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根据作者在实践教学中的体会,在回顾了计算机操作基础课的教学历程后,详细阐述了计算机操作基础课教学的目标和意义,强调课程继续开设存在客观现实的需要。在新的教学环境、条件和理念影响下,探讨了采用新的应对举措来组织和完善教學,扎实做基础教学研究,向社会输出高技能人才。
【关键词】计算机操作基础课实践教学;分析思考;应对举措
《计算机操作基础》是本科学生入校后开设的一门计算机基础类课程,内容主要包括Windows操作系统及Office办公软件的实际应用。课程的任务是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倡导学生利用创新的网络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平台进行自主学习,教师起到督促引导的作用,给学生进行答疑、作业批改、问题交流等,从而实现翻转课堂的目标。学生通过对Windows、Word、Excel和PPT软件的自主学习,熟练掌握它们的使用方法,能够在工程实践中初步掌握选择、使用或开发恰当的技术、资源和工具,在自主学习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拓展到其他课程的学习中,让学生具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变化的潜质,为后续课程的展开及实际工作的应用打下良好基础。
一、课程的回顾
改革开放后,大学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是从磁盘操作系统、BASIC语言起步的,经过多年的探索,微软推出了Windows视窗操作系统和Office办公软件,同时在该平台上也涌现出其它各类软件,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也就应运而生,在经历一段时间的教学积累,计算机文化基础课出现了,它的教学内容全面、系统、连贯,利用多媒体平台、课件,全方位多角度开展教学,信息量倍增。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力度加大,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分解出了计算机操作基础和大学计算机基础。其中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融进了计算机操作基础,由学生在机房自学,老师负责督促和答疑。近年来计算机操作基础课的存废一直是多方争议的话题,从小学就开有信息技术课,到初中高中的强化,电脑已经成为家庭必备的电器,持取消观点的认为,该课程浪费了宝贵的教育资源和学生精力。反过来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也在稳步升级,学生也需要对新的界面和操作方法有一个再认知和亲近的过程,特别是近两年,对国产相关软件的呼吁和期盼也在递增,持赞成观点的认为,课程应该保留,考虑到学生的生源,以及入学后分级考试的成绩,现阶段计算机操作基础课的教学非但没有过时,还应有序推进。
二、课程的目标和意义
学生通过计算机操作基础课的学习,能够轻松驾驭Windows10,操控文字处理、电子表格和演示文稿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和高级应用,解决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具体问题,达到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office的考核标准。课程开设的现实需求和意义如下。
(一)养成学生自学的习惯
计算机操作基础课是学生在实验室自学完成的,没有教师上课,学生开始会蒙圈,时间一长才能适应。慕课平台上有实验指导书、教学视频、实验素材,学习通上有课后作业。每个学生都需仔细耐心观看有计时功能的视频,下载实验素材,一遍两遍模仿视频中的动作步骤演示,直至通晓运作,并上传实验结果。作业是选择、判断、填空一类的客观题,学生使用手机填报,方便灵活。
(二)练就全面解析的能力
完成指导书上的实验项目,教师常常鼓励学生拓展思维,找出一条或者多条不同于视频中的解决办法。选定Word文本,学生掌握了按住鼠标左键涂黑,就心满意足,其实按下快捷键Ctrl+A,在选定栏上单击、双击、三击鼠标左键,也会闪现同样的效果。做完作业对答案,是学生正常的心态,对部分学习不扎实、不自信的学生,教师不要脱口说出结论,引导学生去图书馆或者上网查阅,是练就辨识和解析素质的通道。
(三)积聚课程的铺垫
学习操作系统,办公软件看似简单,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偏偏到了编程时,不会使用ctrl键、shift键的学生不在少数,计算机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顺利展开,在于基础教学的层层积累铺垫。学生只有掌握相对独立却又相互联系的基础知识,才能逐渐树立系统工程的思想,才能循序渐进更好的完成后续课程的学习。
