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三的80后与早产的怀旧

来源 :中国图书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rgsd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2010年起,十余本展现80后童年记忆的图书陆续出版,它们迅速取代了《蚁族》、《裸婚》、《80后集体奔三》等揭示80后生存现状的图书,荣膺“最80后”的读本。
  综观这批图书,《80后的小时候》(张伟迪,中国华侨出版社,2009)、《80后回忆录》(包包,时代文艺出版社,2010)、《想当年:80后成长纪念册》(白小帆,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80后自己的老照片:令人温暖而伤感的回忆》(李维莉,新华出版社,2010)、《80后的集体回忆》(杨柳,当代中国出版社,2011)、《专属于80后的回忆》(李贤娜,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等等,封面或扉页的推介文字都围绕着“集体奔三”、“时光无情”、“童年陪伴”、“拒绝孤独”几个关键词展开,诚如《80后回忆录》编者包包所说“80后整整一代人,会从20lO年起集体奔三。不管多么想留住童年,飞逝的时间总是无情的。三十而立,真是让人热血进发却又唏嘘感叹。一起回忆童年走过的路,让80后在奔三的路上少一份孤独”。翻看这些由l亿多个童年共同铸就的纪念册,我们不难发现岁月除了留下历史的划痕,还镌刻出一组守望“三十而立”的80后群像。
  
  “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从“编”而不“作”说起
  
  2006年的德国世界杯让人们清楚地记住了两件事,一是蓝衣军团意大利夺冠,一是黄健翔为意大利的献身解说——“……在这一刻,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不是一个人!”。当时的80后正处在熬夜看球的年龄,充当着中国球迷的主力军,这句话也被80后迅速纳入他们的经典语录。其实用“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来概括80后回忆类图书也非常合适,这批书正是在努力传递着陪伴伦理和集体记忆,它们在提醒每一个80后:大家都不是一个人。
  不必翻看,仅仅从封面上就不难发现这样一个现象,这批80后回忆录没有作者,都是编者。虽然只一字之差,但传达出的意味却大不一样。作者,文章和艺术品的创造者;编者,将已有资料汇编成书的人。包包也好,杨柳也罢,他们都不愿把自己当做80后回忆录的创造者或版权拥有者,而宁愿做一个为所有80后服务的资料整理员,以此来标榜这段记忆不属于某一个人,而是1.6亿80后的集体记忆,他们不想传达任何自己的思想和情绪,只想送出陪伴和温暖。
  这里我们可以搬出莫里斯·哈布瓦赫的“集体记忆”这一概念。集体记忆作为一种社会建构,是社会成员在交往中因共同利益、共同需求和共同价值观而形成的对过去共有的意识,既保证了社会集体关系的延续性,又实现了某种社会关系的建构。在物质生活开始变得丰富但仍旧相对单一的80年代,孩子们的吃喝玩乐几乎如出一辙,仅有的差异也只停留在量上。大大泡泡糖、无花果、手掌机、不干胶……被当下这个物质极度丰富、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的时代所唤醒,一股脑儿地钻进80后的回忆录。作为记忆,它们早已失去了对人的诱惑和束缚,剩下的只有美好温暖的幻觉和因今非昔比而产生的情感共鸣。当80后读者流连于书中的那些童年最爱,并享受它因与现实之反差而传递出的快感,他们也同时按照80后这个概念框架完成了一次自我教化与认同——我们是80后的一分子,我们共同的昨天已被唤醒,我们在为自己和自己的曾经而感动。
  但是,当80后们心悦诚服地消费完集体记忆传递的温暖、感动和陪伴以后,是否应该冷静地追问一下,自己的童年真的是那样吗?有哪些内容为了集体记忆的营建而被被遗漏,又有哪些被添加?
  试想一个80年代初期生于农村的孩子,他的童年记忆里恐怕并没有麦丽素、健力宝和干脆面,至少不会像回忆录里描述的那般刻骨铭心。在个人记忆与集体记忆的差异背后,其实提示着我们关注80后这一集合概念的内涵问题。多数人都认同80后是生于1980至1989年一代人的统称,但这只是一个简单的时间概念,从社会赋予这一群体喜欢独占、叛逆性强、追求时尚等特性来看,80后专指生于城市相对富裕家庭的那部分孩子,而农村孩子虽然生于80年代但仍旧被排除在80后群体之外。从这个角度看,目前流行的这批80后回忆类图书,是一小部分拥有话语权的80后文化精英,以回忆为手段而进行的群体想象性建构。貌似质朴的童年回忆里,融入了一个被刻意制造的群体对当下的关切和对明天的期许。
  
