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方主题——时空与精神中的灵魂放逐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fgooo208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古至今人类都试图飞过世间的千山万水,渴望越过成千上万各有悲欢离合的芸芸众生。然而无论科技怎样进步与发展,人类自身所具有的局限性与现代文明所产生的浮躁感使我们难以找寻到存在的意义,故文学产生于对远方的憧憬与向往。本文将结合文学作品探讨文本中的远方主题,感受灵魂在时空与精神世界中的放逐,及作家们不系之舟,心向远方的情怀。
  关键词 时间远方;空间远方;精神远方
  艺术是在人类对于远方的憧憬与向往中产生的。当人类背起行囊去看千里之外的风景,却发现在这神秘的远方里总有去不了的青山绿水,道不尽的心之向往与解不开的世事之谜。人类试图在有限的生命里抵达无穷的远方,但仍难以逃脱自然法则中的生老病死与天灾人祸,故我们将对于远方的期冀化作优美的文字书写于人类历史的篇章中,歌颂那永远无法贴近的远方。在中西方文学中,“远方”可以说是一个世界性的文学母题,它可以是史诗中表现出波澜壮阔的征战四方,也可以是幼稚孩童对于乡村之外世界的憧憬。本文中所探讨文学中的“远方主题”是多维立体的,它是时间维度中的过去与未来,空间维度中的短途与长途,以及精神维度中的小目标与大梦想。
  一
  “青石板的老街上你我走过的地方,那段斑驳的砖墙如今到底啥模样?”在这首方文山作词的《牡丹江》中,他用简单而富有诗意的言语阐释了对于远方的理解——到不了的地方都叫做远方,回不去的名字叫家乡。而这远方关乎于时间,是时间维度中关于过去的追溯。那时青春正好,少女依偎在门边清唱民谣,那婉转感伤的曲调沿着她与竹马时常漫步的青石板老街荡漾到远方,是少女少年憧憬远方的梦想。而如今时光飞逝,少年少女在时间的远方里怀念已逝的青葱岁月与缠绕于故乡的音符。文学中也多有“时间远方”主题的作品,是时间维度中的过去,多表现为对于童年生活的追忆。鲁迅在《故乡》中写到:“我所记得的故乡全不如此。我的故乡好得多了。但要我记起他的美丽,说出他的佳处来,却又没有影像,没有言辞了。”阔别故乡二十余年的鲁迅踏上了两千余里的归乡旅程,故乡已成为地理距离的远方,童年也已是时间维度的过去。那个脖子上挂着银项圈的十一二岁的少年站在碧绿的西瓜地里,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刺去的美好画面已经过岁月的淘洗而变得面目全非了。“先前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了灰黄”在见到迅哥时脸上所表现的欢喜与凄凉随着那颤抖的嘴唇化作了一句令人心酸的:“老爷。”鲁迅知道这一声“老爷”代表着时间的流逝与不可追,他与闰土之间因为空间与时间的隔阂已经失去了儿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纯真。遥远的故乡与流逝的岁月同样是鲁迅的远方,村中的老屋与故乡的山水都离他而去,而在这淡淡的忧伤之中,鲁迅还是愿意将希望放置于时间维度的未来之上,过去已逝不必追怀,而远方的未来却是要脚踏实地前行的。林海音在《城南旧事》中通过英子童稚的视角追忆了童年在北京胡同中生活的点滴,身为离开大陆去台湾生活的作家,海峡两岸的分离是一抹难以释怀的乡愁,在京城生活的片段是她与时间远方连系的途径,林海音用文字记录下曾经的过往,缅怀童年中或愉快或青涩或悲伤的记忆,作者在文本的结尾处写到:“爸爸的花儿落了,我已不再是小孩子。”同样可以看出主人公英子对于面对远方未知生活的勇气,时间的远方是难以回归的过去,作家对于故乡与童年生活的书写都渗透着远方的主题,抒发着或快乐与或感伤的情怀。
  远方主题的多维性,同样体现于时间维度中的未来。人类对于未来的期盼是针对于现实境况下所持有的美好想象,远方即未来,它在神秘的面纱中引导人类前行。在《哦,香雪》中,当那条弯弯曲曲的黑色铁轨绕到了台儿沟的脚下,乡村少女们被这“隆隆隆”的汽笛声叫醒了,每当列车疾驰而过,她们都仰望着火车做着贪婪又美妙的梦。凤娇的梦是粉饰过的青春与初恋,而梦中的男主角则是列车上的“北京话”,她对于远方的想象就在火车上,亦或是在她喜爱的列车员身边。而香雪的远方有多远呢,也许是大山之外的几万里,她对于学习用具的珍视可以看作是對未来的一种期盼,而那个历经艰险换来的铅笔盒在她眼中则是一个“宝盒子”,谁用上它谁就能上大学,坐着火车到处跑。火车的汽笛声打破了乡村的闭塞,香雪的梦想承载于火车之上,随着“隆隆”的汽笛声驶向远方。
