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从古代的原始歌谣、诗三百、楚辞、汉魏六朝的乐府,到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的
诗词歌曲,犹如一条灿烂的银河,在中华文明史上熠熠閃光。继承、学习和发扬这一伟大的文化遗产,是
我们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初中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而诗歌教学在其中独具优
势。可见,诗歌教学是培养学生文学趣味、文学素养的最佳媒介之一。在教学中,我们首先要充分挖掘诗
歌教学的美育功能,展现诗歌的魅力。中国古典诗歌的主情传统决定了它是一种美文学,通过学习,引导
学生体味和鉴赏古诗词中所蕴含的自然美、田园美、情感美、友谊美。
古代诗词既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丰富的语言宝库,它们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学习古代
诗词,既可以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丰厚自己的文化素养,培养文学鉴赏能力,又能学习前人的语言经验
,为我所用,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水平。我们可以从修身、处世、治学、持家、明礼、交友、气节、励志
等方面引导学生。青少年时期精力最旺盛、记忆力最强,训练记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丰富,慢慢
理解消化,无疑将对学生完善自身人格修养、提升文化品味起到积极作用。
我们先来欣赏七年级上册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
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诗的首句抓住自下(游)向上(游)、由远及近眺望黄河的特殊感受,描绘出"黄河远上白云间"的动人画
面:汹涌澎湃、波浪滔滔的黄河竟像一条丝带迤逦飞上云端。写得真是深思飞跃,气象开阔。诗人的另一
名句"黄河入海流",其观察角度与此正好相反,是自上而下的目送;而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虽也写观
望上游,但视线运动却又由远及近,与此句不同。"黄河入海流"和"黄河之水天上来",同是着意渲染黄河
一泻千里的气派,表现的是动态美,而"黄河远上白云间",方向与河的流向相反,意在突出其源远流长的
闲远仪态,表现的是一种静态美。同时展示了边地广漠壮阔的风光,不愧为千古奇句。
次句"一片孤城万仞山"出现了塞上孤城,这是此诗主要意向之一,属于"画卷"的主体部分。"黄河远上白
云间"是它远大的背景,"万仞山个"是它靠近的背景。在远川高山的反衬下,益见此城地势险要、处境孤
危。"一片"是唐诗习用语词,往往与"孤"连文(如"孤帆一片""一片孤云"等等),这里相当于"一座",而
在词彩上多一层"单薄"的意思。这样一座漠北孤城,当然不是居民点,而是戍边的堡垒,同时暗示读者诗
中有征夫在。"孤城"作为古典诗歌语汇,具有特定的涵义。它往往与离人愁绪联结在一起,如"遥知汉使
萧关外,愁见孤城落日边"(王维《送韦评事》)等。第二句"孤城"意象先行引入,为下两句进一步刻画
征夫的心理做好了准备。
诗起于写出川的雄阔苍凉,承以戍守者处境的孤危。第三句忽而一转,引入羌笛之声。羌笛所奏乃《折杨
柳》曲调,这就不能不勾起征夫的离愁了。此句是化用乐府《横吹曲辞·折杨柳歌辞》"上马不捉鞭,反
折杨柳枝。碟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的诗意。折柳赠别的风习在唐时最盛。"杨柳"与离别有更直接的关
系。所以,人们不但见了杨柳会引起别愁,连听到《折杨柳》的笛曲也会触动离恨。而"羌笛"句不说"闻
折柳"却说"怨杨柳",造语尤妙。这就避免直接用曲调名,化板为活,且能引发更多的联想,深化诗意。
玉门关外,春风不度,杨柳不青,离人想要折一枝杨柳寄情也不能,这就比折柳送别更为难堪。征人怀着
这种心情听曲,似乎笛声也在"怨杨柳",流露的怨情事强烈的,而以"何须怨"的宽解语委婉出之,深沉含
蓄,耐人寻味。这第三句以问语转出了如此浓郁的诗意,末句"春风不度玉门关"也就水到渠成。用"玉门
关"一语入诗也与征人离思有关。《后汉书·班超传》云:"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所以末
句正写边地苦寒,含蓄着无限的乡思离情。如果把这首《凉州词》与中唐以后的某些边塞诗(如张乔《河
湟旧卒》)加以比较,就会发现,此诗虽极写戍边者不得还乡的怨情,但写得悲壮苍凉,没有衰飒颓唐的
情调,表现出盛唐诗人广阔的心胸。即使写悲切的怨情,也是悲中有壮,悲凉而慷慨。"何须怨"三字不仅
见其艺术手法的委婉蕴籍,也可看到当时边防将士在乡愁难禁时,也意识到卫国戍边责任的重大,方能如
