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鼓盆歌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曲艺形式,可远溯到三千多年前的《诗经》与《周易》中“鼓缶、击缶”的记载。那时的鼓盆歌主要以娱乐为主。战国时期楚人把这种音乐形式发展为“瓴缶之乐”,成为与“钟鼓之乐”、“竽瑟之乐”相并列的三种音乐形态之一。庄子妻死,鼓盆而歌,体现了对生命轮回的超然与豁达。而这种以“鼓盆、击缶”讴歌生命的方式,至今仍流传在湖北省荆州地区,其原生态的表演形式:一面鼓,一对槌;焚香点灯, 数人围坐。风格遒劲,堪称荆楚文化的“活化石”,具有见证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独特价值。
荆州鼓盆歌,在三千多年的传承与发展中,艺人们不断创作、改编,曲目积累丰富,蔚为壮观。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家启动了十部“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工作时,就已经注意到荆州鼓盆歌重要的历史价值与文化内涵,并把其唱词、曲谱分别收录在《中国民歌集成•湖北卷》、《中国曲艺音乐集成•湖北卷》。
2006年,鼓盆歌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随后,荆州市群众艺术馆、荆州市非遗保护中心又成立了专门的工作班子,开始对鼓盆歌全面系统的搜集整理,工作的重点集中在极具价值的五百多篇歌词及民间原生态的脚本内容。
2012年,湖北省非遗保护中心划拨专项资金,陆续结集出版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以展示湖北省非遗保护在挖掘整理、传承保护方面的成果,并由荆州市群艺馆副研究馆员谢志华担任《鼓盆歌演唱曲目集》主编。
今年5月,正值《鼓盆歌演唱曲目集》付梓,笔者在荆州市群艺馆拜访了谢志华。交谈中得知,谢志华最早学的是小提琴。在西方音乐中,小提琴被誉为乐器“皇后”,高贵典雅,是阳春白雪的艺术,而鼓盆歌则用的是盆缶瓦罐,土得掉渣,是下里巴人的艺术。一中一外,一土一洋,在常人看来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音乐领域,他怎么会从事鼓盆歌的研究工作?《鼓盆歌演唱曲目集》出版的背后,又有着怎样鲜为人知的故事?
1954年10月谢志华出生于荆州市沙市区,初中三年级开始学习小提琴。他凭着刻苦和勤奋的练习,逐渐掌握了小提琴演奏技巧及西方音乐理论。1971年,谢志华刚上高一,被当时的宣传队(原沙市京剧团)从学校调入,从事专职演奏。
1979年,“中国民族民间文艺十大集成志书”工程启动,要出版一本《中国民歌集成•湖北卷》作为“范本”。湖北省文化部门要求各文化单位抽调精干的力量,分地区收集、整理民歌。次年,沙市文化局成立了“民歌集成小组”,谢志华又从沙市京剧团抽调到这个小组,从事民歌的收集与整理工作。
“集成”工作使谢志华正式接触到鼓盆歌。刚开始他还不接受鼓盆歌的音乐形式,对音准近乎苛求的他,怎么听都认为鼓盆歌的艺人们唱的音不准。但工作的需要,加上时间不等人,他只能耐着性子去听、去记。最终他和群艺馆的同事 收录了约两百首民歌,辑成了《沙市民歌集》。
在与鼓盆歌长期接触的过程中,谢志华渐渐加深了对其文化内涵的理解。鼓盆歌在当地又称为“丧鼓”,在传统丧葬仪式中必不可少。慎终追远,人们用演唱鼓盆歌的方式寄托对逝者的哀思,和对亲属的慰藉。
鼓盆歌是用音乐的表现形式,以民间丧葬仪式场合作为载体,呈现的是楚文化中对生命的讴歌与敬畏。楚先民深知生命的短暂,但他们内心又充满着对永恒的企求,如何平衡这种矛盾?只有从思想上超脱。“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庄子以生为苦,以死为乐,坦然面对。这一生死观继承发展了老子“道”的理论—“道”的层次上认为生死自然。
在面对“重生贵生;苦生乐死”生命价值的时候,谁还在乎这些歌者的音准问题?仅存的是对歌者的敬重!正是由于对鼓盆歌及歌者有了这样的认识,谢志华从内心拉近了与歌者的距离,并与他们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在鼓盆歌收集整理过程中,多位传承人给予谢志华无私的帮助,国家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望熙诰把自己珍藏多年的手抄本歌词提供给谢志华去研究、复制。
