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梦想“发声”

来源 :发明与创新·少儿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pap4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实现儿时的梦想,覃宝学甘愿放弃校长职务,来到深圳市石岩公学从事发明创造教育工作。
  虽是半路出家,却是学生眼中“鬼点子”层出不穷的“外星老师”,他带领学生迈进发明创造门槛,攻下一个个难关,成为摘金夺银的小发明家——有的9岁便成功转让专利权,有的获市领导批示入户深圳,有的成为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
  他个人也因此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辅导员”、“全国百佳创新型名师”、“广东省十佳科技教师”、“深圳市宝安区科学学科名师”,并担任多所学校的科技教育顾问。
  成为一名科学家,是覃宝学从小的梦想,但事与愿违,长大后,他成为了一名教师,与儿时的梦想相去甚远。难道就这样放弃梦想吗?
  经过深思熟虑,覃宝学决定当一名科技教师,将自己的梦想传递给学生,点燃他们心中发明创造的火种,做发明创造的真正主人。
  然而,当他把这一设想说出来时,周围人不理解、不支持,甚至讥讽、嘲笑。面对人们的不解和责难,覃宝学不去理会,毅然踏上圆梦之路,下定决心一定要做出成绩来。
  2005年,他辞去四会市实验学校校长职务,接受石岩公学的聘请担任专职科技教师,兼任学校少年科学院院长,全身心投入到发明创造教育事业中,给发明创造课程定位、查找资料、总结方法、引导学生创新……
  一次,在课堂上,覃宝学拿出一瓶墨水、一支毛笔、一支钢笔和一支圆珠笔,让学生们观察并探讨这些笔和墨水之间的关系,最后得出结论:写毛笔字需要墨汁,因此需随身携带一瓶墨汁;而用钢笔、圆珠笔写字同样需要墨水,却不用带墨水瓶,因为墨水瓶已经缩小成笔胆和笔芯了。
  覃宝学顺着这个思路,告诉学生们钢笔、圆珠笔的发明就是运用了缩减发明法,然后让他们自己尝试创新。出乎意料的是,30个学生一下子就想出了80多个新设想。
  这几年来,在他的指导下,180多名学生分别荣获国家、省、市级发明创造和科学论文比赛奖项,130多个发明项目获国家专利局授予的“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如今,只要他到一个地方讲课,下课后,许多学生都会围着他签名、合影,场面热闹得不行,他这个魅力教师简直比明星还受欢迎呢。
  都说“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要是只会想不会做怎么办?这是发明创造教育中最棘手的问题,也是学生在发明创造过程中遇到的十大难题之一。
  覃宝学却有绝招解决这一难题。当学生有了好想法而不知如何制作作品时,他都会指导学生画出简单的结构图,写出简明扼要的说明,然后让学生自己当“设计师”,找来工人和同伴一起做发明。
  一个春天的早晨,学生许明崚乘公共汽车上学,衣服散发着一股酸霉味,因此他所经之处,很多人捂着鼻子。
  原来那段时间天公不作美,每天阴雨连绵,空气潮湿,衣服晾了一个星期都不干,所以变味了。许明崚觉得穿着这样的衣服走在路上,真丢脸!于是,他决定设计一个发明作品,来解决这个问题。
  他查找资料,找到了让衣服快干的方法,经过多次构思、试验,提出了环形晾衣架的设想,并画出简单的结构图,写了简要说明,然后兴奋地拿给覃宝学看。
  覃宝学对许明崚的想法给予了充分肯定和赞赏,可一旁的许明崚满脸愁云:“我只会想不会做,怎么办呢?”
