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经济转型的背景下,应用型焊接人才越来越缺乏,本文针对校企共建焊接卓越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提出了依托行业,着力打造企业“第二课堂”、建立 “创新型”师资队伍,创新教学方法、强化教学过程管理,保证教学效果等观点。着力探索符合应用型教育的卓越人才培养模式、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教育思想从而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高层次人才。
【关键词】校企共建;卓越人才培养;“第二课堂”
引言
2011年 11月,哈尔滨华德学院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被确定为黑龙江省首批“卓越工程师”试点专业。经过 8年的不断发展,焊接专业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重点,以校企共建课程改革为突破口,以“双师”结构的师资队伍建设为关键,全面提高专业建设水平。依托行业企业,努力实践基于培养应用型焊接人才的模式改革,并取得一定成果。
1 依托行业,着力打造企业“第二课堂”
1.将企业专家纳入教学队伍。通过优选专业知识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高技能人才及工程师加入教师队伍。有计划、有步骤地开设企业课程,让学生与工程师零距离、与生产一线零距离、与工艺技术零距离。
2.校企共建认识实习基地。长期以来,焊接专业一直致力于认识实习基地的合作与建设。先后与哈尔滨电机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轻型车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焊接研究院等企事业单位达成合作。把当今中国最前沿,最有代表性的焊接生产工艺流程呈现在学生面前,这不仅提高了学生对专业的学习情趣,更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忱。
3.焊接机器人培训课程进入生产性实训基地运行。“现代自动化焊接实训基地”以学校为主导,与哈尔滨焊接研究院共建,实现与企业资源共享的格局。融“学习性”于“生产性”之中,体现当代“做中学”的职业教育理念。
4.顶岗实习是带着学习任务进入企业实际工作的学习过程。首先,校企双方要制订严密的管理制度,如《学生顶岗实习工作计划》、《学生顶岗实习实施方案》、《顶岗实习管理办法》等。其次,在顶岗实习的不同阶段,分别布置学习任务。再次,专业指导教师与企业指导教师全程跟踪管理。最后,顶岗实习结束时,对学生学习任务完成情况、企业评价打分、教师跟踪打分及毕业设计完成情况 4 个方面进行综合,得出顶岗实习的最终评价。在个过程中学生表现突出还可以与企业达成就业协议。目前,我校与吉利、乐歌、沃尔沃等多家企业建立顶岗实习合作模式,并向这些企业输入了大量的焊接人才。
5.依托企业院所项目完成毕业设计环节
毕业设计采用校企双导师的形式。通过对每一位学生进行知识能力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师生双向选择并组织一部分学生赴企业或者科研院所参与项目,通过项目提高能力、开拓眼界。最终,学生完成自己的毕业设计,毕业设计答辩组由校企的老师组成,对学生的毕业设计内容、难度、完成情况等严格把关。
2 建立 “创新型”师资队伍,创新教学方法
培养卓越人才的基础在教育,关键是需要有一支具有“创新型”特征的教师队伍。“创新型”教师要具有较高的职业理想和健全的人格特征、创新的教育观、完备的知识结构和职业技能、较高的教学监控能力和较强的管理能力;能吸收最新教育科学信息,创造性地发现和提出现实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创造性地计划、组织与实施教育教学活动,有独到见解并发现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新规律和新方法,能实践运用教育科研成果,善于把教学工作与科研课题的实证研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教育教学效率。
创新教学方法,充分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在教师对专业内容的讲授过程中,加大比例应用情景式教学、案例式教学、项目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力争全方位培养学生的创新潜力和创新能力。①结合企业在建项目,实行项目式教学,让学生亲临其境,加强感性认识。②开展参与体验式教学,让学生作为项目成员参与项目建设,使之站在参与者的角度认识、理解,加深印象。③强化企业教师的作用。由企业教师指导学生开展团队合作和项目运作,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互动能力,培养团结合作精神。④项目完成后由学校教师组对集体方案分别讲评,注意因材施教。
3 强化教学过程管理,保证教学效果。
质量考核是确保教学活动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当只有考核目的、内容、方式、方法与卓越人才培养的要求、目的相一致时,才能对“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进行准确的评价。否则,培养出的学生高分低能、适应能力差、墨守陈规,无法适应社会需要,达不到人才培养的目标。因此,质量考核与人才培养是相互作用的,人才培养需要依赖科学的考核制度,而人才的培养反过来又能促进科学的考核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规范合作模式。学校成立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协调指导小组,逐步完善校企合作培养机制,规范合作培养模式,形成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合作培养制度。一方面,合作企业及时将相关行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信息反馈给学校,作为学校调整专业、设置课程和安排教学的依据。另一方面,学校要与合作企业共同讨论协商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确定课程考核方法。以保证校企合作的教学效果。