此自我宽解。也许正因为《凉州词》情调悲而不失其壮,所以能成为"唐音"的典型代表。
古诗所蕴含的自然美、情感美、友谊美在这首诗里得到了前所没有的体现。
我们接着来欣赏八年级语文下册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方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
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这是一首伤感离别的的爱情诗。
首联写暮春时与自己索爱的女子离别的伤感情景。"相见时难"的"难",指困难,"别亦难"的"难",指难受
,两个"难"字意思不同。见面本来就很困难,所以分别时也令人难受。"东方无力百花残",渲染了当时离
别的气氛,情景交融。"东方"即春风,"残"字使人有凄楚的感觉。
颔联写别后相思,以两个生动的比喻表白自己对所爱的人至死不渝的神情。"方""始",都是"才"的意思。
春蚕直到死的时候才停止吐丝,蜡烛燃尽时才停止流烛泪。这里的"丝"与思念的"思"谐音,蚕丝和蜡泪象
征爱情;而"死"和"泪",则暗示爱情带有浓郁的悲剧色彩。也有人认为这里可能是诗人借以抒发政治上屡 遭挫折后的苦闷心情。
颈联设想对方伤感久别的种种情景。古人说:"女为悦己者容。"故诗人转写对方即从晓妆对镜落笔。"但
愁云鬓改",是对青春年华的逝去表示忧虑。一个"改"字,见出离别之久,相思之苦。当诗人夜晚独对荧
荧烛泪之时,所爱的人也许正在凄清的月光下踯躅苦吟吧?"应觉月光寒",揣度对方的处境和感受,可谓
一往情深。
尾联表达诗人的愿望:有人为他们传递信息。将对方住处比作"蓬山",含有可望而不可即之意。为什么见
面这般难?其间必有难以逾越的障碍。甚至连打探一下她的音讯也不容易,只有请神话传说中的青鸟帮忙
了。"青鸟殷勤为探看",只是诗人苦苦相思时的一种愿望而已。"为探看"即为我探探看,口气中充
满期待之意。因为律诗押平声韵,所以这里的"看"字要读平声。
全诗把别后相思写得缠绵悱恻,诗人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令人动容。古人说"别易会难",而本篇开头却说"
相见时难别亦难",将古语加以变化运用,在含意上翻进一层,由此可见诗人对离愁别恨的体会之深。"春
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一联,以象征手法描写至死不渝的爱情,语言巧妙多姿,最为精彩感人
,因而古今传诵。
在这首诗里我们欣赏到了古诗词中所蕴含的淋漓尽致的情感美。
我们再来欣赏九年级语文下册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第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
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鉄衣冷难着。瀚
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作者用敏锐的观察力和感受力捕捉边塞奇观,笔力矫健,有大笔挥洒,如"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
里凝";有细节勾勒,如"风掣红旗冻不翻";有真实的摹写,也有浪漫奇妙的想象,如"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诗作再现了边地瑰丽的自然风光,充满浓郁的边地生活气息。全诗融合着强烈的主观
感受,在歌咏自然景观的同时还表现了雪中送人的真挚情谊。诗情内涵丰富,意境鲜明独特,具有强烈的
艺术感染力。诗的语言明朗优美,有利用换韵与场景画面交替的配合,形成跌宕生姿的节奏旋律。诗中或
二句一转韵,或四句一转韵,转韵时场面必更新:开篇入声起音陡促,与风狂雪猛画面配合;继而音韵轻
柔舒缓,随即出现"春暖花开"的美景;以下又转沉滞凝涩,出现军中苦寒情事;末四句渐入徐缓,画面上
出现渐行渐远的马蹄印迹,使人低回不已。全诗音情配合极佳,当得"有声有色"的称誉。
在这首诗里,我们不难欣赏到诗中所蕴含的自然美、田园美、情感美、友谊美。
综上所述,古代诗词既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丰富的语言宝库,它们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學习古代诗词,既可以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丰厚自己的文化素养,培养文学鉴赏能力,又能学习前人
的语言经验,为我所用,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水平。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可以从修身、处世、治学、持
家、明礼、交友、气节、励志等方面引导学生。通过对古诗词的学习,引导学生体味和鉴赏古诗词中所蕴
