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3-0046-01
“补白”是绘画界的一种专用术语,是指作品留有空白的地方润色。在文学界,“补白”是使读者阅读完文章以后进行的联想、想象以及再创造。众所周知,“部编本”的课文在选篇上都强调经典性、文质兼美和适宜教学,许多文章都是著名作家的作品,在这些独具匠心的作品中,有许多的地方留下了“空白”,这些“空白”恰恰好为学生提供了思考的空间。而我们语文教师,如果能充分的找准这些“空白”处,引导学生进行展开合理的现象,合理的有创造性的补上这些“空白”,就能让“补白”在文本和学生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一、聚焦课文插图进行补白训练
部编教材根据每篇课文的不同特点,配有不同风格的插图,增加了很多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里面。教学时,如果我们能够依据课文的插图,巧妙的结合课文,给插图“补白”,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作用,如在部编教材二上《大禹治水》的教学中,就可以巧妙的补白训練点。大禹治水是我国千古流传的神话故事,讲述了大禹利用疏导的方法治理洪水,为民造福,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赞扬了他一心为民,大公无私的精神。在教学过程中,讲到大禹用什么方法治水成功的?学生通过读课文能够知道“禹吸取了鲧治水失败的教训,采用疏导的办法治水。他和千千万万的人一起,疏通了很多河道,让洪水通过河道,最后流到大海里去。”在这里,教师设置一个补白填空:请同学们观察文中插图,想一想,图画中的人们是怎么样跟着大禹一起治水的?用有的人( ),有的人( ),有的人( )。通过这样一个补白训练,大家能够畅所欲言,更深层次去了解大禹治理洪水为民造福的伟大功绩。
二、聚焦课文内容进行补白训练
在我们所学习的课文中,有些课文的情节被简略了,留下了耐人寻味的“空白”处,我们在备课的时候,就要善于发现这些“空白”之处,鼓励学生去大胆地质疑和想象。2011版课标在“学段目标和内容”中对第一学段的阅读教学指出如下要求:“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例如在教《纸船和风筝》一课中,作者给我们留下了那么多的情感对白,两个好朋友松鼠和小熊吵架后,每天彼此都为对方折纸船、扎风筝,却不好意思放起来,在原文中,题目本叫《四十九只纸船和四十九只风筝》,因为它们整整难过了七七四十九天……我们要用自己的真情实感来对待这份友谊,课堂上,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展开联想:假如你就是这只松鼠,这只小熊,你会想什么?你的心情是什么样的?让学生在交流和讨论中,展开了丰富的想象,跳出文本,深切的体会到松鼠和小熊之间的友谊。这样的补白训练是非常有效的,也是值得我们多研究、多实践的。
再比如《大禹治水》一文中,可聚焦这些关键词语,“十三年、三次、一次”通过三个表示数量的词语,以及“到处奔走”来体会到大禹心系百姓、坚持不懈的精神品质。“到处奔走”这个词语的教学空间很大,可以引导学生想象大禹“到处奔走”的情景,这样更加使学生体会到大禹身上的可贵的精神财富。这里可以设置一个“补白”训练,让学生各抒己见,展开交流:禹来到( )遇到( )他没有( )。在此基础上,再读就会有很深的体会了。
三、聚焦标点符号进行补白训练
在部编教材中,文字与标点符号相配合,逗号、句号、省略号、感叹号……它们为课文增添了许许多多的色彩,这个时候,教师可以抓住这些标点符号,设置适当的“补白”训练,让学生的想象插上有力的翅膀。
《风娃娃》是部编二上一篇浅显易懂、趣味盎然的童话故事。故事里的风娃娃想为大家做好事,就到处用力吹,却给人们带来了不同的后果,说明了“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的道理。在教学《风娃娃》一课中,学习风娃娃做坏事帮倒忙的时候,“风娃娃吹跑了人们晒晾的衣服,折断了路边新栽的小树……”此处文中有一个省略号,略去了风娃娃做的其他的坏事,是略写,留给了学生想象的空间。在这里,教师可以设置想象补白训练:放风筝的孩子( )说:“_________。”收衣服的人( )说:“__________。”路边的小树( )说:“________。”这个地方安排想象说话,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提升语言表达能力,深入体会风娃娃的心情,更好的领会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总之,在部编教材的的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紧紧抓住课文中这些“空白”之处,巧妙设计,深刻地进行挖掘与扩充,让学生在说写训练中丰富思维的表达,主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言有尽而意无穷,让学生享受读书所带来的快乐。
