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计算机为核心,综合运用声音、文字、图像、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的现代教学技术已被广泛应用,并成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升华学生道德情感、拓展学生学习潜能的有效途径。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同样也发挥了很大作用。近期笔者担任了市百节好课的评委,对多媒体教学技术与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整合有了些新的想法,下面就以九年级(上)《美国南北战争》(人教版)一例谈谈自己的一孔之见。
情境导入,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教学设计片段:
图片导入:教师出示图片位于美国拉什莫尔山的著名《总统山》,请学生猜猜看这是美国历史上的哪几位总统?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老师告诉学生这四位总统分别是开国元勋美国国父华盛顿、《独立宣言》的起草者杰弗逊、奠定20世纪美国之基础的西奥多·罗斯福、维护统一解放黑奴的领导者林肯。其中美国的第16任总统──林肯被列夫·托尔斯泰评价为“音乐中的贝多芬,诗歌中的但丁,绘画中的拉斐尔和人生哲学中的耶稣”,为什么对林肯会有这么高的评价呢?学完《美国南北战争》的相关内容,问题便会迎刃而解。
有效整合点的分析:
使用多媒体技术,运用图片、动画、影视等手段,创设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的潜意识进入学习状态,有效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探求新知的积极性,为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奠定良好的基础。
此片段设计以图片《总统山》导入,部分学生对美国总统比较熟悉,争相回答但又并不完全了解,这正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从而顺利导入新课。
营造氛围,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教学设计片段:
教师播放《美国废奴运动与南北战争》视频短片;然后请学生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以奴隶制的存废为题展开辩论,一组代表资产阶级,一组代表南方奴隶主,争辩如何维护自己的利益。
例:生1(代表资产阶级):我们北方经过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工商业发达,工业化程度高,需要大量的自由劳动力,应该限制奴隶制的发展,解放黑人奴隶。
生2(代表南方种植园主):我们南方种植园种植棉花、烟草、甘蔗等经济作物,需要大量的廉价劳动力,怎么能解放黑奴呢?
生3(代表资产阶级):我们北方能够自己生产工业品,满足自己国家的需要,不需要从英国进口,因此应该提高关税。
生4(代表南方种植园主):我们南方种植园生产的棉花要向英国出口,而且英国最早进行了工业革命,工业品非常廉价,我们要从英国进口工业品,因此应该降低关税。
生5(代表资产阶级):奴隶制已经严重地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应该彻底废除……
师总结:种植园主和资产阶级为争夺原料、市场和劳动力,矛盾尖锐,奴隶制存废成为焦点。
有效整合点的分析:
中学生的认知由于受年龄、生活经验等多方面的影响,他们掌握基本历史知识方面还可以,但对一些历史现象的分析理解就比较困难。那么就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媒介”,突破学习中的难点,转化学习内容的呈现形式。
此片段设计借助直观形象的视频资料和学生课前搜集的资料展开小组辩论,让学生在这块自由的空间里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也使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从师与生的单向交流转变为师与生、生与生的多向对话,突破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南北战争的爆发是由于南北两种经济制度之间的矛盾。
角色扮演,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教学设计片段:
1861年4月,南方军队挑起内战,美国南北战争爆发了,美国面临着分裂的危险。战争爆发后,作战形势如何呢?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战前美国情况以及南北方各自的情况(多媒体出示《内战中北南双方的力量对比表》)。现在请你预测一下战争形势。
那么,战争初期的战况如何呢?尽管北方在很多方面占据优势,但战争初期南方军队却节节胜利,北方人民显然接受不了这个事实,林肯政府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如果你是林肯,为扭转战局,你会如何做呢?
同学们的想法和林肯总统的做法不谋而合。1862年林肯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和《宅地法》。
有效整合点的分析:
建构主义理论告诉我们: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帮助,通过人际协作,利用学习资料构建自己知识的过程。教学实践也告诉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互相讨论,互相切磋,这是构建和谐课堂生态的一种有效手段,也是为了让学生在学会学习的同时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由学生扮演深陷被动战局的林肯,把学生带到了19世纪60年代的美国这样一个情境中,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教师引导学习的新课程理念。
巧用网络,升华学生道德情感
教学设计片段:
北方战争胜利了,领导这场战争取胜的林肯受到了人们的尊敬,但奴隶主却对他十分仇恨,就在战争结束后的第五天,林肯在华盛顿福特剧院看戏的时候,被南方奴隶主收买的一个演员刺杀。林肯纪念堂有56个台阶、36根柱子,你知道为什么吗?我们如何评价林肯?
