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无形非物质文化遗产到有形的载体

来源 :文化月刊·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4122022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鼓盆歌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曲艺形式,可远溯到三千多年前的《诗经》与《周易》中“鼓缶、击缶”的记载。那时的鼓盆歌主要以娱乐为主。战国时期楚人把这种音乐形式发展为“瓴缶之乐”,成为与“钟鼓之乐”、“竽瑟之乐”相并列的三种音乐形态之一。庄子妻死,鼓盆而歌,体现了对生命轮回的超然与豁达。而这种以“鼓盆、击缶”讴歌生命的方式,至今仍流传在湖北省荆州地区,其原生态的表演形式:一面鼓,一对槌;焚香点灯, 数人围坐。风格遒劲,堪称荆楚文化的“活化石”,具有见证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独特价值。
  荆州鼓盆歌,在三千多年的传承与发展中,艺人们不断创作、改编,曲目积累丰富,蔚为壮观。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家启动了十部“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工作时,就已经注意到荆州鼓盆歌重要的历史价值与文化内涵,并把其唱词、曲谱分别收录在《中国民歌集成•湖北卷》、《中国曲艺音乐集成•湖北卷》。
  2006年,鼓盆歌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随后,荆州市群众艺术馆、荆州市非遗保护中心又成立了专门的工作班子,开始对鼓盆歌全面系统的搜集整理,工作的重点集中在极具价值的五百多篇歌词及民间原生态的脚本内容。
  2012年,湖北省非遗保护中心划拨专项资金,陆续结集出版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以展示湖北省非遗保护在挖掘整理、传承保护方面的成果,并由荆州市群艺馆副研究馆员谢志华担任《鼓盆歌演唱曲目集》主编。
  今年5月,正值《鼓盆歌演唱曲目集》付梓,笔者在荆州市群艺馆拜访了谢志华。交谈中得知,谢志华最早学的是小提琴。在西方音乐中,小提琴被誉为乐器“皇后”,高贵典雅,是阳春白雪的艺术,而鼓盆歌则用的是盆缶瓦罐,土得掉渣,是下里巴人的艺术。一中一外,一土一洋,在常人看来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音乐领域,他怎么会从事鼓盆歌的研究工作?《鼓盆歌演唱曲目集》出版的背后,又有着怎样鲜为人知的故事?
  1954年10月谢志华出生于荆州市沙市区,初中三年级开始学习小提琴。他凭着刻苦和勤奋的练习,逐渐掌握了小提琴演奏技巧及西方音乐理论。1971年,谢志华刚上高一,被当时的宣传队(原沙市京剧团)从学校调入,从事专职演奏。
  1979年,“中国民族民间文艺十大集成志书”工程启动,要出版一本《中国民歌集成•湖北卷》作为“范本”。湖北省文化部门要求各文化单位抽调精干的力量,分地区收集、整理民歌。次年,沙市文化局成立了“民歌集成小组”,谢志华又从沙市京剧团抽调到这个小组,从事民歌的收集与整理工作。
  “集成”工作使谢志华正式接触到鼓盆歌。刚开始他还不接受鼓盆歌的音乐形式,对音准近乎苛求的他,怎么听都认为鼓盆歌的艺人们唱的音不准。但工作的需要,加上时间不等人,他只能耐着性子去听、去记。最终他和群艺馆的同事 收录了约两百首民歌,辑成了《沙市民歌集》。
  在与鼓盆歌长期接触的过程中,谢志华渐渐加深了对其文化内涵的理解。鼓盆歌在当地又称为“丧鼓”,在传统丧葬仪式中必不可少。慎终追远,人们用演唱鼓盆歌的方式寄托对逝者的哀思,和对亲属的慰藉。
  鼓盆歌是用音乐的表现形式,以民间丧葬仪式场合作为载体,呈现的是楚文化中对生命的讴歌与敬畏。楚先民深知生命的短暂,但他们内心又充满着对永恒的企求,如何平衡这种矛盾?只有从思想上超脱。“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庄子以生为苦,以死为乐,坦然面对。这一生死观继承发展了老子“道”的理论—“道”的层次上认为生死自然。
