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富有创意的新型教学组织形式,是一种有效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策略。学生在小组或者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目标与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在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很早就在无形中融入到体育课堂的教学中。但在广大教师对其系统的认识和有效的运用还存在诸多问题,在课堂的实施过程中也突现出了不少的问题。因此,本文通过多年对初中的体育教学,在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中進行了探讨,希望能为相关方面的研究提供理论性的参考。
【关键词】初中体育 小组合作 开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2.105
体育虽不是一门主科,但作为初中教学中的一门学科,也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的,体育课堂不仅能让学生们身体上得到很好的锻炼,更能有效的帮助学生们在紧张的学习中放松心理,有利于学生们身心健康的发展。在体育课上教师们一直在探索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通过小组合作,学生们不仅在课堂上有充足的热情,还能够有效的帮助学生们在合作的力量下冲破身体的极限,从而达到更高的放松效果,如何更好的在初中体育课上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是当今体育教师们不断探索的一个教学方式。
一、依据学生需求合理构建学习小组
莎士比亚曾说:“当面前的学问与自己的兴趣相符合时,才会获得效益。”兴趣对一个人来说非常重要。兴趣是初中生学习的重要动力。学生只有对体育充满兴趣时,才会积极地投入其中。而在体育教学中,小组合作是激发学生体育兴趣的有效途径之一。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分组是合作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现在比较通用的分组方法是根据学生个性及学习特点,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来分组,以此保证组内成员间的差异性、互补性和组间竞争的公平性。但是通过实践,我认为体育教师不能完全依据原则或利用自己的权威胁迫学生暂时凑成一组,而是要根据不同教学任务及学生真实需求进行合理配置。在当前的体育课堂中,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根据学生掌握体育知识的能力、个性差异、情感态度等等将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并且每个小组的成员数量、男女比例要相同,让其在小组内互相帮助,互相促进,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建立团队制度
初中体育教学一般在室外活动范围广,内容变化多,受外界干扰大,没有一个良好的组织规范,纪律约束就无法进行体育教学活动。例如,集合、整队、队行、队列变换,限制在一定时间内的动作以保证教学顺利进行。因此,要使学生明确一个思想品德作风良好的整体是校风、班风的窗口,从而引导他们建立必要的制度,制定一套完整严密的制度对每个团队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建立良好的团队制度可以规范教学行为,例如:良好的纪律、严格的考勤、团结互助和安全教育、爱护与运动场地和器材等,具备这些有利于课堂教学的新局面的出现,学生能够积极配合体育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提高体育课的教学效果,建立健全制度时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导向性原则是管理团队的整体目标和方向,整体性原则是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可控性原则要求团队在发展过程中不断的进行调整和控制,保证整个课堂的有序进行,有效性原则要求合理有效利用场地器材、人力、时间等资源,保证体育课堂获得最大的利益。
三、灵活开展教学活动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对于初中生来说不是特别陌生,他们在学习文化课知识时也时常用到。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教师需结合具体体育项目灵活开展教學活动,精心设计课堂,组织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习一些体育项目的基础动作,让先学会的或者有经验的教其他成员,不仅可以帮助教师分担教学任务,还能够构建良好的同学关系,在互帮互助中提升运动水平。当然,初中体育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的特殊性,将游戏、比赛等融入具体项目教学中,以此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构建生动有趣的体育课堂。
诸如在篮球训练中,当所有学生都参加完“传球”技能训练之后,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掌握传球的力度、方向和技巧,组织他们在小组内部进行传球游戏,先两人之间相互传球和接球,逐步发展至整体组员参与。在游戏中,教师可要求学生以小组模式在操场上自由站位,整体小组成员围成一个较大的圈,各个组员按照顺序从头到尾进行传球接力,把他们的团结精神和合作意识凝结到一起,中间如果篮球着地则视为失败,需要从第一个成员重新开始。游戏规则是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传球的小组获得胜利,给予该组适当的奖励,以此构建游戏性体育课堂,强化篮球运动的竞技性与趣味性。这样将普通的篮球传球训练转变为游戏和比赛,能够调动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学习的自主性,从而提高训练效果。
四、重视学生情感意识
初中阶段的学生处于情感发育的关键时期,此时的学生对教师、同学的情感态度十分敏感,如果教师不能照顾到学生情绪,很可能会影响教学效果。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发现学生在体育方面的闪光点,对学生提出肯定和表扬,让学生获得情感满足,从而对体育教师更加认可,对体育课产生兴趣。学生对体育课产生兴趣以后,才会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同时带动其他同学参与学习。新课标要求将运动参与视为重要的学习方式,初中体育教师应通过好的情感态度,让学生敢于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所以,初中体育教师应保证学生对体育课的参与积极性,增加在情感方面的重视程度,通过情感教育的方式让学生形成参与习惯和意识,并带动其他人参与学习,最终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识。
五、结语
总而言之,小组合作在体育游戏的应用中,教师要结合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划分学习小组,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懂得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不仅使学生在体育技能方面有所收获,还要满足学生在思想认知方面有所提升。初中体育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学科,教师要利用体育游戏活动的趣味性,发挥体育课程该有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杨志才.解析初中体育小组合作学习模式[J].新课程(中),2018(1).
