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推动高中历史教学开展的核心动力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ms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历史教学要充分注重创新,教师要在理念和方法上同步推进改革创新,重点要抓住以下几个方面:教学理念创新是推动历史教学开展的基本前提,教学模式创新是推动历史教学开展的关键抓手,教学手段创新是推动历史教学开展的得力助手,教学资源创新是推动历史教学开展的空间延伸。
  【关键词】高中历史;创新思维;创新模式;创新手段;创新资源
  创新是一切工作向前推动的核心力量。在高中历史教学工作中,广大教师一定要将创新放在首位,始终与新课程改革保持密切互动,对传统教学中的一些制约因素进行改进和调整,始终体现创新的活力。
  一、教学理念创新是推动历史教学开展的基本前提
  对许多教师的历史教学工作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是导致历史教学成效停滞不前的重要原因。他们沿用多少年来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在教学理念上没有能够突破限制,没有和新课程改革保持一脉相承的联动,这就导致历史教学工作陷入了困境。所以教师在理念上的创新,是开展历史教学创新的首要条件,一定要站在新课程改革最前沿的角度,认真分析并扎实推动历史教学工作。首先要对师生的角色定位开展分析,学生是具有个性化特点的学习个体,必须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教师要站在学生后面,成为学生学习的推动者和引领者。其次,要以辩证的目光看待历史教学工作,既要继承和发扬教学中的一些好传统,同时也要广泛吸取来自更多方面的教学经验,促进历史教学工作不断优化,这也是新时期下推动历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特别要注意的是,教师对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弊端也要进行相应的改进,从而使自己的教学工作既能够站在发展前沿,又能够传承经典,还要能够博采众长从其他教师的历史教学经验中得到启发、受到教育。这也是开展历史教学的一项重要基础,只有实现了理念的创新,才能为教学工作的开展营造良好的前提条件。
  二、教学模式创新是推动历史教学开展的关键抓手
  课堂教学始终是历史教学的核心板块,是推动教学工作深入开展的主阵地。在课堂上,主要抓手是教学模式的创新。教师在教学模式确定方面一定要与时俱进,一定要和历史教学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要和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结合起来。教学模式的创新来自于教师理念的创新,来自于对自身教学行为的改革和提高,笔者在教学工作中广泛搜集先进的经验,认真分析历史学科特点,结合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了教学模式的改革。教学工作设计为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启发引导、师生互动推动这样的模式,有效激发了学生在历史课堂中思维表达、讨论探究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能“讲出来,‘教’别人”。例如在《洋务运动》教学中,笔者将整节课的教学设计为学生按照线索梳理、教师对照难点点拨这样的模式,洋务运动发生的时间、代表人物、主要内容、历史背景等一些内容,完全是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回答、整理答案,而对洋务运动失败的必然原因、洋务运动具有哪些局限性,同时又产生了哪些积极意义,这样一些需要进行认真研究的,需要发挥集体的力量进行讨论,教师在其中发挥思维引导的作用,当学生思维遇到障碍时进行点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准确性。教学模式的创新可以有效推动历史教学工作的开展,教师一定要紧紧抓住教学模式这一牛鼻子,扎实推动历史教学工作向前发展。
  三、教学手段创新是推动历史教学开展的得力助手
  教学手段是任何一门学科开展教学的得力助手,高中历史教学也不例外。过去有些教师不屑于使用一些先进的手段,认为历史教学的主要目的任务是将知识点记忆牢固,对一些规律的掌握做到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实际上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学手段的运用可以帮助他们更加形象直观的记忆,更加准确的把握,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信息化手段的加入,对丰富课堂容量、提高教学融洽程度等方面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学生在这一方面的表现比较明显。比如在《甲午中日战争》教学中,笔者运用多媒体手段向学生播放了相关的影视资料片段,首先播放的是中日甲午海战的惨烈情景,接下来播放的是我国国庆阅兵仪式上首次亮相的各种新型武器装备。从第一段的视频演示中,学生感受出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心中充满了愤慨。进入了第二段视频之后,学生心中洋溢的是浓烈的爱国主义自豪感。两段视频资料进行对比,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内容的理解深度上取得突破。教学手段的改进带来了教学信息的增加,让课堂变得更加活跃,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推动教学开展的有效手段。因此,教学手段的创新应当引起广大教师的重视。
  四、教学资源创新是推动历史教学开展的空间延伸