  在面对“重生贵生;苦生乐死”生命价值的时候,谁还在乎这些歌者的音准问题?仅存的是对歌者的敬重!正是由于对鼓盆歌及歌者有了这样的认识,谢志华从内心拉近了与歌者的距离,并与他们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在鼓盆歌收集整理过程中,多位传承人给予谢志华无私的帮助,国家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望熙诰把自己珍藏多年的手抄本歌词提供给谢志华去研究、复制。
  望熙诰在1954年拜鼓盆歌名师王星周为师,是荆州沙市区梅台巷歌班第三代传人。从艺的数十年间,他刻苦钻研,不断搜集、整理曲目,对曲目中歌词的内容与歌者进行认真研究,使鼓盆歌得以丰富和提高。望熙诰搜集的曲目有五百余段,还创作编写了一些曲目,在歌班中被誉为“活辞典”。两位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毛伯秀、孙正文同样师从王星周,造诣颇高。毛伯秀是荆州市第一代女歌手之一,拥有独特的嗓音,在传统的“湖腔”原来的男声对唱基础上加入女声,并使男女对唱形成自然的四度关系,丰富了音乐的层次,推动了鼓盆歌在演唱方面的发展。孙正文在长期演唱生涯中,搜集了四百余段歌曲,提供给望熙诰进行整理。正是由于这些传承人提供了长期积累的曲目,《鼓盆歌演唱曲目集》资料的采集工作才得以顺利进行。
  《鼓盆歌演唱曲目集》的出版,与荆州市文化部门对非遗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是分不开的。荆州地区文化瑰宝数不胜数,早在非遗保护工作开展之前,荆州市群艺馆就已经注意到了对区域内传统文化的保护。取得今天这样的成绩,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能够把这么多非遗项目挖掘出来,还与一大批热爱荆楚文化、力推荆楚文化的专家、学者有着密切的联系。该书的后记中写道:2006年,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主任冯骥才先生在与我市部分专家交流时,对鼓盆歌的保护和传承工作给予了宝贵的建议和指导。湖北省群众艺术馆的老专家枫波先生对本书的编辑工作给予了关心和支持。身在北京的荆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顾问徐红恩先生在鼓盆歌的宣传和传承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荆州市曲艺家协会的专家和会员们也对该书的编辑工作给予了关心和支持。对此,表示由衷的感谢!
  《鼓盆歌演唱曲目集》分为上下两册,约六十万字,共计120篇演唱曲目歌词。歌词内容分为传统名篇、警世篇、民间故事、人物故事、三国与水浒故事、其他六个门类。歌词凝结了劳动人民的智慧,不禁让人惊叹鼓盆歌所蕴含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比如在《观花》唱词中写道:
  金菊对芙蓉,牡丹叶千丛。
  扬花可比奴相公,误了月月红。
  园中不生草,无种哪有苗。
  如今花儿无人要,光阴空过了。
  ••••••
  
  短短几句,用质朴的语言,阐明了要珍惜时光的道理。这样的例子在书中不胜枚举。这就是一本保存了民族文化记忆的珍贵文本,它不单为普通民众提供了一扇了解鼓盆歌文化的窗口,还为非遗保护增加了有分量的内容。
  早在2009年,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文化艺术委员会主任徐红恩在首届荆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上发言时,就提出“把已收集到的500多篇艺术化的鼓盆歌歌词、民间原生态的脚本内容,整理结集出版发行,将荆州鼓盆歌的文学作品推向图书市场。”如今《鼓盆歌演唱曲目集》已经出版,徐红恩认为:“鼓盆歌专集的出版是把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转为有形的载体,目的是向社会大众推广传播其优秀的文化。”指出了鼓盆歌非遗文化的宣传,要以书籍的出版为契机,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推广。
  《鼓盆歌演唱曲目集》的出版,只是非遗保护过程中一个阶段性的成果,对于鼓盆歌的保护与传承工作,谢志华既表现出相当的信心,同时也有一丝担忧。鼓盆歌国家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望熙诰,两位省级传承人毛伯秀、孙正文都已相继离世。随着这批传承人的离去,鼓盆歌的传承工作也愈发迫切。非遗保护工作,任重而道远!