  “人是铁范儿是钢,一天不晒闲得慌”——这次晒的是“老照片”
  
  “人是铁范儿是钢,一天不晒闲得慌”是非常典型的80后流行语,什么是“范儿”似乎很难说清楚,差不多就是要拿出來让人看到的那一面,而让别人看到的途径就是“晒”。80后小的时候晒零食、文具和玩具;稍长一些晒学习成绩、父母工作和母校名气;长大成人后则晒工作、晒收入、晒老公、晒幸福,可以说“晒”是80后的成长方式和生活习惯。
  80后回忆录中收入的那些吃喝玩乐,都曾风靡一时,当年都是孩子们大晒特晒的对象,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如今其中的很多东西已经销声匿迹,即使个别存在的也失去了当年的时尚光环甚至失去了基本使用价值,沦为感慨、怀旧的工具。曾经的时尚不再,单纯的文字记录无法适应80后的习惯和心理需要,于是回忆录的编者们不约而同地选择将晒童年与当下流行的老照片结合起来,给过时的心爱之物一个时髦的外衣。虽然呈现80年代事物的图片算不得真正意义上老照片,但当这些图片汇集在“80后回忆”这一主题之下,它所传递出的内涵与老照片如出一辙。
  首先,“老照片”这一形式实现了80后对童年生活的一种占有。照片不仅仅是简单的呈现某一题材,同时还与题材有着某种臣属关系,它是题材的一部分、一种延伸,甚至能够占有和控制这一题材。换句话说,一张照片可以帮助人们替代性地拥有某一真爱的人或物。透过林林总总的回忆录,我们看到80后对童年回忆是以吃喝玩乐的种种物品为载体的,以照片的方式呈现这种种物品也就间接实现了80后们对已逝童年的占有。诚如《想当年——80后成长纪念册》一书的推介语所言“拥有这本书就是把自己的童年收藏在书架上”。
  其次,
  “老照片”这一形式反映出80后相对成熟的文化消费习惯。
  “老照片”承载的不仅仅是过去的事物,更是关于过去的某些经验,80年代的中国改革开放刚刚起步,城乡、区域发展都很不均衡,孩子们成长经历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就多数80后个体而言,那些所谓“老照片”传递出的经验只是部分经历过的,这种对过往经历不加区分的认可与占有,事实上形成了一种消费,对于以电视为最亲密的伙伴,并逐步成长为多元文化主力军的80后一代而言,他们早已养成了文化消费习惯,用别人的经验圆自己对童年的占有梦,正展现了80后文化 消费习惯的确定与成熟。
  不期然间,“老照片”这一文化消费的取向也在彰显着80后的“小康文化”取向。80后们成长在浓厚的“理想主义文化”氛围中,历史事件、政治意义、大我情怀等弥漫在他们的学习成长的路上,就连课间的眼保健操都被加上“为革命保护视力”的宏大说辞,面对这些说辞,无论反感还是接纳,都形成了一种耳濡目染的熟悉乃至亲切。但随着时代的剧变,他们接触到新的文化氛围,王刚的一句“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生活、世俗、百姓这些关键词在80后的脑海中逐步取得了合法性,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占据了他们的期待视阈,以往熟悉的理想主义文化也开始褪色。因此,承载了童年生活记忆的老照片得到80后的喜爱,可以看做一代人之文化取向的外在表现,老照片和回忆录传达出的不仅仅是对过往的珍惜和回忆,更是一种明确的小康文化取向。
  “神马都是浮云”——早产的怀旧挺积极
  “神马都是浮云”诞生于2010年的小月月事件,它算不得典型的80后语录,但“一切终将成空”背后交织的无奈与释然,又似乎专为当下的80后们量身定做,用这句话来概括80后回忆录中蕴含的怀旧情结也颇合适。
  2010带来了一个全新的十年,在这十年里,50后将陆续告别社会工作;60后将成为当仁不让的社会中坚;70后将步入不惑之年;80后则要去实现各自的“三十而立”。尽管情绪和心态千差万别,但人们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怀旧,希望借助这种方式给自己以激励和抚慰。其中,80后的怀旧显然是早产的,但当我们翻看他们的集体回忆录时,却能清晰感受到这早产儿传递出的健康积极的信号。
  其实怀旧活动具有社会普遍性,现实生活的压力、前途未卜的恐慌都会使人们将注意力转回到过去,在老照片、老器物营建的虚假现实中寻求短暂的轻松与愉悦。但值得注意的是,此次80后的回忆录实现了对怀旧之社会普遍性的超越,而实现超越的关键词是——“精神”。
  80后回忆录体现了一代人对于共同精神家园的渴求。最熟悉的吃喝玩乐,最习惯的呈现方式,最推崇的话语形态……所有这些都是为了传递一个信息——80后们虽然是第一代独生子女,但他们在各自的封闭空间里度过了几乎一样的童年。认可这样的信息,对于喜欢颠覆,习惯追求个性和标新立异的80后,还是第一次。第一次寻找集体的精神归宿,第一次寻求同侪的陪伴和抚慰,第一次以共同的情感抗拒孤单……这些第一次背后是80后们沉重的生活压力,而背后则是他们对于家庭责任、社会责任的积极担当。
  80后回忆录是对精神充实的生活状态的盼望。一根胶皮管子是打水仗的最佳武器;课桌上的三八线是所有同桌战争的直接导火索;所有的段子来自《笑话大王》;全部想象均源于《科学画报》;那点儿可怜的性知识都出自日本漫画《乱马1/2》……80后的童年生活就是集中的那么点事儿,但就是这匮乏的物质条件,却衍生出无限快乐而充实的精神生活。反观今天,物质不再匮乏,人们可以尽情享受物质条件极大丰富所带来的快感,但所有事物,还未来得及升华,就被新的事物所取代,淹没在浩瀚的物质海洋中,精神沃土也在物化之风的侵蚀下日渐贫瘠。80后们在回忆中敏锐地捕捉到这一点,并希望通过对童年的追忆为今天的生活注入更多的精神元素。
  80后回忆录,刊载了80后们一次集体性的精神救赎。我们在承担越来越多的社会责任,我们在高度物化的世界里寻求精神生活,我们对50后报以感恩的态度,我们对90后投去怜悯的眼光,总之我们不再是曾经被讲述的那个样子——这是所有80后回忆录幕后的潜台词。曾几何时,80后一代被冠以垮掉、可怜、浮躁、无知等头衔,而且这标签一挂就是十几年,几乎贯穿了整个80后的成长史。今天当80后们有机会讲述自己、晒出自己精神世界的时候,他们把握住了这次难得的话语权,以回忆的方式摘去了胸前沉重的标签,实现了一次集体性的精神救赎。
  