三、应对举措
(一)突出实验教学
Windows的系统设置,资源管理器对文件和文件夹管理。Word长文档自动生成目录、表格的编辑、图文混排。Excel图表的格式化、数据列表的排序、筛选、分类汇总。PPT幻灯片的超链接、动画技术和放映演示文稿。这些都是计算机操作基础课较难把握的内容,学好的唯一途径是亲自动手、反复练习。学到闭上眼睛也能领悟实验的要领和完整地运行过程。学习是枯燥乏味的延续,也是熟能生巧的突破。
(二)更新教学内容
操作系统经历了DOS、Win32/98/XP/Win7/Win10,Office也有2003/2010/2016等等多个版本,把最新版的特点功能传授给学生,让他们在实践中快速上手,是教师教学的责任,也是课程生命力的完美诠释。计算机操作基础课程的持续更新,对教师和实验设备都是挑战,可以逆向敦促办学水平的提升。
(三)更新教学方法
慕课、学习通是互联网与教育紧密融合的产物,提供学生自学的各种实时互动、有声有色的多媒体应用,实现基于音频、视频和数据的信息交互和共享。引进VR系统,让学生在实验中体验虚拟世界的多源信息融汇、三维动态全景和实体仿真的行为脉络,在实验中激活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
(四)完善教学资料课件
由于软件更新较快,出版教材跟不上教学的节奏,编写自学指导书,在重点和难点处加上通书易懂的说明,是计算机操作基础课的大纲要求。多媒体课件是辅助教学的得力工具,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分类,然后把文字、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素材在时间和空间两方面进行重组,使它们成为学生赖以生存的“精神食粮”。
(五)云系统
机房系统走过单机、有还原卡的单机、有保护卡并联网的单机、云系统平台,单机系统维护,往往工作到半夜。有了还原卡,一边教学一边恢复是常态。有了网络保护卡,做好一台“母机”,定期克隆系统,对电脑运行增添一份安全保障。云系统平台,忽略了对单机的维护,从根本上减轻了教师的劳动强度。
四、结束语
国家对本科教育在逐步调整,高校围绕教学为中心的政策正在回归。计算机操作基础课的教学对新生的触动是很大的,随着学习方式的不断优化,众多历练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手段迭出,教师扎实做基础教学研究,向社会输送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 陈利,薛礼等.大学计算机基础.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16年8月.
【关键词】计算机操作基础课实践教学;分析思考;应对举措
《计算机操作基础》是本科学生入校后开设的一门计算机基础类课程,内容主要包括Windows操作系统及Office办公软件的实际应用。课程的任务是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倡导学生利用创新的网络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平台进行自主学习,教师起到督促引导的作用,给学生进行答疑、作业批改、问题交流等,从而实现翻转课堂的目标。学生通过对Windows、Word、Excel和PPT软件的自主学习,熟练掌握它们的使用方法,能够在工程实践中初步掌握选择、使用或开发恰当的技术、资源和工具,在自主学习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拓展到其他课程的学习中,让学生具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变化的潜质,为后续课程的展开及实际工作的应用打下良好基础。
一、课程的回顾
改革开放后,大学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是从磁盘操作系统、BASIC语言起步的,经过多年的探索,微软推出了Windows视窗操作系统和Office办公软件,同时在该平台上也涌现出其它各类软件,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也就应运而生,在经历一段时间的教学积累,计算机文化基础课出现了,它的教学内容全面、系统、连贯,利用多媒体平台、课件,全方位多角度开展教学,信息量倍增。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力度加大,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分解出了计算机操作基础和大学计算机基础。其中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融进了计算机操作基础,由学生在机房自学,老师负责督促和答疑。近年来计算机操作基础课的存废一直是多方争议的话题,从小学就开有信息技术课,到初中高中的强化,电脑已经成为家庭必备的电器,持取消观点的认为,该课程浪费了宝贵的教育资源和学生精力。反过来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也在稳步升级,学生也需要对新的界面和操作方法有一个再认知和亲近的过程,特别是近两年,对国产相关软件的呼吁和期盼也在递增,持赞成观点的认为,课程应该保留,考虑到学生的生源,以及入学后分级考试的成绩,现阶段计算机操作基础课的教学非但没有过时,还应有序推进。
