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是学生正式接触学校教育的开始,是学生各种行为习惯和道德观念初步形成的关键阶段。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作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平台,教师所要思考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对此,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教学中,必须研究出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和接受心理的教学策略,让小学生能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收获道法知识,提升道德认知。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新课改;教学方法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29-216
德育教育就是在学生的心中播撒一颗种子,虽然短期内可能无法收获累累硕果,但是这颗种子却能在学生的心中发芽、慢慢长大,影响学生的一生。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就承担着往学生心田播撒德育种子的重任,它是一项漫长而艰巨的工作,不能操之过急。因此,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抛却功利心,放长线钓大鱼,从小学生的实际学情出发研究和制定更为适合的教学方法,将学生的目光吸引到课堂教学中来,促使学生不断收获道法知识,提升道法认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从而促使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性获得真正提高。
一、直观教学法
课堂教学的对象是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只有真正作用于学生,才能取得显著的成效,否则一切都是空谈。因此,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来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以满足小学生的学习需求。相比较书本中的文字知识和教师的口头讲解,直观生动的图片和视频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本中的理论知识。因此,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地采用直观教学法,运用大量更加生动鲜活的图片、视频资料来阐述教学内容,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在学习《生命最宝贵》这部分内容时,我就运用多媒体来进行直观教学,以增强教学的感染力。上课伊始,我以家长和孩子开玩笑时说的话:“你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你是从垃圾桶里捡来的”等等开场,引导学生思考“生命到底是怎样孕育的?”在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后,我给学生播放“生命的孕育”、“怀孕妈妈的生活”以及“全家人照顾小生命的一天”等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妈妈孕育我们和家人养育我们的不易,将“生命来之不易”的道理不知不觉地渗透进了学生心中。在此基础上,我再教育学生要懂得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就容易得多了。
二、情境教学法
学生面对干巴巴的理论讲解常常会走神儿,注意力无法集中,对知识的学习兴趣不够浓厚,当然学习效率也不高。而将知识寄存于特定的教学场景中,则能够很好地凝聚学生的注意力,带动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学习效率也会显著提高。因此,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地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来创设情境,运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学习,让学生能够专心致志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与同伴更好地交流和沟通,更加积极地表达自己对事件的观点和看法,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例如,在学习《我们班四岁了》这部分内容时,我就采用情境教学法来引导学生学习。上课伊始,我让学生共同回忆四年间班级举办的活动有哪些?随着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分享,学生好像又回到了当时的快乐生活中,心情也跟之时而快乐,时而难过。这样,我通过创设情境调动了学生的真实情感,激发了学生强烈的表达欲望。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开展小组讨论,说一说从这些共同的经历中你收获了些什么?在班集体的共同成长中又存在着哪些问题?应该怎样解决?通过讨论逐渐加深了学生对书中理论知识的认识。
三、活动教学法
德育教育本身存在着浓重的说教意味,很容易让拥有叛逆心理的小学生产生反感情绪。如果教师在讲解知识时再一味地照本宣科,不但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反而还会适得其反,将学生推得更远。因此,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地转变观念,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通过设计形式多样、内容多变的课堂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自己去体会,去发现,去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的教学效果要比教师的直接传授好得多。
例如,在学习《心中的“110”》这部分内容时,我就采用活动教学法来加深学生的学习体验。上课伊始,我以“小红帽”的故事开头,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有没有不怀好意的大灰狼呢?”“我们遇到了坏人又该怎么办呢?”之后,我让学生带着这样的疑问去表演课本中的几个生活场景,体验当我们遇到这些情况时到底应该怎么办,加深学生对问题的认识。然后,我组织学生之间开展辩论会和经验分享会,就“独自在家遇到陌生人敲门该怎么办?”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刻讨论,从而促使学生自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好方法,取得了出人意料的教学效果。
四、生活教学法
教育的最后落脚点是生活。学生学习知识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生活。道德与法治是教导学生如何看待问题和怎样解决问题的一门课程,它的根本目的是帮助学生养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道德与法治教学离不开我们的生活。因此,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地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从生活中体验知识的重要性,真正领悟真理,增进思想认同,并用此来更好地指导自己的生活。只有这样,学习的意义才得以真正实现。
例如,在学习《生活离不开规则》这部分内容时,我就采用生活教学法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引导学生从生活中体验和总结知识的真理。课前,我首先给学生布置了搜集任务:“观察生活,收集生活中的规则”。课上,我让学生来分享自己收集到的生活中的规则,并让学生之间讨论“如果不遵守这些规则会怎样?”这样,我将课本上的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从生活实际中去体验“规则的重要性”,从而促使学生认识到了“规则存在的意义”以及“遵守规则的重要性”。在此基礎上,我鼓励学生要努力把思想转化为行动,在生活中要自觉遵守规则,增强了学生的规则意识。
总而言之,作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渠道,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性至关重要。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要以新课改思想指导自身的教学活动,采用先进的教学策略来引导学生深入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生活实践中去获得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认知,并努力用学到的理论知识指导自己的行为,从而逐渐提高自身的道德品行。
参考文献
[1]苏东明.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思考 [J].教师,2017(22).
