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赏识教育作为一个教育名词被广泛使用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方方面面,它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是一种充满人文关怀的教育方式。但是,提倡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并不意味着就要把教师赶到教育的边缘,过分强调学生中心会导致赏识教育的走偏,学生的主体性问题又被误推向了另一个极端,这也是对学生主体性的曲解。可以说,传统意义的赏识教育由于过于强调一方的主体性而没有平衡主体间的关系,致使赏识流于形式。
笔者认为,平等的主体间关系中,任何一方的自主性都不能被压抑,如果一方的主体性没有得到发挥,也就意味着另一方的主体性不能得到应有的尊重。赏识教育的潜在本质是通过赏识的方式,达到师生间的相互尊重、理解,形成良好的师生交往关系,其最终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发展。所以,基于此目的的赏识教育的关键在于其在良好师生关系中所起到的作用。因此,笔者将引入探讨主体间交互关系的主体间性理论,从主体间性的视角对赏识教育进行新的解读。
一、主体间性教育理论下的赏识教育
赏识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同时也包括促进教育者自身的发展;即教育者和学生同时是赏识和发展的主体。因此,赏识是一种共享精神、知识、智慧和意义的过程,师生在共享中相互促进,保持共识,容忍差异。
在主体间性下的赏识教育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一种“我”与“你”双主体的平等关系,师生间的交往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交往活动。值得注意的是,肯定赏识教育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交往活动,并不意味着否定教育活动中主体对客体的关系。一方面,教师主体和学生主体与他们共同的客体是“主体—客体”关系的一部分;另一方面,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是相对于以对方作为对象性客体而存在,但也不完全不是客体。在教育活动中教育主体既不是完全的主体,也不是完全的客体,他们各自既是主体又是客体,具有主客二重性。
从这个意义上看,“主体—主体”关系也包含着“主体—客体”关系,“主体—主体”关系和“主体—客体”关系同时存在于教育活动中。赏识教育强调主体间的精神沟通,通过沟通、交流、合作达成一种默契。教育者在赏识教育过程中不仅是施赏者,也是受赏者和自赏者。教育者和学生在赏识教育过程中同是赏识和发展的主体,二者双向互动,相互赏识,共同发展。所以,赏识教育是一种主体间教育,它消除了自我中心意识,而生成了交互主体性。
与传统意义上所讲的赏识教育所不同的是,主体间性下的赏识教育的目的不在于“给予”赏识,而在于“懂得”赏识;不在于“赏”,而在于“识”。师生交往的深层含义就在于通过交往中的学习,达到对话、理解和共享,在“识”的基础上进行彼此的“赏”,使人成为真正被尊重的人,使人过一种有意义、有价值的生活。
教育交往是一种精神交往,赏识教育是交往的手段,彼此的赏识是师生的心灵之约。通过理解和赏识,教师和学生实现精神世界的共享。雅斯贝尔斯曾说:“真正的教育应该是‘人与人的主体间的灵与肉的交流活动’,而不是‘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赏识教育正是通过加强师生之间的对话和交往,达成主体间的理解,通过师生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构建一种新型的教育交往形态,实现“灵与肉的交往活动”。
二、主体间性下赏识教育的特点
赏识教育既是一个建立在对象化活动基础上的教师“价值引导”与学生“主动建构”的辩证统一过程,又是一个建立在意义活动基础上的以教育主体之间的理解和对话为核心的精神性交往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实现教师与学生、个体与人类文化之间生命精神能量的转换和创造性生成。因此,笔者认为,较之于传统主要关注教师“价值引导”的赏识教育,基于主体间性的赏识教育有以下特质。
1.人本性
赏识教育强调在教育中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与意愿,尊重他们的选择和感受,反对把学生当做容器来灌输,而应用赏识的眼光发展地看待学生,激励每个学生充满信心地主动发展。主体间性下的赏识教育较传统意义下的赏识教育又具有了新的内涵,它不仅仅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同时对于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地位也给予了充分的尊重和肯定,即教师不是为了赏识而赏识,他们不仅仅是给予赏识的主体,同时也具有一定的主动性和灵活性。在这里,赏识教育是灵性、真诚的彼此欣赏,不再是具有庸俗目的的教学行为。