指导学生查询相关网站。
有学生查到的林肯生平资料:
9岁的时候,母亲去世;16岁开始自己谋生;23岁失业;当过农场雇工、石匠、船夫等。26岁离结婚的日子还差几个月的时候,未婚妻不幸去世;27岁得了精神衰弱症;29岁竞选州议会议长,失败了;33岁竞选美国国会议员,仍然没有成功;47岁竞选美国副总统提名,结果被对手击败;又过了两年,他再一次竞选参议员,还是失败了;没有谁像他一样屡战屡败但又屡败屡战。可以说他一直没有放弃自己的追求,他一直在做自己生活的主宰,直到当选为美国总统。
有学生认识到:他虽然出身贫寒,但有远大的理想和志向;
生2:他关心百姓疾苦,反对黑人奴隶制度;
生3:他具有顽强的意志和百折不挠的精神,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生4:他热爱祖国,努力维护国家统一,甚至不惜为此牺牲自己的生命。
有效整合点的分析:
网络资源的巧妙运用确实可以使它成为有效教学的催化剂。教师提供给学生资源网站,让学生根据问题进行自主学习。学生兴致勃勃地在网上查找资料、解决问题,主动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这种基于网络环境的媒体教学营造了民主、宽松、愉快的教学氛围,教师由原来的处于中心地位的知识权威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知识的建构者、学生健康思想情操的培育者。
此片段设计充分利用了网络的资源优势,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网络阅读的平台,学生主动去感知林肯不平凡的充满坎坷的人生,了解林肯的人格魅力,以加强自身的学习意志、提升自身的道德情感。在学生搜集资料大有收获的时候,“大肆”表扬学生,称赞他们对信息技术运用的娴熟。让学生知道,网络不仅可以给我们提供好玩的游戏,更为我们提供了好学的资源。
总之,现代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的优化整合,为历史教学创新提供了崭新的平台,为学生的自主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多媒体教学只是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桥梁,我们要从历史教学的实际出发,当用则用,不当用则弃之,要使多媒体运用适时、适度、适当,这样才会充分发挥其作用。
情境导入,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教学设计片段:
图片导入:教师出示图片位于美国拉什莫尔山的著名《总统山》,请学生猜猜看这是美国历史上的哪几位总统?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老师告诉学生这四位总统分别是开国元勋美国国父华盛顿、《独立宣言》的起草者杰弗逊、奠定20世纪美国之基础的西奥多·罗斯福、维护统一解放黑奴的领导者林肯。其中美国的第16任总统──林肯被列夫·托尔斯泰评价为“音乐中的贝多芬,诗歌中的但丁,绘画中的拉斐尔和人生哲学中的耶稣”,为什么对林肯会有这么高的评价呢?学完《美国南北战争》的相关内容,问题便会迎刃而解。
有效整合点的分析:
使用多媒体技术,运用图片、动画、影视等手段,创设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的潜意识进入学习状态,有效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探求新知的积极性,为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奠定良好的基础。
此片段设计以图片《总统山》导入,部分学生对美国总统比较熟悉,争相回答但又并不完全了解,这正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从而顺利导入新课。
营造氛围,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教学设计片段:
教师播放《美国废奴运动与南北战争》视频短片;然后请学生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以奴隶制的存废为题展开辩论,一组代表资产阶级,一组代表南方奴隶主,争辩如何维护自己的利益。
例:生1(代表资产阶级):我们北方经过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工商业发达,工业化程度高,需要大量的自由劳动力,应该限制奴隶制的发展,解放黑人奴隶。
生2(代表南方种植园主):我们南方种植园种植棉花、烟草、甘蔗等经济作物,需要大量的廉价劳动力,怎么能解放黑奴呢?
