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对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旨在探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对于专业知识的渗透,提出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及自身素质三个方面入手,增强高职英语教学的实用性和职业性,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关键词:高职教育 公共英语教学 专业渗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1(a)-0000-00
2006年11月16日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提出要“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力度,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但是,目前由于多种因素,多数高职高专院校公共英语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在公共英语教学中无论是课程设置,教材内容、教学模式还是教学手段上, 都没涉及太多相关的专业领域知识, 学生无法在将来的工作岗位上达到“实用”或“够用”的要求,也暴露出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远离“实用为主、够用为度” 的缺陷与不足。那么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做到对专业英语进行适当的渗透,并为学生进一步提高岗位英语应用技能打下良好的基础呢?在近几年的教学中,我们对此进行了尝试,以期摆脱目前的被动局面,开辟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新局面。
1 更新教学内容,优化课程结构
更新教学内容、优化教学结构就是按照课程体系的优化指标和原则对现有的课程体系做合理的调整。真正做到学用结合,以学致用,以用促学。目前,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仍然以普通基础英语作为主要教学内容,不具备实用性,课堂上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职业需要关联不大,仍将英语应用能力考试的过关率作为衡量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英语水平的惟一标准。因此我们在讲授公共英语时,从实用、创新、注重实效出发,有意识的对教学内容进行了适当的删减和增加,针对不同的专业,增加一些和专业有关的内容,例如在教授机电专业的学生时,每堂课利用课前或结束前的几分钟学习几个机电英语专业词汇,极其一些相关的使用说明,并坚持不懈。而对于旅游专业的学生而言,主要加大学生的口语训练,自编了一本旅游英语口语手册,在课上对学生进行指导,重点是让学生在课下进行大量的练习,这样,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既增加了学生的专业知识的渗透,又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
2 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的使用
高职公共英语常见的教学模式仍然是“段落解釋+翻译”,或者“翻译+词汇”。课堂上教师以“满堂灌”的形式逐字逐句精写精讲。学生成了被动的接受者,他们根本没有也不可能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学生的自主性、主体性、实践性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是难以实现的。在这种情况下要进行专业知识的渗透更是难上加难。因此,我在教授旅游和机电专业的课程时,尽可能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 把讲授、课堂讨论和学生自主学习结合起来,实现教学练一体化。使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应用能力。我的具体做法是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采用现代的有效的教学方法如任务驱动教学法、情景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交际教学法使其有机融为一体,充分使用多媒体教室、语音室、网络课堂、学生自主学习平台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增加课程的信息量和趣味性。如,在旅游专业课上,先采取任务驱动教学法,将每一次课的教学目标分解成一个一个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课下通过自主学习,首先完成每次课前五分钟和专业有关的情景会话,有时利用多媒体给出具体情境或提供一些词汇,句型,让学生进行训练,而对于机电专业的学生我则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自制课件,下载一些机械设备图,然后让学生来填充词汇,并用自己的话来讲解其用途,这样既大大的增加了课堂的容量,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更做到了专业知识的渗透。因此,学生的学习,不仅仅停留在知识的掌握上,教师的教学,也不是仅仅停留在知识的传授上,而是转移到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上来。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 转变教育理念,提高自身素质
作为高职高专英语专业的教师,目前的首要任务就是转变对传统教学方式的依赖,要认清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形势,增强信心,树立新的教育理念,明确新的目标,使自己成为一名专兼结合,能适应相关专业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需要的教师,以适应新形势下的高职教学。我们在教学中,无论是对教材的处理还是对新的教学手段的应用,都以专业渗透为考量。渐渐地,觉得高职院校的教师除要具有普通教育的教师资格之外,还应具有自身特殊的要求,我们的缺陷和不足,主要体现在对专业知识的缺乏,例如不能恰如其分的去解释一些专业性强的术语,无法了解行业新的发展动态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加强了与所教专业教师的沟通及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并随学生一起下到工厂,亲自观察、体会,把自身的专业知识和行业知识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极大地增强了自身的行业能力,对于专业英语的渗透做到准确、实用。达到了教学目的。
通过在高职教学实践中对专业英语的渗透,不但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与动机,而且也增强了学生对于英语学习与职业目标的关联意识,使我们的英语教学更具目标性、针对性及实用性,为学生进一步提高本岗位英语应用技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对策,来源:能飞英语网,http://www.langfly.com.
