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机械精度设计能力是近机械类应用型人才的一项重要能力。本文基于机械精度设计主干课程《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对目前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笔者在实际教学中的思考和实践,提出了一些改革建议。
关键词: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机械精度设计能力;教学改革
一、绪论
机械装备制造业一直是国家大力发展的应用型产业,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出炉,更是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而机械精度设计能力作为新时期机械制造领域创新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专业能力之一,不仅决定着机械产品制造质量的好坏,而且也影响着市场竞争性。如何在新形势下对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的精度设计能力培养方式进行改革来满足新的培养目标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目前应用型高校机械精度设计能力相关课程教学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本校的实际教学情况对改进的方案进行了探讨。
二、目前机械精度设计类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是机械类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它与《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并称为机械专业的三大设计基础课。通过结合笔者近几年在本课程实际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其他兄弟院校对该课程的教学研究情况来看,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近机械类大学生精度设计能力培养模式存在以下问题:
(1)目前的培养模式大多数还是沿用以往“以学科为主”的模式,没有综合考虑教学的背景、内容、方法以及学生的学习动机、能力等方面的因素,使得学生容易出现对所学知识“理解不透,消化不了”的情况,不利于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而且,由于《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具有“四多一广”的特点,即:名词术语多、符号多、标准规定和经验解法多、抽象概念多和知识面广,从而导致上述问题更加突出。
(2)以往的教学内容设置不够合理,且实践教学环节的课时较少,即重理论、轻实践。由于本课程内容分为精度设计和检测两大部分,且具有“四多一广”及实践性强的特点,因此如果主要依靠课堂授课的模式,会使得学生对相关概念和术语理解不够深入,而且会造成学生对实际常用检测工具认识不清和检测能力匮乏的状况。例如,在几何精度设计中,涉及到直线度、平面度、圆度等较多涉及到空间结构的概念和术语,如果不通过亲自动手做实验、记录数据、数据处理等过程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学生很难对其概念进行消化。因此,为了真正实现教学的统一,应将理论和实践教学紧密的结合起来。
(3)主干课程体系不合理的问题,例如该能力培养过程教学中涉及到《机械精度设计》、《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及《机械制造工艺》等课程知识,内容相互交叉,甚至重复,而课程安排的次序也不尽合理,给教学带来了不便,甚至导致学生在学习主干课程之前缺乏必备基础知识,降低学生学习效率,从而達不到培养目标。
由于培养模式的不完善,导致学生容易出现了以下问题:
(1)没有充分意识机械产品精度设计的重要性。在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时,只注重机械零部件的系统设计(方案设计)与参数设计,而精度设计基本就没做或者很少做;
(2)不具备相应的精度设计能力,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相关知识进行机械产品设计。在具体设计中,设计的产品在目前生产条件下无法制造生产,或者造成生产成本的增加;
(3)不能正确运用设计标准和规范。比如,在齿轮设计中,图纸表达不完善;标准件没有按照国家标准选用规格等。
三、机械精度设计培养模式的改进方法
根据前文所分析的问题,基于结合笔者近几年的实际教学情况,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来改进教学方法和培养模式:
(1)把握地方应用型特点,调整和优化教学内容以及拓展实践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各高校逐步采取了“宽口径、厚基础”的人才培养模式。而宽口径专业培养计划的制定,增加了课程种类,减少了一些课程的授课学时,同时又要体现应用型转型发展培养目标,那么就会使得教学内容与授课学时的矛盾更为突出。因此,在有限的学时内,要想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除改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评价方式外,应通过优化教学内容,来拓展实验教学在总课时量中的比重,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进行有效的统一。
(2)
结合“教学做”一体化思路,改革培养模式和方法。如果教师按照传统培养模式授课,不利于学生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的建立。在教学中应按照“教学做”一体化思路设计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以应用型为导向,化被动教学模式为主动教学模式,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提高同学们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在精度设计能力培养中的“教学做”一体化思路可以体现为:以调动学生积极性为核心,以“精度设计”为主线,根据课程特点,运用传统授课方法与CAI
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结合,在构纸质、声音、电子、网络等多种媒体组成的立体化教学载体上,建立课堂教学、实验、课程设计为一体的实践性教学方法体系;整个教学过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灵活使用的形式,揉合案例教学、现场教学、课程设计、实验相结合等方法,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增强实践动手能力。
四、结语
机械精度设计能力是近机械类大学生的一项重要专业能力,直接影响了产品设计和加工的质量好坏。为了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的机械精度设计能力,高校应该根据自身定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课时等进行有效调整和优化,建立合理科学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化被动为主动学习。
参考文献:
[1]任桂华.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教学改革实践[J].湖北理工学院学报,2012,28(5):62-65.
