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即冲突

来源 :品牌传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bishuid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想完全不需要强调“有故事的品牌才是最强势的品牌”、“最好的品牌传播就是讲故事”之类的论调,因为这些都是业界常识。我们应该关心的,其实应该是“如何才能讲好一个故事”。
  所以我们应该关注电影。
  电影称其为电影,需要人们在情感和审美层面的“深度浸入”。作为一种“时间艺术”的型态,电影将其欣赏者关在黑屋子里一两个小时之久,让他们全神贯注观看光影流动声效起伏。在这样100%的“浸入性体验”中,“就像魔术一般,观众的面具全然褪下,赤诚的面孔全不设防,对一切感受照单全收。电影观众不会防卫自己的隋感,他们以一种连自己的爱人也不曾知晓的方式,向讲故事的人敞开心扉,迎接欢笑、眼泪、恐惧、暴怒、同情、激情、爱恋和恨——这一仪式常常令他们筋疲力尽。”(语出罗伯特·麦基《故事》)
  这样的“深度浸入”,自然是大多数品牌商业传播所梦魅以求,但又难以企及的。网络时代营销传播的碎片化、即时比和易逝性,印证Andy Warhol那句著名的“每个人都能获得公众的关注,不过只是15分钟之久”。品牌营销传播貌似迎来了一个“民主化”时代——这不,不管什么品牌,P一张图就能搞一次“借势营销”——门槛在消失,媒体在消失,权威在消失,控制也在消失。
  但不得不说,“浸入”也在消失。近来辞职信这一热点引发不下30多个品牌的跟风。作为从业人员我还大致看一眼,作为普通人会有多少“浸入”呢?当然会看到很多从未听过的新晋品牌,不能指望他们搞什么像样的营销战役,这种跟风我也完全理解。但即使人们瞟了一眼品牌名称或是Logo,又会怎样呢?无风起的浪,瞬间也就归于平淡而已。
  如何才能让人“浸入”?作为影迷看到一部令人心有戚戚,观后绕梁三日的好电影,总在想:品牌传播业要能学到电影业者的一招半式,那就已经是造化了。如果品牌传播能向电影学习,又应该从何学起?
  前些日子写过一篇《故事即结构》的分析文章,选择了《爆裂鼓手》作故事结构方面的技术分析。但那是在“电影剧本”语境谈论的电影故事的设计原则。放到一个更宽的语境里,电影故事的灵魂应该不是“结构”,而是“冲突”。
  还是引用麦基的话:“若无冲突,故事中的一切都不可能向前进展。换句话说,冲突之于故事讲述,犹如声音之于音乐。故事和音乐都是时间艺术,时间艺术家最最艰难的唯一任务就是要勾住我们的兴趣,始终如一地保持我们注意力的集中,然后带着我们在时间中穿行而又不让我仃憶识到时间的流逝。”
  电影的灵魂是“故事”,故事的本质是“事件”的推进。“事件”的推进为人物制造越来越强烈的“压力”,让他们处于一个极其有别于平凡生存状态的情境之中,逼迫他们做出关键性的抉择。而在抉择和因之发生的行为中,人物才呈现出入陸深处的光辉或阴影,最后让观众产生移情,获得情感共鸣和审美体验。而导致这一系列变化的,是贯穿故事之中的越来越剧烈的“冲突”——这是电影故事的金科玉律。
  放之到商业传播。“冲突”的介入让一个价值得以在正、负两极之间转化,从而产生故事或是叙事的张力。但可惜的是,大多数品牌和商业,并不敢直面“冲突”。在他们的品牌传播中,一切莺歌燕舞美好非凡,但因为没有受众的移情,传播后面本质上的“虚假”,又会让一切美好消逝于无形。
  拿希拉里的第一支竞选广告说:这部广告的亲民诉求策略是很清晰的——“在当下的时代,美国人民都有他们美好的心愿,我,希拉里,和他们每个人一样,也有一个美好的心愿,就是要竞选美国总统。”广告前面80%篇幅的对普通美国人的叙述,个人认为还是非常出色的——真实亲切,又暗含着精心设计。可到了希老太出来镜头前面一杵,说些似是而非大而无当的心愿,前面码起来的氛围立时消弥。广告最关键的诉求,成为受众结束浸入的low点,这事是不是有点悲慛?
