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前,中央正加紧制定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评价标准及细则的消息被广泛报道,政绩成本分析首次引入政绩考核体系在所有报道中都是着重强调的一个内容。媒体报道将政绩成本分析作为政绩考核评价标准的亮点,显示了社会舆论对当前领导干部政绩观的高度关注。
近年来,人们普遍察觉到一些地方干部政绩观上存在的严重问题。一些地方把“发展是硬道理”等同于“经济增长率是硬道理”。很多地方,上级对下级的考核就是GDP考核,一些地方脱离实际,为追求一时的增长速度盲目上项目、办企业、引投资,大搞“形象工程”、“亮丽工程”、“夜景工程”,给发展造成了长期的包袱和隐患。错误政绩观及片面考核标准所造成的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环境破坏等恶果处处可见,一些地方不顾群众反对,大肆圈地卖地,通过各种手段“挤占”群众利益,甚至引发诸多社会矛盾。
基于这种严重情况,中央强调提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去年9月,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在《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强调,要抓紧制定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干部实绩考核评价标准。年底,有关方面负责人透露,争取用两年左右的时间,初步建立起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考核评价体系。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评价标准及细则,无疑是政绩评价体系的核心。
正在制定的领导干部政绩评价考核标准及细则,最为人所关注的是引入政绩成本分析,但可以预计,政绩成本分析肯定不是考核标准的全部。作为一个完整的考核方案,政绩成本分析只能是考核的内容之一。在政绩上进行投入产出的计算,固然有利于解决“不计成本”的问题,可以一定程度上衡量政绩的真实性,但仍然不足以解决“创造政绩的目的”以及“为谁创造政绩”的问题,而根据各方面信息,新的政绩考核标准的新颖性正在于“不仅看领导干部取得的政绩,还要看创造政绩的目的以及为谁创造政绩”。
完全可以预计,如果新的政绩考核标准仅仅只是政绩成本分析,而不考核“为谁创造”,那就不过是改进版的GDP考核法,正如GDP考核法中有注水数据,政绩成本分析也可能隐瞒成本、夸大收益,或者只计有形成本,不计无形成本。如只讲土地拆迁带来多少投资,不讲拆迁带来了多少上访,地方官员甚至可能为避免问题被察觉而用堵截的办法来减少上访量。所以,完整的考核标准,必将让人能够以全面的观点群众的观点来评价政绩。
政绩考核标准要既能突出领导干部工作实绩,又能考核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组织领导能力、工作作风和廉洁自律等方面情况。因此,全面的考核标准应当做到既看经济指针,又要看社会指针、人文指针和环境指针;既看城市变化,又看农村发展;既看当前的发展,又看发展的可持续性;既看经济总量增长,又看人民群众得到的实惠;既看经济发展,又看社会稳定;既看“显绩”,又看“潜绩”;既看主观努力,也看客观条件。
政绩考核应当让领导干部既经受“数据考核”,又经受“民心考核”。政绩是执政为民的成效。“党政人才的评价重在群众认可”,干部政绩如何,老百姓感受最真。正确的政绩观,说到底就是以“发展好、实现好和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根本目的,把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创造政绩的重要内容,把重实干、求实效作为实现政绩的重要途径,把人民需要作为评价政绩的根本尺度,说到底,是要看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一个行政行为,一个政治人物,最大的成本是千夫所指,最大的收益是有口皆碑,因此政绩考核无论方法有多少,“民心考核”是决定性的。
从大量报道来看,新的领导干部政绩评价标准从注重经济增长转到速度、质量、效益并重,从注重以物为主转到坚持以人为本和社会全面发展,从注重短期发展转到与促进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从注重物质文明建设转到“三个文明建设”并重,是一个系统的评价方案,值得关注的并不只是引入政绩成本分析。这样一个评价标准,不仅将会改变以往政绩考核“GDP决定论”的弊端,改变政绩考核中的随意性倾向,自然具有重要意义;更重要的是,通过考核这样一只起引导作用的巨手,将可以引领官员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并有助于改变一些地方在过去形成的“数字出官”、“形象工程”、“损害群众利益求发展”等不良习惯。
