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语文教材,真正对学生提出较高层次文学鉴赏要求的是诗歌。为什么是诗歌呢?因为诗歌是文学之母,诗歌鉴赏是文学鉴赏的最高形式,诗歌是培养学生文学趣味和文学素养的最佳媒介之一。诗歌以其凝练性、抒情性、音乐性等特点决定了它自有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法。它就象冰山,能看见的部分很少,水面下还隐藏着庞大的精华。所以诗歌的教学有一定的困难,需要掌握一定的教学方法。那么怎样帮助学生真正去理解诗歌的美?增加他们的学诗热情呢?笔者认为需要以下方法
一、诗歌教学导入要强调新鲜、奇特。激发学生趣味。
第一方面,保持诗歌的陌生化,有意识的忽略传统的课前预习。
长期以来。我们已形成这样的教学模式:课前预习一课上学习—课后复习。而语文学科更被约定俗成为:课前学生扫除文字障碍(查字典,掌握生字词),熟悉内容,课上老师检查字词,讲解内容和主旨;课后记背及练习有关内容。这就使诗歌学习这种娱情审美的乐事变成了枯燥机械学习的模式。我们何尝不能简化学生阅读程序——取消传统的熟读,让学生怀着饱满的好奇心在课堂上直接进入新的课文的学习。让学生在注意和期待的心理驱动下,主动地阅读、探究。当然,这并不是全盘否定课前的预习,其有存在的价值。学生自主的去熟悉字词,了解作家生平、写作背景、创作风格及作家的其他作品,这更是一件令老师无比快意的事了。可这恐怕只有寥寥几个的学生吧,对大多数同学而言,预习只是一种停留在形式上的作业罢了。所以对诗歌的新、陌生就能成为大多数学生的共同特征。而这何尝不是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的呢?
第二方面,抓住契机,创新导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抓住学生对诗歌的陌生这一契机,通过创设情境,或介绍背景,或把诗歌泛化为感人的故事,并充分利用直观、形象的视听手段,来激发学生对于诗歌的兴趣,使他们能够通过不同的路径进入诗歌鉴赏的状态。应该说每篇诗歌,如果仔细研究,都能找到调动学生兴趣的突破口。如有些诗歌可以利用背景知识及诗人的魅力来调动学生的学诗兴趣。例如学习《再别康桥》时,对诗人徐志摩,学生们不会很陌生的,很多同学都看过电视剧《人间四月天》。即便如此,同学们对他的认识也只能停留在较生疏的层面,而人们往往对了解一点又不能认识很清楚的事物有一种要探究的欲望,这是引导学习的良好的契机。用声情并茂的语言较详细的介绍了他的一生经历,创作情况,以及有关对徐志摩研究的评价,能够有效激发,学习《再别康桥》一诗时热情就更加高涨了。
二、诗歌教学过程.强调少齐读。多涵咏。
诵读可以让学生初步感受诗歌意境。通过诵读时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语气变化还可以更为亲切、真实地体会到作者彼时彼地的真情实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美的熏陶、艺术的感染和哲理的启迪,并由此达到“人境”的状态。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往往习惯以齐声朗读组织学生学习。因为其昂扬的气势,整齐的节奏,能让人感到课堂气氛活跃.学习氛围很浓。但我们不得不思考这样的问题:是不是所有的诗歌都合适齐读呢?齐整的朗读声中又有多少学生在细细的感受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音乐美呢?
首先,齐读导致学生难以把握诗歌所表达的感情基调。诗词中对意境的把握是欣赏诗词的关键,意象把握得好了才有可能把握感情基调,这两者都抓住了,才能与诗人一起同哭同泣同笑同乐。但是,哄亮昂扬的齐读朗读可能破坏了诗歌的意境,导致学生难以把握诗歌所表达的感情基调。其次,齐读无法使学生体会诗歌中表现的微妙的情感和优美的意境。诗歌是感情高度凝结的文体,必须以读者细腻的体味来感受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因此需要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去品味诗歌,去咀嚼诗歌。第三,齐读不利于学生形成阅读个性。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对于同一篇文章,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理解,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戏剧如此,小说如此,诗歌又何尝不如此呢?