  覃宝学鼓励他:“你是设计师。我们去找一个工人来制作,一定能成功。”
  于是,他为许明崚找来一个加工不锈钢的工人,三人一起探讨、调整、修改、制作,很快就把快速晾衣架做好了。
  这件作品在第25届深圳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获得了一等奖,在第25届广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获二等奖。后来,经过修改完善,还荣获了中国青少年高士其创新大赛最高金奖——“高士其创新大奖”,许明崚因此被授予“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荣誉称号。
  发明创造课非常具有实用价值,它的作用不仅限于指导学生获得了多少奖项、申请了多少专利,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意识,提高实践能力,体验创新的乐趣。
  因此,覃宝学觉得普及发明创造教育很有必要,而且刻不容缓。
  他对发明创造教育做了全面、系统的规划,在小学三年级到高中的所有班级都开设了发明创造课,每个年级每个学期举行两次发明创造讲座, 通过大小课相结合的方式普及发明创造方法,激发学生积极性。针对兴趣特别浓厚的学生,覃宝学在小学、初中、高中各开设了一个兴趣活动班,每周开展一次活动,以此来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
  除此以外,为解决学校发明创造教学缺少合适的教材这一问题,覃宝学用心整理多年的创造教育经验、学生的获奖作品、参赛时想到的好点子,用半年时间撰写了教材《发明创造乐园》,让老师易于操作、教得轻松,学生乐于接受、学得愉快。
  每次到外地出差,覃宝学总会把这本教材带上,送给同行们。有人问覃宝学:“你自己好不容易写的教材,就这样送出去了,图什么?”
  他笑着说:“发明创造教育不能再走原来精英教育的路子,那种只针对几个人的教育,改变不了现状。现在,发明创造教育重在普及,要让更多的学生掌握发明创造方法。从学生渴求知识的目光中,我收获了比金钱更大的快乐。”
  给学生一把开启智慧之门的金钥匙,让他们每天都体会创新的快乐,覃宝学成功地将自己的梦想和学生的创新梦串在了一起,带着他们遨游科学天空。
  现在,他和他的团队正致力“人生第一项专利将从这里诞生”的大型活动,播撒发明创新与知识产权种子,以期将来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一些实实在在、力所能及的事情。
其他文献
走进张思慧的草莓基地,淡淡的草莓香气扑面而来,茂密的枝蔓缀满鲜红的草莓,让人垂涎欲滴。  张思慧3年前回到家乡辽宁省抚顺市千金乡前邓尔村创立了艾牧生态专业合作社,建造无公害园子菜基地、纯天然果园以及笨鸡养殖场等,通过“合作社 村民入股”的形式开展果蔬种植、笨鸡养殖。  3年来,产品邓尔村草莓、仿野生种植花菇、无污染生态鸡蛋等多种产品,带动20户村民增收,解决村内35名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去年,张思
毛小毛的同桌何小丫爱臭美,这是全校人尽皆知的事情。  且不说她总爱打扮得花枝招展的,还随身带着一面小镜子,随时随地掏出来照一照,单凭她那隔三岔五便画得“姹紫嫣红”还散发着诡异气味的指甲,就足以让同学们叹为观止了。  虽说何小丫爱臭美,学习上也不怎么用功,但奇怪的是,她每回考试成绩都特别好,从来没有掉出班上前三名过。因此,老师们便对她爱臭美的喜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也因为这样,何小丫常常惹来无数羡慕