望熙诰在1954年拜鼓盆歌名师王星周为师,是荆州沙市区梅台巷歌班第三代传人。从艺的数十年间,他刻苦钻研,不断搜集、整理曲目,对曲目中歌词的内容与歌者进行认真研究,使鼓盆歌得以丰富和提高。望熙诰搜集的曲目有五百余段,还创作编写了一些曲目,在歌班中被誉为“活辞典”。两位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毛伯秀、孙正文同样师从王星周,造诣颇高。毛伯秀是荆州市第一代女歌手之一,拥有独特的嗓音,在传统的“湖腔”原来的男声对唱基础上加入女声,并使男女对唱形成自然的四度关系,丰富了音乐的层次,推动了鼓盆歌在演唱方面的发展。孙正文在长期演唱生涯中,搜集了四百余段歌曲,提供给望熙诰进行整理。正是由于这些传承人提供了长期积累的曲目,《鼓盆歌演唱曲目集》资料的采集工作才得以顺利进行。
《鼓盆歌演唱曲目集》的出版,与荆州市文化部门对非遗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是分不开的。荆州地区文化瑰宝数不胜数,早在非遗保护工作开展之前,荆州市群艺馆就已经注意到了对区域内传统文化的保护。取得今天这样的成绩,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能够把这么多非遗项目挖掘出来,还与一大批热爱荆楚文化、力推荆楚文化的专家、学者有着密切的联系。该书的后记中写道:2006年,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主任冯骥才先生在与我市部分专家交流时,对鼓盆歌的保护和传承工作给予了宝贵的建议和指导。湖北省群众艺术馆的老专家枫波先生对本书的编辑工作给予了关心和支持。身在北京的荆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顾问徐红恩先生在鼓盆歌的宣传和传承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荆州市曲艺家协会的专家和会员们也对该书的编辑工作给予了关心和支持。对此,表示由衷的感谢!
《鼓盆歌演唱曲目集》分为上下两册,约六十万字,共计120篇演唱曲目歌词。歌词内容分为传统名篇、警世篇、民间故事、人物故事、三国与水浒故事、其他六个门类。歌词凝结了劳动人民的智慧,不禁让人惊叹鼓盆歌所蕴含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比如在《观花》唱词中写道:
金菊对芙蓉,牡丹叶千丛。
扬花可比奴相公,误了月月红。
园中不生草,无种哪有苗。
如今花儿无人要,光阴空过了。
••••••
短短几句,用质朴的语言,阐明了要珍惜时光的道理。这样的例子在书中不胜枚举。这就是一本保存了民族文化记忆的珍贵文本,它不单为普通民众提供了一扇了解鼓盆歌文化的窗口,还为非遗保护增加了有分量的内容。
早在2009年,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文化艺术委员会主任徐红恩在首届荆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上发言时,就提出“把已收集到的500多篇艺术化的鼓盆歌歌词、民间原生态的脚本内容,整理结集出版发行,将荆州鼓盆歌的文学作品推向图书市场。”如今《鼓盆歌演唱曲目集》已经出版,徐红恩认为:“鼓盆歌专集的出版是把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转为有形的载体,目的是向社会大众推广传播其优秀的文化。”指出了鼓盆歌非遗文化的宣传,要以书籍的出版为契机,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推广。
《鼓盆歌演唱曲目集》的出版,只是非遗保护过程中一个阶段性的成果,对于鼓盆歌的保护与传承工作,谢志华既表现出相当的信心,同时也有一丝担忧。鼓盆歌国家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望熙诰,两位省级传承人毛伯秀、孙正文都已相继离世。随着这批传承人的离去,鼓盆歌的传承工作也愈发迫切。非遗保护工作,任重而道远!
