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教学语言逻辑性对有序组织管理课堂的影响的研究

来源 :中学生导报·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q123s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有序组织管理课堂是提高课堂质效的前提条件。在初中物理分组实验教学中,不可控的因素更多,有序组织管理课堂更为重要。提高教学语言的逻辑性便于更好地组织管理课堂。以初中物理学生分组实验课为例,论述提高教学语言逻辑性的内容和意义,探究在初中物理学生分组实验教学课程中提高教学语言逻辑性的方法。
  关键词:初中物理;分组实验课;教学语言逻辑性
  在初中物理分组实验课程教学中,由于课程内容灵活,课堂生成比常规课堂多,学生在分组实验中遇到的问题也比常规课堂更多,更容易出现相互间自由讨论,更有甚者会出现课堂玩实验仪器和情况,课堂的不可控因素比常规课堂更多。规范课堂教学语言,提高教学语言的逻辑性对有序组织管理分组实验课堂,提高课堂教学质效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所谓规范的课堂教学语言,是指课堂教学语言具有科学性,教育性,启发性,口语化和生动性等特点。教学语言的科学性要求教学语言要准确、精炼、富有逻辑性和系统性。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学语言的逻辑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教学内容表述的逻辑性;二、教学指令表达的明确性。下面将以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第十七章《第1节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为例,探究在初中物理分组实验课堂教学中,如何从这两个方面提高教学语言的逻辑性,有序组织管理实验课堂,提高课堂质效。
  一、教学内容表述的逻辑性
  所谓教学内容表述的逻辑性,是指在教学中首先需要让学生清楚本节课要学什么,本节课的内容在整个知识系统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它与前后的知识有什么样的联结,它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用,该用什么方法去学,本节课的学习计划是什么;其次,在每一个环节的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确该部分的学习任务是什么;最后能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带领学生系统性地整理本节学习内容。只有教师有条理地描述清楚本节课的内容,学生才能更加明确学习目标,明确大目标,并能将大目标分解成小的学习目标逐一实现。
  在《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的教学中,需要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电路中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是继前面学完电流、电路、电压、电阻及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关系和电压关系,并能够熟练运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之后,进一步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三者相互之间的关系,为下一步得出欧姆定律做铺垫的,是非常重要的一节实验探究课。
  在课程开始时,如果老师直接说:“这节课,我们学习电流与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下面,让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电流和电阻的关系。”如果就此开始进入实验设计,学生对本节课的理解将会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电路中有三个基本的物理量:电流、电压、电阻,为什么要探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而不探究电压或者电阻与其他量之间的关系?2.在后面对结论的辨析中,学生很难记清楚具体哪些量之间有正比或反比关系。如果在课程开始时,能让学生首先联系前面电压和电阻的相关知识,清楚电压是由电源决定,与电路中的电流和所接入的电阻无关;电阻是由导体本身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决定,与其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学生便能非常清楚本节课能够探究的内容只能是:导体中的电流随着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导体的电阻的改变会发生什么变化?在后面学习欧姆定律时,自然也会对公式I=U/R中各物理量的关系能够有清楚的理解:U不随I和R的改变而改变;R不随U和I的改变而改变,只能是I与U成正比,与R成反比。
  在开始设计实验之前,如果把探究主题“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直接抛给学生,学生在前面并没有积累非常丰富的自主设计探究实验的经验,很难在短时间内理出头绪。但如果能引导学生对探究任务进行分解:1.电流与电压的关系;2.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学生便很容易结合前面的经验得出控制变量法探究的思路,理清在每一个具体的探究任务中控制谁,改变谁,观察谁。教师只需要适时地提出引导问题:“怎么控制?怎么改变?如何观察到物理量的改变?观察时用什么方法和仪器来观察?”学生便很容易展开思考,解决探究过程中逐步被细化的一个个小目标,设计电路图和实验步骤。