2.平等性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建立在相互理解、彼此尊重的基础上的。主体间性下的赏识教育不仅仅是强调教师对于学生实施赏识,更重要的是强调教师对于学生的赏识不是自上而下的行为,而是在平等的主体间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的赏识;同时,学生也有机会成为赏识的主体,而不只是被动地接受赏识。师生间以对话的形式在情感、观点、认识、思想、意见、知识等方面互相传递、交流。赏识,不再是教师对学生的单向传递,而是两主体间通过交互关系实现彼此的理解、尊重和共鸣。此时,真正意义上的师生平等也便实现了。
3.发展性
从教育的眼光来看,每个孩子都拥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同时社会环境也可以激发他们产生发展的渴望,而教育的关键就在于为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从而使发展的可能变成发展的现实。基于主体间性的赏识教育则是本着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现状,接纳每个学生的客观现实,承认差异,因材施教,用赏识的心态期待他们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赏识教育的双方不断地对旧有的认识进行内化、重构,不断地寻找新的出发点、突破点,建构超越以往的新的内容。同时,交往一方的发展也会促进并带动另一方的发展。
4.主动性
教育活动中作为交往主体的教师和学生能积极主动地与对方进行交往,特别是在教育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师更能主动引导、启发、激励学生进行师生主体间的交往。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成了欣赏行为的发起者,不再是为了欣赏而欣赏,这也就使任务式的赏识成为主动自发的赏识行为,赏识将不再流于形式。基于主体间性的赏识教育,由于其更多的主动性,创造出了真诚真挚的情感氛围,这对于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提高教学效果也将起到必要的助力作用。
总之,在强调以人为本的今天,人自身的价值和合理需求日益得到重视和张扬,教育也将视角从重视单子式的主体性转向重视主体间性。主体间性是主体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和谐的教育主体间性是教育主体相互认同、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和协调的结果,是真善美的统一、也是实现真善美的重要途径。因此,关注赏识教育的同时,坚持主体间性教育思想的指导,正确分析、把握教育主体间性的特点,以建立起新型的双主体互动的师生关系。相信基于主体间性下的赏识教育,在关注平等、关注自由张扬的人性,强调发展师生间的良性交往和互动的教育过程中,能最终实现“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目标。
(作者单位:1.北京市领导人才考试评估中心 2.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责任编辑:洪明)
笔者认为,平等的主体间关系中,任何一方的自主性都不能被压抑,如果一方的主体性没有得到发挥,也就意味着另一方的主体性不能得到应有的尊重。赏识教育的潜在本质是通过赏识的方式,达到师生间的相互尊重、理解,形成良好的师生交往关系,其最终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发展。所以,基于此目的的赏识教育的关键在于其在良好师生关系中所起到的作用。因此,笔者将引入探讨主体间交互关系的主体间性理论,从主体间性的视角对赏识教育进行新的解读。
一、主体间性教育理论下的赏识教育
赏识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同时也包括促进教育者自身的发展;即教育者和学生同时是赏识和发展的主体。因此,赏识是一种共享精神、知识、智慧和意义的过程,师生在共享中相互促进,保持共识,容忍差异。
在主体间性下的赏识教育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一种“我”与“你”双主体的平等关系,师生间的交往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交往活动。值得注意的是,肯定赏识教育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交往活动,并不意味着否定教育活动中主体对客体的关系。一方面,教师主体和学生主体与他们共同的客体是“主体—客体”关系的一部分;另一方面,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是相对于以对方作为对象性客体而存在,但也不完全不是客体。在教育活动中教育主体既不是完全的主体,也不是完全的客体,他们各自既是主体又是客体,具有主客二重性。
从这个意义上看,“主体—主体”关系也包含着“主体—客体”关系,“主体—主体”关系和“主体—客体”关系同时存在于教育活动中。赏识教育强调主体间的精神沟通,通过沟通、交流、合作达成一种默契。教育者在赏识教育过程中不仅是施赏者,也是受赏者和自赏者。教育者和学生在赏识教育过程中同是赏识和发展的主体,二者双向互动,相互赏识,共同发展。所以,赏识教育是一种主体间教育,它消除了自我中心意识,而生成了交互主体性。
与传统意义上所讲的赏识教育所不同的是,主体间性下的赏识教育的目的不在于“给予”赏识,而在于“懂得”赏识;不在于“赏”,而在于“识”。师生交往的深层含义就在于通过交往中的学习,达到对话、理解和共享,在“识”的基础上进行彼此的“赏”,使人成为真正被尊重的人,使人过一种有意义、有价值的生活。
