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真实感的虚拟

来源 :中国图书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anjav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瓦猫》,葛亮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21年2月
  在《瓦猫》这样具有传奇色彩的历史题材小说中,植入的虚构人物与历史场景的契合度颇能考验作家的功力。通过西南联大的校园生活与西南乡土社会的反差,知识分子与民间手工艺人的结合,来讲述一个读书人或匠人的故事。在篇幅有限的情况下,作者仍不吝笔墨请出闻一多、梁思成、林徽因、金岳霖等西南联大的标识性人物来为虚构的宁怀远而锐化历史背景,以增强细节的真实感。同时,作者不但自始至终坚持了一个当代的“我”的出场,而且多次强调“我”的家族史。尽管这个“我”与那段傳奇故事是疏离的,却与对往事的追忆形成了一种类似前景虚化的突出效果。作者在《后记》中说有位老教授录网课,为了像面对学生时一样投入,便在摄像头前摆了一个公仔对着讲。这只公仔的功能其实有点像小说设置的“我”这条线,被安放在作者与读者之间,让作者有所借力,虚构的情节也因为“我”的介入而看起来更有真实感。
其他文献
《暖夏》,王松著,作家出版社,2021年2月  长篇小说《暖夏》以脱贫攻坚为题材,又跳出了一般此类题材作品的窠臼,不仅写了物质层面的脱贫,更写了人的精神渐变以及文化传统在脱贫攻坚战中的作用。小说中东金旺村虽然贫困,但是有一群爱好文艺的人。西金旺村因为养猪而富裕,但村里文化氛围淡。最终二村摒弃前嫌,通过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实现了经济、文化齐发展。小说重视并展示文化在脱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将时代的课题
【关键词】《中国文学》古代文学书评  海外学界专业的汉学与中国学学术期刊的创办是该领域研究长足发展并且走向成熟的标志。[1]“从北美的情况来看,中国文学研究在20世纪的繁兴,与一般的规律或趋势有关,比如,汉学作为一种研究类型受到国家机制,包括民间基金会的重视与扶持,文学学科的建立等;同时又有一些特殊的助因,比如,本地文学创作对文学资源的呼吁,数量可观的华裔学者的介入等,促成了中国文学研究在北美的勃
【关键词】文学共同体多民族中国当代文学跨文化漫游者  “文学共同体书系·中国当代多民族经典作家文库”(第一辑)收入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和彝族五个民族的中国当代小说家和诗人阿云嘎、莫·哈斯巴根、艾克拜尔·米吉提、阿拉提·阿斯木、扎西达娃、叶尔克西·胡尔曼别克、吉狄马加、次仁罗布、万玛才旦的经典作品。这九位小说家、诗人不仅是各自民族当代文学发展进程中最为杰出、最具影响力的代表人物,即使放在
《寻蜀记:从考古看四川》,萧易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年1月  每当考古大新闻上热榜的时候,人们总是很关心到底发现了什么新的、有意思的东西。就像开盲盒一样期待着,神秘的过程、意外的结果都在牵动着人们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从文献延伸到遗址、古器物,以及这些古物背后的人与故事。《寻蜀记》是以四川各地的遗址、古迹为线索,发掘隐匿于细节中的历史。例如,在寻访四川各地的大佛时,人们都会自豪地说他们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