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自拟方二胶加味汤加颈椎旋转复位手法(以下简称手法)治疗老年人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二胶加味汤+手法为联合治疗方案,以手法与手法+葛根素+西比灵为对照组观察疗效。结果:手法+二胶加味汤组有效率达95.2%,显效率达88.7%,而手法组与手法+葛根素+西比灵组分别有效率为65.8%、80.0%,显效率分别为41.2%、50.0%,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联合治疗(二胶加味汤+手法)组疗效优于另两组,具有临床探讨探讨使用性。
【关键词】椎动脉型颈椎病;(自拟方)二胶加味汤+颈椎旋转复位手法
【中图分类号】R85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2-0088-01
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是中老龄人多发病、常见病之一。近年来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劳动工作方式的改变,意外事故的增多等使本病发病率上升。由于CSA病性反复发作,已成为影响中老龄人的主要疾病之一(也成为社区普查常见病之一)影响工作和生活,危害身心健康。本人运用自拟二胶加味汤+手法在辖区门诊及住院治疗收集病例总结,二胶加味汤+手法在治疗CSA取得较好效果。今整理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病倒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的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进行。
1.1.1 西医诊断标准: ①有颈性眩晕;②旋颈试验阳性,多伴有交感神经症状;③X线片多有颈椎节段不稳或椎关节增生等颈椎退行性改变表现;④除外眼源性、耳源性、颅内病变、神经官能症等疾病。
1.1.2 中医分型: ①肝肾阴虚型:眩晕头痛、耳鸣口干咽燥、失眠多梦、心烦易怒、肢体麻木、舌红少津、脉弦细。②气血两虚型:头晕目眩、面色苍白、心悸气短、四肢乏力、舌淡苔少、脉细弱。③痰湿内阻型:头昏目眩、心悸胸闷、恶心呕吐、四肢麻木、纳呆乏力、舌质淡白、苔白腻、脉滑。
1.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西医诊断和中医分型;②年龄45~70岁。
1.2 一般资料:观察140例,男性68例,女性72例,年龄最大70岁,最小45岁,病程最长5年,最短6个月,X线示颈椎间盘退变、椎间隙狭窄120例,椎体上有骨质增生现象100例。1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其中联合治疗(二胶加味汤+手法)组62例,单纯手法治疗组成38例,手法+葛根素+西比灵组40例。
2 治疗方法
2.1 颈椎旋转复位手法组(简称手法组):要求患者全身放松,首先放松颈部肌肉,然后再行旋转复位手法,时间约20分钟,整个疗程行手法3~4次。
2.2 手法+葛根素+西比灵组:在上组手法上+葛根素注射液0.2加入5%葡萄糖液250mi中,静脉滴液每日一次+口服西比灵胶囊5mg,每日一次
2.3 二胶加味汤+手法组:在2.1组上加用自拟方二胶加味汤(组成:熟地15克,白芍20克,甘草15克,阿胶10克(冲),鹿角胶10克,鸡血滕30克,木瓜15克,杜仲10克,壁虎10克,川芎10克,每日一剂水煎分两次内服)。
2.3.1 加减:肝肾阴虚型加菊花10克,钩滕25克;气血两虚型加当归15克,黄芪20克;痰湿内阻型加半夏10克,白术10克。
2.4 疗程疗程两周,停止治疗后随访观察3个月。
3 临床效果标准采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
3.1 治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功能恢复正常;
3.2 显效:临床症状消失或减轻,体征明显消失,功能基本恢复正常;
3.3 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减轻,但仍有部分症状、体征功能障碍;
3.4 无效:治疗前后症状、体症无变化或加重。
4 结果
4.1 三组一疗程完成后疗效比较表:
4.2 本次共完成140例,其中单纯手法治疗组38例,手法+葛根素+西比灵组40例,手法+二胶加味汤治疗组62例。结果二胶加味汤+手法治疗组在有效和显效的总有效率方面明显优于其它两组,且差异显著,见上表。
5 讨论与体会
对CSA的发病机理多数学者认为是由于颈椎间盘或颈椎退变引起,椎动脉周围的交感神经受刺激,引发椎动脉痉挛,从而引起椎动脉供血不足,出现相应的症状。CSA治疗多主张保守治疗,中药治疗有独特的优势,其标本兼治,疗效肯定。旋转复位手法可放松颈部肌肉,松解粘连,纠正颈椎小关节紊乱,恢复正确的解剖关系,解除交感神经受到的刺激而引起的椎动脉痉挛,椎动脉供血不足得到改善。自拟方二胶加味汤共奏补血活血、祛风通络、壮筋骨、益精髓。手法中药联合,协同作用,优势互补,临床有效率明显,优于其它两对比组,针对CSA的治疗难点,本法在门诊及住院治疗中易于推广,以实现改善中老龄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单位:541200 桂林市灵川县青狮潭卫生院
