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参与型教学研究评述

来源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ju5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校思政理论课参与型教学研究既是各级政府和高校关心的焦点问题,又是学术界广大科研工作者不断探讨的热点课题。十余年来国内学界对高校思政理论课参与型教学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包括参与式教学的原理、定义、形式、必要性、可能性、重要性与应用等,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现有研究缺乏创新性,没有具体的实施措施与评价机制。分析当前研究成果存在的问题,找到新的立足点,有助于提高高校思政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参与型教学;研究评述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7) 12-0076-02
  一 地位与价值:思政理论课参与型教学研究的意义
  学术界对高校思政课参与教学研究的重视,既源于传统思政课存在的问题与困境,又源于参与型教学的科学性和实践效果,两者共同推动了高校思政课参与教学研究。
  高校传统的思政课堂不是“填鸭式”的一言堂,就是“诱导式”的进食。这种教学模式存在先天不足:学生被看作被动地接受理论知识的“容器”、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内容的创新性不足、教学内容“抽象性强”;教学过程缺乏互动、“重课堂讲授,轻实践锻炼”。在学生参与方面,学生参与的消极情感体验较强,积极情感体验较弱;学生的认知参与不够深入,认知策略较浅显;学生参与的条件不足、机会不多、空间有限。传统的教育体制僵化抑制了学生的想象力;教师权威教学模式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学校考试指挥棒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因此,参与型教学模式是高校思政课改革的方向,是高校思政课发展的必然选择。
  参与型教学具有科学的理论基础,与时代精神和大学生成长规律相一致,可以克服传统思政课教学模式的不足。从学生角度来讲,参与型教学有助于践行教学民主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政治理论素养;能够充分展示自我,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潜力、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学生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从师生关系来讲,参与型教学强调让师生“教”与“学”之间相互参与、相互激励和相互促进,充分发挥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主体”作用,利于营造一种以关心互助、尊重宽容、平等沟通、和谐融洽为基本特征的新型师生关系。从教学理念来讲,参与型教学遵循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双向互动规律,即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和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辩证统一的规律,也就是将内容融入到学生参与的过程中,调动教师与学生的积极性,实现教师与学生相互交流、共同学习的双向活动过程。从教学效果来讲,参与型教学强调实践教学,增强思政课教学实效;实践教学把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改变课堂与社会脱节现象,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思政课参与型教学改革是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选择,有利于整合社会资源,建设校内主导、校外辅助的双重育人体系,对培育当代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重要意义。
  二 方法与理念:思政理论课参与型教学的内涵辨析
  明确思政课参与型教学的实质,是有效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前提,也是推进思政课参与型教学发展的基础,学术界对参与型教学的实质主要有两种观点。
  一种认为参与型教学是一种教学方法,这也是最典型的观点。根据这种观点,参与型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是在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中,教师和学生充分发挥主体能动性、积极地交往和互动,达到认识共振、思维同步、情感共鸣,创造性地完成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的教育实践活动。参与型教学是以教师引导为主,学生参与教学整个过程,通过教学参与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的教学方法。参与式教学是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行为特征及其发展规律为依据,以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为前提,以调动学生学习愿望、唤起学生发展需要为核心,以学生积极、主动、愉悦地参与学习过程为基本特征,让学生拥有主动参与和主动发展机会的一种教学方法。
  另一种认为参与型教学是一种教育理念。高校参与性教学是一种教学理念,强调学生对教学全过程进行认知、情感、行为方面的投入,既包括学生的个体“神入”活动,也包括学生与教师、同学、群体之间的交往活动,以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学者们虽然对高校思政课参与型教学给出了不同定义,但这些定义存在共同之处:参与环境强调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圍;教学主体注重教师与学生的双主体地位,教师引导为主,学生参与为主;教学过程强调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创造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学目的注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学科的实效性。参与本质上指“参加(事务的计划、讨论、处理)”。参与型教学包含着深刻的教学理念,但它在根本上是一种实践性活动,是教学理念回归现实教育的教学方式。