  但是八年前奥巴马的竞选诉求,可不这么莺歌燕舞美好温情。小布什执政八年之后,美国社会经济跌入低谷,人心思变。他正是将矛头直指现状,大呼“改变”才赢得了美国人的心。就连后面的自传,也会使用《无畏的希望》(TheAudicity of Hope)这样令人鸡血沸腾的标题。
  多么大的反差!奥巴马的成功,其实在于他选战的营销和传播威力。这种威力来自其对“负面”的攻击,以及对“正面”的承诺。他的战役里,核心的东西,正是“冲突”。
  希拉里的平淡,在于其身居现政府高位,又是执政党的一员。她无法批评现状,同时在现阶段也无法界定对手共和党方面的批评目标。于是这个阶段的竞选诉求于是找不到+“痛点”,无法纳入负面要素和“冲突”结构,这才会变得平淡无趣。
  但凡“冲突”就会有“负面”,品牌传播者要发现和有胆量正视“负面”。比如对于consumer insight,我常对同事说:什么是insight?当你对消费者的发现和判断中有一个负面因素时,往往你就有了一个有力的洞察了。
  比如关于iWatch的消费者洞察是什么?“iWatch会让我看起来很时尚很新锐”?这不是洞察,因为里面没有消费者心灵深处的负面价值。对的洞察可能是这样的:“我觉得我需要拿iWatch武装一下自己给别人看,因为在我的圈子里,我挺担心别人认为我太out,对新鲜和时髦的东西不敏感。”(话说“装逼”还真可能是iWatch的一个驱动动机哦。)
  洞察里面含有冲突,故事就有机会在价值“正负两极”之前转换,就有可能抓人。近来为金瞳奖做评委,看了60多条一年来最有影响力的微电影。可階的是,大多数影片其实都没有有效地利用“冲突原则”,其实是不抓人的。(因此我对“微电影”这个概念着实有些疑虑。广告界的创意人员和企业界的市场营销人员,离电影编剧导演和制片人,差得还是太远。)
  好的广告故事实在是可遇不可求。做了这么多年广告,说到讲的好的故事,我还是会想到多年前为奔驰B级车上市做的这一条。当时客户提出广告要采用story-telling手法的要求,团队做了很多创意才有了这样一个故事。据说成片之前,客户把故事口述给身边的女同事时,对方就已经热泪盈眶了。
  现在想起来这个30秒内就已经成功deliver的故事,其打动力在于其中含有了一个冲突——“辛苦工作的年轻女白领,其实内心里渴望着浪漫和新生活的开始。”
  这就又让我想到听过的一个失败案例:早年香港某珠宝品牌,看到当时在香港兴起的女性价值观,以及无数自食其力的“女强人”,于是推出一套“女性买给自己的首饰”。这套产品自然是惨败,因为没有一个女人(即便她们真的是无比强大的女汉纸),会愿意被别人看成是“没人疼没人爱”的可冷女人。人性何其复杂,再强大和独立的女人,内心里也希望有人用一副首饰来疼惜自己。至于她们完全有经济能力去买那副首饰,这个事实其实一点也不重要。
  所以“女性买给自己的首饰”这个定位之所以失败,是因为它无视目标消费者内心中的那个“冲突”。
  最后还是要用麦基关于“冲突”的一段话结束,在我看,这对品牌传播业者的确非常有价值,尽管我们很少有可能成为一名电影编剧。
  “冲突法则不仅仅是一条审美原理,它还是故事的灵魂。故事是生活的比喻,活着就是置身于看似永恒的冲突之中。即如让·保罗·萨特表达的那样,现实的精华就是匮乏,一种普遍而永恒的欠缺。这个世界上的一切东西都不够人们享用。食物不够,爱不够,正义不够,时间永远不够。如海德格尔所说,时间是存在的基本范畴。我们生活在其不断缩减的阴影之中,如果我们想要在短暂的人生中成就点什么,让我们死的时候不存在浪费时间的遗憾,那么我们将会与那些阻止我们欲望的匮乏力量迎面撞上。”
其他文献
巴黎,2015年12月15日 - 德高集团JCDecaux SA(泛欧巴黎交易所:DEC),全球第一的户外广告公司,日前宣布其全资子公司德高广告(上海)有限公司被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委任为其长期媒体合作伙伴。德高获得为期15年的合同,负责运营广州地铁网络一半线路内的所有媒体资源,包括灯箱、墙贴、包柱、屏蔽门贴以及车内媒体。该合同将由德高与广州地铁集团成立的合资公司来执行,合资公司由双方共同管理。 
期刊
北京电通携手服装品牌C&A,打造的最新Campaign便是围绕公益主题展开。结合冬季打折的购物狂潮,邀请消费者一起,为山区的孩子送去新衣,让他们享受一个满载温暖的童年。  打折季,让城市掀起购物狂潮,对价格和折扣率敏感的人们都沉浸在购物的喜悦中,我们正是抓住了这个时机和契机,与积极致力于贫困山区儿童捐助事业的服装品牌——C&A成功合作,希望每一位消费者捐出自己的一点小小折扣,为山区孩子添一件新衣。
期刊