[2]杨凯程.高校互换性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13).
[3]李国超,周宏根,李磊.《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7(5).
关键词: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机械精度设计能力;教学改革
一、绪论
机械装备制造业一直是国家大力发展的应用型产业,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出炉,更是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而机械精度设计能力作为新时期机械制造领域创新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专业能力之一,不仅决定着机械产品制造质量的好坏,而且也影响着市场竞争性。如何在新形势下对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的精度设计能力培养方式进行改革来满足新的培养目标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目前应用型高校机械精度设计能力相关课程教学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本校的实际教学情况对改进的方案进行了探讨。
二、目前机械精度设计类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是机械类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它与《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并称为机械专业的三大设计基础课。通过结合笔者近几年在本课程实际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其他兄弟院校对该课程的教学研究情况来看,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近机械类大学生精度设计能力培养模式存在以下问题:
(1)目前的培养模式大多数还是沿用以往“以学科为主”的模式,没有综合考虑教学的背景、内容、方法以及学生的学习动机、能力等方面的因素,使得学生容易出现对所学知识“理解不透,消化不了”的情况,不利于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而且,由于《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具有“四多一广”的特点,即:名词术语多、符号多、标准规定和经验解法多、抽象概念多和知识面广,从而导致上述问题更加突出。
(2)以往的教学内容设置不够合理,且实践教学环节的课时较少,即重理论、轻实践。由于本课程内容分为精度设计和检测两大部分,且具有“四多一广”及实践性强的特点,因此如果主要依靠课堂授课的模式,会使得学生对相关概念和术语理解不够深入,而且会造成学生对实际常用检测工具认识不清和检测能力匮乏的状况。例如,在几何精度设计中,涉及到直线度、平面度、圆度等较多涉及到空间结构的概念和术语,如果不通过亲自动手做实验、记录数据、数据处理等过程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学生很难对其概念进行消化。因此,为了真正实现教学的统一,应将理论和实践教学紧密的结合起来。
(3)主干课程体系不合理的问题,例如该能力培养过程教学中涉及到《机械精度设计》、《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及《机械制造工艺》等课程知识,内容相互交叉,甚至重复,而课程安排的次序也不尽合理,给教学带来了不便,甚至导致学生在学习主干课程之前缺乏必备基础知识,降低学生学习效率,从而達不到培养目标。
由于培养模式的不完善,导致学生容易出现了以下问题:
(1)没有充分意识机械产品精度设计的重要性。在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时,只注重机械零部件的系统设计(方案设计)与参数设计,而精度设计基本就没做或者很少做;
(2)不具备相应的精度设计能力,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相关知识进行机械产品设计。在具体设计中,设计的产品在目前生产条件下无法制造生产,或者造成生产成本的增加;
(3)不能正确运用设计标准和规范。比如,在齿轮设计中,图纸表达不完善;标准件没有按照国家标准选用规格等。
三、机械精度设计培养模式的改进方法
根据前文所分析的问题,基于结合笔者近几年的实际教学情况,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来改进教学方法和培养模式:
(1)把握地方应用型特点,调整和优化教学内容以及拓展实践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各高校逐步采取了“宽口径、厚基础”的人才培养模式。而宽口径专业培养计划的制定,增加了课程种类,减少了一些课程的授课学时,同时又要体现应用型转型发展培养目标,那么就会使得教学内容与授课学时的矛盾更为突出。因此,在有限的学时内,要想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除改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评价方式外,应通过优化教学内容,来拓展实验教学在总课时量中的比重,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进行有效的统一。
(2)
结合“教学做”一体化思路,改革培养模式和方法。如果教师按照传统培养模式授课,不利于学生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的建立。在教学中应按照“教学做”一体化思路设计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以应用型为导向,化被动教学模式为主动教学模式,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提高同学们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在精度设计能力培养中的“教学做”一体化思路可以体现为:以调动学生积极性为核心,以“精度设计”为主线,根据课程特点,运用传统授课方法与CAI
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结合,在构纸质、声音、电子、网络等多种媒体组成的立体化教学载体上,建立课堂教学、实验、课程设计为一体的实践性教学方法体系;整个教学过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灵活使用的形式,揉合案例教学、现场教学、课程设计、实验相结合等方法,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增强实践动手能力。
四、结语
机械精度设计能力是近机械类大学生的一项重要专业能力,直接影响了产品设计和加工的质量好坏。为了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的机械精度设计能力,高校应该根据自身定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课时等进行有效调整和优化,建立合理科学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化被动为主动学习。
参考文献:
[1]任桂华.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教学改革实践[J].湖北理工学院学报,2012,28(5):62-65.
[2]杨凯程.高校互换性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13).
[3]李国超,周宏根,李磊.《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