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生活教美术

来源 :启迪·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200803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艺术。从生活出发学习美术,是美术教学的基本原则,最后让美术回归生活,也是美术学习的最终目的。外国语学校孙红老师的《有趣的勺子》这课就很好的诠释了这一点,老师设置了适合于低年级孩子的教学情境,深入细致的分析加上精彩的示范,让孩子们在自由探索中获得了新的绘画表现方法,孩子也变得越来越自信。
  一、从游戏中感悟主体
  万事开头难,如何开个好头,对整节课来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课堂应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使每一个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快乐,获得心智的发展。
  课前,老师准备了一个魔术袋,并很神秘的告诉孩子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嘉宾,它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样物品,看看哪位勇敢者上来摸一摸,注意只能在袋子外面摸哦,孩子们一个个充满好奇的小眼睛马上就吸引了过来。通过上台摸和猜让一个孩子感悟了勺子的外形结构特点,最后再让孩子们把勺子拿出来看一看,说一说勺子的用途。通过引导学生用眼睛观察、用手去摸,分别用视觉、触觉来感受认识不同材质、用途的勺子,并找出勺子的特点,丰富学生的思维。低年级的孩子喜欢做游戏,所以课堂上通过摸一摸、猜一猜、说一说三个环节展开教学,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了解到到勺子的外形特点、因为材料的不同所以用途也不一样,为后面的设计想象学习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二.从欣赏中体会创造
  通过有趣的形式引导学生循序渐进的在欣赏中学习,能真正的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教学内容更完整、更充实,孩子们的學习兴趣也被大大的激发出来了。
  本课以“看、想、说”为教学主线,通过大量直观的勺子图片和作品实物,引导学生了解勺子的特点,感受勺子的造型美和装饰美,从而把视觉经验转化为实践经验,并通过动手设计,创造出了各式各样有趣的勺子,达到了教学目标。欣赏课件中有创意的勺子,如通过外形的联想到了太阳花勺子,由蓝鲸联想到了勺子的外形,卡通形象的勺子装饰更是孩子们最喜欢最容易创作的主题,功能型的勺子更是吸引孩子,他们也许是第一次看到或者听说有这样的勺子,既可以舀东西,还可以测量食物的重量。一件件精美实用的勺子拓宽学生对勺子联想的视野,用勺子组合进行创作让学生知道生活用品也可以进行艺术创作。
  三.从探究中体验成功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倡导,要充分解放学生的大脑、双手、嘴巴、眼睛,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全方位地参与学习,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本课采用了小组比赛、以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教学。通过大家的合作努力,很快一幅幅看似简单的作品就出来了,虽然种类不是很多,图形也不是很漂亮,但是从他们的自信的表情中可以看到幸福和快乐。有趣的勺子实物展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除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勺体外形的变化、勺体的设计图案、勺柄的设计等,孙老师的示范创作到位,平凡又普通的勺子被精心的艺术加工、创意的设计,变得丰富多彩,学生易学,课堂也变得如此生动有趣,效果显著。与单纯的学科课堂的传授相比,通过学生亲身体验获得的知识更能深入人心,关键是以一种玩的形式参与,学生的兴趣更浓,学习负担也更轻,并且让学生觉得作业其实并不是很难,每个人的作品都能在其中找到亮点。
  四.从展评中收获自信
  学生作品通过不同的形式进行及时展示,这样学生就会在教师的鼓励和肯定中作业更有信心,学习也会充满乐趣,并能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及时的评价既肯定了做的好的学生,也给了其他学生一个正确的导向。孙老师的课堂评价语言设计的比较好,比如对于表现的好的学生这样评价:“你真是个小小设计师、你的想象力真棒,你设计的花纹真丰富、你设计的真巧妙”等等;对于还需努力的学生也不会直接批评他,而是用这样的语言激励他:“我相信你能表现的更好、你设计的不错,加油哦!”等,让学生在展示和点评中收获了自信。
  五.在拓展中回归生活
  课后拓展,在课堂的内容回忆总结的同时,思考学习到的这些方法还可以用来表现什么,做到美术在生活中的学以致用。
  本课拓展环节老师设计了一个白雪公主在森林里举行美食大会,展示这些美食的同时,让孩子们根据美食选择自己或者同学们设计的合适的勺子,让学生知道我们的设计是为生活服务的,只有既美观又实用的勺子才能在生活中得到应用,也了解了只有平时多观察多想象,思考生活的需要,长大了才能真正成为一名设计师。结合生活的拓展也让学生知道只有学会并灵活运用这些表现方法,才能画出更丰富、更美的画面。
  何谓美丽的课堂,我想就是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课堂成为师生双边互动、多向的教与学乐园,让课堂充满生机与乐趣,使师生的精神生命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展示与发挥,这样快乐而有成效的课堂就是最美的课堂。
其他文献