所以,不合适宜的齐读并不能真正发挥其功能;相反,会带来许多负面的影响。这就要求我们这些教师,能根据诗歌的特点,运用多种形式的涵咏、自读。古人“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歌咏之”,我们不也可以浅唱、低吟。动情处放声高歌,让学生自然的体会诗歌的音乐美、语言美、意境美。在涵咏中品味如《雨巷>中丁香花般的幽怨。相信如此,学生对诗歌的阅读会越发感兴趣,从而使学生对诗歌感情基调的把握上更明晰。
三、诗歌鉴赏,少强调明确统一。多个体感悟
诗歌作为一高度语言凝结的艺术,在简单的言语中,蕴涵着作者的深情,必须通过我们的联想和想象来读取的。对诗歌鉴赏主要是通过读者自己对艺术的感受来完成的,教师的讲解无法代替学生们各自不同的探索。
但在现实教学中,我们却往往习惯将诗歌的分析结构做权威式的概括。从而导致学生习惯于等待老师讲授唯一的分析结论,形成了学生理解上的被动性、单一性、概念化等现象。这是与当前课改的精神是背道而驰的。
例如《死水》,课后练习有这样的题目:“死水”可能有什么象征意义。这题目的设置,应该为我们鉴赏诗歌提供些启示:象征是诗歌创作中常用的手法,但对象征的还原不可一概而论。指导学生分析象征手法时,要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只要言之有理答案可以是丰富多彩的。同样,诗歌是一定时代生活的反映,也是一个作家思想、人格的写照。理解诗歌不能忽略时代和诗人本身的特征,但是绝不能用时代和诗人的特征局限了对诗歌的理解。同时要看到,作家的思想,感情是复杂的,影响作家思想感情的因素也是多元的;时代、杜会对作家思想感情的影响更是复杂曲折的,作家思想、感情在具体作品中的体现同样复杂,甚至是微妙曲折的。”例如豪放派的代表苏东坡,有着“大江东去”的壮阔场面与豪迈情怀。但是不是豪放派所有的词都是这样呢?实际上,苏东坡本人的《江城子》一词,怀念自己的妻子不幸早逝,抒发了浓重的哀思。这首诗情词凄切,感人至深。此词虽不屑婉约,但也不乏绵绵情意。这也是说明对诗歌的理解是不能以概念来判定的。
四、诗歌教学要引导学生进行充分的想象
诗歌所提供的信息是复杂多样的。诗歌的语言是片段式,中间充满着许许多多的空白,使欣赏者一时难以把握其真正的思想内涵。尤其是我们的学生,因为他们自身生活经验的缺乏,与诗人情思上存有隔膜,无法与作品对等交流,产生共鸣。这就需要教师引导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试想,如果不能充分调动想象力,学生怎样去理解“红杏枝头春意闹”中“闹”的妙处?又怎样去体会“杨柳岸晓风残月”和“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区别?更不要说去理解“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禅意了。
例如学习《沁园春·长沙》时,为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可以让所有学生们假设自己就是著名导演,现在要拍一部《沁园春?长沙》,剧本就是这首词。要求必须忠实剧本,合理想象,而且要好看。四人一组,组成拍摄小组,通过讨论完成拍摄任务,然后请组长用语言展现本组拍摄出来的画面。这样学生带着很大的热情投入到讨论中去,接着,再按照诗词讲授的传统思路,对《沁园春·长沙》作了详细的分析,学生非常容易接受。
引导学生在理解诗词时进行合理而丰富的想象,不仅仅可以试用以上的方法,还可以尝试这“将诗化文”。比如,在学习李煜的《虞美人》,李清照的《声声慢》等等时,我让学生分别将改写成第三人称,第二人称或第一人称的写景抒情散文。只要尝试,学生的想象力就能让人欣喜,每次都感觉受益匪浅。时表扬和鼓励。当学生在学习历史碰到困难时一,老师的立足点是:鼓励学生自己通过努力能够解决的问题,就鼓励他们自己解决。如果是不能解决的问题,老师要做的也仅是在一旁提示和启发,把思考及寻求解决问题方法的任务交给学生。当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使问题得到解决时,就会喜上眉梢、信心倍增。为了更好的实现上述目标,笔者将上述目标分成课内目标和课外目标。课内目标包括:上课时的注意力、笔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做课堂作业等方面的良好习惯的养成。课外目标包括:预习、复习,碰到学习困难时采取的行动等方面的良好习惯的养成。
