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6-000-01
摘 要 采用观察法、文献资料法和经验总结法对现阶段我国体育教育中存在的人文关怀的缺失总结,结合我国国情,提出适合现阶段我国发展所需的体育教学方式。
关键词 大学 传统体育 人文关怀
体育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根据人类身体心理的发展规律,以身体锻炼为基本活动,达到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能、进行品德教育、丰富社会文化生活而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演变而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个专门的学科。
一、大学体育教育的重要意义及目的
大学体育教育在大学素质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求大学生除了拥有科学文化知识外,还要有健康的身心,才能为国家做贡献。在大学体育教学当中要坚持以人为本,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身心健康的主题。不仅仅把大学生的体育活动看成是一种课堂活动,而应把体育运动与精神文化有机结合。在大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应将精神文化渗透到大学生每一项体育运动中,并在活动中充分体现文化的存在及其指导作用,以利于达到全面提高大学生身心健康的要求。
二、传统体育教学
(一)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已跟不上现代的教学新思路。由于初始教育习惯,很多体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自觉地形成一种符合自己思维特征的教学模式,这些教学模式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使教学顺利地进行,而且在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方面有显著的效果,但它却束缚了学生的活跃特征,使教学课堂死板不活跃,影响体育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比如说:准备活动一般都采用原地热身,之后就是跑步的练习;每次上课总是需要排列队形,走队形等等,这种固定的模式会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限制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失去对体育课的兴趣。
(二)体育教育在大学教育当中的地位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虽然体育科目已经被全国高等院校安排成必修课科目,但是课堂当中老师的授课模式总是采用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这四部分的固定模式,而且课堂时间有限,从而迫于走形式,忽略了正真的教学内容。
(三)体育教学师资力量有限。课程安排一般是一个老师带几十个学生,在有限的课时内要完成对每一位学生的不同兴趣体育活动的指导是比较困难的,所以体育老师通常都会安排学生统一活动,这样做无益于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和活动的兴趣,削弱了学生参与各项体育活动的主观能动性。
(四)体育教学侧重运动技能,忽视体育精神。大学体育科目考核的标准是测验达标与否,而不是针对学生本身的个体差异来制定标准。比如:某校测试体育期末成绩,在规定的时间内,每位同学要完成800米的跑步,这对于那些肥胖、身体素质差、或者身体残疾的学生来说无疑就是打击了他们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三、体育教育中“人文关怀”势在必行
现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创新型人才在综合国力的竞争当中越来越占有重要地位,我国要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环境当中立于不败之地,首先就要培养知识创新型人才,而体育精神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前提与基础。体育、体育精神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
(一)提高体育教师人文素质,打破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国家高等师范院校首先要保证体育专业学生的素质教育,让体育教学与德育教育并行,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民教师。
(二)重视体育教学精神内容的传播。比如:篮球运动,团队既需要有投球技术精湛的队员也需要好的传球手,老师不但要教会学生基本的技能,还要传授他们团队合作的精神。协作精神是保证这个团队健康发展的精神支柱。
(三)提高师资力量,保证因材施教。学生因兴趣爱好、自身条件的差异对各种体育活动有不同的需求。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引导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体育活动中,提高学生参与各项活动的积极主动性。
(四)传授体育技能的同时,重视体育精神。大学教育不应只重视体育技能的培养,强调过关率,忽视重在参与的精神。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关注学生自身差异,根据个体差异来制定合格率,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能找到自己的价值,摆脱不良的、消极的心理因素,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四、我们要从以下方面加强体育工作者文化教育工作
(一)政府起主导作用,建立体育工作者文化教育机制,并且监督实施,保证文化教育不是纸上谈兵,而是落实到真正的工作当中去;
(二)建立体育工作者文化教育工作奖惩制度,激发其工作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三)施行体育工作者文化测试制度,运用符合体育特点的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多种文化测试形式。
我们正处于历史繁荣大发展的时代,国家的长治久安要求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共同成长发展。让我们携起手来,把大学体育教育事业的“人文关怀”如雨后春笋般地在每个高等院校普及起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营造一个和谐、民主、文明的校园环境!