从长远发展来讲,最终还是要靠民主和法治来约束官员。现在制定科学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必将扩大民意在官员考核评价中的分量,这也是朝着依靠民主和法治来决定官员升迁罢黜的方向所走的一个步骤。
近年来,人们普遍察觉到一些地方干部政绩观上存在的严重问题。一些地方把“发展是硬道理”等同于“经济增长率是硬道理”。很多地方,上级对下级的考核就是GDP考核,一些地方脱离实际,为追求一时的增长速度盲目上项目、办企业、引投资,大搞“形象工程”、“亮丽工程”、“夜景工程”,给发展造成了长期的包袱和隐患。错误政绩观及片面考核标准所造成的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环境破坏等恶果处处可见,一些地方不顾群众反对,大肆圈地卖地,通过各种手段“挤占”群众利益,甚至引发诸多社会矛盾。
基于这种严重情况,中央强调提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去年9月,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在《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强调,要抓紧制定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干部实绩考核评价标准。年底,有关方面负责人透露,争取用两年左右的时间,初步建立起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考核评价体系。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评价标准及细则,无疑是政绩评价体系的核心。
正在制定的领导干部政绩评价考核标准及细则,最为人所关注的是引入政绩成本分析,但可以预计,政绩成本分析肯定不是考核标准的全部。作为一个完整的考核方案,政绩成本分析只能是考核的内容之一。在政绩上进行投入产出的计算,固然有利于解决“不计成本”的问题,可以一定程度上衡量政绩的真实性,但仍然不足以解决“创造政绩的目的”以及“为谁创造政绩”的问题,而根据各方面信息,新的政绩考核标准的新颖性正在于“不仅看领导干部取得的政绩,还要看创造政绩的目的以及为谁创造政绩”。
完全可以预计,如果新的政绩考核标准仅仅只是政绩成本分析,而不考核“为谁创造”,那就不过是改进版的GDP考核法,正如GDP考核法中有注水数据,政绩成本分析也可能隐瞒成本、夸大收益,或者只计有形成本,不计无形成本。如只讲土地拆迁带来多少投资,不讲拆迁带来了多少上访,地方官员甚至可能为避免问题被察觉而用堵截的办法来减少上访量。所以,完整的考核标准,必将让人能够以全面的观点群众的观点来评价政绩。
政绩考核标准要既能突出领导干部工作实绩,又能考核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组织领导能力、工作作风和廉洁自律等方面情况。因此,全面的考核标准应当做到既看经济指针,又要看社会指针、人文指针和环境指针;既看城市变化,又看农村发展;既看当前的发展,又看发展的可持续性;既看经济总量增长,又看人民群众得到的实惠;既看经济发展,又看社会稳定;既看“显绩”,又看“潜绩”;既看主观努力,也看客观条件。
政绩考核应当让领导干部既经受“数据考核”,又经受“民心考核”。政绩是执政为民的成效。“党政人才的评价重在群众认可”,干部政绩如何,老百姓感受最真。正确的政绩观,说到底就是以“发展好、实现好和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根本目的,把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创造政绩的重要内容,把重实干、求实效作为实现政绩的重要途径,把人民需要作为评价政绩的根本尺度,说到底,是要看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一个行政行为,一个政治人物,最大的成本是千夫所指,最大的收益是有口皆碑,因此政绩考核无论方法有多少,“民心考核”是决定性的。
从大量报道来看,新的领导干部政绩评价标准从注重经济增长转到速度、质量、效益并重,从注重以物为主转到坚持以人为本和社会全面发展,从注重短期发展转到与促进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从注重物质文明建设转到“三个文明建设”并重,是一个系统的评价方案,值得关注的并不只是引入政绩成本分析。这样一个评价标准,不仅将会改变以往政绩考核“GDP决定论”的弊端,改变政绩考核中的随意性倾向,自然具有重要意义;更重要的是,通过考核这样一只起引导作用的巨手,将可以引领官员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并有助于改变一些地方在过去形成的“数字出官”、“形象工程”、“损害群众利益求发展”等不良习惯。
从长远发展来讲,最终还是要靠民主和法治来约束官员。现在制定科学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必将扩大民意在官员考核评价中的分量,这也是朝着依靠民主和法治来决定官员升迁罢黜的方向所走的一个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