促使每一个学生用心回答问题。
7、培养创新精神,注意开放性。开放主要指题目的条件不完备或结论不明确,其中蕴含多种可能,这就要求学生开动脑筋,自行解决。对于开放性问题,学生可以从多种角度去思考,寻求答案。
总之,课堂上提问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思考问题,深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思维的客观规律,善于创设情境,运用好提问技巧,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