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春季防面瘫

来源 :祝您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asr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杨早晨漱口洗脸时突然发现,自己一侧面颊动作不灵,口角向一侧歪斜,口水会不自觉顺着嘴角淌下,面部也感觉比以前更板滞、麻木,甚至不能做皱眉头、耸鼻、鼓颊等动作,耳朵下部也感到隐约的疼痛。连跟孙子讲故事都困难。于是老杨来到医院中医针灸科诊治,经医生检查,老杨的症状属于周围性面瘫,俗称“吊线风”,也就是西医的面神经炎。
  周围性面瘫为面神经管内面神经的非特异性炎症引起的周围性面肌瘫痪。一般症状是口眼歪斜,无法完成抬眉、闭眼、鼓嘴等动作。它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病,男女发病率相近,绝大多数为一侧性,双侧者甚少。
  受寒、病毒感染(如带状疱疹、单纯疱疹、流行性腮腺炎、巨细胞病毒等)和自主神经功能不稳等可引起局部神经营养血管痉挛,导致面神经缺血水肿,由于面神经管为骨性腔隙,容积有限,如果水肿明显,则使面神经受到压迫,出现相应症状。
  医生介绍,从中医学角度来讲,面瘫多因患者正气亏耗,脉络空虚,复感风寒或风热之邪,而致经气阻滞、经脉气血失和、肌肉弛缓不收而引起,其中以风寒侵袭为主。所以早期加速炎性渗出物和水肿的吸收,是治疗的关键,直接影响面瘫患者的预后。
  急性期治疗主要是减轻面神经炎症水肿、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与防治并发症。可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补充B族维生素,抗病毒治疗。在茎乳孔附近行超短波热透、红外线照射或局部热敷治疗,有利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消除神经水肿。
  中医认为,周围性面瘫发病急性期部位表浅,此时施以针灸治疗,可及时引邪外出,延缓致病因素的侵入,并能疏通经络,激发经气,也可活血化瘀,使气血得行,使筋脉收放自如,从而减缓和遏制疾病的发展趋势,尽快达到稳步康复的目的。现代医学研究认为针刺具有加速炎症局部的淋巴和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改善受损面神经和面肌的营养状况,从而促进面神经炎症和水肿吸收的作用,促进面神经功能的早期恢复。但急性期病邪尚在浅表,针灸治疗时面部不宜强刺激,取穴也不宜多,应以取穴精少、针刺轻浅为主,做到“中病即止”,否则会引邪深入,影响疗效。因此,面瘫发生后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
其他文献
【病案实录】  67岁的孙爷爷退休前是个老工人,每天在车间忙里忙外倒也不觉得累,可退休后却常常出现右腿不听使唤、说话吐字不清楚等情况,有时晨起洗漱还会发现口角歪了,记忆力比起往常也有明显减退的迹象,反应迟钝。家人看着有点像中风的征兆,估计孙爷爷可能是脑血管出了问题,赶忙将其送到了医院。经过详细检查和问诊,孙爷爷被诊断为“小中风”。其脑血管造影显示:右侧颈内动脉狭窄90%,血管壁上粘满了粥样斑块。医
【病案实录】  市民张老伯今年63岁了,退休前,他就在单位组织的员工体检中被查出双眼患有轻微的白内障。不过,由于当时并没有感到很大不适,所以张老伯也就未进行任何治疗。但最近,他突然感到右眼视物越来越模糊,似有层薄雾蒙住了眼睛,而且自觉非常不适,这让他不得不前去医院眼科就诊。医生在再次确诊张老伯的白内障病情后,建议张老伯及时手术。虽然这只是个小手术,但张老伯还是觉得有点担心。过去,他曾听人说,白内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