4 校企共建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
1.拓宽就业渠道。在与企业的接触过程中,高校的办学实力和教学水平逐步被企业认可,纷纷接纳毕业生进入企业进行顶岗实习。通过不断加大合作力度,建立实习基地,使大学生在正式入职前基本适应未来的工作环境。通过企业与高校的相互了解与有效合作,地方大中型企业成为高校毕业生的主要接收单位,同时多层次不断拓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渠道。
2.提升教学质量 在加强师资建设的同时,高校应该注意到理论型师资与企业高技能人才的知识结构和层次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为提高教学质量,使大学生积累更多的来自生产一线的知识和技能,要主动聘请企业的“技术技能型专家”进入高校或现场讲学,对双师型教师和大学生同步进行实践指导;同时,选派双师型教师深入企业。一线挂职锻炼,丰富其实践能力,如运用理论解决企业的管理、技术问题,同时也将企业的管理、技术技能带到大学课堂,在拓宽教师视野和锻炼实践能力的同时,也同步促进教学质量稳步攀升。
基金项目:
注:本文系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SJGY20180178)
参考文献:
[1]李保俊.校企合作引领机制创新产学互促实现发展“双元三段式”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研究[J].论坛,2013,(2):22-23.
[2]刘军,汪立,顾敏婉.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管理观察,2015,556(3):117-119.
[3]乔晓燕.校企合作模式下成教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J].科技信息,2012,(14):162.
[4]汤凤莲.校企合作共育本科应用型人才的探索和实践[J].新余学院学报,2015,20(2):22-24.
[5] 熊明安中国近现代教学改革史[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9.
[6] 潘懋元.中国高等教育百年[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7] 别敦榮,杨德广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 30 年[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8] 别敦荣,邵士权.高等教育质量观与优质高等教育的发展[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7,(4).
[9]高林,鲍洁.应用性高等教育课程模式研究[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学报.2006,(03):88-96.
[10]姚东伟.“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高职教育教学研究,2015,12(2):1-4.
(作者单位:哈尔滨华德学院)
【关键词】校企共建;卓越人才培养;“第二课堂”
引言
2011年 11月,哈尔滨华德学院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被确定为黑龙江省首批“卓越工程师”试点专业。经过 8年的不断发展,焊接专业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重点,以校企共建课程改革为突破口,以“双师”结构的师资队伍建设为关键,全面提高专业建设水平。依托行业企业,努力实践基于培养应用型焊接人才的模式改革,并取得一定成果。
1 依托行业,着力打造企业“第二课堂”
1.将企业专家纳入教学队伍。通过优选专业知识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高技能人才及工程师加入教师队伍。有计划、有步骤地开设企业课程,让学生与工程师零距离、与生产一线零距离、与工艺技术零距离。
2.校企共建认识实习基地。长期以来,焊接专业一直致力于认识实习基地的合作与建设。先后与哈尔滨电机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轻型车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焊接研究院等企事业单位达成合作。把当今中国最前沿,最有代表性的焊接生产工艺流程呈现在学生面前,这不仅提高了学生对专业的学习情趣,更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忱。
3.焊接机器人培训课程进入生产性实训基地运行。“现代自动化焊接实训基地”以学校为主导,与哈尔滨焊接研究院共建,实现与企业资源共享的格局。融“学习性”于“生产性”之中,体现当代“做中学”的职业教育理念。
4.顶岗实习是带着学习任务进入企业实际工作的学习过程。首先,校企双方要制订严密的管理制度,如《学生顶岗实习工作计划》、《学生顶岗实习实施方案》、《顶岗实习管理办法》等。其次,在顶岗实习的不同阶段,分别布置学习任务。再次,专业指导教师与企业指导教师全程跟踪管理。最后,顶岗实习结束时,对学生学习任务完成情况、企业评价打分、教师跟踪打分及毕业设计完成情况 4 个方面进行综合,得出顶岗实习的最终评价。在个过程中学生表现突出还可以与企业达成就业协议。目前,我校与吉利、乐歌、沃尔沃等多家企业建立顶岗实习合作模式,并向这些企业输入了大量的焊接人才。
5.依托企业院所项目完成毕业设计环节
毕业设计采用校企双导师的形式。通过对每一位学生进行知识能力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师生双向选择并组织一部分学生赴企业或者科研院所参与项目,通过项目提高能力、开拓眼界。最终,学生完成自己的毕业设计,毕业设计答辩组由校企的老师组成,对学生的毕业设计内容、难度、完成情况等严格把关。
2 建立 “创新型”师资队伍,创新教学方法