二、课程的目标和意义
学生通过计算机操作基础课的学习,能够轻松驾驭Windows10,操控文字处理、电子表格和演示文稿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和高级应用,解决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具体问题,达到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office的考核标准。课程开设的现实需求和意义如下。
(一)养成学生自学的习惯
计算机操作基础课是学生在实验室自学完成的,没有教师上课,学生开始会蒙圈,时间一长才能适应。慕课平台上有实验指导书、教学视频、实验素材,学习通上有课后作业。每个学生都需仔细耐心观看有计时功能的视频,下载实验素材,一遍两遍模仿视频中的动作步骤演示,直至通晓运作,并上传实验结果。作业是选择、判断、填空一类的客观题,学生使用手机填报,方便灵活。
(二)练就全面解析的能力
完成指导书上的实验项目,教师常常鼓励学生拓展思维,找出一条或者多条不同于视频中的解决办法。选定Word文本,学生掌握了按住鼠标左键涂黑,就心满意足,其实按下快捷键Ctrl+A,在选定栏上单击、双击、三击鼠标左键,也会闪现同样的效果。做完作业对答案,是学生正常的心态,对部分学习不扎实、不自信的学生,教师不要脱口说出结论,引导学生去图书馆或者上网查阅,是练就辨识和解析素质的通道。
(三)积聚课程的铺垫
学习操作系统,办公软件看似简单,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偏偏到了编程时,不会使用ctrl键、shift键的学生不在少数,计算机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顺利展开,在于基础教学的层层积累铺垫。学生只有掌握相对独立却又相互联系的基础知识,才能逐渐树立系统工程的思想,才能循序渐进更好的完成后续课程的学习。
三、应对举措
(一)突出实验教学
Windows的系统设置,资源管理器对文件和文件夹管理。Word长文档自动生成目录、表格的编辑、图文混排。Excel图表的格式化、数据列表的排序、筛选、分类汇总。PPT幻灯片的超链接、动画技术和放映演示文稿。这些都是计算机操作基础课较难把握的内容,学好的唯一途径是亲自动手、反复练习。学到闭上眼睛也能领悟实验的要领和完整地运行过程。学习是枯燥乏味的延续,也是熟能生巧的突破。
(二)更新教学内容
操作系统经历了DOS、Win32/98/XP/Win7/Win10,Office也有2003/2010/2016等等多个版本,把最新版的特点功能传授给学生,让他们在实践中快速上手,是教师教学的责任,也是课程生命力的完美诠释。计算机操作基础课程的持续更新,对教师和实验设备都是挑战,可以逆向敦促办学水平的提升。
(三)更新教学方法
慕课、学习通是互联网与教育紧密融合的产物,提供学生自学的各种实时互动、有声有色的多媒体应用,实现基于音频、视频和数据的信息交互和共享。引进VR系统,让学生在实验中体验虚拟世界的多源信息融汇、三维动态全景和实体仿真的行为脉络,在实验中激活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
(四)完善教学资料课件
由于软件更新较快,出版教材跟不上教学的节奏,编写自学指导书,在重点和难点处加上通书易懂的说明,是计算机操作基础课的大纲要求。多媒体课件是辅助教学的得力工具,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分类,然后把文字、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素材在时间和空间两方面进行重组,使它们成为学生赖以生存的“精神食粮”。
(五)云系统
机房系统走过单机、有还原卡的单机、有保护卡并联网的单机、云系统平台,单机系统维护,往往工作到半夜。有了还原卡,一边教学一边恢复是常态。有了网络保护卡,做好一台“母机”,定期克隆系统,对电脑运行增添一份安全保障。云系统平台,忽略了对单机的维护,从根本上减轻了教师的劳动强度。
四、结束语
国家对本科教育在逐步调整,高校围绕教学为中心的政策正在回归。计算机操作基础课的教学对新生的触动是很大的,随着学习方式的不断优化,众多历练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手段迭出,教师扎实做基础教学研究,向社会输送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 陈利,薛礼等.大学计算机基础.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16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