[2]佚名.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合作能力的培养[C]//2018年“教育教学创新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2018.
[3]华勇猛.提高体育课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运动,2018(4).
【关键词】初中体育 小组合作 开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2.105
体育虽不是一门主科,但作为初中教学中的一门学科,也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的,体育课堂不仅能让学生们身体上得到很好的锻炼,更能有效的帮助学生们在紧张的学习中放松心理,有利于学生们身心健康的发展。在体育课上教师们一直在探索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通过小组合作,学生们不仅在课堂上有充足的热情,还能够有效的帮助学生们在合作的力量下冲破身体的极限,从而达到更高的放松效果,如何更好的在初中体育课上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是当今体育教师们不断探索的一个教学方式。
一、依据学生需求合理构建学习小组
莎士比亚曾说:“当面前的学问与自己的兴趣相符合时,才会获得效益。”兴趣对一个人来说非常重要。兴趣是初中生学习的重要动力。学生只有对体育充满兴趣时,才会积极地投入其中。而在体育教学中,小组合作是激发学生体育兴趣的有效途径之一。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分组是合作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现在比较通用的分组方法是根据学生个性及学习特点,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来分组,以此保证组内成员间的差异性、互补性和组间竞争的公平性。但是通过实践,我认为体育教师不能完全依据原则或利用自己的权威胁迫学生暂时凑成一组,而是要根据不同教学任务及学生真实需求进行合理配置。在当前的体育课堂中,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根据学生掌握体育知识的能力、个性差异、情感态度等等将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并且每个小组的成员数量、男女比例要相同,让其在小组内互相帮助,互相促进,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建立团队制度
初中体育教学一般在室外活动范围广,内容变化多,受外界干扰大,没有一个良好的组织规范,纪律约束就无法进行体育教学活动。例如,集合、整队、队行、队列变换,限制在一定时间内的动作以保证教学顺利进行。因此,要使学生明确一个思想品德作风良好的整体是校风、班风的窗口,从而引导他们建立必要的制度,制定一套完整严密的制度对每个团队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建立良好的团队制度可以规范教学行为,例如:良好的纪律、严格的考勤、团结互助和安全教育、爱护与运动场地和器材等,具备这些有利于课堂教学的新局面的出现,学生能够积极配合体育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提高体育课的教学效果,建立健全制度时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导向性原则是管理团队的整体目标和方向,整体性原则是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可控性原则要求团队在发展过程中不断的进行调整和控制,保证整个课堂的有序进行,有效性原则要求合理有效利用场地器材、人力、时间等资源,保证体育课堂获得最大的利益。
三、灵活开展教学活动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对于初中生来说不是特别陌生,他们在学习文化课知识时也时常用到。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教师需结合具体体育项目灵活开展教學活动,精心设计课堂,组织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习一些体育项目的基础动作,让先学会的或者有经验的教其他成员,不仅可以帮助教师分担教学任务,还能够构建良好的同学关系,在互帮互助中提升运动水平。当然,初中体育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的特殊性,将游戏、比赛等融入具体项目教学中,以此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构建生动有趣的体育课堂。
诸如在篮球训练中,当所有学生都参加完“传球”技能训练之后,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掌握传球的力度、方向和技巧,组织他们在小组内部进行传球游戏,先两人之间相互传球和接球,逐步发展至整体组员参与。在游戏中,教师可要求学生以小组模式在操场上自由站位,整体小组成员围成一个较大的圈,各个组员按照顺序从头到尾进行传球接力,把他们的团结精神和合作意识凝结到一起,中间如果篮球着地则视为失败,需要从第一个成员重新开始。游戏规则是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传球的小组获得胜利,给予该组适当的奖励,以此构建游戏性体育课堂,强化篮球运动的竞技性与趣味性。这样将普通的篮球传球训练转变为游戏和比赛,能够调动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学习的自主性,从而提高训练效果。
四、重视学生情感意识
初中阶段的学生处于情感发育的关键时期,此时的学生对教师、同学的情感态度十分敏感,如果教师不能照顾到学生情绪,很可能会影响教学效果。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发现学生在体育方面的闪光点,对学生提出肯定和表扬,让学生获得情感满足,从而对体育教师更加认可,对体育课产生兴趣。学生对体育课产生兴趣以后,才会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同时带动其他同学参与学习。新课标要求将运动参与视为重要的学习方式,初中体育教师应通过好的情感态度,让学生敢于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所以,初中体育教师应保证学生对体育课的参与积极性,增加在情感方面的重视程度,通过情感教育的方式让学生形成参与习惯和意识,并带动其他人参与学习,最终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识。
五、结语
总而言之,小组合作在体育游戏的应用中,教师要结合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划分学习小组,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懂得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不仅使学生在体育技能方面有所收获,还要满足学生在思想认知方面有所提升。初中体育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学科,教师要利用体育游戏活动的趣味性,发挥体育课程该有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杨志才.解析初中体育小组合作学习模式[J].新课程(中),2018(1).
[2]佚名.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合作能力的培养[C]//2018年“教育教学创新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2018.
[3]华勇猛.提高体育课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运动,20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