  三 方式与途径:思政理论课参与型教学的具体形式
  教学形式指为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根据教学内容确定的教学活动开展的方式与途径。不同的教学内容会采取不同的参与型教学形式。人们基于不同的立足点,形成了有差别的观点。
  张阳根据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和思维习惯,探索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提出了一些他们易于接受的方式:案例式教学、情景式教学、互动式教学、研究式教学、实践式教学来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力争使学生坐得住、用心听、学得好、能会用。朱宗友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提出了以下具体形式:课堂谈论、辩论赛、学生“主讲”,论述了每种形式的运用步骤与特点,并结合思政课的具体内容进行了举例说明,条理清楚、借鉴性强。李晓潇根据所讲授的内容、特点的不同,将参与式教学的形式划分为问题型参与式教学、研究型参与式教学、体验型参与式教学、合作型参与式教学和案例参与式教学等。陈华将参与式教学法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正规的参与教学法,以学生和内容为中心,主张小讲课和分组活动相结合。另一种是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加入参与式教学法的元素。   梳理参与型教学形式的研究成果,可以发现学者们对参与型教学形式的观点基本相同,只是侧重点、表述方法略有不同,都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能力为核心。然而,由于对思政课参与型教学缺乏整体的规划,由于对不同内容应采取的形式缺乏统一的标准,这些途径与方法仍然需要高校思政课教师结合实际来具体实践。
  四 问题与展望:思政理论课参与型教学的发展前瞻
  回顾十余年来学术界对高校思政课参与型教学的研究,我们为取得的成果兴奋不已,但更敬佩学者们孜孜以求的精神,为追求切实、可行、有效的教学模式不断探索与前行。然而,当前对高校思政课参与型教学的认识,仍未提升到高校思政课改革的战略高度,使得当前的研究成果不足。
  第一,思政课参与型教学模式研究,未提升到思政理论课整体改革高度。思政课并非马原课、毛中特、纲要课和思修课四门具体课程的简单相加,从思政课整体高度把握四门课程,改变目前零散化的具体课程教学模式,并寻求一种普遍适用的教学模式,学界始终未能突破。
  第二,思政课参与型教学模式研究,没有真正关注差异化的学生主体。本科、专科、自考等不同的大学生群体,有着不同的认知基础、情感体验、价值目标,适合于他们思政课的教学模式自然也不能完全相同。参与型思政课教学模式充分考虑不同大学生群体的差异,但该模式在现实的思政课教学上并未形成,并根据不同大学生群体的差异进行创造性运用。
  第三,当前参与型教学理论性探究较多,应用性探究较少。目前已有的探讨,大多集中在参与教学的宏观研究方面,浮于表面、流于形式,对参与型教学缺乏具体的实施细则和标准,不能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不足以提升思政理论课的教学效果。此外,学界对高校思政课参与型教学研究的创新性不足,重复研究现象较为普遍,对于参与教学的效果评估、监督、反馈与完善等内容研究较少。
  进一步推进和深化高校思政课参与型教学研究,需要增强两个方面的认知:一是对其本性的认知,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深知,参与型教学的本性是教学民主,是人民民主在教学中的体现和实现,因而是每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二是对其本质的认知,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深知,思政课的本质是对大学生的思想塑造,是大学生在参与中对自身的改造,因而是每位教师不容推卸的义务。高校思政课参与型教学需要更多的学者来研究,尤其需要广大思政课教师躬身践行,以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吴宗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学生参与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06).
  [2]李晓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参与式教学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05).
  [3]靳丹.新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学生参与问题研究[D].喀什大学,2015(06).
  [4]张阳.“参与式”教学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J].中州大学学报,2014(3).
  [5]胡晓红,郭凤志.参与式教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學改革中的实践探索[J].思想教育研究,2011(5).
  [6]陈世柏.高校两课实施参与式教学的探索[J].社科纵横,2006(1).
  [7]高广胜.参与式教学方法的教学探讨[J].实用预防医学,2005(4).
  [8]原清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参与式教学法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4(06).
  [9]许建领.大学参与性教学—理论探讨与系统建构[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
  [10]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 商务印书馆,2005.
  [11]朱宗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参与式教学的探索与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7).
  [12]陈华.参与式教学法的原理、形式与应用[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1(6).
  [13]王江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综述[J].新疆职业教育研究,2011(4).