  学生有过几次条理清晰地分析探究实验中的目标,分解问题并逐步解决问题的体验之后,再遇到新的问题,学生就更容易找到解决的思路。教师在授课时对教学内容表述的逻辑性会非常深刻地影响学生对知识逻辑性思维能力的形成,也会影响到学生对知识系统的掌握情况。要提高教学语言中对知识表述的逻辑性,必须不断的钻研教材、钻研考纲、吃透教材、加强对教材外相关知识的学习,对课程中的每个环节精心设计,做好课前准备之后才能进入课堂。
  二、教学指令表达的明确性
  在课堂教学组织活动中,教师会根据预设对学生表达各种不同的指令:阅读、思考、讨论、练习、实验等等。教学指令表达的明确性是指学生能通过老师的表达很清楚自己该干什么以及完成不同指令的顺序。
  在阅读时,如果老师说:“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学生在执行时很可能出现以下几个问题:1.具体需要阅读课本哪一页?哪一行?2.阅读的目的是什么?是了解一些知识,还是记住一些知识,还是从课文中提炼观点,或者通过课文的阅读解决一些问题?如果老师能在表达阅读指令时说清楚上面几个问题,学生阅读的效果就会大大提高。
  在需要学生思考某个问题时,如果老师说:“请大家思考。”学生在执行时可能会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遇到不会的问题时会不自觉地和周围同学交流;2.学生思考完问题后不知该如何向老师反馈,是举手说,还是等待老师问,还是和周围同学交流?这样就会造成课堂秩序混乱,效率低下。如果老师在表达思考指令时说:“给大家3分钟的时间独立思考这道题目,然后举手发言。”这样的指令学生就能非常明确自己接下来的学习行为。
  在需要学生讨论问题时,如果老师说:“请大家讨论这个问题。”学生在执行时可能会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和谁一起讨论?同桌还是周围的同学?可不可以离开座位?2.讨论的结果怎样呈现?是举手发言还是形成文字?由谁负责记录?谁负责汇报?这样的指令就很容易形成乱堂,学生闹哄哄地讨论,讨论完也没有什么结果,甚至有的同学会借机和其他同学聊天。讨论时间也不明确,有的同学在老师指令还没表述完就已经开始说了,也有的同学在老师想要学生停止讨论时依然停不下来。如果老师在表达讨论指令时说:“给5分钟的时间,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这个题目,每组左上角的同学负责记录,右下角的同学负责汇报讨论结果,现在讨论开始。”这样的指令便能使每个同学都明确自己的任务,使课堂组织有序进行。如果老师想要防止某些同学不参与讨论,也可以把汇报指令修改为“讨论结束时老师会抽查提问”。当讨论时间结束时,老师需要明确地说:“现在,讨论时间到,请所有同学停止讨论。”这样的指令一般都能使同学们很快停止讨论,如果还有个别同学不能及时停下来,老师可以稍微等待或者直接点名提醒。明确的指令可以让老师的一切管理行为都变得名正言顺,学生也不会随意挑衅課堂秩序,有助于提高课堂质效。
  在需要学生完成练习时,如果老师说:“请大家完成这道练习。”大部分同学还是能比较认真地执行老师的指令,但也不乏出现下列问题:1.遇到不会的问题能不能讨论?2.完成后该怎么向老师反馈?如果老师能在表达讨论指令时说:“请大家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这道练习,做完请举手,老师来批改。”就可以避免上面的情况,使课堂组织更有序。
  分组实验的操作是最不容易控制的,想要有序地组织学生的分组实验,首先需要对实验内容表述清楚,使学生明确探究任务。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如果老师说:“请大家完成这个实验。”学生在执行实验指令时可能会出现下列问题:1.遇到不清楚的问题时相互之间大声讨论,影响其他同学实验;2.做完实验的同学不知道下一步该做什么,开始互相聊天;3.实验的结果不知道该以何种方式呈现。如果老师在表达实验指令说:“请同学们按要求完成实验,在本子上记录实验数据,遇到不会的问题可以同桌间小声讨论,也可以举手向老师求助,同桌间讨论没有结果的问题可以在本子上记录,完成实验的同学请以自己的实验结果为依据先进行数据分析。现在,请大家开始实验。”表意清楚的实验指令会让每位同学都知道自己该干什么,遇到问题怎么办。实验结束时,如果老师说:“现在,我们来看一下大家的实验结论。”多半同学都不会立马停下手中的实验,但如果老师说:“现在,请所有同学断开开关,停止实验,我们一起来分析实验数据。”绝大部分同学就都能按照老师的指令完成。
  教学指令表达的明确性虽然对有序组织课堂教学、提高课堂质效非常重要,但有时候要把一个指令表述得非常明确,就需要花多一点时间,对于一些需要频繁使用的教学指令,可以在第一次使用时跟学生解释清楚,并且告诉学生以后遇到类似情况时需要按照第一次的指令要求进行执行,这样就不仅能把指令表述明确,有序组织课堂教学,又节约了课堂时间,实现课堂效率最大化。
  以上是以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实践为基础,结合学生课后对知识理解情况的反馈而得出的分析。教学中影响课堂教学质效的因素很多,在其他因素相同时,提高课堂教学语言的逻辑性,能更有序地组织课堂教学,在一定程度内提高课堂教学质效。
  (作者单位:南海中学,广东    深圳    518000)
其他文献
摘 要:导学案教学模式是新课标发展背景下,教师经常运用的科学创新教学模式,其主要运用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利用高效的引导方式和完善的导学案设计强化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与合作学习能力。这种方式的运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效果,同时促进发展学生的数学综合水平。本文将通过利用导学案模式强化学生的自主意识、利用导学案模式科学设计合作教案等多项策略,对导学案在初中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应用措施
期刊