纵观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我们不难发现,众多能在历史中青史留名的名臣将相都是开国功臣。汉朝张良、萧何、韩信,秦朝商鞅、张仪、公孙衍、范雎,唐朝魏征、李靖、秦琼……除了时局为他们提供了纵横捭阖、一展雄才的历史舞台之外,他们英勇善战或者足智多谋的个人才能同样不可忽视,也正是他们的雄才伟略和对时局的把握,让他们彪炳千古。而在数字营销领域,同样如此。  2010年当移动营销之风开始吹起之时,张鹤便敏锐的意
期刊
任何一个新的品牌,都需要经过时间的检验,在时间的长河里沉淀并烙上鲜明的印记。吴德荣先生说,莆商珠宝公司要先把婚庆黄金这一细分市场深耕,并借助鸳鸯这一品牌形象逐步将全品类的鸳鸯文化及产品都做好。  2013年12月,在福建莆田政府及莆田珠宝商会等部门的支持下,深圳市莆商珠宝有限公司正式于深圳运作,开始合力打造“鸳鸯金楼”这一定位于“婚庆黄金9999专家”的公共品牌。自此,这一以“传承中国传统鸳鸯文化
期刊
这是一场美女与大厨的完美组合。    这是家庭主妇与专业厨师的跨界合作。    这是一次家常小炒与酒店味道的热烈对碰。    2010年,我们将以全新的视角打造一组烹饪界民间高手PK专业厨师的绝佳舞台。“新煮妇”是一次爱好美食的烹饪高手与专业厨师切磋技艺、相互交流的平台,如果你是爱好烹饪的民间高手,如果你有独特的私房秘籍。尽管前来报名,我们会热切期待你的加入,让“新煮妇”有你而精彩。  本期我们邀
期刊
市场的瓶颈常常是隐形的。  在某些情况下,测试和模拟的结果都显示出,消费者都对产品表示出了极大的兴趣,但在实际的消费场景中,却因为这样或那样的习惯和问题,最终导致产品并不能对应消费者的场景,无法解决消费者的冲突,没有达成购买。  一个产品看起来很好,用起来也很好,甚至消费者也觉得很好。但是真正反应到市场时的情况,却让人十分沮丧。  上世纪80年代的可口可乐更换口味事件就是一个很出名的失败案例。虽然
期刊
1980年,项建中以摄影记者的身份进入浙江电视台,随后到广告部工作。从业的时间与中国影视广告的发展时间相差无几,说他是中国广告学科的带头人,仅是实至名归。  1985年创造了中国第一个卡通创意广告;1998年为中国赢得第一个国际金奖——蒙特勒国际广告节金奖,这是到目前为止,唯一一个获得金奖的中国本土广告;2005年6月,他受中国政府委派,出任四大世界级广告节之一的戛纳国际广告节“平面及户外广告”组
期刊
陈震月,启迪超凡传媒广告有限公司总裁,作为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一级代理商、全案品牌传播服务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谁也不会想到14年前的陈震月是一个听到专业广告术语大脑会一片空白的“圈外人”。  14年前的陈震月,身边并没有亲友从事广告类工作,是一次成功的面试将她拉进了这个让她持久热爱并为之奉献的行业。用陈震月的话来说,做行业要沉淀,要有做事情的态度,因此在这个当时对她来说还很陌生的行业里,她从基层做起
期刊
广告为现代社会提供全面的信息服务,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挥着非同寻常的作用,它不仅是提高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手段,而且也是提高人们精神文明水准的王具。探讨中国广告业的发展与变化,因之角度不同,结论自然不同。有广告主的角度、有广告公司的角度、有媒介的角度,还有广告教育的角度。  《品牌传播》|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任教的?  宋维山|1997年。  《品牌传播》|在十多年的时间里,您觉得广告的环境发生
期刊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广告公司的分类愈发精细,现今主流为综合型广告公司、策略顾问型广告公司、媒介传播购买型广告公司、创意策略型广告公司、市场调查型咨询公司、专业制作型广告公司。九十年代后在市场经济的带动下,广告公司纷纷拔地而起,但自从进入WTO时代起,随着西方的产品及生活文化的渗透,企业的品牌意识逐渐清晰,品牌战略代替了产品销售占居了主导地位,对于广告公司的服务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在无形中给广告公司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