教育交往是一种精神交往,赏识教育是交往的手段,彼此的赏识是师生的心灵之约。通过理解和赏识,教师和学生实现精神世界的共享。雅斯贝尔斯曾说:“真正的教育应该是‘人与人的主体间的灵与肉的交流活动’,而不是‘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赏识教育正是通过加强师生之间的对话和交往,达成主体间的理解,通过师生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构建一种新型的教育交往形态,实现“灵与肉的交往活动”。
二、主体间性下赏识教育的特点
赏识教育既是一个建立在对象化活动基础上的教师“价值引导”与学生“主动建构”的辩证统一过程,又是一个建立在意义活动基础上的以教育主体之间的理解和对话为核心的精神性交往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实现教师与学生、个体与人类文化之间生命精神能量的转换和创造性生成。因此,笔者认为,较之于传统主要关注教师“价值引导”的赏识教育,基于主体间性的赏识教育有以下特质。
1.人本性
赏识教育强调在教育中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与意愿,尊重他们的选择和感受,反对把学生当做容器来灌输,而应用赏识的眼光发展地看待学生,激励每个学生充满信心地主动发展。主体间性下的赏识教育较传统意义下的赏识教育又具有了新的内涵,它不仅仅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同时对于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地位也给予了充分的尊重和肯定,即教师不是为了赏识而赏识,他们不仅仅是给予赏识的主体,同时也具有一定的主动性和灵活性。在这里,赏识教育是灵性、真诚的彼此欣赏,不再是具有庸俗目的的教学行为。
2.平等性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建立在相互理解、彼此尊重的基础上的。主体间性下的赏识教育不仅仅是强调教师对于学生实施赏识,更重要的是强调教师对于学生的赏识不是自上而下的行为,而是在平等的主体间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的赏识;同时,学生也有机会成为赏识的主体,而不只是被动地接受赏识。师生间以对话的形式在情感、观点、认识、思想、意见、知识等方面互相传递、交流。赏识,不再是教师对学生的单向传递,而是两主体间通过交互关系实现彼此的理解、尊重和共鸣。此时,真正意义上的师生平等也便实现了。
3.发展性
从教育的眼光来看,每个孩子都拥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同时社会环境也可以激发他们产生发展的渴望,而教育的关键就在于为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从而使发展的可能变成发展的现实。基于主体间性的赏识教育则是本着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现状,接纳每个学生的客观现实,承认差异,因材施教,用赏识的心态期待他们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赏识教育的双方不断地对旧有的认识进行内化、重构,不断地寻找新的出发点、突破点,建构超越以往的新的内容。同时,交往一方的发展也会促进并带动另一方的发展。
4.主动性
教育活动中作为交往主体的教师和学生能积极主动地与对方进行交往,特别是在教育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师更能主动引导、启发、激励学生进行师生主体间的交往。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成了欣赏行为的发起者,不再是为了欣赏而欣赏,这也就使任务式的赏识成为主动自发的赏识行为,赏识将不再流于形式。基于主体间性的赏识教育,由于其更多的主动性,创造出了真诚真挚的情感氛围,这对于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提高教学效果也将起到必要的助力作用。
总之,在强调以人为本的今天,人自身的价值和合理需求日益得到重视和张扬,教育也将视角从重视单子式的主体性转向重视主体间性。主体间性是主体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和谐的教育主体间性是教育主体相互认同、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和协调的结果,是真善美的统一、也是实现真善美的重要途径。因此,关注赏识教育的同时,坚持主体间性教育思想的指导,正确分析、把握教育主体间性的特点,以建立起新型的双主体互动的师生关系。相信基于主体间性下的赏识教育,在关注平等、关注自由张扬的人性,强调发展师生间的良性交往和互动的教育过程中,能最终实现“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目标。
(作者单位:1.北京市领导人才考试评估中心 2.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责任编辑: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