培养卓越人才的基础在教育,关键是需要有一支具有“创新型”特征的教师队伍。“创新型”教师要具有较高的职业理想和健全的人格特征、创新的教育观、完备的知识结构和职业技能、较高的教学监控能力和较强的管理能力;能吸收最新教育科学信息,创造性地发现和提出现实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创造性地计划、组织与实施教育教学活动,有独到见解并发现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新规律和新方法,能实践运用教育科研成果,善于把教学工作与科研课题的实证研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教育教学效率。
创新教学方法,充分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在教师对专业内容的讲授过程中,加大比例应用情景式教学、案例式教学、项目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力争全方位培养学生的创新潜力和创新能力。①结合企业在建项目,实行项目式教学,让学生亲临其境,加强感性认识。②开展参与体验式教学,让学生作为项目成员参与项目建设,使之站在参与者的角度认识、理解,加深印象。③强化企业教师的作用。由企业教师指导学生开展团队合作和项目运作,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互动能力,培养团结合作精神。④项目完成后由学校教师组对集体方案分别讲评,注意因材施教。
3 强化教学过程管理,保证教学效果。
质量考核是确保教学活动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当只有考核目的、内容、方式、方法与卓越人才培养的要求、目的相一致时,才能对“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进行准确的评价。否则,培养出的学生高分低能、适应能力差、墨守陈规,无法适应社会需要,达不到人才培养的目标。因此,质量考核与人才培养是相互作用的,人才培养需要依赖科学的考核制度,而人才的培养反过来又能促进科学的考核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规范合作模式。学校成立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协调指导小组,逐步完善校企合作培养机制,规范合作培养模式,形成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合作培养制度。一方面,合作企业及时将相关行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信息反馈给学校,作为学校调整专业、设置课程和安排教学的依据。另一方面,学校要与合作企业共同讨论协商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确定课程考核方法。以保证校企合作的教学效果。
4 校企共建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
1.拓宽就业渠道。在与企业的接触过程中,高校的办学实力和教学水平逐步被企业认可,纷纷接纳毕业生进入企业进行顶岗实习。通过不断加大合作力度,建立实习基地,使大学生在正式入职前基本适应未来的工作环境。通过企业与高校的相互了解与有效合作,地方大中型企业成为高校毕业生的主要接收单位,同时多层次不断拓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渠道。
2.提升教学质量 在加强师资建设的同时,高校应该注意到理论型师资与企业高技能人才的知识结构和层次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为提高教学质量,使大学生积累更多的来自生产一线的知识和技能,要主动聘请企业的“技术技能型专家”进入高校或现场讲学,对双师型教师和大学生同步进行实践指导;同时,选派双师型教师深入企业。一线挂职锻炼,丰富其实践能力,如运用理论解决企业的管理、技术问题,同时也将企业的管理、技术技能带到大学课堂,在拓宽教师视野和锻炼实践能力的同时,也同步促进教学质量稳步攀升。
基金项目:
注:本文系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SJGY20180178)
参考文献:
[1]李保俊.校企合作引领机制创新产学互促实现发展“双元三段式”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研究[J].论坛,2013,(2):22-23.
[2]刘军,汪立,顾敏婉.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管理观察,2015,556(3):117-119.
[3]乔晓燕.校企合作模式下成教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J].科技信息,2012,(14):162.
[4]汤凤莲.校企合作共育本科应用型人才的探索和实践[J].新余学院学报,2015,20(2):22-24.
[5] 熊明安中国近现代教学改革史[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9.
[6] 潘懋元.中国高等教育百年[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7] 别敦榮,杨德广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 30 年[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8] 别敦荣,邵士权.高等教育质量观与优质高等教育的发展[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7,(4).
[9]高林,鲍洁.应用性高等教育课程模式研究[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学报.2006,(03):88-96.
[10]姚东伟.“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高职教育教学研究,2015,12(2):1-4.
(作者单位:哈尔滨华德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