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C=CBNweekly L=Lu Yi
在工业自动化逐步完善之后,智能化是工业领域的下一个发展关口。TE Connectivity先进制造技术副总裁鲁异认为,要做智能制造,管理者必须重视数据。而传感器正帮助企业整合各个流程上的数据,让制造链变得更加智能。
C:从全球来看,哪些国家对智能制造的应用更多?
L:据我的观察,应用最多的是美国,德国、日本也在做。美国的现实因素是其用人成本很高。亚马逊在这方面就做得很好。用户在亚马逊下单,亚马逊会对用户的购买倾向做智能分析,筛选出来后把讯息传送到仓库,让仓库里的无人搬运车自动调配产品。即使没有人下单,这些无人搬运车仍在仓库里不断运转,为什么呢?其实就是在做智能分析,预判哪些产品应该放在快要出货的区域,哪些产品最不可能有人买,就搬到仓库的深处。这些无人搬运车一天24小时,一周7天,不停在做这些自动搬运的事情,全部来自于智能分析。智能制造的第一要素就是要拿到数据,只有先取得数据,才能继续做智能分析,由此产生一个智能制造的排序,或者说是智能制造的工作方法,再马上送回现场。不过据我侧面了解,美国智能制造看起来走在了前面,但真正领先的是在全球智能制造界排名第二的中国。
C:根据你的观察,国内智能制造发展的情况怎么 样?
L:国内真正应用智能制造的企业并不多,因为在国内制造业很大一块是在做代工,做完以后打国际品牌,走出去。国内品牌比如海尔、美的、华为,大部分用的还是比较传统的制造方法,用机器取代人,做自动化的生产线。把传统手工线改成自动线,实现大量生产。据我们团队的观察跟调查,这方面中国是全球做得最好的,整个工业链非常完整。智能制造是让机器有智慧。国内也在做,进步非常快,不过目前绝大多数仍停留在传统的制造方式。但这并不代表中国做不出智能制造,这是一个意识问题。智能制造意味着把数据从现场拿出来,经过智能分析后再放回现场,可以让企业运转更有效率。但很多工业界人士还没有形成这个认知。坦白说,这要花一笔钱,是一笔投资,但投资回报率是多少?这是非常难计算出来的。
C:传感器在智能制造中扮演什么角色?
L:传感器降低了智能制造中数据利用的门槛。通过制造設备中的传感器,企业可以采集供应链上每一个点的数据,而智能制造就是要取得数据,并利用数据做智能分析。传感器可以让工业机器人更精确、更灵活。TE会收集、管理和传输数据,借此实现更高效的机器控制。比如工厂可能需要机械设备在不同区域间运转工作,我们就会对机器加以智能控制,帮助这些工业机器人快速执行制造方面的任务,同时保证周围工人的安全。另外,机器在运转中会出现一定的损耗,我们会用智能算法预计机器再跑多久就需要做基本的维修和保养。对工业机器人来说,传感器必须提供高精度、更可靠的信息,以及具备很强的稳定性。
C:在你看来,智能制造如果成熟会给行业带来怎样的改变?
L:它绝对能颠覆目前工业界、商界的大部分机械的行为。今天的中国自动化做得非常好,要再往前,就是做智能制造。企业效率一定会提升,对市场需求的响应也会更快。比如,一条有自动化生产线的车间最需要的是,在需求还没有产生之前,通过智能分析运算得出大概什么时间会有需求,让仓库提前准备好耗材、物流、原材料等。再往前推算,在此基础上,什么时候开始制作材料,什么时候做好并运送到仓库里……这是连锁反应。谁更智能,能把市场需要的产品在市场需要的那个时间点率先放进去,谁就能赢得客户。你动作太慢,机会就跑到别家去了,但太快也不见得是好事,太早放会产生库存压力,质押很多成本,所以需要智能计算来合理分配。(采访:李雪晴)
在工业自动化逐步完善之后,智能化是工业领域的下一个发展关口。TE Connectivity先进制造技术副总裁鲁异认为,要做智能制造,管理者必须重视数据。而传感器正帮助企业整合各个流程上的数据,让制造链变得更加智能。
C:从全球来看,哪些国家对智能制造的应用更多?
L:据我的观察,应用最多的是美国,德国、日本也在做。美国的现实因素是其用人成本很高。亚马逊在这方面就做得很好。用户在亚马逊下单,亚马逊会对用户的购买倾向做智能分析,筛选出来后把讯息传送到仓库,让仓库里的无人搬运车自动调配产品。即使没有人下单,这些无人搬运车仍在仓库里不断运转,为什么呢?其实就是在做智能分析,预判哪些产品应该放在快要出货的区域,哪些产品最不可能有人买,就搬到仓库的深处。这些无人搬运车一天24小时,一周7天,不停在做这些自动搬运的事情,全部来自于智能分析。智能制造的第一要素就是要拿到数据,只有先取得数据,才能继续做智能分析,由此产生一个智能制造的排序,或者说是智能制造的工作方法,再马上送回现场。不过据我侧面了解,美国智能制造看起来走在了前面,但真正领先的是在全球智能制造界排名第二的中国。
C:根据你的观察,国内智能制造发展的情况怎么 样?
L:国内真正应用智能制造的企业并不多,因为在国内制造业很大一块是在做代工,做完以后打国际品牌,走出去。国内品牌比如海尔、美的、华为,大部分用的还是比较传统的制造方法,用机器取代人,做自动化的生产线。把传统手工线改成自动线,实现大量生产。据我们团队的观察跟调查,这方面中国是全球做得最好的,整个工业链非常完整。智能制造是让机器有智慧。国内也在做,进步非常快,不过目前绝大多数仍停留在传统的制造方式。但这并不代表中国做不出智能制造,这是一个意识问题。智能制造意味着把数据从现场拿出来,经过智能分析后再放回现场,可以让企业运转更有效率。但很多工业界人士还没有形成这个认知。坦白说,这要花一笔钱,是一笔投资,但投资回报率是多少?这是非常难计算出来的。
C:传感器在智能制造中扮演什么角色?
L:传感器降低了智能制造中数据利用的门槛。通过制造設备中的传感器,企业可以采集供应链上每一个点的数据,而智能制造就是要取得数据,并利用数据做智能分析。传感器可以让工业机器人更精确、更灵活。TE会收集、管理和传输数据,借此实现更高效的机器控制。比如工厂可能需要机械设备在不同区域间运转工作,我们就会对机器加以智能控制,帮助这些工业机器人快速执行制造方面的任务,同时保证周围工人的安全。另外,机器在运转中会出现一定的损耗,我们会用智能算法预计机器再跑多久就需要做基本的维修和保养。对工业机器人来说,传感器必须提供高精度、更可靠的信息,以及具备很强的稳定性。
C:在你看来,智能制造如果成熟会给行业带来怎样的改变?
L:它绝对能颠覆目前工业界、商界的大部分机械的行为。今天的中国自动化做得非常好,要再往前,就是做智能制造。企业效率一定会提升,对市场需求的响应也会更快。比如,一条有自动化生产线的车间最需要的是,在需求还没有产生之前,通过智能分析运算得出大概什么时间会有需求,让仓库提前准备好耗材、物流、原材料等。再往前推算,在此基础上,什么时候开始制作材料,什么时候做好并运送到仓库里……这是连锁反应。谁更智能,能把市场需要的产品在市场需要的那个时间点率先放进去,谁就能赢得客户。你动作太慢,机会就跑到别家去了,但太快也不见得是好事,太早放会产生库存压力,质押很多成本,所以需要智能计算来合理分配。(采访:李雪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