含的自然美、田园美、情感美、友谊美,将对学生完善自身人格修养、提升文化品味起到积极作用。
诗词歌曲,犹如一条灿烂的银河,在中华文明史上熠熠閃光。继承、学习和发扬这一伟大的文化遗产,是
我们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初中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而诗歌教学在其中独具优
势。可见,诗歌教学是培养学生文学趣味、文学素养的最佳媒介之一。在教学中,我们首先要充分挖掘诗
歌教学的美育功能,展现诗歌的魅力。中国古典诗歌的主情传统决定了它是一种美文学,通过学习,引导
学生体味和鉴赏古诗词中所蕴含的自然美、田园美、情感美、友谊美。
古代诗词既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丰富的语言宝库,它们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学习古代
诗词,既可以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丰厚自己的文化素养,培养文学鉴赏能力,又能学习前人的语言经验
,为我所用,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水平。我们可以从修身、处世、治学、持家、明礼、交友、气节、励志
等方面引导学生。青少年时期精力最旺盛、记忆力最强,训练记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丰富,慢慢
理解消化,无疑将对学生完善自身人格修养、提升文化品味起到积极作用。
我们先来欣赏七年级上册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
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诗的首句抓住自下(游)向上(游)、由远及近眺望黄河的特殊感受,描绘出"黄河远上白云间"的动人画
面:汹涌澎湃、波浪滔滔的黄河竟像一条丝带迤逦飞上云端。写得真是深思飞跃,气象开阔。诗人的另一
名句"黄河入海流",其观察角度与此正好相反,是自上而下的目送;而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虽也写观
望上游,但视线运动却又由远及近,与此句不同。"黄河入海流"和"黄河之水天上来",同是着意渲染黄河
一泻千里的气派,表现的是动态美,而"黄河远上白云间",方向与河的流向相反,意在突出其源远流长的
闲远仪态,表现的是一种静态美。同时展示了边地广漠壮阔的风光,不愧为千古奇句。
次句"一片孤城万仞山"出现了塞上孤城,这是此诗主要意向之一,属于"画卷"的主体部分。"黄河远上白
云间"是它远大的背景,"万仞山个"是它靠近的背景。在远川高山的反衬下,益见此城地势险要、处境孤
危。"一片"是唐诗习用语词,往往与"孤"连文(如"孤帆一片""一片孤云"等等),这里相当于"一座",而
在词彩上多一层"单薄"的意思。这样一座漠北孤城,当然不是居民点,而是戍边的堡垒,同时暗示读者诗
中有征夫在。"孤城"作为古典诗歌语汇,具有特定的涵义。它往往与离人愁绪联结在一起,如"遥知汉使
萧关外,愁见孤城落日边"(王维《送韦评事》)等。第二句"孤城"意象先行引入,为下两句进一步刻画
征夫的心理做好了准备。
诗起于写出川的雄阔苍凉,承以戍守者处境的孤危。第三句忽而一转,引入羌笛之声。羌笛所奏乃《折杨
柳》曲调,这就不能不勾起征夫的离愁了。此句是化用乐府《横吹曲辞·折杨柳歌辞》"上马不捉鞭,反
折杨柳枝。碟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的诗意。折柳赠别的风习在唐时最盛。"杨柳"与离别有更直接的关
系。所以,人们不但见了杨柳会引起别愁,连听到《折杨柳》的笛曲也会触动离恨。而"羌笛"句不说"闻
折柳"却说"怨杨柳",造语尤妙。这就避免直接用曲调名,化板为活,且能引发更多的联想,深化诗意。
玉门关外,春风不度,杨柳不青,离人想要折一枝杨柳寄情也不能,这就比折柳送别更为难堪。征人怀着
这种心情听曲,似乎笛声也在"怨杨柳",流露的怨情事强烈的,而以"何须怨"的宽解语委婉出之,深沉含
蓄,耐人寻味。这第三句以问语转出了如此浓郁的诗意,末句"春风不度玉门关"也就水到渠成。用"玉门
关"一语入诗也与征人离思有关。《后汉书·班超传》云:"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所以末
句正写边地苦寒,含蓄着无限的乡思离情。如果把这首《凉州词》与中唐以后的某些边塞诗(如张乔《河
湟旧卒》)加以比较,就会发现,此诗虽极写戍边者不得还乡的怨情,但写得悲壮苍凉,没有衰飒颓唐的
情调,表现出盛唐诗人广阔的心胸。即使写悲切的怨情,也是悲中有壮,悲凉而慷慨。"何须怨"三字不仅
见其艺术手法的委婉蕴籍,也可看到当时边防将士在乡愁难禁时,也意识到卫国戍边责任的重大,方能如
此自我宽解。也许正因为《凉州词》情调悲而不失其壮,所以能成为"唐音"的典型代表。
古诗所蕴含的自然美、情感美、友谊美在这首诗里得到了前所没有的体现。