妻子的生日快到了,我打算给她一个惊喜。可我们已是老夫老妻了,之前所有的浪漫招数,送花、请吃饭、出外游玩都用过,没什么新意,我不禁有些犯愁。  同事们得知我的烦恼,就开玩笑说:“再过些天就是‘双十一’了,女人最喜欢网上购物,给你支个招,回家把嫂子的购物车清空。不是真的清空,而是全买下来,等嫂子收到快递,肯定开心得不行。”我一听觉得有戏,虽然这个段子听上去有点老套,可情话爱意不怕旧,只要老婆肯接受。 
雨衣是不怕水的挡雨衣服,由胶布、油布和塑料薄膜等防水布料制成。它看似很普通,却给人们带来了极大便利,更让人想不到的是,它是一位贫穷的少年发明出来的。  18世纪30年代,在苏格兰一个偏僻的小村庄,连续一周的阴雨天气让贫穷的麦金托德十分郁闷,外面下着大雨,里面下着小雨,妻子很快就要分娩了,可屋里到处都潮湿不堪。  几天后,一个小生命在雨声和屋内“叮叮当当”的滴水声中诞生了,麦金托德给他取了个名字,叫
鲁班是中国古代著名土木建筑专家。他姓公输,名般,生活在春秋时的鲁国。出身于世代工匠家庭,从小随家人参加各种土木建筑,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曾创造攻城的云梯和磨粉,还相传曾发明木匠工具。  一次,鲁班赶路累了,坐在一家酒店门口休息。酒店临河,河边一群工匠正在赶造一座石桥。鲁班一打听,得知当地有种风俗,每年立春要举行迎春会。第二天就是立春,迎春队伍将从这座石桥上过。  主持造桥的掌墨师正手忙脚乱地催促
《世说新语》记载:东晋的范荣期、王文度一起得到简文帝邀请。王文度比范荣期年纪小,官位却在其上。臨出发时,两人互相谦让,都要对方走在前面。推让了一阵之后,最终还是范走在前面,王走在后面。于是,王便开范的玩笑,说:“簸之扬之,糠秕在前。”范随即回敬道:“洮之汰之,沙砾在后。”  林语堂《苏东坡传》里也有两个互怼的桥段。苏东坡调侃佛印:古人常将僧和鸟在诗中相对,如“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还有“时闻啄
月儿是旧的,半明着。船就停在江心。  灯火从橙黄的波渐渐漾成米白的晕,继而零碎成一点点暗红的星子,沉了下去。水,干净了。船家走进乌篷去。新油的篾顶,桐子的香缠进他的梦里。杉木的桅杆,绕了白绳。我就这样靠在船杆上,静静地看水。  水汩汩地淌,从渔梁坝流进唐朝的诗。月也是唐朝的。水与月,不远不近。这样的景,给多少人看过。  那个十三岁的学徒,就是从这样的水夜走出去的。挥别一个个渡口,也许再也回不来了。
朋友发了一条微博:家里来了客人,临走时忘了拿带来的雨伞,他发现了会一边喊一边下楼把伞递给来客,还顺便提醒来客路上慢一点。但是家里人出门前遇到类似的情况,他则会说怎么光吃饭不长记性。朋友叹道:“我经常把毒舌给了亲近的人,把优雅给了陌生人。”朋友说的,是我们生活中一个很常见的现象:对外人客客气气,而对家人却常常没有好脾气。  有一种观点,说家人在一起朝夕相处,摩擦碰撞自然就多,积累负面情绪的可能性也自
唐人赵璘在《因话录》中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  裴垍当上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于是有个朋友从大老远的地方赶到京城来拜访他。裴垍并不因地位的悬殊而流露出半点轻蔑之心,不仅盛情款待,还经常与他饮酒叙旧,相处得十分融洽。更难能可贵的是,裴垍给老友充分的自由——老友在裴府可以“无所不为”,纵情玩乐、猛吃猛喝,均不受限制,简直比在自己家里更自在。眼见裴垍如此重视感情如此珍惜友谊,老朋友心里美滋滋的,乘机
一个发明获利10万元!枫树山鸿铭小学在去年中国(长沙)科技成果转化交易会上无疑是最闪耀的焦点,专利转让者——枫树山鸿铭小学的罗嘉铭同学更是最受瞩目的发明之星。  当鲜花、掌声、喝彩齐聚那一刻时,罗嘉铭的指导老师、枫树山鸿铭小学教研主任兼科学教师杨玺可谓功不可没。她十年如一日默默耕耘在科学教育的最前线,引导学生开启创意之门。    杨老师并不是一开始就从事科学这门学科教学的,从湖南省第一师范毕业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