荆州鼓盆歌,在三千多年的传承与发展中,艺人们不断创作、改编,曲目积累丰富,蔚为壮观。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家启动了十部“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工作时,就已经注意到荆州鼓盆歌重要的历史价值与文化内涵,并把其唱词、曲谱分别收录在《中国民歌集成•湖北卷》、《中国曲艺音乐集成•湖北卷》。
2006年,鼓盆歌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随后,荆州市群众艺术馆、荆州市非遗保护中心又成立了专门的工作班子,开始对鼓盆歌全面系统的搜集整理,工作的重点集中在极具价值的五百多篇歌词及民间原生态的脚本内容。
2012年,湖北省非遗保护中心划拨专项资金,陆续结集出版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以展示湖北省非遗保护在挖掘整理、传承保护方面的成果,并由荆州市群艺馆副研究馆员谢志华担任《鼓盆歌演唱曲目集》主编。
今年5月,正值《鼓盆歌演唱曲目集》付梓,笔者在荆州市群艺馆拜访了谢志华。交谈中得知,谢志华最早学的是小提琴。在西方音乐中,小提琴被誉为乐器“皇后”,高贵典雅,是阳春白雪的艺术,而鼓盆歌则用的是盆缶瓦罐,土得掉渣,是下里巴人的艺术。一中一外,一土一洋,在常人看来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音乐领域,他怎么会从事鼓盆歌的研究工作?《鼓盆歌演唱曲目集》出版的背后,又有着怎样鲜为人知的故事?
1954年10月谢志华出生于荆州市沙市区,初中三年级开始学习小提琴。他凭着刻苦和勤奋的练习,逐渐掌握了小提琴演奏技巧及西方音乐理论。1971年,谢志华刚上高一,被当时的宣传队(原沙市京剧团)从学校调入,从事专职演奏。
1979年,“中国民族民间文艺十大集成志书”工程启动,要出版一本《中国民歌集成•湖北卷》作为“范本”。湖北省文化部门要求各文化单位抽调精干的力量,分地区收集、整理民歌。次年,沙市文化局成立了“民歌集成小组”,谢志华又从沙市京剧团抽调到这个小组,从事民歌的收集与整理工作。
“集成”工作使谢志华正式接触到鼓盆歌。刚开始他还不接受鼓盆歌的音乐形式,对音准近乎苛求的他,怎么听都认为鼓盆歌的艺人们唱的音不准。但工作的需要,加上时间不等人,他只能耐着性子去听、去记。最终他和群艺馆的同事 收录了约两百首民歌,辑成了《沙市民歌集》。
在与鼓盆歌长期接触的过程中,谢志华渐渐加深了对其文化内涵的理解。鼓盆歌在当地又称为“丧鼓”,在传统丧葬仪式中必不可少。慎终追远,人们用演唱鼓盆歌的方式寄托对逝者的哀思,和对亲属的慰藉。
鼓盆歌是用音乐的表现形式,以民间丧葬仪式场合作为载体,呈现的是楚文化中对生命的讴歌与敬畏。楚先民深知生命的短暂,但他们内心又充满着对永恒的企求,如何平衡这种矛盾?只有从思想上超脱。“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庄子以生为苦,以死为乐,坦然面对。这一生死观继承发展了老子“道”的理论—“道”的层次上认为生死自然。
在面对“重生贵生;苦生乐死”生命价值的时候,谁还在乎这些歌者的音准问题?仅存的是对歌者的敬重!正是由于对鼓盆歌及歌者有了这样的认识,谢志华从内心拉近了与歌者的距离,并与他们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在鼓盆歌收集整理过程中,多位传承人给予谢志华无私的帮助,国家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望熙诰把自己珍藏多年的手抄本歌词提供给谢志华去研究、复制。