我们接着来欣赏八年级语文下册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方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
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这是一首伤感离别的的爱情诗。
首联写暮春时与自己索爱的女子离别的伤感情景。"相见时难"的"难",指困难,"别亦难"的"难",指难受
,两个"难"字意思不同。见面本来就很困难,所以分别时也令人难受。"东方无力百花残",渲染了当时离
别的气氛,情景交融。"东方"即春风,"残"字使人有凄楚的感觉。
颔联写别后相思,以两个生动的比喻表白自己对所爱的人至死不渝的神情。"方""始",都是"才"的意思。
春蚕直到死的时候才停止吐丝,蜡烛燃尽时才停止流烛泪。这里的"丝"与思念的"思"谐音,蚕丝和蜡泪象
征爱情;而"死"和"泪",则暗示爱情带有浓郁的悲剧色彩。也有人认为这里可能是诗人借以抒发政治上屡 遭挫折后的苦闷心情。
颈联设想对方伤感久别的种种情景。古人说:"女为悦己者容。"故诗人转写对方即从晓妆对镜落笔。"但
愁云鬓改",是对青春年华的逝去表示忧虑。一个"改"字,见出离别之久,相思之苦。当诗人夜晚独对荧
荧烛泪之时,所爱的人也许正在凄清的月光下踯躅苦吟吧?"应觉月光寒",揣度对方的处境和感受,可谓
一往情深。
尾联表达诗人的愿望:有人为他们传递信息。将对方住处比作"蓬山",含有可望而不可即之意。为什么见
面这般难?其间必有难以逾越的障碍。甚至连打探一下她的音讯也不容易,只有请神话传说中的青鸟帮忙
了。"青鸟殷勤为探看",只是诗人苦苦相思时的一种愿望而已。"为探看"即为我探探看,口气中充
满期待之意。因为律诗押平声韵,所以这里的"看"字要读平声。
全诗把别后相思写得缠绵悱恻,诗人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令人动容。古人说"别易会难",而本篇开头却说"
相见时难别亦难",将古语加以变化运用,在含意上翻进一层,由此可见诗人对离愁别恨的体会之深。"春
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一联,以象征手法描写至死不渝的爱情,语言巧妙多姿,最为精彩感人
,因而古今传诵。
在这首诗里我们欣赏到了古诗词中所蕴含的淋漓尽致的情感美。
我们再来欣赏九年级语文下册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第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
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鉄衣冷难着。瀚
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作者用敏锐的观察力和感受力捕捉边塞奇观,笔力矫健,有大笔挥洒,如"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
里凝";有细节勾勒,如"风掣红旗冻不翻";有真实的摹写,也有浪漫奇妙的想象,如"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诗作再现了边地瑰丽的自然风光,充满浓郁的边地生活气息。全诗融合着强烈的主观
感受,在歌咏自然景观的同时还表现了雪中送人的真挚情谊。诗情内涵丰富,意境鲜明独特,具有强烈的
艺术感染力。诗的语言明朗优美,有利用换韵与场景画面交替的配合,形成跌宕生姿的节奏旋律。诗中或
二句一转韵,或四句一转韵,转韵时场面必更新:开篇入声起音陡促,与风狂雪猛画面配合;继而音韵轻
柔舒缓,随即出现"春暖花开"的美景;以下又转沉滞凝涩,出现军中苦寒情事;末四句渐入徐缓,画面上
出现渐行渐远的马蹄印迹,使人低回不已。全诗音情配合极佳,当得"有声有色"的称誉。
在这首诗里,我们不难欣赏到诗中所蕴含的自然美、田园美、情感美、友谊美。
综上所述,古代诗词既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丰富的语言宝库,它们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學习古代诗词,既可以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丰厚自己的文化素养,培养文学鉴赏能力,又能学习前人
的语言经验,为我所用,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水平。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可以从修身、处世、治学、持
家、明礼、交友、气节、励志等方面引导学生。通过对古诗词的学习,引导学生体味和鉴赏古诗词中所蕴
含的自然美、田园美、情感美、友谊美,将对学生完善自身人格修养、提升文化品味起到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