  “别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从“80后”到“80年代生人”
  
  “别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用它来概括守望三十而立的80后群像似乎有些轻浮,但它所蕴涵的率性张扬与自信淡定构成的张力,与80后回忆录们传递出的意味非常契合。
  我们应该意识到,80后现象其实并不具有什么特殊性,而是一种常见的普遍社会现象,它源于人类关切下一代的自然情感。在美国,60年代生人就曾被称作“新人类”、“x时代人类”,借以形容那一代美国人的狂放不羁、颠覆传统、追求刺激等特征。在我国,70年代生人也曾被唤做“垮掉的一代”或“颓废的一代”。这类责难的背后是前辈人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担忧后辈能否保持传统,能否挑起重任,能否完成前辈之理想等等。80后是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他们被父母寄予厚望,得到家庭的悉心呵护,充分享受着现代物质文明。但随着他们的成长,饱经风霜的50后父母乃至整个社会都开始意识到,养尊处优的成长环境很可能毁掉这代人,于是責难批评彻底压过了肯定和表扬,可以说是时代,使中国的80后们承受了有史以来最集中也最漫长的非议与批评。因此,80后对成长、成熟有着非常强烈的渴望。
  进入2010年,80后们盼望已久的“三十而立”终于到来,从一本本回忆类图书中,我们感受不到时光飞逝的伤感和害怕长大的惆怅,相反我们看到的是80后对独立承担责任、向既定目标迈进的渴望。过往的时光标注着成长,成长的目的是立身和成熟,是淡定而沉稳,这就是80后对“三十而立”的一次集体守望。
  守望,也是一次华丽的转身,或许很快“80后”这个称呼就会在人们耳畔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只与时间相关的“80年代生人”。如果真是那样,这批80后回忆类图书将成为有关回忆的回忆。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文学院
  
