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在课间操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校园组织形式的课间活动,作为一种新型的课间活动,它不但可以在同一个时间内根据不同身心发展水平阶段的学生设置不一样的活动,让学生在适合自己水平阶段的符合自身运动强度和运动量的运动项目活动中得到身心全方面的发展,而且对体育教学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眼下,小学体育教学日益特色化,尤其,大课间体育活动备受重视。
关键词: 大课间;体育活动;小学体育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236-1879(2017)22-0105-01 小学阶段是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的重要阶段,对于个人的身心发展、意识形成等等都具有决定性的导向作用,而体育锻炼不仅可以塑造小学生健康的体魄,更加能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近几年来,很多小学都在响应和贯彻国家和地方的各项政策,高度重视小学生的体育教育工作,积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全面开展小学生大课间体育活动,每天上午统一安排和组织至少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无论从活动内容还是组织形式上都较以前有了很大的改进和创新。大课间体育活动,是一种打破传统体育课间形式,采用多种活动形式。让学生们身体的各个部位都得到了充分的锻炼,让学生们走到阳光下,与阳光做伴,以操场为舞,在阳光的沐浴下,尽情地享受生活、享受快乐。把学习带来的压力与紧张的气氛及时的宣泄出去。“阳光体育”能给学生带来运动的快乐,能够在运动中让学生找到自信、得到满足,对学生紧张的学习起到调剂作用,而且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有一定实效。下面,就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组织模式和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意义谈谈本人的看法。
首先让大家了解下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指导思想与设计要求如下:体现体育新课程标准的四条理念:一是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二是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三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四是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为此,学生通过“大课间体育活动”将可以增强体能,促进身体健康;在和谐、平等、友爱的运动环境中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情感的愉悦,培养创新精神;学会合作,培养团队精神;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终身锻炼的意识和习惯;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设计要求:将校内课程资源和课外体育资源相结合开展活动。
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就是开发课外体育资源的一个重要途径,它是校内课程资源和课外体育资源相结合的活动,也是落实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达成学校培养目标的一个手段。《体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强调学校体育工作要采用多种手段和途径,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在改革课堂教学的同时,充分利用和开发课外体育资源,发挥课外体育资源的教育优势,对学生进行体育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现在大课间体育活动已经成为我校体育工作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一、变化组织结构形式,活动方式灵活多样。
1. 全校集中型模式。 全校集中型模式是让各班学生在音乐伴奏下进入指定位置,然后一起先做学生广播体操,然后是自编校操或按学校指定项目统一练习。其特點是规模大、人数多,地点集中,活动时间、内容便于统一安排和管理,其优点是比较容易组织管理,督促检查,相互促进。
2. 分年级组模式。 分年级组模式是学校提供各项活动的器材,由年级组带队教师根据不同年级的不同特点的实际情况对学生的活动进行指导或组织,做到每年级都有不同的活动内容,充分发挥年级的自主性。其特点是分组后活动规模小,地点可以分散,学生自由活动的时间长,活动方式比较灵活。
3. 班级开展模式。 班级开展模式是在分年级组模式基础上提升的一种模式,它是由班级教师组织,各班根据班级实际情况组织开展的体育活动。
4. 俱乐部自由模式。 俱乐部形式是学校分兴趣小组开展课件活动,把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学生集聚在一起,学校安排教师进行指导,根据分组情况合理安排活动项目。这个模式是大课间体育活动发展到比较完善时的一种模式。
二、学校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作用和意义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要使学生具有集体主义精神;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大课间体育活动能充分体现这一目标精神。
大家知道,大课间体育活动既是贯彻“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也是落实“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体育艺术2+1项目”工程以及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的重要举措,是深化学校体育改革的需要,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对于培养学生热爱集体,热爱学校的团队精神,增强学校凝聚力,增进师生情感,团结奋进,丰富校园文化,形成良好的校风,具有特殊的教育意义,同时对发展学生体能,增进身体健康,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及心理素质、养成终身体育意识,陶冶学生的情操,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养成学生积极向上和豁达乐观的健康生活方式,消除脑力疲劳,减轻紧张的课堂压力,提高学习效率,具有重要作用。
学生到学校来,不仅是来学习的,也是来生活的,大课间活动是学生的一种体育生活,是他们整个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终身体育一个不可忽视的起点。既然是一种生活,大课间活动就应绚丽多彩,人情味十足,为学生们诗一般的生活增光添彩,既然是学生终身体育的一个起点,大课间活动就应以持续发展的眼光来建构。学校就要不断地加强改进,不断地改进提高,让学校的大课间体育活动能够进一步展现我们自己的特色;不断地去努力实践、不断地完善自己的模式,使大课间体育活动将日趋成熟完美。
参考文献
[1]季浏,汪晓赞.小学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 纪开俊.体育大课间活动现状分析与改进方法[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29(3).
