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调查发现学生缺乏自我锻炼的意识,即使参加锻炼也是被动的。针对这种情况笔者提出了几点建议:转变观念,提高对培养职高学生良好锻炼习惯的认识;有计划地培养职高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按照职高学生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区别对待;以课外活动为突破口,改革教学形式,希望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关键词:体育教学;职高学生;锻炼习惯
习惯是逐渐养成的、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和外在监督的自动化的行动方式。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对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全国健身计划纲要》中指出:“各级各类学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做好学校体育工作。要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和习惯。”职高教育体育教学大纲,也把使学生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作为教学目标之一明确提出。
一、高职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现状
我在开学初对所教四个班级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首先我对206(男生144,女生62)名学生对体育是否
有兴趣进行了调查。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学生绝大多数是对体育感兴趣的,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但是对学生参加锻炼的时间调查了一下,问题就很严重。结果表明:在投入锻炼时间方面,大多数学生每天锻炼的时间都在30分钟以下,男生占92%,女生占85%;每天锻炼15分钟以下的占29%;而每天锻炼30分钟至1小时仅占10.1%;甚至有8.7%的学生每天基本不锻炼。从这些数据中我发现,虽然有77.9%的学生喜欢体育锻炼,但是许多学生没有时间或者不知道到哪里参加体育锻炼。学生表示在学校中因为大课间的实行、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的安排,在校的体育锻炼时间基本上得到了保障,而且有老师的指导锻炼的效果也相对较好;但是在校外由于各种原因学生的锻
炼时间就比较少,目的性不够明确,从而缺乏自我锻炼的意识,即使参加锻炼也属于比较被动。
二、培养职高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的对策
针对以上的调查,为了培养学生自我体育锻炼的意识,作为一个体育教师我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转变观念,提高对培养职高学生良好锻炼习惯的认识
长期以来,许多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身体练习来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不注重培养学生的锻炼态度、兴趣和习惯,有的甚至弃之不顾。其实不然,如果没有端正的锻炼态度,又没有锻炼兴趣和良好的锻炼习惯,学生是无法真正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当然也就无法实现全面提高身体素质。相反,学生对锻炼如有浓厚的兴趣,又具有良好的锻炼态度和习惯,就会以一种积极的态度,精神饱满地参与练习。因此,体育教师应转变观念,在课堂教学中积极主动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2. 有计划地培养职高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培养学生科学地进行身体锻炼,二是培养学生把体育锻炼作为日常生活的一种需要,成为一种习惯。其中,培养学生科学地进行身体锻炼是基础,只有科学地锻炼身体的习惯,才能称得上良好的锻炼习惯。
(1)指导学生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不是任何一种活动都是体育活动,也不是任何一种体育活动都能锻炼身体和增强体质,不懂得用科学的方法锻炼身体,不仅会影响锻炼效果,还有可能损害身体健康。只有懂得和运用锻炼身体的基本原理和科学锻炼的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的锻炼效果。因此,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有意识地把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传授给学生。首先,让学生了解人体的结构,各系统器官的功能,身体锻炼的卫生常识,体育动作的规律特点,以及体育锻炼是如何促进人体生理变化的。这些基本知识可在健康教育课中传授。其次,让学生懂得生理负荷的最佳方案和合理的锻炼程序,以及为什么做与怎样做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等方面的知识。此外,体育教师应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运用不同的锻炼手段和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身体锻炼。
(2)加强良好锻炼习惯的训练。良好习惯的形成,是意志与毅力的结果,只有经过严格要求,反复训练和努力实践才能形成。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必须努力形成学生良好的习惯,但为了达到这种目的,最重要的还是正当行为的不断练习。”因此,体育教师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要依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根据教与学的需要与可能,制订严密的、科学的、切实可行的计划,有的放矢地逐个项目培养和训练。让学生准确掌握动作要领和练习过程,要由易到难,由单项到系列,由部分到整体,坚持不懈,反复训练。教师还应经常督促检查,持之以恒。只有这样,才能逐渐形成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3)培养训练学生的良好锻炼习惯,应与端正态度、激发兴趣相结合。锻炼态度、兴趣和习惯同属于非智力因素范畴,三者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促进。锻炼态度端正,参与锻炼的兴趣浓,必然催化学生良好锻炼习惯的形成。而有了良好锻炼习惯的学生,其锻炼态度自然端正,参与锻炼的兴趣自然愈浓,锻炼效果也会得到显著提高。因此,好的锻炼态度和方法都要将它化为习惯,只有形成了习惯,好的态度和方法才能随时表现与应用,好像出于本能,受益于终身。