  (责任编辑 刘昕亭)
其他文献
“分科”基于社会分工以及个人不同的学术兴趣和能力。子云:“力不同科,古之道也。”孔子根据其弟子学业特长而将其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此即“孔门四科”。《论语·先进》载日:“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再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钱穆释云:“孔子门下有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言语如今言外交,外交政事属政治科,文学则如今人在书本上传授知识。但孔门所授,乃有最高
期刊
一、从“基督救世”的理念到“乡村牧区”的实践    宗教自身的品性决定了其灾荒治理的措施,这是笔者阅读刘家峰《中国基督教乡村建设运动研究(1907-1950)》(以下简称刘文)一文之后的主要感受。  在此文中,作者将发端于美国的基督教社会福音派作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其于1907-1950年在中国进行的乡村建设运动。通过对(1)基督教乡村建设在中国如何起源;(2)中国基督教乡村建设理念如何发展;(3)
期刊
《西方世界的衰落》是一部充满了理性批判和现实思考的厚重的学术著作。该书出版以来,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好评,对作者高德步教授的深刻思考给与高度评价。我们要说,这的确是一部好书,是一部精品力作。  作者的自序是一篇充满感情色彩的文章,不仅讲述了作者研究的初衷,也讲述了作者的学术追求和心路历程,很值得读者仔细品味。书的正文则完全是另一种非常“理性”的风格,全书自始至终体现着十分缜密的历史和逻辑思维。作者关
期刊
时间凝聚在1849年12月22日,陀思妥耶夫斯基被指控犯有政治罪,就要被执行死刑了。在这“极度恐怖、异常惨痛的几分钟”内,他对身边的同犯Speshnyov说:“Nous serons avec le Christ,”(我们就要和基督在一起了。)Speshnyov的回答是:“Un peu de poussiere,”(一缕尘埃。)  15年后的1864年4月16日,陀思妥耶夫斯基在最后晚餐的周年纪念
期刊
今年4月,美国作家伊根的长篇小说《恶棍来访》获2011年普利策小说奖。《时代》杂志称其是“美国小说的新经典”。《纽约时报》形容这部小说是一部“普鲁斯特式的消逝、追悔、报复与爱”的实验性作品。这部小说获得如此荣誉,也并非突如其来,在摘得普利策奖之前,它就已经入选美国《纽约时报》、《时代》周刊等十多家主流媒体的年度好书,并获得了美国国家书评奖。  伊根何许人也?她的小说为什么会受到如此好评?  美国当
期刊
由中国书籍出版社2008年出版的《中国出版通史》,共9个分册,作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总体来说是一部有价值的大部头著作。美中不足的是,该书第8册《民国卷》,对民国时期(1912年1月-1949年9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进步出版业历史有重大遗漏,对众多出版人为传播新文化而抛头颅、洒热血所付出的惨重牺牲,只字不提。进步出版业和出版界先烈,反映了民国的时代脉搏,顺应和推动了历史前进的步伐,为中国
期刊
2011年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吸引了国人的眼球。瑞典诗人托马斯·特兰斯特勒默最终折桂,诺奖作品的中文翻译出版也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  一年一度的诺贝尔文学奖的选评工作吸引了全世界人的关注,我国也不例外。迄今为止,在诺奖110年的评选中,共有36个国家的108位作家获得历届诺贝尔文学奖,就是亚洲也已经有5位获奖者,但却没有任何一位中国本土作家获此殊荣,在国人心里,已经沉淀为一种沉重的诺奖情结。沉重的诺奖
期刊
“2012”,已经成为一个全世界想象性记忆的符号。从《圣经》里面的末日审判到雅斯贝尔斯的临界体验、甚至海伦的最后三天与齐秦的世界末日,直到那部著名的电影,“2012”变成了想象性的终极意义符号。  好吧,借这个本不成立的“命题”发挥一下,假定如此,那么,2012年,我们要期待什么呢?  我期待春晚变成一场公益性的文化活动;  我期待房价合理回归而使更多的年轻人实现形而上的憧憬;  我期待微博上面有
期刊
在我国当代文学的版图上,长篇小说创作从来都以活跃、丰富而居于引人注目的地位,对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产生着积极影响,虽说2011年的长篇小说创作波澜不惊,总体看没有什么特别显山露水的热点与亮点,但整体态势很好,名家竞相推出新作,人才成长显现良好迹象,多种题材百花齐放,新人新作不断涌现,内涵式发展成为主调,生动反映了当前文学创作繁荣的景象。  乡土小说魅力依然  乡土文学或说乡土叙事在2011年长篇小说
期刊
我是一九四六年春考入无锡国专的,当时,迁到广西去的无锡国专本校还未迁回来,为了争取时间,所以唐文治校长决定先在无锡原校址实行春季招生。  这时,距抗战胜利还不到半年,但国内形势已很紧张,内战一触即发,不过对我这个一直生长在农村,连无锡城里都未去过的人来说,对时局根本一无所知,连“共产党”也是此时才听说的,可见我当时闭塞到什么程度。  我现在回忆起母校来,真正怀着无限的感激之隋,可以说“生我者父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