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对社会秩序产生了扰乱,对大学生的日常活动带来了限制。面对公共卫生事件,大学生中存在着法治意识淡薄,法治素养不够,法治信仰不强的问题。结合公共卫生事件,大学生法治教育的目标维度应该是扩展大学生法律知识、培养大学生法治素养、增进大学生法治信仰,从而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的贯彻落实,在社会上形成法治的文化氛围。对此,大学生法治教育的实践向度要做到强化大学生的法治认同、推进法治教育网络的形成、推进大学生的法治实践。
关键词:公共卫生事件;法治教育;价值维度;实践向度
一、前言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对社会秩序产生了严重的扰乱,在公共卫生事件突发的特殊时期,党中央从大局出发,发出了要加大对传染病防治法的宣传教育,引导全社会依法行动、依法行事的号召。但是在现实中,仍然存在违反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而受到处罚的现象发生。这些现象恰恰说明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殊条件下,要积极探索加快加强法治教育的践行路径。
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将来会有部分大学生走进法治工作队伍,参与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力量。党中央出版的报告指出特别要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不断提升全体公民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这为大学生法治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也为创新做好大学生法治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因此,结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背景下,在大学生中开展法治教育具有重要的目标和价值,本文结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背景,详细论述大学生法治教育的目标维度、价值维度和实践向度。
二、公共卫生事件视域下大学生法治教育的目标维度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大学生的心理和行为都产生了冲击,网络上关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谣言迷惑了社会公众以及大学生群体。大学生群体思想单纯,面对谣言,往往缺少辨别能力,容易冲动,如果大学生识别谣言的法律知识不足、法治思维缺乏,就会给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管理带来负面影响,也不利于大学生的人生观的塑造。因此,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大学生法治教育的目标维度主要包含三个方面,即扩展大学生法律知识、培养大学生法治素养、增进大学生的法治信仰。
1.扩展大学生法律知识
在全面依法治国的背景下,对增强全民法律知识和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学生是一个知识水平较高的群体,也应该是一个较好的遵纪守法的群体。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部分大学生存在不服从学校统一安排和部署,不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严重危害,擅自离开校园、谎报和瞒报个人信息等,出现了违规违纪的行为。因此,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背景下,高校要教育大学生明白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扩展大学生的法律法规知识,对违法与犯罪的界限需要有清晰的认识,做一个知法懂法的当代大学生。
2.培养大学生法治素养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法治”提升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肩负时代使命,在促进社会进步、文明法治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大学生增强法治素养,树立法治观念,不仅有利于传承和弘扬法律的精神,而且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背景下,高校要把握好时机,利用各种形式的教育手段,培养大学生的法治素养,增强大学生的法治思维,加强大学生的法治习惯的培养,教育大学生养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来处理日常生活中面对的各种问题。
3.增进大学生法治信仰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法治能够被全社会信仰,“法治信仰的培育不仅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现代化的要求,更是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途径。”[2]然而,“青年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代表者与引领者,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栋梁之才与主要依靠,青年大学生对法治的真诚信仰、对法治事业的热心拥护,将带动全社会形成尊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最终将大力推进依法治国全面有序展开。”[3]因此,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背景下,教育工作者要积极开展大学生法治信仰教育,提升大学生的法律情感,促进“法治”价值观内化为大学生的精神追求。
三、公共卫生事件视域下大学生法治教育的价值维度
1.有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社会的需要是高校培养大学生的基本目标,目前进入全面依法治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结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背景,积极开展大学生法治教育,通过多种类、多维度的培养方式,有利于大学生在面对法律问题的过程中建立全面的人格,从而在培养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時能够更好的提高大学生的法治素质,使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最终有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2.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的贯彻落实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是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背景下,对大学生开展法治教育,是贯彻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的重要实践,是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入脑入心、取得实际效果的重要抓手,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在大学生中传播。