关键词: 大课间;体育活动;小学体育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236-1879(2017)22-0105-01 小学阶段是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的重要阶段,对于个人的身心发展、意识形成等等都具有决定性的导向作用,而体育锻炼不仅可以塑造小学生健康的体魄,更加能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近几年来,很多小学都在响应和贯彻国家和地方的各项政策,高度重视小学生的体育教育工作,积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全面开展小学生大课间体育活动,每天上午统一安排和组织至少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无论从活动内容还是组织形式上都较以前有了很大的改进和创新。大课间体育活动,是一种打破传统体育课间形式,采用多种活动形式。让学生们身体的各个部位都得到了充分的锻炼,让学生们走到阳光下,与阳光做伴,以操场为舞,在阳光的沐浴下,尽情地享受生活、享受快乐。把学习带来的压力与紧张的气氛及时的宣泄出去。“阳光体育”能给学生带来运动的快乐,能够在运动中让学生找到自信、得到满足,对学生紧张的学习起到调剂作用,而且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有一定实效。下面,就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组织模式和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意义谈谈本人的看法。
首先让大家了解下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指导思想与设计要求如下:体现体育新课程标准的四条理念:一是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二是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三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四是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为此,学生通过“大课间体育活动”将可以增强体能,促进身体健康;在和谐、平等、友爱的运动环境中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情感的愉悦,培养创新精神;学会合作,培养团队精神;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终身锻炼的意识和习惯;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设计要求:将校内课程资源和课外体育资源相结合开展活动。
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就是开发课外体育资源的一个重要途径,它是校内课程资源和课外体育资源相结合的活动,也是落实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达成学校培养目标的一个手段。《体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强调学校体育工作要采用多种手段和途径,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在改革课堂教学的同时,充分利用和开发课外体育资源,发挥课外体育资源的教育优势,对学生进行体育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现在大课间体育活动已经成为我校体育工作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一、变化组织结构形式,活动方式灵活多样。
1. 全校集中型模式。 全校集中型模式是让各班学生在音乐伴奏下进入指定位置,然后一起先做学生广播体操,然后是自编校操或按学校指定项目统一练习。其特點是规模大、人数多,地点集中,活动时间、内容便于统一安排和管理,其优点是比较容易组织管理,督促检查,相互促进。
2. 分年级组模式。 分年级组模式是学校提供各项活动的器材,由年级组带队教师根据不同年级的不同特点的实际情况对学生的活动进行指导或组织,做到每年级都有不同的活动内容,充分发挥年级的自主性。其特点是分组后活动规模小,地点可以分散,学生自由活动的时间长,活动方式比较灵活。
3. 班级开展模式。 班级开展模式是在分年级组模式基础上提升的一种模式,它是由班级教师组织,各班根据班级实际情况组织开展的体育活动。
4. 俱乐部自由模式。 俱乐部形式是学校分兴趣小组开展课件活动,把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学生集聚在一起,学校安排教师进行指导,根据分组情况合理安排活动项目。这个模式是大课间体育活动发展到比较完善时的一种模式。
二、学校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作用和意义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要使学生具有集体主义精神;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大课间体育活动能充分体现这一目标精神。
大家知道,大课间体育活动既是贯彻“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也是落实“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体育艺术2+1项目”工程以及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的重要举措,是深化学校体育改革的需要,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对于培养学生热爱集体,热爱学校的团队精神,增强学校凝聚力,增进师生情感,团结奋进,丰富校园文化,形成良好的校风,具有特殊的教育意义,同时对发展学生体能,增进身体健康,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及心理素质、养成终身体育意识,陶冶学生的情操,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养成学生积极向上和豁达乐观的健康生活方式,消除脑力疲劳,减轻紧张的课堂压力,提高学习效率,具有重要作用。
学生到学校来,不仅是来学习的,也是来生活的,大课间活动是学生的一种体育生活,是他们整个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终身体育一个不可忽视的起点。既然是一种生活,大课间活动就应绚丽多彩,人情味十足,为学生们诗一般的生活增光添彩,既然是学生终身体育的一个起点,大课间活动就应以持续发展的眼光来建构。学校就要不断地加强改进,不断地改进提高,让学校的大课间体育活动能够进一步展现我们自己的特色;不断地去努力实践、不断地完善自己的模式,使大课间体育活动将日趋成熟完美。
参考文献
[1]季浏,汪晓赞.小学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 纪开俊.体育大课间活动现状分析与改进方法[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