  历史教学资源非常丰富,特别是一些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将这些资源发掘出来,从而有效推动教学工作开展,可以实现从课堂向课外的延伸,以课内外结合的路径提高历史学习效果。教师和学生搜集到更多的历史资料,从不同角度验证自己的理解,这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分析研究历史问题能力的有效抓手。例如在《“一国两制”和祖国的统一大业》教学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问卷调查,了解群众对祖国统一的关切程度,了解他们对一国两制构想的拥护程度等等。这些方面开展的调查研究可以帮助学生深切感受一国两制具有什么样的积极意义,完成祖国统一在每一位中国人的心中具有怎样的分量等等。由此可以看出,将历史教学资源整合起来,每一位教师都要善于做教学的有心人,通过空间延伸集聚更多的教学资源为历史教学所用,成为推动教学效率提升的重要抓手。
  【参考文献】
  [1]罗厚财.高中历史课堂效率提升策略[J].学周刊,2016(05)
  [2]黄毅.生活化教学理念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快乐阅读,2016(02)
  [3]张正贵.浅谈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 教育教学论坛,2010(34)
  [4]沈占地.新课标下高中历史教学模式例谈[J].科技致富向导,2010(05)
  [5]何四英,胡蓉开.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文教资料,2010(04)
其他文献
【摘 要】笔者通过对2012年浙教版教材《初中信息技术》和《小学信息技术》的分析,结合自身多年初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实际,有针对性地对初中和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衔接工作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一些体会和经验。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衔接  一、引言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为了适应技术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而设置的必修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为主要目标,以操作性、
【摘 要】“听、说、读、写”是语文学习的基本功。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必须以此四点作为语文教学的四部曲,四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多种形式的四个方面的训练方式可以从很大程度上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关键词】听说读写;语文学习;基本功  语文的基本素质,实质就是“听、说、读、写”四种基本能力。由于一个班级的老师有事,请我为他的班级上一节课,我上的是《孔乙已》第一课时。课后,我就这四种能力的落实和其他老师作了
环氧合酶(cyclooxygenase,COX)是一种完整的膜结合蛋白,是分解花生四烯酸(AA)生成各种内源性前列腺素(PGs)过程中重要的限速酶.目前认为COX有两种亚型,二者的线性和三维结构
【摘 要】随着社会不断地发展,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在历史的课堂上教师精心制作的课件展现在了学生的面前,在电子版课程知识面前让学生接受新的知识内容。本文讨论课件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旨在帮助教师在制作课件时所使用的方法,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与探索能力。  【关键词】高中历史;多媒体;课件;认知程度  高中历史是学生较为头痛的一科,学生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面前甚是迷茫,随着现代
该文针对当前人才竞争激烈、国内中小企业实力与条件有限的情况,对于中小企业如何吸引、留住人才,提出一些想法和对应措施.
【摘 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高中生价值观的构建起到了关键的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提出之后,受到了各方的重视,中央在教育文件中指出,在历史课堂的教学过程中要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学生的历史知识学习及价值观的构建进行融合。本文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历史课堂教学结合的路径研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中历史课堂的方法进行阐述,希望能够对学生的历史学习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起到积极的作用。
【摘 要】高中历史对于高中生是一门具有深远意义的科目,它向学生展示人类伟大的历史进程、历史发展中的英雄性人物,不仅可以塑造学生的历史发展观,而且对于培养学生的全局观、也有深刻意义,在某种程度上还会影响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但由于我国应试教育的盛行,历史科目的教学偏重于板书讲授、背诵应试,这样的教学方式掩盖了历史科目的重大意义,也不容易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读史使人明智,这样学生就失去了一个极好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