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该文针对新时期技能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提出 “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培训内容设置理念、 通过建立“岗位核心能力模型”,描述岗位应具备能力的行为现象,分析具备某项能力应掌握哪些知识和技能以及应具有的动机和态度等,找出能力本质,进而设置课程体系,科学选择培训内容。
【关键词】现象 本质 培训
【中图分类号】C9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015-01
一、分析能力现象
首先是建立“岗位能力词典”。词典中对每个能力项均提出相应的能力定义和行为描述,即某个岗位应具备的全部能力的行为现象描述,也就是应该会干什么、能干什么,应该能做到什么程度等等进行详细描述(即岗位能力现象),对每个能力项的典型行为按程度分三个层级进行描述。
其次是构建“岗位核心能力模型”。“核心能力模型”概念的提出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因此,在编制完成“岗位能力词典”后,我们继续运用实证分析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和行为事件访谈等方式,归纳提炼出油田不同类型高层次技能人才最重要、最必需的能力项,形成核心能力的基本构成要素,再通过整合与修正,建立“岗位核心能力模型”,对每个核心能力项给予更为精确地定义和更为详细的典型行为描述,详细阐述各个核心能力项在实际工作中能够显现出来的具体表现行为(即岗位核心能力现象),同样对每个能力项的典型行为仍按程度分三个层级进行描述。
以班组长培训为例。编制的《班组长岗位能力词典》共包括四大类20个能力项,分别是:职业道德(包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等3项),通用能力(包括学习能力、表达能力、自信力、创新能力、应变能力、影响力、观察分析力等7项),管理能力(包括计划组织能力、执行能力、指导能力、控制能力、激励能力、班组团队建设能力、协调沟通能力等7项),专业能力3项(包括生产作业能力、设备使用和维护保养能力、事故处理能力等3项)。而最终形成的《油田班组长核心能力模型》则由爱岗敬业、生产管理能力、班组团队建设能力、学习能力、指导能力、创新能力、协调沟通能力、执行能力等八大能力项组成。
二、找出能力本质
在核心能力项描述与典型行为分析的基础上,对特定培训对象进行系统的鉴别与分析,通过对每个核心能力项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挖掘有助于核心能力形成的“内隐知识”点和“外显知识”点,将挖掘出的“内隐知识”点转化为文本化的“外显知识”点,将其能力的本质全部显性化,以便从中寻找和确定能够实现培养目标的培训知识内容。
三、构建课程体系
能力本质是设置培训课程的主要依据,而培训课程设置是培训项目开发中的一个难点和关键。
按照相关性、有效性要求,对已经显性化的“内隐知识”点和“外显知识”点进行筛选和梳理后,再进一步分析哪些知识和技能是作为某一个岗位高技能人员已经且必须具备的,哪些知识和技能是只有通过岗位实践才能掌握的,哪些知识和技能是通过培训能够解决的,哪些知识和技能是在其它类型培训中已讲授过的(比如HSE、QC等都有专项培训),哪些知识和技能是当前急需和必须进行培训的,以此倒推其需要纳入培训范围的知识点和技能点。再对纳入培训范围的每个知识点、技能点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手段来实施培训最为有效、最为科学等问题进行逐项分解和优选,以此进一步优化教学方式。最后,进行科学、合理组织,征求业内外专家意见,组合形成《培训课程体系》。
仍以班组长培训为例。最终形成的《班组长培训课程体系》以6个核心能力项为培训科目即课程,包含19个培训模块73个知识点,以及培训目标、课时、教学方式、考核方式等在内的培训课程体系。具体课程为:科目一生产管理能力,包括精细化管理、班组作业计划与成本控制、班组目标管理、班组时间管理、班组生产现场管理五个模块20个知识点;科目二班组团队建设能力,包括班组长角色认知、班组管理激励机制、班组民主建设、高效和谐团队建设、班组文化建设五个模块19个知识点;科目三指导能力,包括授权与控制、岗位练兵与技艺传授两个模块6个知识点;科目四创新能力,包括创新思维训练、技术攻关与技改技措两个模块9个知识点;科目五协调沟通能力,包括实用应用文写作、班组长沟通技巧、班组人际冲突管理三个模块12个知识点;科目六胜任能力,包括责任胜于能力、执行力打造两个模块7个知识点。
四、确定培训内容
在确定培训内容这个环节,主要是抓好教师备课,通过建立主管部门、培训机构和生产单位三结合的集体备课、审课制度,精心选择和确定培训内容。
首先是组织任课教师按照培训课程体系要求,认真备课,编制课件。二是任课教师备课完成后,由培训主管部门召集培训机构教学管理、教学研究、教学督导等方面人员,生产单位培训管理人员、生产技术专家等进行集中审课。所有任课老师的教案逐个过堂,不符合要求必须整改,确保授课内容不跑偏。三是要求任课老师深入生产一线,及时跟踪四新技术在生产一线的推广应用情况,广泛收集一线工作、生产、突发事件等等案例,引入教学内容,拉近培训课堂和岗位工作的距离。使学员对培训内容有亲切感,听得进、用得上、能帮助解决问题。通过一些通俗易懂的设问和讲解,学员们深受启发,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普遍提高,革新、创新成果明显增多,涌现出一大批技术革新、创新能手,油田工人田明2013年获得第四届全国职工创新成果评选唯一的一个一等奖。