总之,只有使学生喜欢历史科,喜欢历史老师,激发和增强学习历史的兴趣,树立学好历史的信心和信念,才能提高乡村中学的历史教学水平,提高学生历史学习成绩。
一、诗歌教学导入要强调新鲜、奇特。激发学生趣味。
第一方面,保持诗歌的陌生化,有意识的忽略传统的课前预习。
长期以来。我们已形成这样的教学模式:课前预习一课上学习—课后复习。而语文学科更被约定俗成为:课前学生扫除文字障碍(查字典,掌握生字词),熟悉内容,课上老师检查字词,讲解内容和主旨;课后记背及练习有关内容。这就使诗歌学习这种娱情审美的乐事变成了枯燥机械学习的模式。我们何尝不能简化学生阅读程序——取消传统的熟读,让学生怀着饱满的好奇心在课堂上直接进入新的课文的学习。让学生在注意和期待的心理驱动下,主动地阅读、探究。当然,这并不是全盘否定课前的预习,其有存在的价值。学生自主的去熟悉字词,了解作家生平、写作背景、创作风格及作家的其他作品,这更是一件令老师无比快意的事了。可这恐怕只有寥寥几个的学生吧,对大多数同学而言,预习只是一种停留在形式上的作业罢了。所以对诗歌的新、陌生就能成为大多数学生的共同特征。而这何尝不是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的呢?
第二方面,抓住契机,创新导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抓住学生对诗歌的陌生这一契机,通过创设情境,或介绍背景,或把诗歌泛化为感人的故事,并充分利用直观、形象的视听手段,来激发学生对于诗歌的兴趣,使他们能够通过不同的路径进入诗歌鉴赏的状态。应该说每篇诗歌,如果仔细研究,都能找到调动学生兴趣的突破口。如有些诗歌可以利用背景知识及诗人的魅力来调动学生的学诗兴趣。例如学习《再别康桥》时,对诗人徐志摩,学生们不会很陌生的,很多同学都看过电视剧《人间四月天》。即便如此,同学们对他的认识也只能停留在较生疏的层面,而人们往往对了解一点又不能认识很清楚的事物有一种要探究的欲望,这是引导学习的良好的契机。用声情并茂的语言较详细的介绍了他的一生经历,创作情况,以及有关对徐志摩研究的评价,能够有效激发,学习《再别康桥》一诗时热情就更加高涨了。
二、诗歌教学过程.强调少齐读。多涵咏。
诵读可以让学生初步感受诗歌意境。通过诵读时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语气变化还可以更为亲切、真实地体会到作者彼时彼地的真情实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美的熏陶、艺术的感染和哲理的启迪,并由此达到“人境”的状态。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往往习惯以齐声朗读组织学生学习。因为其昂扬的气势,整齐的节奏,能让人感到课堂气氛活跃.学习氛围很浓。但我们不得不思考这样的问题:是不是所有的诗歌都合适齐读呢?齐整的朗读声中又有多少学生在细细的感受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音乐美呢?
首先,齐读导致学生难以把握诗歌所表达的感情基调。诗词中对意境的把握是欣赏诗词的关键,意象把握得好了才有可能把握感情基调,这两者都抓住了,才能与诗人一起同哭同泣同笑同乐。但是,哄亮昂扬的齐读朗读可能破坏了诗歌的意境,导致学生难以把握诗歌所表达的感情基调。其次,齐读无法使学生体会诗歌中表现的微妙的情感和优美的意境。诗歌是感情高度凝结的文体,必须以读者细腻的体味来感受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因此需要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去品味诗歌,去咀嚼诗歌。第三,齐读不利于学生形成阅读个性。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对于同一篇文章,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理解,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戏剧如此,小说如此,诗歌又何尝不如此呢?
