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多数人而言,熟悉的投资渠道主要有两个:楼市和股市。房产板块无论作为实体经济还是虚拟股票,都属于近些年来热门的理财话题。当房价和地产股“暧昧”地纠结在一起,投资机会便蕴含其中了。
房产投资中最直接和最重要的先行指标是房价。这就意味着:如果投资者看涨房价,可以买房,也可以买地产股。余先生是2009年1月份以9900元,平方米的价格全款购置了朝阳区悦溪公寓的一套153平方米的3居商品住宅,到了7月单价已经涨到了1.6万元,平方米。半年时间150万元的房产升值了90多万元。由于看好房价,余先生同时投资地产股,却只赚了不到10万元。他总结了一下,如果年初未购房,而是将资金全仓购买万科地产股并持有至年中,股价翻倍,资产也将随之翻倍,收益和投资回报率都会远大于房产升值。可事实是他并未全部选择地产股,而且也没有耐心一直持有,进进出出间失去了大量本该盈利的机会。
对房价敏感很重要
上述例子似乎传达着这样一个信息,股价比房价涨幅要快。然而,这是“事后诸葛亮”的总结归纳,而且只会在特定的时期才会出现的收益,其实很不现实,也没有实际借鉴意义。诚然,在股市里真正能捞到实惠的人总是少之又少,因为多数人总是耐不住性子:频繁换股、追涨杀跌、短线操作、缺少定力。
当然,在此举例不是为了说明谁优谁劣,只是说明在理想状况下两种投资方式的表象特征。余先生凭借对房价的敏感性,在比较合适的时机下手,同时投资房产和地产股,又都实现了盈利。可见对于房产板块的投资,对房价感冒很重要。
置业投资和炒地产股其实是两个概念,也可以理解为分别投资的房地产行业的不同阶段,本质显然不同。
简单地说,置业投资就是投资房产,投资的是房产70/50/40年的使用权,虽然房产具有消费品和投资品的双重属性,但从严格的供需角度来说,此时的投资者还是应该归人消费者之列。炒地产股狭义的来说是投资地产,因为土地是开发企业最重要的资本,购买股票本来就是和开发商站在一起,是名副其实的投资者身份,看好的是开发企业的盈利能力,而出资让开发商购买土地。
地产股上涨,原因很多。房价作为先行指标,激发投资热情,同时,各大重点城市地王频出,已不再是个案,房价中长期上涨的预期,引领地产股继续看涨。其次,交易量放大,楼盘消化速度比开发商预期的要快,地产公司业绩转好,资金状况良好,加之政策引导下的市场流动性很好,融资自然容易不少。经济危机之下,国际救市政策不断升级,欧洲各国政府频频降息,热钱开始涌入中国,尤其是房地产行业,人民币升值预示着人民币资产相应升值,开发商手里最大的资产——土地便升值,股价自然随之上涨。而近期欧洲、澳大利亚等又纷纷开始加息,于是地产股又开始出现了动荡。最后,整体大盘的行情还是看涨的。
由此看来,一定程度上,地产股确实受房价影响。但严格来讲,地产股的涨跌对房价变化没有必然影响,自然二者的指数也不可能成正比例变化。从经济学角度来看,一个公司的股价和公司的业绩直接相关,对应的是股民对该公司的投资信心和期望。而公司业绩是由多方因素共同决定,比如,一家公司开发楼盘,即使房价跌了,但是如果公司的拿地成本、建材成本降低了更多,那么该公司的利润反而是增长的,从而导致了股价的上涨。
置业长线远优于炒股
置业投资的优势是可以利用金融杠杆,即贷款。在首付20%的情况下,用20万元便可实现100万元的投资,若房价上涨10%达到110万元的话,投资回报率便可达50%。另外,置业投资者更看重的是房产的保值,起码是抗跌能力。对长线投资者来说,楼市的风险度远小于股市。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房价的整体跌幅也仅仅在0.2%,而股市就不一样了。
投资房产主要考虑投资回报率和地段价值两个指标。