[2] 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与实践的科学总结,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高职教育 公共英语教学 专业渗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1(a)-0000-00
2006年11月16日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提出要“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力度,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但是,目前由于多种因素,多数高职高专院校公共英语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在公共英语教学中无论是课程设置,教材内容、教学模式还是教学手段上, 都没涉及太多相关的专业领域知识, 学生无法在将来的工作岗位上达到“实用”或“够用”的要求,也暴露出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远离“实用为主、够用为度” 的缺陷与不足。那么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做到对专业英语进行适当的渗透,并为学生进一步提高岗位英语应用技能打下良好的基础呢?在近几年的教学中,我们对此进行了尝试,以期摆脱目前的被动局面,开辟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新局面。
1 更新教学内容,优化课程结构
更新教学内容、优化教学结构就是按照课程体系的优化指标和原则对现有的课程体系做合理的调整。真正做到学用结合,以学致用,以用促学。目前,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仍然以普通基础英语作为主要教学内容,不具备实用性,课堂上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职业需要关联不大,仍将英语应用能力考试的过关率作为衡量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英语水平的惟一标准。因此我们在讲授公共英语时,从实用、创新、注重实效出发,有意识的对教学内容进行了适当的删减和增加,针对不同的专业,增加一些和专业有关的内容,例如在教授机电专业的学生时,每堂课利用课前或结束前的几分钟学习几个机电英语专业词汇,极其一些相关的使用说明,并坚持不懈。而对于旅游专业的学生而言,主要加大学生的口语训练,自编了一本旅游英语口语手册,在课上对学生进行指导,重点是让学生在课下进行大量的练习,这样,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既增加了学生的专业知识的渗透,又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
2 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的使用
高职公共英语常见的教学模式仍然是“段落解釋+翻译”,或者“翻译+词汇”。课堂上教师以“满堂灌”的形式逐字逐句精写精讲。学生成了被动的接受者,他们根本没有也不可能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学生的自主性、主体性、实践性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是难以实现的。在这种情况下要进行专业知识的渗透更是难上加难。因此,我在教授旅游和机电专业的课程时,尽可能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 把讲授、课堂讨论和学生自主学习结合起来,实现教学练一体化。使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应用能力。我的具体做法是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采用现代的有效的教学方法如任务驱动教学法、情景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交际教学法使其有机融为一体,充分使用多媒体教室、语音室、网络课堂、学生自主学习平台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增加课程的信息量和趣味性。如,在旅游专业课上,先采取任务驱动教学法,将每一次课的教学目标分解成一个一个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课下通过自主学习,首先完成每次课前五分钟和专业有关的情景会话,有时利用多媒体给出具体情境或提供一些词汇,句型,让学生进行训练,而对于机电专业的学生我则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自制课件,下载一些机械设备图,然后让学生来填充词汇,并用自己的话来讲解其用途,这样既大大的增加了课堂的容量,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更做到了专业知识的渗透。因此,学生的学习,不仅仅停留在知识的掌握上,教师的教学,也不是仅仅停留在知识的传授上,而是转移到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上来。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 转变教育理念,提高自身素质
作为高职高专英语专业的教师,目前的首要任务就是转变对传统教学方式的依赖,要认清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形势,增强信心,树立新的教育理念,明确新的目标,使自己成为一名专兼结合,能适应相关专业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需要的教师,以适应新形势下的高职教学。我们在教学中,无论是对教材的处理还是对新的教学手段的应用,都以专业渗透为考量。渐渐地,觉得高职院校的教师除要具有普通教育的教师资格之外,还应具有自身特殊的要求,我们的缺陷和不足,主要体现在对专业知识的缺乏,例如不能恰如其分的去解释一些专业性强的术语,无法了解行业新的发展动态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加强了与所教专业教师的沟通及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并随学生一起下到工厂,亲自观察、体会,把自身的专业知识和行业知识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极大地增强了自身的行业能力,对于专业英语的渗透做到准确、实用。达到了教学目的。
通过在高职教学实践中对专业英语的渗透,不但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与动机,而且也增强了学生对于英语学习与职业目标的关联意识,使我们的英语教学更具目标性、针对性及实用性,为学生进一步提高本岗位英语应用技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对策,来源:能飞英语网,http://www.langfly.com.
[2] 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与实践的科学总结,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