  二
  高压的现实生活让我们想要逃离,到达于一座陌生的城市,漫步在一条似曾相识的街道,对步履匆匆的过客说一句”aloha”。在空间远方的维度中,我们习惯将远方划分为短途与长途。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写到:“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史铁生由于身体的残疾,使其只能通过轮椅去抵达家门以外的世界,他在地理上的远方是短途的,仅仅是家与地坛的距离,但他的孤独与沉思又使其到达了思想的远方,在狭小的天地间创造出他的“轮椅哲学”,探讨生命的意义,在人生哲思中进行着长途旅行。而他的母亲对于远方的追随也仅是儿子从家门口到达地坛的路程,可是母爱的远方却是无限的,她时刻都在担心着儿子未来的安全与饱暖,“儿行千里,母担忧。”这深沉的母爱深深的刻在儿子行走过的车辙中,史铁生对于自由、健康、远方的向往同样也是母亲的期盼。贡德里导演执导的《青春冒险王》影片也是一首关于青春与远方的赞歌,两个桀骜不驯的少年成为了患难之交,主人公西奥梦想可以在暑假中驾驶着自己拼装的车去露营,那是一段可以称得上长途的旅行,简陋的汽车与无证驾驶并没有阻挡住二人向往远方的梦想。他们一路艰险,但旅程中又充满了愉快的见闻,对于远方的向往让他们毫不犹豫的坚持下去。
  三
  向往远方的人内心都充满着坚定而有力的意志追求,他们不怕世俗的规范与压迫,不受各种各样束缚的牵制,穷尽一生去追求精神的远方。精神远方的维度分为小目标与大梦想,故诗人汪国真才会发出“是男儿总要走向远方,走向远方是为了让生命更辉煌”的呐喊。汪国真在《走向远方》的诗歌中,将远方视为一条崎岖不平的道路,那些行走于道路的人眼睛里不应是对于生活失望的死灰,而应是承载着梦更装载着思想。生命的有限性与命运的悲剧性让诗人发现那些有梦想的青年应只争朝夕,人生苦短且道路漫长,关于远方路途中的每一处风景都要珍爱。诗人用最直白、深情的文字告诉众人步履不停,面对通往精神远方的道路上的嘲笑亦或诽谤,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才可达到人生的巅峰。王家新《在山的那边》中也追问到:“小时候,我常伏在窗口痴想,——山那边到底是什么呢?”人类对于远方的向往从孩提时光就已生出萌芽,我们愿意为了梦想而奔向远方,作家通过对人性、与人情之美的无休止诉求,用内心中对人间的梦想与自由的无比向往当作内在驱动力,用行走于远方的路途来展示他们生命中最真实的面貌。也许山的那边依然是高峻的山,海的那边依然是旷阔的海,但只要心系远方,怀揣对于梦想的执着追求,那个远方便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一瞬间点亮所有的梦之灯。
  《过客》中,鲁迅塑造了一位独行者在走向远方的道路上徘徊与挣扎,“然而我不能!我只得走。我还是走好罢 ……(即刻昂了头,奋然向西走去)。”鲁迅一生都在追求精神的远方,这孤独的过客怎么会不是他内心的写照。在军阀混战的社会,远方应是一片安宁,故过客要用一生去追寻。
  远方主题在中西方文学中经久不衰,塞万提斯的《唐吉柯德》中那个手拿长矛的骑士为寻找心中的远方踏上旅途;陶渊明厌恶世俗官场故在文学中构建出精神的远方——桃花源;《西游记》中师徒四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才取得真经,极乐世界便是人类心之向之的远方。远方主题文学不仅仅是指距离上的遥远,笔者是从多维度的角度去分析它真正的含义,将它解剖为时间的维度、空间的维度、及精神的维度三个方面,从而感受作者的灵魂在时空的交替与精神的漫游中自由自在的翱翔。远方主题的多维性又使它延伸出“流浪文学”、“行走文学”“故乡文学”等主题,使文坛变得丰富多彩,文学作品具有思想深度与精神内涵。
  参考文献:
  [1]方文山.牡丹江[M].