投资回报率普通置业者投资的物业类型主要包括住宅、商业和写字楼。中国房地产崛起和发展的10年里(1998~2008年),商业和写字楼的实际年均投资回报率基本在10%左右,比住宅高出1.5个百分点,从长期来看,投资商业和写字楼的投资回报率更高些。
从结构来看,住宅的租金回报率远低于商业和写字楼,但住宅的年均增值率为4.51%,又是高于商业和写字楼的。因为在我国,有房才有家的传统置业观念,催热了房屋交易市场的同时,也抑制了租赁市场的发展,最终导致房价长期脱离租金增长态势,租金回报率偏低。大部分住宅投资者更关注房价上涨,而非租金上涨。短期来看,投资住宅更划算一些。
地段价值房产的价值虽然综合了产品、地段和品牌等多个因素,但地段价值在房地产核心内涵中占有绝对强势的地位。楼盘郊区化,只是基于土地稀缺性的方向转移,但不是主流。也就是说最稳妥的房产投资是基于市区优质地段的。在时势好的时候,市区、郊区楼盘都会升值;时势不好的时候,郊区盘的跌幅将比市区盘大得多。当然,郊区房产投资价值更多地体现在区域发展上。重大的城市规划利好,意味着几年后区域地价大幅上涨,从而推高房价。
炒地产股更适合短线操作
炒地产股的优势在于投资上的灵活性强,各个地产股之间具有轮动性,也就是说,有的股票先涨,有的股票后涨。投资者在对上市公司研究较为透彻,并总能够不断选乘快马的情况下,地产股的复利效应所产生的投资回报率肯定会大于置业投资,同时必然伴随着高风险,更适合短线操作,一般适合专业性较强的投资机构。普通百姓如果看好地产股,可根据各自的资金情况和抗风险能力,选择较好的基金公司,稳妥为先;如稍有冒险精神,也可以同时购买多只优质地产股进行组合。
选择优质地产股个股一般有以下两条基本思路。
一是稳扎稳打,选择传统实力股。房地产行业最大的两项实力资本是储备土地和在建项目,基于土地稀缺性导致地价不断上涨,选择具有土地成本优势和持续开发能力的公司,如万科A、保利地产等,这些都是公司业绩的基本保障,也是股价上涨的不竭动力。
二是眼光独具,投资行业潜力股。这分3种情况。从行业分类来看,目前起步较晚的商业地产具有较好的后续发展潜力,可以选择具有商业地产概念的公司,如陆家嘴、世贸股份等。从衍生行业细分来看,房地产中介公司上市的并不多,但中介公司的地位在提高,以服务为核心的概念股正日益受到青睐,如易居中国、世联地产。从企业发展规模来看,开发产品品质优异、成长性较高的小盘地产股也是不错的选择,如亿城股份、滨江集团等。但要剔除那些规模太小的公司,因为一旦市场出现周期性变化,这些公司开发项目的购房需求波动会较大,业绩则会有很大的影响。
当下时局:短期平淡中长期向好
目前业界比较主流的观点是:9月份至年底,甚至是2010年第一季度,房地产销售以及整个行业都将处在一个僵持状态中。
置业投资方面,伴随着上半年去存量化速度快过预期,透支了下半年的房源供应,开发企业普遍缺少资金压力,在成交量下滑的情况下,也没有降价求售的动力。这样,就产生了开发商特价僵持的阶段性特点。但房价高位运行后,房价上涨空间被压缩。各大城市相继出台二套房贷政策,使得贷款成本增加,对投机者的抑制作用日渐显现。置业投资的贷款所能起到的放大杠杆作用便相应降低,投资优势也在淡化。
地产股投资方面,目前的结构调整属于技术性回调,虽然楼市和政策微调使投资者信心动摇,但在整体经济形势向好的情况下,即使加息也将比较温和。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资金状况、土地储备都处在比较有利的地位。房地产股可能会在未来几个月跑输市场或相对中性,但随着2010年上半年信贷市场回升等因素影响,房地产股有望重新跑赢大市。