生3(代表资产阶级):我们北方能够自己生产工业品,满足自己国家的需要,不需要从英国进口,因此应该提高关税。
生4(代表南方种植园主):我们南方种植园生产的棉花要向英国出口,而且英国最早进行了工业革命,工业品非常廉价,我们要从英国进口工业品,因此应该降低关税。
生5(代表资产阶级):奴隶制已经严重地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应该彻底废除……
师总结:种植园主和资产阶级为争夺原料、市场和劳动力,矛盾尖锐,奴隶制存废成为焦点。
有效整合点的分析:
中学生的认知由于受年龄、生活经验等多方面的影响,他们掌握基本历史知识方面还可以,但对一些历史现象的分析理解就比较困难。那么就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媒介”,突破学习中的难点,转化学习内容的呈现形式。
此片段设计借助直观形象的视频资料和学生课前搜集的资料展开小组辩论,让学生在这块自由的空间里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也使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从师与生的单向交流转变为师与生、生与生的多向对话,突破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南北战争的爆发是由于南北两种经济制度之间的矛盾。
角色扮演,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教学设计片段:
1861年4月,南方军队挑起内战,美国南北战争爆发了,美国面临着分裂的危险。战争爆发后,作战形势如何呢?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战前美国情况以及南北方各自的情况(多媒体出示《内战中北南双方的力量对比表》)。现在请你预测一下战争形势。
那么,战争初期的战况如何呢?尽管北方在很多方面占据优势,但战争初期南方军队却节节胜利,北方人民显然接受不了这个事实,林肯政府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如果你是林肯,为扭转战局,你会如何做呢?
同学们的想法和林肯总统的做法不谋而合。1862年林肯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和《宅地法》。
有效整合点的分析:
建构主义理论告诉我们: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帮助,通过人际协作,利用学习资料构建自己知识的过程。教学实践也告诉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互相讨论,互相切磋,这是构建和谐课堂生态的一种有效手段,也是为了让学生在学会学习的同时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由学生扮演深陷被动战局的林肯,把学生带到了19世纪60年代的美国这样一个情境中,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教师引导学习的新课程理念。
巧用网络,升华学生道德情感
教学设计片段:
北方战争胜利了,领导这场战争取胜的林肯受到了人们的尊敬,但奴隶主却对他十分仇恨,就在战争结束后的第五天,林肯在华盛顿福特剧院看戏的时候,被南方奴隶主收买的一个演员刺杀。林肯纪念堂有56个台阶、36根柱子,你知道为什么吗?我们如何评价林肯?
指导学生查询相关网站。
有学生查到的林肯生平资料:
9岁的时候,母亲去世;16岁开始自己谋生;23岁失业;当过农场雇工、石匠、船夫等。26岁离结婚的日子还差几个月的时候,未婚妻不幸去世;27岁得了精神衰弱症;29岁竞选州议会议长,失败了;33岁竞选美国国会议员,仍然没有成功;47岁竞选美国副总统提名,结果被对手击败;又过了两年,他再一次竞选参议员,还是失败了;没有谁像他一样屡战屡败但又屡败屡战。可以说他一直没有放弃自己的追求,他一直在做自己生活的主宰,直到当选为美国总统。
有学生认识到:他虽然出身贫寒,但有远大的理想和志向;
生2:他关心百姓疾苦,反对黑人奴隶制度;
生3:他具有顽强的意志和百折不挠的精神,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生4:他热爱祖国,努力维护国家统一,甚至不惜为此牺牲自己的生命。
有效整合点的分析:
网络资源的巧妙运用确实可以使它成为有效教学的催化剂。教师提供给学生资源网站,让学生根据问题进行自主学习。学生兴致勃勃地在网上查找资料、解决问题,主动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这种基于网络环境的媒体教学营造了民主、宽松、愉快的教学氛围,教师由原来的处于中心地位的知识权威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知识的建构者、学生健康思想情操的培育者。
此片段设计充分利用了网络的资源优势,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网络阅读的平台,学生主动去感知林肯不平凡的充满坎坷的人生,了解林肯的人格魅力,以加强自身的学习意志、提升自身的道德情感。在学生搜集资料大有收获的时候,“大肆”表扬学生,称赞他们对信息技术运用的娴熟。让学生知道,网络不仅可以给我们提供好玩的游戏,更为我们提供了好学的资源。
总之,现代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的优化整合,为历史教学创新提供了崭新的平台,为学生的自主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多媒体教学只是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桥梁,我们要从历史教学的实际出发,当用则用,不当用则弃之,要使多媒体运用适时、适度、适当,这样才会充分发挥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