所以,不合适宜的齐读并不能真正发挥其功能;相反,会带来许多负面的影响。这就要求我们这些教师,能根据诗歌的特点,运用多种形式的涵咏、自读。古人“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歌咏之”,我们不也可以浅唱、低吟。动情处放声高歌,让学生自然的体会诗歌的音乐美、语言美、意境美。在涵咏中品味如《雨巷>中丁香花般的幽怨。相信如此,学生对诗歌的阅读会越发感兴趣,从而使学生对诗歌感情基调的把握上更明晰。
三、诗歌鉴赏,少强调明确统一。多个体感悟
诗歌作为一高度语言凝结的艺术,在简单的言语中,蕴涵着作者的深情,必须通过我们的联想和想象来读取的。对诗歌鉴赏主要是通过读者自己对艺术的感受来完成的,教师的讲解无法代替学生们各自不同的探索。
但在现实教学中,我们却往往习惯将诗歌的分析结构做权威式的概括。从而导致学生习惯于等待老师讲授唯一的分析结论,形成了学生理解上的被动性、单一性、概念化等现象。这是与当前课改的精神是背道而驰的。
例如《死水》,课后练习有这样的题目:“死水”可能有什么象征意义。这题目的设置,应该为我们鉴赏诗歌提供些启示:象征是诗歌创作中常用的手法,但对象征的还原不可一概而论。指导学生分析象征手法时,要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只要言之有理答案可以是丰富多彩的。同样,诗歌是一定时代生活的反映,也是一个作家思想、人格的写照。理解诗歌不能忽略时代和诗人本身的特征,但是绝不能用时代和诗人的特征局限了对诗歌的理解。同时要看到,作家的思想,感情是复杂的,影响作家思想感情的因素也是多元的;时代、杜会对作家思想感情的影响更是复杂曲折的,作家思想、感情在具体作品中的体现同样复杂,甚至是微妙曲折的。”例如豪放派的代表苏东坡,有着“大江东去”的壮阔场面与豪迈情怀。但是不是豪放派所有的词都是这样呢?实际上,苏东坡本人的《江城子》一词,怀念自己的妻子不幸早逝,抒发了浓重的哀思。这首诗情词凄切,感人至深。此词虽不屑婉约,但也不乏绵绵情意。这也是说明对诗歌的理解是不能以概念来判定的。
四、诗歌教学要引导学生进行充分的想象
诗歌所提供的信息是复杂多样的。诗歌的语言是片段式,中间充满着许许多多的空白,使欣赏者一时难以把握其真正的思想内涵。尤其是我们的学生,因为他们自身生活经验的缺乏,与诗人情思上存有隔膜,无法与作品对等交流,产生共鸣。这就需要教师引导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试想,如果不能充分调动想象力,学生怎样去理解“红杏枝头春意闹”中“闹”的妙处?又怎样去体会“杨柳岸晓风残月”和“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区别?更不要说去理解“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禅意了。
例如学习《沁园春·长沙》时,为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可以让所有学生们假设自己就是著名导演,现在要拍一部《沁园春?长沙》,剧本就是这首词。要求必须忠实剧本,合理想象,而且要好看。四人一组,组成拍摄小组,通过讨论完成拍摄任务,然后请组长用语言展现本组拍摄出来的画面。这样学生带着很大的热情投入到讨论中去,接着,再按照诗词讲授的传统思路,对《沁园春·长沙》作了详细的分析,学生非常容易接受。
引导学生在理解诗词时进行合理而丰富的想象,不仅仅可以试用以上的方法,还可以尝试这“将诗化文”。比如,在学习李煜的《虞美人》,李清照的《声声慢》等等时,我让学生分别将改写成第三人称,第二人称或第一人称的写景抒情散文。只要尝试,学生的想象力就能让人欣喜,每次都感觉受益匪浅。时表扬和鼓励。当学生在学习历史碰到困难时一,老师的立足点是:鼓励学生自己通过努力能够解决的问题,就鼓励他们自己解决。如果是不能解决的问题,老师要做的也仅是在一旁提示和启发,把思考及寻求解决问题方法的任务交给学生。当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使问题得到解决时,就会喜上眉梢、信心倍增。为了更好的实现上述目标,笔者将上述目标分成课内目标和课外目标。课内目标包括:上课时的注意力、笔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做课堂作业等方面的良好习惯的养成。课外目标包括:预习、复习,碰到学习困难时采取的行动等方面的良好习惯的养成。
总之,只有使学生喜欢历史科,喜欢历史老师,激发和增强学习历史的兴趣,树立学好历史的信心和信念,才能提高乡村中学的历史教学水平,提高学生历史学习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