【关键词】现象 本质 培训
【中图分类号】C9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015-01
一、分析能力现象
首先是建立“岗位能力词典”。词典中对每个能力项均提出相应的能力定义和行为描述,即某个岗位应具备的全部能力的行为现象描述,也就是应该会干什么、能干什么,应该能做到什么程度等等进行详细描述(即岗位能力现象),对每个能力项的典型行为按程度分三个层级进行描述。
其次是构建“岗位核心能力模型”。“核心能力模型”概念的提出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因此,在编制完成“岗位能力词典”后,我们继续运用实证分析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和行为事件访谈等方式,归纳提炼出油田不同类型高层次技能人才最重要、最必需的能力项,形成核心能力的基本构成要素,再通过整合与修正,建立“岗位核心能力模型”,对每个核心能力项给予更为精确地定义和更为详细的典型行为描述,详细阐述各个核心能力项在实际工作中能够显现出来的具体表现行为(即岗位核心能力现象),同样对每个能力项的典型行为仍按程度分三个层级进行描述。
以班组长培训为例。编制的《班组长岗位能力词典》共包括四大类20个能力项,分别是:职业道德(包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等3项),通用能力(包括学习能力、表达能力、自信力、创新能力、应变能力、影响力、观察分析力等7项),管理能力(包括计划组织能力、执行能力、指导能力、控制能力、激励能力、班组团队建设能力、协调沟通能力等7项),专业能力3项(包括生产作业能力、设备使用和维护保养能力、事故处理能力等3项)。而最终形成的《油田班组长核心能力模型》则由爱岗敬业、生产管理能力、班组团队建设能力、学习能力、指导能力、创新能力、协调沟通能力、执行能力等八大能力项组成。
二、找出能力本质
在核心能力项描述与典型行为分析的基础上,对特定培训对象进行系统的鉴别与分析,通过对每个核心能力项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挖掘有助于核心能力形成的“内隐知识”点和“外显知识”点,将挖掘出的“内隐知识”点转化为文本化的“外显知识”点,将其能力的本质全部显性化,以便从中寻找和确定能够实现培养目标的培训知识内容。
三、构建课程体系
能力本质是设置培训课程的主要依据,而培训课程设置是培训项目开发中的一个难点和关键。
按照相关性、有效性要求,对已经显性化的“内隐知识”点和“外显知识”点进行筛选和梳理后,再进一步分析哪些知识和技能是作为某一个岗位高技能人员已经且必须具备的,哪些知识和技能是只有通过岗位实践才能掌握的,哪些知识和技能是通过培训能够解决的,哪些知识和技能是在其它类型培训中已讲授过的(比如HSE、QC等都有专项培训),哪些知识和技能是当前急需和必须进行培训的,以此倒推其需要纳入培训范围的知识点和技能点。再对纳入培训范围的每个知识点、技能点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手段来实施培训最为有效、最为科学等问题进行逐项分解和优选,以此进一步优化教学方式。最后,进行科学、合理组织,征求业内外专家意见,组合形成《培训课程体系》。
仍以班组长培训为例。最终形成的《班组长培训课程体系》以6个核心能力项为培训科目即课程,包含19个培训模块73个知识点,以及培训目标、课时、教学方式、考核方式等在内的培训课程体系。具体课程为:科目一生产管理能力,包括精细化管理、班组作业计划与成本控制、班组目标管理、班组时间管理、班组生产现场管理五个模块20个知识点;科目二班组团队建设能力,包括班组长角色认知、班组管理激励机制、班组民主建设、高效和谐团队建设、班组文化建设五个模块19个知识点;科目三指导能力,包括授权与控制、岗位练兵与技艺传授两个模块6个知识点;科目四创新能力,包括创新思维训练、技术攻关与技改技措两个模块9个知识点;科目五协调沟通能力,包括实用应用文写作、班组长沟通技巧、班组人际冲突管理三个模块12个知识点;科目六胜任能力,包括责任胜于能力、执行力打造两个模块7个知识点。
四、确定培训内容
在确定培训内容这个环节,主要是抓好教师备课,通过建立主管部门、培训机构和生产单位三结合的集体备课、审课制度,精心选择和确定培训内容。
首先是组织任课教师按照培训课程体系要求,认真备课,编制课件。二是任课教师备课完成后,由培训主管部门召集培训机构教学管理、教学研究、教学督导等方面人员,生产单位培训管理人员、生产技术专家等进行集中审课。所有任课老师的教案逐个过堂,不符合要求必须整改,确保授课内容不跑偏。三是要求任课老师深入生产一线,及时跟踪四新技术在生产一线的推广应用情况,广泛收集一线工作、生产、突发事件等等案例,引入教学内容,拉近培训课堂和岗位工作的距离。使学员对培训内容有亲切感,听得进、用得上、能帮助解决问题。通过一些通俗易懂的设问和讲解,学员们深受启发,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普遍提高,革新、创新成果明显增多,涌现出一大批技术革新、创新能手,油田工人田明2013年获得第四届全国职工创新成果评选唯一的一个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