  
  
  
其他文献
说到游艺,在没有电视、电脑、游乐场、电影院、KTV的时代,老百姓娱乐生活中的大头,便是逛集市、庙会了。当时的庙会逢初一、十五都有,赶上某庙的主神诞辰则更为盛大。有些项目如今依然魅力无穷,有些却已经毫无吸引力。  训小鼠——轻功盖世飞檐走壁  训鼠和耍猴都属于杂技中的驯养一类。仓鼠身体轻盈,易于携带,又长相可爱,憨态可掬,惹人喜爱。训鼠艺人会带着一个小巧的舞台来表演。表演的项目有爬梯、转轮、提桶等等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两会期间参加贵州代表团审议时,深情地回忆起上世纪90年代他到贵州时的情景,他说,贵州是多彩的,有很多吸引人的地方。“山好水好人更好,走遍大地神州,醉美多彩贵州”脍炙人口。总书记的讲话给我们巨大的鼓舞,同时也让我们深思,如何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建设更加美丽的多彩贵州。  贵州省人大开展新农村建设调研系列报告活动,正是学习总书记讲话后所产生的启示。乡愁与乡村建设密不可分,我们众里
期刊
闽南的海风徐徐吹来,在幽幽静静的过往中,“阿嬷”一生的悲欢离合尽显其中,大海和飘落的丝丝细雨见证了这里的一切……  日前,2014北京舞蹈学院供需双选会毕业展演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而舞蹈诗《沉沉的厝里情》也借此机会再次走进观众的视野。这部作品由20年前的小白鹭厦门班班主任、现北京舞蹈学院副院长明文军教授出任艺术总监,当年厦门班的学员、现任北京舞蹈学院副教授的靳苗苗担纲总导演,在厦门已经演出十余场。
期刊
也是立春后的第九天,迎着初升的朝阳,顶着料峭的春寒,驱车来到田坝村时,我们被惊呆了。仙人岭上白雪绵绵,大田坝子绿浪滚滚。这种一眼看两季,白绿(冰绿)两重天,小街灯笼高挂,民居炊烟袅袅的景致,非田坝莫属。这原本是一个靠种茶起家的村子,现在却出落成另一番模样。田坝呀田坝,怎一个“绿”字了得。  绿色浸透了山川  现在的田坝“名不副实”,是有坝无田,犁头、耙子、水车等耕作农具成了供人观赏的古董。抑或说二
期刊
民以食为天,匆匆百年,当年北京人的吃喝许多保留至今。从冰镇酸梅汤、爆米花,到闻名全国的北京烤鸭和涮羊肉,依旧可以享用到。但与之相关的行业经营状况却是变化不小,有些改头换面,有些彻底消失无影踪。  水车行——独轮千里水送万家  早年间没有自来水的时候,京城百姓吃水,除富贵之家自有私井,都依靠水车行从公共井里打水再送入千家万户,水井会有专人管理,盖上设施,称为井窝子或水屋子。送水用的水车是独轮车,推起
期刊
踏着瑞雪,我们来到安顺市西秀区鲍家屯村,探访这个“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地方。国防大学教授鲍中行出生于此,虽和我们素未谋面,但在电话中说到故乡,他却如数家珍,一口气说了鲍家屯的“五个典范”和“三个活化石”,那份对故乡浓浓的眷恋,让人感动。  在鲍家屯,我们巧遇了寨老鲍中全。他当过村支书,是个文化人,对当地历史文化了如指掌,又热情好客,带着我们边看边讲,似乎有讲不完的故事。鲍家屯是明洪武
期刊
大年刚过,我们便迫切地开始了前往黔东南州麻江县贤昌乡高枧村的行程。冬季的田野裸露着黄土,远处的山峦也蒙上了一层厚厚的暗色,少了春、夏季节时的苍翠。冬的萧瑟,展现了大自然另一幅景象,也让那充溢着诗情画意的生命之季和绿水青山更令人向往和珍视。  此次乡村之行,是在当今巨大变化和快速消失同时并存的一次找寻。乡土气韵、桑梓情怀、历史文脉……安在?在“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呼唤下,有多少幡然猛醒
期刊
帛画,因画在帛上而得名,约兴起于战国时期,至西汉发展到高峰,距今已有三千多年历史,被称为中国画的起源。在承继传统帛画精髓的基础上,我国现代知名帛画艺术家穆益林先生经过三十多年的研究和探索,传承和创造了崭新的帛画艺术。  鉴于现代帛画在中国画现代转型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艺术家穆益林先生在该领域的重要成就,中国艺术研究院、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德国文化经济促进会、上海市美术家协会等单位联合主办的“丹青异
期刊
苗乡古老造纸术  在贵州省黔东南丹寨县偏远的南皋乡山沟里的石桥村,有200多户人家,860多人口。自古以来,石桥苗族世世代代承袭古法造纸技艺,用树皮造纸。据说这里的苗族从事造纸自唐朝开始,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保存造纸传统工艺的完整性,被誉为我国现存古法造纸的“活化石”。  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一大贡献。我国古代造纸术主要在汉族地区流传,而丹寨县石桥苗族至今坚守着
期刊
阿狸,国内当红原创动漫形象,2006年由Hans创作,从网络与杂志连载开始,陆续发行童话绘本和动画短片。迄今为止,阿狸的出版物突破220万份销量,在线上拥有1200万注册粉丝。一方面,其至萌至真的形象被制作成多元的虚拟产品,成为互联网主要的内容供应商;另一方面,阿狸丰富的周边产品层出不穷,并与多个品牌成功联合,成为本土动漫形象产品化的先锋。  在探索国产动漫产业化的道路上,阿狸自主开发了1000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