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小学体育 激趣 策略
【文献编码】 doi:10.3969/j.issn.0450-9889(A).2011.11.044
体育是一门活动课程,具有很强的趣味性。但是,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很多学生喜欢体育运动,但却不喜欢上体育课。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我们的体育课堂教学模式过于单一、过于呆板、过于注重对学生体育技能的训练。《体育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是小学阶段体育课的重要目标之一。”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呢?
一、 教学目标体现“开放性”
教学目标是一堂课的灵魂,是一堂课的航标。现在,有些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依然存在单一、封闭的现象,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用相同的目标要求学生;二是不注重教学目标的生成,忽视了学生的个性。这容易导致“以一把尺子衡量学生”的现象,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及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具有开放性的教学目标,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成功。
例如,在教学“立定跳远”一课,设计教学目标时不仅要注重体育技能目标,更要考虑不同层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教师可设计以下教学目标:①掌握简单的跳跃动作,培养跳跃能力,提高运动的敏捷性;②能在同伴面前展示自己的跳跃动作,并能评价同伴的跳跃动作;③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自主创新立定跳远练习的方法或者游戏。这样的教学目标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能够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自主确立学习目标,能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从而激发强烈的体育学习兴趣。
二、 教学过程体现“游戏性”
小学生天真烂漫,天生爱游戏,他们的游戏往往是与体育运动联系在一起的。根据小学生的这一兴趣特点,体育课教学过程要体现游戏性可把学生带入一个童话的王国,让他们在这个童话王国中开展相应的体育学习,引发他们强烈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三年级“水平二”一课时,我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利用学生熟悉的童话故事《龟兔赛跑》来创设学习情境,有效地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课堂上,我提问:“小白兔和小乌龟行走的时候有什么特点?你们会模仿它们的行走动作吗?”此时,学生情绪高涨,都争着要进行表演,我点了三个学生进行动作表演,并让其他同学进行评价。这一环节完成以后,我播放音乐,并给学生讲解动作要领。最后一个环节,我让学生在小组内利用《龟兔赛跑》的故事进行巩固练习。用童话故事创设情境的形式改变了以往单一、枯燥的练习形式,学生在游戏活动中情绪高涨,课堂气氛活跃,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 练习设计体现“层次性”
在小学体育课中,练习的设计是十分重要的,有效的练习对于学生形成体育技能、发展思维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有些教师却不注重练习的设计,只是一味地让学生用单一、呆板的方式练习,影响了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具有一定层次性的练习,让学生在层次性的练习中获得成功体验。
例如,教学“跨越式跳高”,在练习环节中,我给学生设计了五种不同的高度让学生进行练习,名曰“过五关”。这样的练习具有一定的层次性,照顾到了不同水平的学生,学生每过一关都有成功的体验。在多次练习的过程中,他们会发现高度越高,在跳跃时腿就应该积极向上摆,助跑的速度也要更快,逐步掌握跨越式跳高的动作要领。
四、 教学评价体现“创新性”
过多的失败会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相反经常性成功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以往体育学习评价的单一性,不断创新评价规则,让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功与快乐。
例如,在教学“50米短跑”时,如果让每一个学生都站在同一起跑线起跑,那么胜利者就只有一位,在全班学生中,除了冠军其他人都是失败者。如果教师改变这一比赛规则,进行 “反50米跑”比赛,即第一位学生到达终点时,立刻记下这个位置,然后其他同学以这一点为起点进行反向跑。规则这样一改变,每一个学生就都有可能得第一,都有可能获得成功,课堂上形成“人人争先”的竞争局面。
总之,新课程呼唤“成功体育”,教师要在教学中让学生体验体育学习的成就感,从而激发起体育学习的兴趣和良好情感。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四种策略不是相对独立的,而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灵活把握,合理运用。
(责编 韦春艳)
【文献编码】 doi:10.3969/j.issn.0450-9889(A).2011.11.044
体育是一门活动课程,具有很强的趣味性。但是,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很多学生喜欢体育运动,但却不喜欢上体育课。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我们的体育课堂教学模式过于单一、过于呆板、过于注重对学生体育技能的训练。《体育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是小学阶段体育课的重要目标之一。”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呢?
一、 教学目标体现“开放性”
教学目标是一堂课的灵魂,是一堂课的航标。现在,有些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依然存在单一、封闭的现象,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用相同的目标要求学生;二是不注重教学目标的生成,忽视了学生的个性。这容易导致“以一把尺子衡量学生”的现象,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及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具有开放性的教学目标,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成功。
例如,在教学“立定跳远”一课,设计教学目标时不仅要注重体育技能目标,更要考虑不同层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教师可设计以下教学目标:①掌握简单的跳跃动作,培养跳跃能力,提高运动的敏捷性;②能在同伴面前展示自己的跳跃动作,并能评价同伴的跳跃动作;③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自主创新立定跳远练习的方法或者游戏。这样的教学目标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能够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自主确立学习目标,能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从而激发强烈的体育学习兴趣。
二、 教学过程体现“游戏性”
小学生天真烂漫,天生爱游戏,他们的游戏往往是与体育运动联系在一起的。根据小学生的这一兴趣特点,体育课教学过程要体现游戏性可把学生带入一个童话的王国,让他们在这个童话王国中开展相应的体育学习,引发他们强烈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三年级“水平二”一课时,我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利用学生熟悉的童话故事《龟兔赛跑》来创设学习情境,有效地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课堂上,我提问:“小白兔和小乌龟行走的时候有什么特点?你们会模仿它们的行走动作吗?”此时,学生情绪高涨,都争着要进行表演,我点了三个学生进行动作表演,并让其他同学进行评价。这一环节完成以后,我播放音乐,并给学生讲解动作要领。最后一个环节,我让学生在小组内利用《龟兔赛跑》的故事进行巩固练习。用童话故事创设情境的形式改变了以往单一、枯燥的练习形式,学生在游戏活动中情绪高涨,课堂气氛活跃,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 练习设计体现“层次性”
在小学体育课中,练习的设计是十分重要的,有效的练习对于学生形成体育技能、发展思维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有些教师却不注重练习的设计,只是一味地让学生用单一、呆板的方式练习,影响了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具有一定层次性的练习,让学生在层次性的练习中获得成功体验。
例如,教学“跨越式跳高”,在练习环节中,我给学生设计了五种不同的高度让学生进行练习,名曰“过五关”。这样的练习具有一定的层次性,照顾到了不同水平的学生,学生每过一关都有成功的体验。在多次练习的过程中,他们会发现高度越高,在跳跃时腿就应该积极向上摆,助跑的速度也要更快,逐步掌握跨越式跳高的动作要领。
四、 教学评价体现“创新性”
过多的失败会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相反经常性成功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以往体育学习评价的单一性,不断创新评价规则,让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功与快乐。
例如,在教学“50米短跑”时,如果让每一个学生都站在同一起跑线起跑,那么胜利者就只有一位,在全班学生中,除了冠军其他人都是失败者。如果教师改变这一比赛规则,进行 “反50米跑”比赛,即第一位学生到达终点时,立刻记下这个位置,然后其他同学以这一点为起点进行反向跑。规则这样一改变,每一个学生就都有可能得第一,都有可能获得成功,课堂上形成“人人争先”的竞争局面。
总之,新课程呼唤“成功体育”,教师要在教学中让学生体验体育学习的成就感,从而激发起体育学习的兴趣和良好情感。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四种策略不是相对独立的,而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灵活把握,合理运用。
(责编 韦春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