“补白”是绘画界的一种专用术语,是指作品留有空白的地方润色。在文学界,“补白”是使读者阅读完文章以后进行的联想、想象以及再创造。众所周知,“部编本”的课文在选篇上都强调经典性、文质兼美和适宜教学,许多文章都是著名作家的作品,在这些独具匠心的作品中,有许多的地方留下了“空白”,这些“空白”恰恰好为学生提供了思考的空间。而我们语文教师,如果能充分的找准这些“空白”处,引导学生进行展开合理的现象,合理的有创造性的补上这些“空白”,就能让“补白”在文本和学生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一、聚焦课文插图进行补白训练
部编教材根据每篇课文的不同特点,配有不同风格的插图,增加了很多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里面。教学时,如果我们能够依据课文的插图,巧妙的结合课文,给插图“补白”,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作用,如在部编教材二上《大禹治水》的教学中,就可以巧妙的补白训練点。大禹治水是我国千古流传的神话故事,讲述了大禹利用疏导的方法治理洪水,为民造福,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赞扬了他一心为民,大公无私的精神。在教学过程中,讲到大禹用什么方法治水成功的?学生通过读课文能够知道“禹吸取了鲧治水失败的教训,采用疏导的办法治水。他和千千万万的人一起,疏通了很多河道,让洪水通过河道,最后流到大海里去。”在这里,教师设置一个补白填空:请同学们观察文中插图,想一想,图画中的人们是怎么样跟着大禹一起治水的?用有的人( ),有的人( ),有的人( )。通过这样一个补白训练,大家能够畅所欲言,更深层次去了解大禹治理洪水为民造福的伟大功绩。
二、聚焦课文内容进行补白训练
在我们所学习的课文中,有些课文的情节被简略了,留下了耐人寻味的“空白”处,我们在备课的时候,就要善于发现这些“空白”之处,鼓励学生去大胆地质疑和想象。2011版课标在“学段目标和内容”中对第一学段的阅读教学指出如下要求:“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例如在教《纸船和风筝》一课中,作者给我们留下了那么多的情感对白,两个好朋友松鼠和小熊吵架后,每天彼此都为对方折纸船、扎风筝,却不好意思放起来,在原文中,题目本叫《四十九只纸船和四十九只风筝》,因为它们整整难过了七七四十九天……我们要用自己的真情实感来对待这份友谊,课堂上,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展开联想:假如你就是这只松鼠,这只小熊,你会想什么?你的心情是什么样的?让学生在交流和讨论中,展开了丰富的想象,跳出文本,深切的体会到松鼠和小熊之间的友谊。这样的补白训练是非常有效的,也是值得我们多研究、多实践的。
再比如《大禹治水》一文中,可聚焦这些关键词语,“十三年、三次、一次”通过三个表示数量的词语,以及“到处奔走”来体会到大禹心系百姓、坚持不懈的精神品质。“到处奔走”这个词语的教学空间很大,可以引导学生想象大禹“到处奔走”的情景,这样更加使学生体会到大禹身上的可贵的精神财富。这里可以设置一个“补白”训练,让学生各抒己见,展开交流:禹来到( )遇到( )他没有( )。在此基础上,再读就会有很深的体会了。
三、聚焦标点符号进行补白训练
在部编教材中,文字与标点符号相配合,逗号、句号、省略号、感叹号……它们为课文增添了许许多多的色彩,这个时候,教师可以抓住这些标点符号,设置适当的“补白”训练,让学生的想象插上有力的翅膀。
《风娃娃》是部编二上一篇浅显易懂、趣味盎然的童话故事。故事里的风娃娃想为大家做好事,就到处用力吹,却给人们带来了不同的后果,说明了“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的道理。在教学《风娃娃》一课中,学习风娃娃做坏事帮倒忙的时候,“风娃娃吹跑了人们晒晾的衣服,折断了路边新栽的小树……”此处文中有一个省略号,略去了风娃娃做的其他的坏事,是略写,留给了学生想象的空间。在这里,教师可以设置想象补白训练:放风筝的孩子( )说:“_________。”收衣服的人( )说:“__________。”路边的小树( )说:“________。”这个地方安排想象说话,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提升语言表达能力,深入体会风娃娃的心情,更好的领会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总之,在部编教材的的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紧紧抓住课文中这些“空白”之处,巧妙设计,深刻地进行挖掘与扩充,让学生在说写训练中丰富思维的表达,主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言有尽而意无穷,让学生享受读书所带来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