3.有利于社会上形成法治的文化氛围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建设具体体现在公民的日常行为规范中,也是一个长期工程,需要持之以恒的积累,需要注重对公民的法治习惯的培养。因此,结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背景,对大学生开展法治教育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法治习惯,推动法治文化发展,在社会上形成法治的文化氛围。
四、公共卫生事件视域下大学生法治教育的实践向度
高校作为开展大学生法治教育的重要前沿地,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背景下,及时做好法治教育实践,有效提升大学生的法治素养和法治意识,这既是做好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需要,也是有效提升大学生法治教育效果的有利契机。具体来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视域下大学生法治教育的实践向度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强化大学生的法治认同
大学生是全面依法治国的中坚力量。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应急管理措施,面对这些管理措施,大学生如何关注和思考这些涉及到法律的问题是关键。因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视域下大学生法治教育实践向度的首要任務是要教育大学生主动将这些涉法的问题融入到自身的实践,从情感上接纳和遵从这些涉法问题,自觉强化大学生的规则意识和法治意识,遵从政府应急管理的措施要求和学校相关要求,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强化大学生的法治认同,树立守法的观念。
2.推进法治教育网络的形成
大学生法治教育的开展少不了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功能,三者要协同开展大学生法治教育,积极教育大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推进大学生法治教育网络的形成。首先,高校要合理设置课程,增强法治教育内容,高校在法治教育课程设置上可以与法院、检察院、律师等开展合作,进行普法宣传教育。同时,高校教师也要提高法律素养。其次,家庭要重视法治教育的开展,及时补位,积极带领大学生参与社区法治教育讲座,将大学生的法治教育与日常习惯养成教育结合一起,提高大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最后,社会要大力传播法治理念,营造积极的法治教育环境,让法治教育成为更具有参与性、互动性、实践性的教育活动。
3.推进大学生的法治实践
法治实践与法治教育是相辅相成的,通过开展法治实践能够促进大学生接受法治教育。因此,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视域下,要鼓励大学生参与政府应急管理相关的各种法律活动,在大学生心中构建起法治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此外,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非常时期,大学生可以参与其所在社区、学校等地方组织的法治宣传,大学生也可以利用互联网等手段成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期间网络辟谣的生力军。
参考文献
[1] 中国网.习近平谈法治建设[EB/OL].http://news.china.com.cn/2021-01/14/content_77114346.htm
[2] 宋随军.培育大学生法治信仰具有多重意义[J].中国高等教育,2019(01):59
[3] 李慧.树立青年大学生的法治信仰[J].思想工作研究,2015(10):43
[4] 刘金祥.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J].奋斗,2018(06):10
作者简介:刘和健,男,1989年7月 安徽六安人 汉族 硕士研究生 广州大学行政管理专业毕业 广州大学学生处 职称:助教 研究方向:从事教育领导与管理、廉政治理与公共政策
关键词:公共卫生事件;法治教育;价值维度;实践向度
一、前言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对社会秩序产生了严重的扰乱,在公共卫生事件突发的特殊时期,党中央从大局出发,发出了要加大对传染病防治法的宣传教育,引导全社会依法行动、依法行事的号召。但是在现实中,仍然存在违反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而受到处罚的现象发生。这些现象恰恰说明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殊条件下,要积极探索加快加强法治教育的践行路径。
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将来会有部分大学生走进法治工作队伍,参与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力量。党中央出版的报告指出特别要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不断提升全体公民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这为大学生法治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也为创新做好大学生法治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因此,结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背景下,在大学生中开展法治教育具有重要的目标和价值,本文结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背景,详细论述大学生法治教育的目标维度、价值维度和实践向度。
二、公共卫生事件视域下大学生法治教育的目标维度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大学生的心理和行为都产生了冲击,网络上关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谣言迷惑了社会公众以及大学生群体。大学生群体思想单纯,面对谣言,往往缺少辨别能力,容易冲动,如果大学生识别谣言的法律知识不足、法治思维缺乏,就会给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管理带来负面影响,也不利于大学生的人生观的塑造。因此,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大学生法治教育的目标维度主要包含三个方面,即扩展大学生法律知识、培养大学生法治素养、增进大学生的法治信仰。
1.扩展大学生法律知识
在全面依法治国的背景下,对增强全民法律知识和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学生是一个知识水平较高的群体,也应该是一个较好的遵纪守法的群体。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部分大学生存在不服从学校统一安排和部署,不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严重危害,擅自离开校园、谎报和瞒报个人信息等,出现了违规违纪的行为。因此,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背景下,高校要教育大学生明白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扩展大学生的法律法规知识,对违法与犯罪的界限需要有清晰的认识,做一个知法懂法的当代大学生。