3. 按照职高学生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区别对待
由于学生家庭、生长发育、兴趣爱好、接受能力、身体素质及运动技能等方面的差异性,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区别对待,因人而异,科学地、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练习密度和强度。例如在跨越式跳高教学中,素质好、弹跳能力好的学生是越跳越有劲,但那些体质差的学生,怕跳不好,被同学笑话,怕教师指责,总是躲在别的同学后面或站在一旁观看。此时教师因人而异,对弹跳能力好的同学提高横杆高度,提出改进和提高动作技术的要求;对体质差的学生降低横杆高度,增加一些辅助练习和诱导练习,并耐心和蔼地鼓励、帮助辅导他们。对于他们在锻炼中表现的一些不足之处,不讽刺挖苦,奚落嘲笑,而是及时注意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哪怕是微小的进步,都随时加以肯定,公开进行表扬,这样就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消除对体育的厌学倾向。
4. 以课外活动为突破口,改革教学形式
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既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使他们养成自觉、主动学习习惯的重要内容,也是目前改变中学生厌学体育的重要手段。从目前各学校的教学情况看,学生对课内教学相对比较重视,而对课外活动重视不够,缺乏必要的引导和组织,形式单调。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部分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而且还使一些学生把体育课当成了一种累赘,从而导致了厌学倾向的产生。因此,改革体育教学形式,丰富课外活动是引导学生投身体育、培养兴趣、戒除厌学行为的重要方面。因此,学校首先应根据体育场地、器械、设备的能力,开设田径、体操、球类、棋类等各项体育活动,配备有体育专长教师或学生分工负责,现场辅导,学生可凭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主选择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其次是进行课外体育辅导,这是学校辅导体弱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一种很好的教学形式。这种辅导是体育课教学的补充,可以完成体育课授课计划内无法完成的任务,从而大大提高学生体育的能力和兴趣。三是学校组建体育代表队,进行课余体育训练。这也是体育教学的重要形式,是提高学校体育水平的主要手段。选拔具有体育天赋的学生,打破年级、班级的界限,根据年龄和运动项目,组成各个专项体育集训队,由体育教师任各集训队的教练,逐步形成自己学校体育的传统。四是开办体育俱乐部和成立单项体育协会,由协会牵头,经常地组织一些比赛,不仅可提高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
参考文献:
[1]尹博.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因素[J].体育学刊,2005(1).
[2]邱梅婷,贾绍华.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6).
[3]马学文,刘晓梅.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锻炼习惯探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9).
(泰兴市职业教育中心校)
关键词:体育教学;职高学生;锻炼习惯
习惯是逐渐养成的、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和外在监督的自动化的行动方式。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对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全国健身计划纲要》中指出:“各级各类学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做好学校体育工作。要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和习惯。”职高教育体育教学大纲,也把使学生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作为教学目标之一明确提出。
一、高职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现状
我在开学初对所教四个班级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首先我对206(男生144,女生62)名学生对体育是否
有兴趣进行了调查。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学生绝大多数是对体育感兴趣的,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但是对学生参加锻炼的时间调查了一下,问题就很严重。结果表明:在投入锻炼时间方面,大多数学生每天锻炼的时间都在30分钟以下,男生占92%,女生占85%;每天锻炼15分钟以下的占29%;而每天锻炼30分钟至1小时仅占10.1%;甚至有8.7%的学生每天基本不锻炼。从这些数据中我发现,虽然有77.9%的学生喜欢体育锻炼,但是许多学生没有时间或者不知道到哪里参加体育锻炼。学生表示在学校中因为大课间的实行、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的安排,在校的体育锻炼时间基本上得到了保障,而且有老师的指导锻炼的效果也相对较好;但是在校外由于各种原因学生的锻
炼时间就比较少,目的性不够明确,从而缺乏自我锻炼的意识,即使参加锻炼也属于比较被动。
二、培养职高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的对策
针对以上的调查,为了培养学生自我体育锻炼的意识,作为一个体育教师我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转变观念,提高对培养职高学生良好锻炼习惯的认识
长期以来,许多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身体练习来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不注重培养学生的锻炼态度、兴趣和习惯,有的甚至弃之不顾。其实不然,如果没有端正的锻炼态度,又没有锻炼兴趣和良好的锻炼习惯,学生是无法真正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当然也就无法实现全面提高身体素质。相反,学生对锻炼如有浓厚的兴趣,又具有良好的锻炼态度和习惯,就会以一种积极的态度,精神饱满地参与练习。因此,体育教师应转变观念,在课堂教学中积极主动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2. 有计划地培养职高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培养学生科学地进行身体锻炼,二是培养学生把体育锻炼作为日常生活的一种需要,成为一种习惯。其中,培养学生科学地进行身体锻炼是基础,只有科学地锻炼身体的习惯,才能称得上良好的锻炼习惯。