朗读是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联系语言环境,理解词语句子,积累和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学生领悟文章思想感情,陶冶性情的主要手段。但单一的文章需要孩子反复朗读,学生容易觉得枯燥无味,并产生厌倦,朗读效果必然下降。如何拨动学生心弦,激发朗读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呢?天才的秘密在于强烈的兴趣和爱好,从而产生无限的热情,我们要好好利用这“天赋的资源”,在朗读中加强学生兴趣的诱发,推动学生积极地参与朗读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掌握良好的英语知识已经成为了一门重要的语言技能,科学合理的评价模式能够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尤其是在中职英语教学中采用多元化评价,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英语教学活动的开展不断获得优化和完善。  关键词:多元化评价;中职英语;教学应用  教学质量的提升能够有效促进教育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目前我国中职英语教学中还存在
期刊
摘 要:德育工作的實施和开展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综合素养和道德品质,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是各项能力提升,品质和正确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小学低年级中开展德育工作尤为重要。为有效开展小学低年级班级德育工作,班主任应运用话语引导,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借助主题班会,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运用节日和案例的分析活动,给予学生心灵的洗涤;寓教于故事之中,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班级德育工作;小学低年级;班
期刊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们依靠双眼来认识、来感官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人类的眼睛视力并不是一出生就是1.0,新生儿视力仅能看到光影,眼球约为大人眼球的2/3,前后长度(眼轴)是16-18毫米,刚出生的几个月长得比较快,1岁时眼轴变为19-20毫米,光感知能力达到成人水平,接着慢慢变长,3岁时23毫米,几乎跟大人(24-25毫米)一样,5-6岁时眼轴基本发育完成,视力大多发育到1.0,虽然孩子在6岁之前可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音乐教育的改革,在中小学的音乐教育中越来越重视合唱的教学。学校有专业合唱队,有常规的校园活动——合唱艺术节,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合唱是音乐教学中最直接感受集体艺术的形式,但合唱对声音有着极高的要求,学生需要呼吸、气息运用、音色统一、共鸣腔体、歌唱位置、发声技巧等基础训练,才能表现出合唱艺术中声音圆润、和谐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合唱;声音;和谐  合唱是音乐领域最直接体验集体
期刊
摘 要:在初中教育阶段,数学是一门占据较大课程比重的基础科目,想要显著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就必须优化教学流程、构建科学的教学模式。“五环节课堂”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概念,不仅非常适用于初中数学教学,也能增强教学有效性。本文主要针对初中数学“五环节课堂”课题展开论述,希望可以为广大教师提供有力的依据,从而重塑初中数学课堂结构,实现理想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初中数学;五环节课堂;课题研究与应用  前
期刊
摘 要:数学课程是初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育改革的难点。长期以来,很多教师的教学理念缺乏创新性,不仅限制着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也造成数学教学效率提升迟缓的不良局面。建设“愉快合作”课堂小组可以妥善解决上述问题,这给初中数学教学带来了全新的生机。本文主要结合数学课程论述了“愉快合作”课堂小组的建设措施,希望可以为相关教育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从而助力愉快合作课堂小组在教育领域的落成。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由此看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科学文化知识,更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情操、爱国情感和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关键词:语文教学;道德素养;渗透  德育位居“五育”之首,德育就像一列火车的车头,可见德育在“五育”中
期刊
摘 要:通过实验调查、文献查阅、经验总结等方法就幼儿园语言教学与游戏活动的融合策略进行探讨。结果表明,语言教学与游戏活动的融合有利于调动儿童语言学习兴趣,还能让儿童在愉快的氛围中积累大量的语言知识。基于此,文章就幼儿园语言教学与游戏的融合成效简要概括几点融合方法,分别是遵循科学的教学原则、设计多样化游戏活动、给予及时的评价反馈。  关键词:幼儿园;语言教学;游戏活动;融合策略  前言  幼儿年龄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