纵观高段语文课堂,教师“一言堂”的现象随处可见。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对于课堂的兴趣日益减少,参与性逐渐下降,课堂不再是师生互动的场所,而成了“讲座”,从始自终都是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的模式。这样的课堂早已失去了生命。如何让语文课堂重现生命的活力?思索再三,笔者认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孩子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才是关键。基于这样的思考,笔者通过“自主导学”阅读教学模式在语文课堂
期刊
[摘 要] 一曲《菊花台》,铸就了一堂课的成功;一阵中国风,吹近了传统与流行的距离;一次突破,灵巧地拨动了音乐的新韵律。一位音乐老师的音乐示范课《菊花台》,通过将中国风音乐引入中学课堂教学,实现了教学内容的独特创新,以及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同时体现了运用现代科技实现立体化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 中国风 教学内容 创新 民族音乐  一位中学音乐老师的示范课《菊花台》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谈
期刊
童年是什么?是一颗颗甜甜的糖果,吃在嘴里,回味无穷;是一件件玩具,拿在手里,其乐无穷;童年是一串串的欢歌笑语,天真无邪……然而,所有的一切,都在我看到《童年的秘密》一书时迸发出来了。  天空没有留下翅膀的痕迹,而我已飞过。——泰戈尔  泰戈尔的这句话直观的概述了我对《童年的秘密》前半部分的最直观的感受:孩子的未来如果是一片天空,这片天空没有留下翅膀的痕迹,而我,已飞过。  《童年的秘密》是由意大利
期刊
[摘 要]游戏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可以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具有很强的引领作用。本文教者从游戏的导入作用,讲述自己的一些心得。  [关键词]游戏 竞赛自主性  复习是学生对已学知识进行温习、整理、巩固和延伸的过程。它不是将所学的知识进行简单、机械的重复,而是要将它们条理化、系统化。复习时枯燥的内容再现、简单的机械重复又让学生产生反感情绪,造成师生关系紧张。在教
期刊
[摘 要] 通过文献资料的方法,重塑了体育的起源,说明体育来源于“实践”,体育对现实生活影响深远。指出建立现代“实践体育观”的现实意义,中学体育教学联系实际的现实意义,以及如何实现中学体育教学从“本本”到“现实”的转化等。  [关键词] 实践 新时期 中学 体育教学  1992年8月和2000年8月,中日两国分别在中国的内蒙古和日本的黑姬山组织了一次探险活动,参加的对象大多是中日两国7—13岁的小
期刊
[摘要] 教学文化是一种课堂文化,是师生教学实践赖以展开的前提、背景和氛围。而物理教学的基石是实验,因此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进行文化构建的重点是:实验和问题。抓住物理实验与问题设计,能让教师目标明确,精力集中,从而比较快的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教学文化。而大胆实践是实现文化构建的必经之路。笔者就以《电子的发现》这一教学内容进行了尝试实践。  [关键词] 教学文化 实验 交互 问题交流 实践  教学文化是人们
期刊
一年又一年,比赛依旧,然而每年的器乐比赛总有些感触,触动里有彷徨、有失望、有喜悦、有回望、有期待……于是提起勇气,留住点关于我和孩子在比赛日子里的那些时光。  今年的器乐比赛如期而至,每所学校的器乐班期望在金秋的十一月里能谱写美丽的乐章。  一、《蓝色多瑙河》的缘分  《蓝色多瑙河》是1866年由奥地利著名作曲家,被誉为“圆舞曲之王”的小约翰·施特劳斯创作的。原为一首由乐队伴奏的男声合唱,后去掉人
期刊
[摘 要] 多元智能教育环境对幼儿园的孩子们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是由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环境所具有的多元智能教育价值两方面决定的。温暖和谐的多元智能环境能使幼儿性格活泼,行为具有理性,并善于交往,有利用培养他们的多元智能。从某种意义上说,多元智能环境是幼儿重要的生存条件,作为教师,应将创设独具特色的多元智能环境,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使幼儿的各种良好习惯得到培养,不同兴趣得到满足,不同个性得以弘扬
期刊
在研读完文⑴、⑵、⑶后感受颇多、受益匪浅.自己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利用圆锥曲线的光学性质可快速作过圆锥曲线上任意一点的切线,现与大家一起探讨.  一、圆锥曲线的几个性质  1.椭圆上任一点的两条焦半径的夹角被该点处的法线所平分.  证明:如图(1)设椭圆方程为 ,且 为椭圆上任一点, 是左右焦点,则 , ,过点 的法线方程为 .令 ,得 ,故法线与 轴交点 的坐标为 .所以 、 .  过点 的法线
期刊
[摘要] 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决定着课堂教学的走向,影响着教学效果。在“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新理念的倡导下,我们必须走出课堂评价的误区,采用以激励为主的评价,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 评价 误区 激励性  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决定着课堂教学的走向,影响着教学效果。在“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新理念的倡导下,在我们的科学课堂中出现了新的教育方式——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