(1)指导学生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不是任何一种活动都是体育活动,也不是任何一种体育活动都能锻炼身体和增强体质,不懂得用科学的方法锻炼身体,不仅会影响锻炼效果,还有可能损害身体健康。只有懂得和运用锻炼身体的基本原理和科学锻炼的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的锻炼效果。因此,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有意识地把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传授给学生。首先,让学生了解人体的结构,各系统器官的功能,身体锻炼的卫生常识,体育动作的规律特点,以及体育锻炼是如何促进人体生理变化的。这些基本知识可在健康教育课中传授。其次,让学生懂得生理负荷的最佳方案和合理的锻炼程序,以及为什么做与怎样做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等方面的知识。此外,体育教师应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运用不同的锻炼手段和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身体锻炼。
(2)加强良好锻炼习惯的训练。良好习惯的形成,是意志与毅力的结果,只有经过严格要求,反复训练和努力实践才能形成。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必须努力形成学生良好的习惯,但为了达到这种目的,最重要的还是正当行为的不断练习。”因此,体育教师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要依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根据教与学的需要与可能,制订严密的、科学的、切实可行的计划,有的放矢地逐个项目培养和训练。让学生准确掌握动作要领和练习过程,要由易到难,由单项到系列,由部分到整体,坚持不懈,反复训练。教师还应经常督促检查,持之以恒。只有这样,才能逐渐形成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3)培养训练学生的良好锻炼习惯,应与端正态度、激发兴趣相结合。锻炼态度、兴趣和习惯同属于非智力因素范畴,三者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促进。锻炼态度端正,参与锻炼的兴趣浓,必然催化学生良好锻炼习惯的形成。而有了良好锻炼习惯的学生,其锻炼态度自然端正,参与锻炼的兴趣自然愈浓,锻炼效果也会得到显著提高。因此,好的锻炼态度和方法都要将它化为习惯,只有形成了习惯,好的态度和方法才能随时表现与应用,好像出于本能,受益于终身。
3. 按照职高学生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区别对待
由于学生家庭、生长发育、兴趣爱好、接受能力、身体素质及运动技能等方面的差异性,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区别对待,因人而异,科学地、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练习密度和强度。例如在跨越式跳高教学中,素质好、弹跳能力好的学生是越跳越有劲,但那些体质差的学生,怕跳不好,被同学笑话,怕教师指责,总是躲在别的同学后面或站在一旁观看。此时教师因人而异,对弹跳能力好的同学提高横杆高度,提出改进和提高动作技术的要求;对体质差的学生降低横杆高度,增加一些辅助练习和诱导练习,并耐心和蔼地鼓励、帮助辅导他们。对于他们在锻炼中表现的一些不足之处,不讽刺挖苦,奚落嘲笑,而是及时注意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哪怕是微小的进步,都随时加以肯定,公开进行表扬,这样就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消除对体育的厌学倾向。
4. 以课外活动为突破口,改革教学形式
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既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使他们养成自觉、主动学习习惯的重要内容,也是目前改变中学生厌学体育的重要手段。从目前各学校的教学情况看,学生对课内教学相对比较重视,而对课外活动重视不够,缺乏必要的引导和组织,形式单调。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部分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而且还使一些学生把体育课当成了一种累赘,从而导致了厌学倾向的产生。因此,改革体育教学形式,丰富课外活动是引导学生投身体育、培养兴趣、戒除厌学行为的重要方面。因此,学校首先应根据体育场地、器械、设备的能力,开设田径、体操、球类、棋类等各项体育活动,配备有体育专长教师或学生分工负责,现场辅导,学生可凭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主选择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其次是进行课外体育辅导,这是学校辅导体弱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一种很好的教学形式。这种辅导是体育课教学的补充,可以完成体育课授课计划内无法完成的任务,从而大大提高学生体育的能力和兴趣。三是学校组建体育代表队,进行课余体育训练。这也是体育教学的重要形式,是提高学校体育水平的主要手段。选拔具有体育天赋的学生,打破年级、班级的界限,根据年龄和运动项目,组成各个专项体育集训队,由体育教师任各集训队的教练,逐步形成自己学校体育的传统。四是开办体育俱乐部和成立单项体育协会,由协会牵头,经常地组织一些比赛,不仅可提高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
参考文献:
[1]尹博.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因素[J].体育学刊,2005(1).
[2]邱梅婷,贾绍华.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6).
[3]马学文,刘晓梅.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锻炼习惯探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9).
(泰兴市职业教育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