总体来看,无论是买房置业还是炒地产股,若政策不会有大幅调整,整个房地产板块应该会是短期平淡,中长期继续向好,普通百姓的投资基调应该是防御为主,进攻为辅,即保值为先,赚钱更好。
房产投资中最直接和最重要的先行指标是房价。这就意味着:如果投资者看涨房价,可以买房,也可以买地产股。余先生是2009年1月份以9900元,平方米的价格全款购置了朝阳区悦溪公寓的一套153平方米的3居商品住宅,到了7月单价已经涨到了1.6万元,平方米。半年时间150万元的房产升值了90多万元。由于看好房价,余先生同时投资地产股,却只赚了不到10万元。他总结了一下,如果年初未购房,而是将资金全仓购买万科地产股并持有至年中,股价翻倍,资产也将随之翻倍,收益和投资回报率都会远大于房产升值。可事实是他并未全部选择地产股,而且也没有耐心一直持有,进进出出间失去了大量本该盈利的机会。
对房价敏感很重要
上述例子似乎传达着这样一个信息,股价比房价涨幅要快。然而,这是“事后诸葛亮”的总结归纳,而且只会在特定的时期才会出现的收益,其实很不现实,也没有实际借鉴意义。诚然,在股市里真正能捞到实惠的人总是少之又少,因为多数人总是耐不住性子:频繁换股、追涨杀跌、短线操作、缺少定力。
当然,在此举例不是为了说明谁优谁劣,只是说明在理想状况下两种投资方式的表象特征。余先生凭借对房价的敏感性,在比较合适的时机下手,同时投资房产和地产股,又都实现了盈利。可见对于房产板块的投资,对房价感冒很重要。
置业投资和炒地产股其实是两个概念,也可以理解为分别投资的房地产行业的不同阶段,本质显然不同。
简单地说,置业投资就是投资房产,投资的是房产70/50/40年的使用权,虽然房产具有消费品和投资品的双重属性,但从严格的供需角度来说,此时的投资者还是应该归人消费者之列。炒地产股狭义的来说是投资地产,因为土地是开发企业最重要的资本,购买股票本来就是和开发商站在一起,是名副其实的投资者身份,看好的是开发企业的盈利能力,而出资让开发商购买土地。
地产股上涨,原因很多。房价作为先行指标,激发投资热情,同时,各大重点城市地王频出,已不再是个案,房价中长期上涨的预期,引领地产股继续看涨。其次,交易量放大,楼盘消化速度比开发商预期的要快,地产公司业绩转好,资金状况良好,加之政策引导下的市场流动性很好,融资自然容易不少。经济危机之下,国际救市政策不断升级,欧洲各国政府频频降息,热钱开始涌入中国,尤其是房地产行业,人民币升值预示着人民币资产相应升值,开发商手里最大的资产——土地便升值,股价自然随之上涨。而近期欧洲、澳大利亚等又纷纷开始加息,于是地产股又开始出现了动荡。最后,整体大盘的行情还是看涨的。
由此看来,一定程度上,地产股确实受房价影响。但严格来讲,地产股的涨跌对房价变化没有必然影响,自然二者的指数也不可能成正比例变化。从经济学角度来看,一个公司的股价和公司的业绩直接相关,对应的是股民对该公司的投资信心和期望。而公司业绩是由多方因素共同决定,比如,一家公司开发楼盘,即使房价跌了,但是如果公司的拿地成本、建材成本降低了更多,那么该公司的利润反而是增长的,从而导致了股价的上涨。
置业长线远优于炒股
置业投资的优势是可以利用金融杠杆,即贷款。在首付20%的情况下,用20万元便可实现100万元的投资,若房价上涨10%达到110万元的话,投资回报率便可达50%。另外,置业投资者更看重的是房产的保值,起码是抗跌能力。对长线投资者来说,楼市的风险度远小于股市。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房价的整体跌幅也仅仅在0.2%,而股市就不一样了。
投资房产主要考虑投资回报率和地段价值两个指标。
投资回报率普通置业者投资的物业类型主要包括住宅、商业和写字楼。中国房地产崛起和发展的10年里(1998~2008年),商业和写字楼的实际年均投资回报率基本在10%左右,比住宅高出1.5个百分点,从长期来看,投资商业和写字楼的投资回报率更高些。