望熙诰在1954年拜鼓盆歌名师王星周为师,是荆州沙市区梅台巷歌班第三代传人。从艺的数十年间,他刻苦钻研,不断搜集、整理曲目,对曲目中歌词的内容与歌者进行认真研究,使鼓盆歌得以丰富和提高。望熙诰搜集的曲目有五百余段,还创作编写了一些曲目,在歌班中被誉为“活辞典”。两位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毛伯秀、孙正文同样师从王星周,造诣颇高。毛伯秀是荆州市第一代女歌手之一,拥有独特的嗓音,在传统的“湖腔”原来的男声对唱基础上加入女声,并使男女对唱形成自然的四度关系,丰富了音乐的层次,推动了鼓盆歌在演唱方面的发展。孙正文在长期演唱生涯中,搜集了四百余段歌曲,提供给望熙诰进行整理。正是由于这些传承人提供了长期积累的曲目,《鼓盆歌演唱曲目集》资料的采集工作才得以顺利进行。
《鼓盆歌演唱曲目集》的出版,与荆州市文化部门对非遗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是分不开的。荆州地区文化瑰宝数不胜数,早在非遗保护工作开展之前,荆州市群艺馆就已经注意到了对区域内传统文化的保护。取得今天这样的成绩,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能够把这么多非遗项目挖掘出来,还与一大批热爱荆楚文化、力推荆楚文化的专家、学者有着密切的联系。该书的后记中写道:2006年,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主任冯骥才先生在与我市部分专家交流时,对鼓盆歌的保护和传承工作给予了宝贵的建议和指导。湖北省群众艺术馆的老专家枫波先生对本书的编辑工作给予了关心和支持。身在北京的荆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顾问徐红恩先生在鼓盆歌的宣传和传承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荆州市曲艺家协会的专家和会员们也对该书的编辑工作给予了关心和支持。对此,表示由衷的感谢!
《鼓盆歌演唱曲目集》分为上下两册,约六十万字,共计120篇演唱曲目歌词。歌词内容分为传统名篇、警世篇、民间故事、人物故事、三国与水浒故事、其他六个门类。歌词凝结了劳动人民的智慧,不禁让人惊叹鼓盆歌所蕴含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比如在《观花》唱词中写道:
金菊对芙蓉,牡丹叶千丛。
扬花可比奴相公,误了月月红。
园中不生草,无种哪有苗。
如今花儿无人要,光阴空过了。
••••••
短短几句,用质朴的语言,阐明了要珍惜时光的道理。这样的例子在书中不胜枚举。这就是一本保存了民族文化记忆的珍贵文本,它不单为普通民众提供了一扇了解鼓盆歌文化的窗口,还为非遗保护增加了有分量的内容。
早在2009年,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文化艺术委员会主任徐红恩在首届荆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上发言时,就提出“把已收集到的500多篇艺术化的鼓盆歌歌词、民间原生态的脚本内容,整理结集出版发行,将荆州鼓盆歌的文学作品推向图书市场。”如今《鼓盆歌演唱曲目集》已经出版,徐红恩认为:“鼓盆歌专集的出版是把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转为有形的载体,目的是向社会大众推广传播其优秀的文化。”指出了鼓盆歌非遗文化的宣传,要以书籍的出版为契机,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推广。
《鼓盆歌演唱曲目集》的出版,只是非遗保护过程中一个阶段性的成果,对于鼓盆歌的保护与传承工作,谢志华既表现出相当的信心,同时也有一丝担忧。鼓盆歌国家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望熙诰,两位省级传承人毛伯秀、孙正文都已相继离世。随着这批传承人的离去,鼓盆歌的传承工作也愈发迫切。非遗保护工作,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