2.培养大学生法治素养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法治”提升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肩负时代使命,在促进社会进步、文明法治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大学生增强法治素养,树立法治观念,不仅有利于传承和弘扬法律的精神,而且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背景下,高校要把握好时机,利用各种形式的教育手段,培养大学生的法治素养,增强大学生的法治思维,加强大学生的法治习惯的培养,教育大学生养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来处理日常生活中面对的各种问题。
3.增进大学生法治信仰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法治能够被全社会信仰,“法治信仰的培育不仅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现代化的要求,更是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途径。”[2]然而,“青年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代表者与引领者,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栋梁之才与主要依靠,青年大学生对法治的真诚信仰、对法治事业的热心拥护,将带动全社会形成尊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最终将大力推进依法治国全面有序展开。”[3]因此,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背景下,教育工作者要积极开展大学生法治信仰教育,提升大学生的法律情感,促进“法治”价值观内化为大学生的精神追求。
三、公共卫生事件视域下大学生法治教育的价值维度
1.有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社会的需要是高校培养大学生的基本目标,目前进入全面依法治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结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背景,积极开展大学生法治教育,通过多种类、多维度的培养方式,有利于大学生在面对法律问题的过程中建立全面的人格,从而在培养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時能够更好的提高大学生的法治素质,使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最终有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2.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的贯彻落实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是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背景下,对大学生开展法治教育,是贯彻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的重要实践,是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入脑入心、取得实际效果的重要抓手,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在大学生中传播。
3.有利于社会上形成法治的文化氛围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建设具体体现在公民的日常行为规范中,也是一个长期工程,需要持之以恒的积累,需要注重对公民的法治习惯的培养。因此,结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背景,对大学生开展法治教育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法治习惯,推动法治文化发展,在社会上形成法治的文化氛围。
四、公共卫生事件视域下大学生法治教育的实践向度
高校作为开展大学生法治教育的重要前沿地,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背景下,及时做好法治教育实践,有效提升大学生的法治素养和法治意识,这既是做好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需要,也是有效提升大学生法治教育效果的有利契机。具体来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视域下大学生法治教育的实践向度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强化大学生的法治认同
大学生是全面依法治国的中坚力量。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应急管理措施,面对这些管理措施,大学生如何关注和思考这些涉及到法律的问题是关键。因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视域下大学生法治教育实践向度的首要任務是要教育大学生主动将这些涉法的问题融入到自身的实践,从情感上接纳和遵从这些涉法问题,自觉强化大学生的规则意识和法治意识,遵从政府应急管理的措施要求和学校相关要求,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强化大学生的法治认同,树立守法的观念。
2.推进法治教育网络的形成
大学生法治教育的开展少不了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功能,三者要协同开展大学生法治教育,积极教育大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推进大学生法治教育网络的形成。首先,高校要合理设置课程,增强法治教育内容,高校在法治教育课程设置上可以与法院、检察院、律师等开展合作,进行普法宣传教育。同时,高校教师也要提高法律素养。其次,家庭要重视法治教育的开展,及时补位,积极带领大学生参与社区法治教育讲座,将大学生的法治教育与日常习惯养成教育结合一起,提高大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最后,社会要大力传播法治理念,营造积极的法治教育环境,让法治教育成为更具有参与性、互动性、实践性的教育活动。
3.推进大学生的法治实践
法治实践与法治教育是相辅相成的,通过开展法治实践能够促进大学生接受法治教育。因此,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视域下,要鼓励大学生参与政府应急管理相关的各种法律活动,在大学生心中构建起法治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此外,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非常时期,大学生可以参与其所在社区、学校等地方组织的法治宣传,大学生也可以利用互联网等手段成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期间网络辟谣的生力军。
参考文献
[1] 中国网.习近平谈法治建设[EB/OL].http://news.china.com.cn/2021-01/14/content_77114346.htm
[2] 宋随军.培育大学生法治信仰具有多重意义[J].中国高等教育,2019(01):59
[3] 李慧.树立青年大学生的法治信仰[J].思想工作研究,2015(10):43
[4] 刘金祥.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J].奋斗,2018(06):10
作者简介:刘和健,男,1989年7月 安徽六安人 汉族 硕士研究生 广州大学行政管理专业毕业 广州大学学生处 职称:助教 研究方向:从事教育领导与管理、廉政治理与公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