其他文献
[摘 要] 德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的本真即“生成”,是在人的自由交往中精神的成长和灵魂的陶冶。大学课堂教学中,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健康的人格主体,有良好认知基础的精神个体,师生之间应该在充满自由、平等和爱的境遇中传递知识,探寻真理;应该在健康的精神交往和心灵碰撞中感受人性的美好,追求科学创新的精神。为此,大学课堂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策略,应该基于师生“精神交往”的双边功能,强化
期刊
[摘 要] 幼儿师专师范生教学语言职前自我发展存在诸多问题,自我发展的目标不明确,动力不够足,方法不对路,效果不够佳。究其缘由,教育缺乏纯粹的学术传统导致学风的浮躁,学生对从应试教育转型为素质教育不适应。寻求对策,教师要加强课堂的教学与管理,教师要做好学生自我发展的引导,学生要成为学习的主人,要不断提升思维层次。  [关键词] 幼儿师专师范生;教学语言;职前自我发展  [中图分类号] G648 [
期刊
[摘 要] 文章以江西赣南某高校开设“人文赣州”地方文化课程的实践为背景,对网络时代视觉文化背景下地方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校本课程建设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分析。在网络多媒体十分发达的当今,视觉文化深刻地影响着现代人对文化的感知与学习,对传统的教学方式及其教材编写都提出了新的挑战,唯有积极应对这种变化与挑战,同时强调并融合文本文化及传统教学模式的长处与优点,方能造就有魅力、有深度、有实效的地方文化课程,从而
期刊
[摘 要] 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应顺应互联网时代背景,本文探讨我校“数据结构”精品资源共享课在教学模式上的探索,借鉴MOOC及翻转课堂的先进教学理念,改革教学设计,形成教师课前引导学习提出问题,学生观看视频,课堂解决问题的新型教学模式。并讨论了这种翻转学习模式实践中的主要问题,包括自主学习、互动模式以及形成性考核。最后实践证明翻转学习模式能达到完成学生学习目标、促使学生可持续学习能力提高、促进教师业
期刊
[摘 要] 校企协同育人是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也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抓手,对于促进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龙岩学院测绘工程专业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为例,积极探索校企协同育人模式,有针对性的改进就业指导方式、方法,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新时期的就业指导工作提供了有效参考。  [关键词] 校企协同;就业指导;实践与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
期刊
[摘 要] 文章基于对前期课题的调查问卷,分析了大學生网络行为的基本状况,大学生网络思想的基本特征,探讨总结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应该包括网络政治、网络思想、网络安全管理和网络心理教育等四个方面,提出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法是引导、安管、防范、建立。  [关键词] 网络;大学生;思想教育;基本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7
期刊
[摘 要] 问题是研究的起点,但当下硕士研究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没有问题,更少有有价值的问题,所提出的研究问题往往宽泛、陈旧或平淡。从硕士研究生内部来看,提不出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四点:未找到兴趣点:徘徊于研究之外;缺少知识积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聚焦问题能力欠缺:研究缺乏针对性;文献梳理不全面:无意义重复前人工作。针对上述原因,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硕士研究生;提不出问题;内部因素  [中
期刊
[摘 要] 面对瞬息万变的国际形式和当前巨大社会压力,“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已经成为高校培养人才的模式和方向。基于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大类招生现状,通过文献查找、问卷调查、走访观察以及结合教学实践中切身体验,对经济管理类专业大类招生进行利弊分析,对完善经济管理类专业大类招生制度具有极大参考价值,也能够促进高校基础教育的完善。  [关键词] 大类招生;经济管理;人才培养  [中图分
期刊
[摘 要] 现今大学生在外兼职已十分普遍,由此出现的各种现象也成为了值得调查研究的课题。以东莞理工学院为例,对该校音乐专业的学生的兼职工作情况进行深入调查,包括学生兼职工作的类型、求职途径、工作时间、薪酬、收获等。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成因分析与提出建议。在反映该校音乐专业的大学生兼职状况的同时,希望能得到社会各方对这一问题的关注,能为同类型的调查研究提供值得参考的数据与经验。  [
期刊
[摘 要] 以微观经济学教学为例,学生不爱学、教师教不好。可以通过扭转家庭教育缺乏现状、改变教育行业管制过多现状、改变劳动收入在GDP中占比较低现状来提高学生学习动机,提高教师教研动力,缓解当前社会急功近利现象。并且通过改革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借助互联网技术提高课程教学效果来实现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的培养目标。  [关键词] 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微观经济学;培养目标;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