[2]张雨虹.浅谈法制启蒙教育对规范小学生行为的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3(29).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新课改;教学方法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29-216
德育教育就是在学生的心中播撒一颗种子,虽然短期内可能无法收获累累硕果,但是这颗种子却能在学生的心中发芽、慢慢长大,影响学生的一生。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就承担着往学生心田播撒德育种子的重任,它是一项漫长而艰巨的工作,不能操之过急。因此,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抛却功利心,放长线钓大鱼,从小学生的实际学情出发研究和制定更为适合的教学方法,将学生的目光吸引到课堂教学中来,促使学生不断收获道法知识,提升道法认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从而促使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性获得真正提高。
一、直观教学法
课堂教学的对象是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只有真正作用于学生,才能取得显著的成效,否则一切都是空谈。因此,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来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以满足小学生的学习需求。相比较书本中的文字知识和教师的口头讲解,直观生动的图片和视频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本中的理论知识。因此,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地采用直观教学法,运用大量更加生动鲜活的图片、视频资料来阐述教学内容,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在学习《生命最宝贵》这部分内容时,我就运用多媒体来进行直观教学,以增强教学的感染力。上课伊始,我以家长和孩子开玩笑时说的话:“你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你是从垃圾桶里捡来的”等等开场,引导学生思考“生命到底是怎样孕育的?”在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后,我给学生播放“生命的孕育”、“怀孕妈妈的生活”以及“全家人照顾小生命的一天”等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妈妈孕育我们和家人养育我们的不易,将“生命来之不易”的道理不知不觉地渗透进了学生心中。在此基础上,我再教育学生要懂得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就容易得多了。
二、情境教学法
学生面对干巴巴的理论讲解常常会走神儿,注意力无法集中,对知识的学习兴趣不够浓厚,当然学习效率也不高。而将知识寄存于特定的教学场景中,则能够很好地凝聚学生的注意力,带动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学习效率也会显著提高。因此,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地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来创设情境,运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学习,让学生能够专心致志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与同伴更好地交流和沟通,更加积极地表达自己对事件的观点和看法,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例如,在学习《我们班四岁了》这部分内容时,我就采用情境教学法来引导学生学习。上课伊始,我让学生共同回忆四年间班级举办的活动有哪些?随着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分享,学生好像又回到了当时的快乐生活中,心情也跟之时而快乐,时而难过。这样,我通过创设情境调动了学生的真实情感,激发了学生强烈的表达欲望。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开展小组讨论,说一说从这些共同的经历中你收获了些什么?在班集体的共同成长中又存在着哪些问题?应该怎样解决?通过讨论逐渐加深了学生对书中理论知识的认识。
三、活动教学法
德育教育本身存在着浓重的说教意味,很容易让拥有叛逆心理的小学生产生反感情绪。如果教师在讲解知识时再一味地照本宣科,不但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反而还会适得其反,将学生推得更远。因此,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地转变观念,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通过设计形式多样、内容多变的课堂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自己去体会,去发现,去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的教学效果要比教师的直接传授好得多。
例如,在学习《心中的“110”》这部分内容时,我就采用活动教学法来加深学生的学习体验。上课伊始,我以“小红帽”的故事开头,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有没有不怀好意的大灰狼呢?”“我们遇到了坏人又该怎么办呢?”之后,我让学生带着这样的疑问去表演课本中的几个生活场景,体验当我们遇到这些情况时到底应该怎么办,加深学生对问题的认识。然后,我组织学生之间开展辩论会和经验分享会,就“独自在家遇到陌生人敲门该怎么办?”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刻讨论,从而促使学生自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好方法,取得了出人意料的教学效果。
四、生活教学法
教育的最后落脚点是生活。学生学习知识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生活。道德与法治是教导学生如何看待问题和怎样解决问题的一门课程,它的根本目的是帮助学生养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道德与法治教学离不开我们的生活。因此,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地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从生活中体验知识的重要性,真正领悟真理,增进思想认同,并用此来更好地指导自己的生活。只有这样,学习的意义才得以真正实现。
例如,在学习《生活离不开规则》这部分内容时,我就采用生活教学法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引导学生从生活中体验和总结知识的真理。课前,我首先给学生布置了搜集任务:“观察生活,收集生活中的规则”。课上,我让学生来分享自己收集到的生活中的规则,并让学生之间讨论“如果不遵守这些规则会怎样?”这样,我将课本上的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从生活实际中去体验“规则的重要性”,从而促使学生认识到了“规则存在的意义”以及“遵守规则的重要性”。在此基礎上,我鼓励学生要努力把思想转化为行动,在生活中要自觉遵守规则,增强了学生的规则意识。
总而言之,作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渠道,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性至关重要。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要以新课改思想指导自身的教学活动,采用先进的教学策略来引导学生深入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生活实践中去获得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认知,并努力用学到的理论知识指导自己的行为,从而逐渐提高自身的道德品行。
参考文献
[1]苏东明.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思考 [J].教师,2017(22).
[2]张雨虹.浅谈法制启蒙教育对规范小学生行为的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