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河北省超六成房地产开发项目违法的消息席卷全国,石家庄违法项目高达93.8%的数据更是震惊舆论。
整治房地产项目违法开发,一直是地方政府相关部门的常态化工作之一,但从2014年12月起,石家庄市乃至河北省整治房地产违法建设的行动却成为全国舆论关注的热点。
通过舆情监测发现,自2014年11月起,石家庄市查处并公布房地产违法项目的力度开始加大,该市房管局和市政府于2014年11月14日、12月1日和12月15日相继发布有关政策文件。在12月的短短7天内,石家庄公示注销房企开发资质40家。
与石家庄相比,河北省其他10市相对沉寂。然而,随着2014年12月29日河北省房地产开发建设违法行为专项整治电视电话会议召开,情况发生了变化。一场自石家庄市开展的房地产违法项目整治行动最后升级为河北省的行动。有舆论预测,2015年上半年的河北楼市将经历一场“大整顿”。
对于河北省如此大力度的“严查开发企业”,舆论推测,其原因是2014年中央巡视组第二轮巡视整改清单中所指出的有关河北省“城建领域腐败问题突出”、“一些地方违规房地产项目占90%以上”等问题,这对河北震动巨大。
2014年12月初,由河北省住建厅厅领导带队,对石家庄、邢台、廊坊等6个设区市的自查情况进行抽查,其结果印证了中央巡视组指出的问题。
舆情热度的陡增虽离不开事件主体的进一步行动,但更离不开媒体传播的力度。从新闻媒体报道来看,在2015年1月前,媒体的新闻报道在标题中并未使用“河北”一词,地市名,尤其是“石家庄”的“上榜率”极高。
然而自1月开始,“河北房地产违法项目”开始出现在新闻标题中,3月达到峰值。河北省内媒体持续关注,3月17日和18日《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新闻频道对事件报道引发的媒体大规模转载,一定程度上助推了舆情走向白热化。
作为自媒体舆论场主体的普通网民,对该事件的反应则较为平淡。监测数据显示,在长达近5个月的监测期内,河北地区网民针对该事件表态的比例仅为19%,在舆情热度较高的3月份,河北网民表态也仅为10%。
与媒体批评当地政府监管不力、应从源头遏制违法建设并严惩官员腐败等论调略有不同,网民认为,某些地方政府成为这场行动的最大赢家:既打击了违法企业博得了名声,又能从“违法变合法”中获取利益;而已缴纳购房款购买违法房企开发楼盘的民众则沦为输家。
整治房地产项目违法开发,一直是地方政府相关部门的常态化工作之一,但从2014年12月起,石家庄市乃至河北省整治房地产违法建设的行动却成为全国舆论关注的热点。
通过舆情监测发现,自2014年11月起,石家庄市查处并公布房地产违法项目的力度开始加大,该市房管局和市政府于2014年11月14日、12月1日和12月15日相继发布有关政策文件。在12月的短短7天内,石家庄公示注销房企开发资质40家。
与石家庄相比,河北省其他10市相对沉寂。然而,随着2014年12月29日河北省房地产开发建设违法行为专项整治电视电话会议召开,情况发生了变化。一场自石家庄市开展的房地产违法项目整治行动最后升级为河北省的行动。有舆论预测,2015年上半年的河北楼市将经历一场“大整顿”。
对于河北省如此大力度的“严查开发企业”,舆论推测,其原因是2014年中央巡视组第二轮巡视整改清单中所指出的有关河北省“城建领域腐败问题突出”、“一些地方违规房地产项目占90%以上”等问题,这对河北震动巨大。
2014年12月初,由河北省住建厅厅领导带队,对石家庄、邢台、廊坊等6个设区市的自查情况进行抽查,其结果印证了中央巡视组指出的问题。
舆情热度的陡增虽离不开事件主体的进一步行动,但更离不开媒体传播的力度。从新闻媒体报道来看,在2015年1月前,媒体的新闻报道在标题中并未使用“河北”一词,地市名,尤其是“石家庄”的“上榜率”极高。
然而自1月开始,“河北房地产违法项目”开始出现在新闻标题中,3月达到峰值。河北省内媒体持续关注,3月17日和18日《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新闻频道对事件报道引发的媒体大规模转载,一定程度上助推了舆情走向白热化。
作为自媒体舆论场主体的普通网民,对该事件的反应则较为平淡。监测数据显示,在长达近5个月的监测期内,河北地区网民针对该事件表态的比例仅为19%,在舆情热度较高的3月份,河北网民表态也仅为10%。
与媒体批评当地政府监管不力、应从源头遏制违法建设并严惩官员腐败等论调略有不同,网民认为,某些地方政府成为这场行动的最大赢家:既打击了违法企业博得了名声,又能从“违法变合法”中获取利益;而已缴纳购房款购买违法房企开发楼盘的民众则沦为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