摘 要 采用观察法、文献资料法和经验总结法对现阶段我国体育教育中存在的人文关怀的缺失总结,结合我国国情,提出适合现阶段我国发展所需的体育教学方式。
关键词 大学 传统体育 人文关怀
体育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根据人类身体心理的发展规律,以身体锻炼为基本活动,达到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能、进行品德教育、丰富社会文化生活而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演变而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个专门的学科。
一、大学体育教育的重要意义及目的
大学体育教育在大学素质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求大学生除了拥有科学文化知识外,还要有健康的身心,才能为国家做贡献。在大学体育教学当中要坚持以人为本,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身心健康的主题。不仅仅把大学生的体育活动看成是一种课堂活动,而应把体育运动与精神文化有机结合。在大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应将精神文化渗透到大学生每一项体育运动中,并在活动中充分体现文化的存在及其指导作用,以利于达到全面提高大学生身心健康的要求。
二、传统体育教学
(一)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已跟不上现代的教学新思路。由于初始教育习惯,很多体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自觉地形成一种符合自己思维特征的教学模式,这些教学模式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使教学顺利地进行,而且在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方面有显著的效果,但它却束缚了学生的活跃特征,使教学课堂死板不活跃,影响体育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比如说:准备活动一般都采用原地热身,之后就是跑步的练习;每次上课总是需要排列队形,走队形等等,这种固定的模式会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限制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失去对体育课的兴趣。
(二)体育教育在大学教育当中的地位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虽然体育科目已经被全国高等院校安排成必修课科目,但是课堂当中老师的授课模式总是采用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这四部分的固定模式,而且课堂时间有限,从而迫于走形式,忽略了正真的教学内容。
(三)体育教学师资力量有限。课程安排一般是一个老师带几十个学生,在有限的课时内要完成对每一位学生的不同兴趣体育活动的指导是比较困难的,所以体育老师通常都会安排学生统一活动,这样做无益于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和活动的兴趣,削弱了学生参与各项体育活动的主观能动性。
(四)体育教学侧重运动技能,忽视体育精神。大学体育科目考核的标准是测验达标与否,而不是针对学生本身的个体差异来制定标准。比如:某校测试体育期末成绩,在规定的时间内,每位同学要完成800米的跑步,这对于那些肥胖、身体素质差、或者身体残疾的学生来说无疑就是打击了他们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三、体育教育中“人文关怀”势在必行
现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创新型人才在综合国力的竞争当中越来越占有重要地位,我国要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环境当中立于不败之地,首先就要培养知识创新型人才,而体育精神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前提与基础。体育、体育精神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
(一)提高体育教师人文素质,打破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国家高等师范院校首先要保证体育专业学生的素质教育,让体育教学与德育教育并行,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民教师。
(二)重视体育教学精神内容的传播。比如:篮球运动,团队既需要有投球技术精湛的队员也需要好的传球手,老师不但要教会学生基本的技能,还要传授他们团队合作的精神。协作精神是保证这个团队健康发展的精神支柱。
(三)提高师资力量,保证因材施教。学生因兴趣爱好、自身条件的差异对各种体育活动有不同的需求。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引导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体育活动中,提高学生参与各项活动的积极主动性。
(四)传授体育技能的同时,重视体育精神。大学教育不应只重视体育技能的培养,强调过关率,忽视重在参与的精神。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关注学生自身差异,根据个体差异来制定合格率,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能找到自己的价值,摆脱不良的、消极的心理因素,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四、我们要从以下方面加强体育工作者文化教育工作
(一)政府起主导作用,建立体育工作者文化教育机制,并且监督实施,保证文化教育不是纸上谈兵,而是落实到真正的工作当中去;
(二)建立体育工作者文化教育工作奖惩制度,激发其工作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三)施行体育工作者文化测试制度,运用符合体育特点的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多种文化测试形式。
我们正处于历史繁荣大发展的时代,国家的长治久安要求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共同成长发展。让我们携起手来,把大学体育教育事业的“人文关怀”如雨后春笋般地在每个高等院校普及起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营造一个和谐、民主、文明的校园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