从结构来看,住宅的租金回报率远低于商业和写字楼,但住宅的年均增值率为4.51%,又是高于商业和写字楼的。因为在我国,有房才有家的传统置业观念,催热了房屋交易市场的同时,也抑制了租赁市场的发展,最终导致房价长期脱离租金增长态势,租金回报率偏低。大部分住宅投资者更关注房价上涨,而非租金上涨。短期来看,投资住宅更划算一些。
地段价值房产的价值虽然综合了产品、地段和品牌等多个因素,但地段价值在房地产核心内涵中占有绝对强势的地位。楼盘郊区化,只是基于土地稀缺性的方向转移,但不是主流。也就是说最稳妥的房产投资是基于市区优质地段的。在时势好的时候,市区、郊区楼盘都会升值;时势不好的时候,郊区盘的跌幅将比市区盘大得多。当然,郊区房产投资价值更多地体现在区域发展上。重大的城市规划利好,意味着几年后区域地价大幅上涨,从而推高房价。
炒地产股更适合短线操作
炒地产股的优势在于投资上的灵活性强,各个地产股之间具有轮动性,也就是说,有的股票先涨,有的股票后涨。投资者在对上市公司研究较为透彻,并总能够不断选乘快马的情况下,地产股的复利效应所产生的投资回报率肯定会大于置业投资,同时必然伴随着高风险,更适合短线操作,一般适合专业性较强的投资机构。普通百姓如果看好地产股,可根据各自的资金情况和抗风险能力,选择较好的基金公司,稳妥为先;如稍有冒险精神,也可以同时购买多只优质地产股进行组合。
选择优质地产股个股一般有以下两条基本思路。
一是稳扎稳打,选择传统实力股。房地产行业最大的两项实力资本是储备土地和在建项目,基于土地稀缺性导致地价不断上涨,选择具有土地成本优势和持续开发能力的公司,如万科A、保利地产等,这些都是公司业绩的基本保障,也是股价上涨的不竭动力。
二是眼光独具,投资行业潜力股。这分3种情况。从行业分类来看,目前起步较晚的商业地产具有较好的后续发展潜力,可以选择具有商业地产概念的公司,如陆家嘴、世贸股份等。从衍生行业细分来看,房地产中介公司上市的并不多,但中介公司的地位在提高,以服务为核心的概念股正日益受到青睐,如易居中国、世联地产。从企业发展规模来看,开发产品品质优异、成长性较高的小盘地产股也是不错的选择,如亿城股份、滨江集团等。但要剔除那些规模太小的公司,因为一旦市场出现周期性变化,这些公司开发项目的购房需求波动会较大,业绩则会有很大的影响。
当下时局:短期平淡中长期向好
目前业界比较主流的观点是:9月份至年底,甚至是2010年第一季度,房地产销售以及整个行业都将处在一个僵持状态中。
置业投资方面,伴随着上半年去存量化速度快过预期,透支了下半年的房源供应,开发企业普遍缺少资金压力,在成交量下滑的情况下,也没有降价求售的动力。这样,就产生了开发商特价僵持的阶段性特点。但房价高位运行后,房价上涨空间被压缩。各大城市相继出台二套房贷政策,使得贷款成本增加,对投机者的抑制作用日渐显现。置业投资的贷款所能起到的放大杠杆作用便相应降低,投资优势也在淡化。
地产股投资方面,目前的结构调整属于技术性回调,虽然楼市和政策微调使投资者信心动摇,但在整体经济形势向好的情况下,即使加息也将比较温和。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资金状况、土地储备都处在比较有利的地位。房地产股可能会在未来几个月跑输市场或相对中性,但随着2010年上半年信贷市场回升等因素影响,房地产股有望重新跑赢大市。
总体来看,无论是买房置业还是炒地产股,若政策不会有大幅调整,整个房地产板块应该会是短期平淡,中长期继续向好,普通百姓的投资基调应该是防御为主,进攻为辅,即保值为先,赚钱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