  [2]鲁迅.鲁迅小说全集[M].北京燕山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王文林(1993-),女,山东济南 聊城大学文学院16级研究生,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方向为中国现代文学语言与文体研究。
其他文献
André Lefevere的文章里,作者列举了苏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的三个不同的英文翻译版本,从题目,注解和措辞等方面对三个译本进行对比,总结出每个译本给有其特点。  详细说明了翻译要做到人人统一是非常困难的。基于每个人对于原文本不同的理解,以及采用的不同翻译策略,还有译者本身自己的所处时代和地域限制等原因都对译本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  1.译者对于原文本的理解  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
期刊
【摘要】:淮北方言教学过程中经常使用“推的理论”,即:“1推2,2推3,3推1;4不动”。文章借助方言实际语用材料来质疑“推的理论”,以期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语言观来指导方言研究。  【关键词】:淮北方言;推的理论;文献典故;区域实际。  淮北方言教学过程中经常使用“推的理论”,即“1推2,2推3,3推1;4不动”。如果用国际音标五度标调法衡量:“普通话的第①声,相当于淮北的话第②声;普通话的第②声
期刊
【摘要】:模因在网络语言的发展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网络流行语言模因靠模仿、复制语言而进行传播。本文以模因论作为基础出发点,从网络流行词语的幽默性来探讨网络流行语言模因成功传播的原因。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模因;模因论  一、引言  1.1 模因论  模因论是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一种新理论。它试图从历时和共时的视角对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以及文化具有传承性这种本质特征的进化规律
期刊
一、东南亚文学的发展  东南亚文学是东方文学中独具特色的一部分。东南亚地处中印两大文明古国之间,文化受到中印两大文化的影响。近代,随着西方殖民者的入侵而来的西方文化,又由于地理、民族的差异,东南亚文化存在着多元性、多样性。东南亚文学便是在这样多元复杂的文化背景下产生和发展的。  多元化东南亚文化背景下的东南亚文学的演变过程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孕育萌动期(3世纪前后——13世纪前后),传统成型期
期刊
【摘要】:李可染的山水画被称为二十世纪中国山水画的里程碑,其山水画风格被誉为“李家山水”。他在现代中国山水画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他的山水画,不但有对传统绘画的继承,而且也有对西方绘画因素的吸收和改造。无论是从艺术自身的发展来讲,还是从对外来绘画的吸收来说,李可染在改造中国山水画方面无疑是成功的。李可染的积墨法,来自于黄宾虹,并与素描画法相结合,最终形成其面貌。李可染先生跟齐白石、黄宾虹两位老师
期刊
【摘要】:程度副词“怪”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频率较高,“怪”由最初的形容词,经过后期的演变,其含义也逐步发生着变化,最终发展形成程度副词。“怪”在副词化的过程中,应用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  【关键词】:程度副词;怪;生成;运用  关于程度副词“怪”的用法,在吕叔湘的《现代汉语八百词》中,对“怪”的解释如下:1.动词,责怪、责备。可带“过”,必须要带名词宾语或兼语。如:这要怪她;不能怪小张,是老王忘
期刊
【摘要】:近些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一些提高生活质量的细节越来越重视,富有仪式感的饮茶活动逐渐多了起来,从穿着打扮到泡茶的流程充满了对仪式感的苛求,而茶这种饮品本身在中国有着千年之久的历史,笔者由对当前社会上这种风气的观察进而思考并查阅资料,试图了解古时候中国人究竟是怎么饮茶的,试图了解饮茶这件事情在我国传统的文化中究竟意味着什么,从而反思当下,在面对饮茶这件事情的时候可以更加理性不盲
期刊
【摘要】:生态翻译学作为一门新兴跨学科理论,将达尔文的适应选择论应用于翻译研究,从生态学视角研究翻译,结合中国“天人合一”的经典智慧,论证和构建了“翻译即适应与选择”的翻译理论。本文从生态翻译学角度对李继宏先生的畅销译作《追风筝的人》进行分析,探讨译者如何在特定翻译环境下适应翻译生态环境,在翻译方法上实现语言、文化和交际的多维度转换。  【关键词】: 生态翻译学; 适应与选择; 多维度转换  文化
期刊
【摘要】:在职教改革的情况下,目前国内的高职教育事业发展迅速,但大部分的高职院校将教育重心放在了职业技术的培养与训练上,往往忽略了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但是我们都知道,在经济与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社会需要的不仅仅是只有技术的专才,学校在教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也不能放松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培育。若只注重职业技术的教学,高职教育的发展就会受限。英语作为文化素养课程中重要的一个科目,也是高职教育中最重要的的组
期刊
【摘要】:随着时代的变迁,从爷爷奶奶那一辈到现在,我们家庭的饮食状况与观念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本文通过对家庭成员进行访谈的方式想了解这些具体的变化及引起这些变化的原因。  【关键词】:时代;经济;饮食;观念  中国穿越了物质生活的不同层面,而让百姓体会最深的无疑是饮食的变迁,人类社会每前进一步,饮食往往相伴而行。那么这些变化具体是怎样的?引起这些变化的原因又有哪些呢?通过我与爷爷和妈妈两位家庭成员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