【关键词】椎动脉型颈椎病;(自拟方)二胶加味汤+颈椎旋转复位手法
【中图分类号】R85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2-0088-01
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是中老龄人多发病、常见病之一。近年来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劳动工作方式的改变,意外事故的增多等使本病发病率上升。由于CSA病性反复发作,已成为影响中老龄人的主要疾病之一(也成为社区普查常见病之一)影响工作和生活,危害身心健康。本人运用自拟二胶加味汤+手法在辖区门诊及住院治疗收集病例总结,二胶加味汤+手法在治疗CSA取得较好效果。今整理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病倒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的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进行。
1.1.1 西医诊断标准: ①有颈性眩晕;②旋颈试验阳性,多伴有交感神经症状;③X线片多有颈椎节段不稳或椎关节增生等颈椎退行性改变表现;④除外眼源性、耳源性、颅内病变、神经官能症等疾病。
1.1.2 中医分型: ①肝肾阴虚型:眩晕头痛、耳鸣口干咽燥、失眠多梦、心烦易怒、肢体麻木、舌红少津、脉弦细。②气血两虚型:头晕目眩、面色苍白、心悸气短、四肢乏力、舌淡苔少、脉细弱。③痰湿内阻型:头昏目眩、心悸胸闷、恶心呕吐、四肢麻木、纳呆乏力、舌质淡白、苔白腻、脉滑。
1.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西医诊断和中医分型;②年龄45~70岁。
1.2 一般资料:观察140例,男性68例,女性72例,年龄最大70岁,最小45岁,病程最长5年,最短6个月,X线示颈椎间盘退变、椎间隙狭窄120例,椎体上有骨质增生现象100例。1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其中联合治疗(二胶加味汤+手法)组62例,单纯手法治疗组成38例,手法+葛根素+西比灵组40例。
2 治疗方法
2.1 颈椎旋转复位手法组(简称手法组):要求患者全身放松,首先放松颈部肌肉,然后再行旋转复位手法,时间约20分钟,整个疗程行手法3~4次。
2.2 手法+葛根素+西比灵组:在上组手法上+葛根素注射液0.2加入5%葡萄糖液250mi中,静脉滴液每日一次+口服西比灵胶囊5mg,每日一次
2.3 二胶加味汤+手法组:在2.1组上加用自拟方二胶加味汤(组成:熟地15克,白芍20克,甘草15克,阿胶10克(冲),鹿角胶10克,鸡血滕30克,木瓜15克,杜仲10克,壁虎10克,川芎10克,每日一剂水煎分两次内服)。
2.3.1 加减:肝肾阴虚型加菊花10克,钩滕25克;气血两虚型加当归15克,黄芪20克;痰湿内阻型加半夏10克,白术10克。
2.4 疗程疗程两周,停止治疗后随访观察3个月。
3 临床效果标准采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
3.1 治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功能恢复正常;
3.2 显效:临床症状消失或减轻,体征明显消失,功能基本恢复正常;
3.3 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减轻,但仍有部分症状、体征功能障碍;
3.4 无效:治疗前后症状、体症无变化或加重。
4 结果
4.1 三组一疗程完成后疗效比较表:
4.2 本次共完成140例,其中单纯手法治疗组38例,手法+葛根素+西比灵组40例,手法+二胶加味汤治疗组62例。结果二胶加味汤+手法治疗组在有效和显效的总有效率方面明显优于其它两组,且差异显著,见上表。
5 讨论与体会
对CSA的发病机理多数学者认为是由于颈椎间盘或颈椎退变引起,椎动脉周围的交感神经受刺激,引发椎动脉痉挛,从而引起椎动脉供血不足,出现相应的症状。CSA治疗多主张保守治疗,中药治疗有独特的优势,其标本兼治,疗效肯定。旋转复位手法可放松颈部肌肉,松解粘连,纠正颈椎小关节紊乱,恢复正确的解剖关系,解除交感神经受到的刺激而引起的椎动脉痉挛,椎动脉供血不足得到改善。自拟方二胶加味汤共奏补血活血、祛风通络、壮筋骨、益精髓。手法中药联合,协同作用,优势互补,临床有效率明显,优于其它两对比组,针对CSA的治疗难点,本法在门诊及住院治疗中易于推广,以实现改善中老龄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单位:541200 桂林市灵川县青狮潭卫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