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绛云楼题跋》的历史文化意蕴

来源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fo7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钱谦益的《绛云楼题跋》记录藏书源流,注意版本考订;针砭俗学流弊,阐述文学主张;感伤时事国运,推激忠义气节.集中展现了明清易代之交,其作为藏书家、文学家、东林志士与失节遗民的多面人生,以及时际沧桑,志欲补天,而壮志难酬,进退失据的激愤痛苦.体现了清初藏书题跋内容博杂宽泛,体式灵活多变的特点,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意蕴.
其他文献
日本杏雨书屋藏737号文书是一件佛教发愿文.文中的发愿者天下都僧统和上(尚)是吐蕃佛教最高僧官,藏文称佛教宗师,总管吐蕃全境佛教事务.此僧职见于多件吐蕃时期的碑铭和敦煌汉、藏文书之中.吐蕃僧官制度源于中原地区,创立于赞普赤松德赞时期,属于汉藏交流的产物.吐蕃佛教宗师来到敦煌的时间,应为唐德宗贞元到唐文宗开成(786-836)年间,此行目的是到河西地区处理佛教事务并礼佛.唐武宗会昌二年(842),吐蕃末代赞普朗达玛被刺杀之后,吐蕃僧官制度仍然得以延续,教法住持成为吐蕃瓜州节度使辖区最高僧官.
《大唐西域记》工布查布藏译本是目前学界公认的《大唐西域记》众多文种译本中最早出现的译本,也是最早的藏译本,具有一定的权威性,有较大影响力.对该译本存在的诸多误译、漏译等问题进行评析,并加以纠正,可以更好地促进这一历史名著的传播和利用.
《雅桑宗派源流明鉴》是20世纪90年代在西藏山南乃东县雅堆乡雅桑寺发现的一部珍贵的藏文古籍历史文献资料,主要记述了藏族起源传说与雅拉香布神话传说、雅桑曲吉门朗的生平事迹、创立雅桑噶举派的创教历程、雅桑寺历任堪布的主要事迹、雅桑地方政教势力形成与雅桑万户的相关史事、吐蕃王室后裔拉博巴金家族与雅桑地方势力关系渊源等情况.本期译文为《雅桑宗派源流明鉴》第一部分“开篇礼赞”和第二部分“藏族起源之神猴与岩魔女的神话传说”.
藏族姓氏文化与藏族历史、文化、习俗等密切相关,通过姓氏的发展演变,我们可以发现藏族与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的真实历史及其演进过程.对藏族姓氏进行研究,可以抢救姓氏文化、研究民族历史,进而传承发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
区块链作为一项底层技术创新,为赋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评价提供了无限可能性,使思想政治工作质量评价主体更平等、手段更智能、过程更明晰、结论更精准.然而在区块链技术实际应用中,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评价面临诸多挑战,如去中心化导致核心主体缺位、技术落地缺乏专业人才支撑、规章制度缺失导致监管空白等.为此,要强化学校主管部门的引领作用,并着力从平台、机制、技术、伦理、法律等方面入手,确保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评价区块链应用有序推进,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质量评价的能力和成效.
西藏与全国一道实现现代化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国家现代化意味着新型的国家形态完全成型,也意味着在国家主权范围内,各地区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实现一体化.从国家一体化发展视角考察对口援藏是新的研究视角.对口援藏是推进国家一体化重要的手段,是现代国家构建的必然选择.数十年来,对口援藏造就了西藏与其他省市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在国家现代化未竟事业中承担重要的角色.面向未来,作为一种治藏手段,对口援藏必将服务于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为西藏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推动力.
藏式木碗是中原地区碗文化和中亚地区高足杯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结果,兼具碗与杯的形态.藏式木碗材质上具有的不烫嘴、解毒以及耐用等特点,使其在清朝时广泛流行于清廷贵族及社会上层人士之中.现当代,藏式木碗进入大多数藏族家庭,并远销世界各地.
美国生态诗人华莱士·史蒂文斯是20世纪美国现代诗歌的巨擘,其诗歌创作理论和作品对美国文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史蒂文斯代表作《坛子轶事》的中文译本为例,从生态批评视角来审视史蒂文斯诗歌的翻译,从荒野意识与整体生态观两个方面考查不同译者的翻译路径,反思生态诗歌的翻译策略,揭示史蒂文斯诗歌的生态价值,探讨翻译的生态批评意义.
以表演为旨归的活态史诗《格萨尔》天然具有多模态叙事特征.《格萨尔》传播历经从说唱艺人的口头说唱到书面语言文本传播,再到带插图的平面媒体,最后发展为集语言与图像为一体的多模态媒介传播.从口头文本叙事、视觉图像叙事与数字媒介叙事层面进行活态史诗多模态叙事话语研究,可透析多模态话语对史诗表演与叙事研究的阐发价值,以及史诗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和媒介融合传播的实践意义.
夏鲁寺创建者介尊肖像壁画的写实技巧、造型观念主要表现在其象征性写实主义技巧,其功能表现在其题材的纪念属性和宗教历史属性.联系其他佛教壁画、唐卡甚至部分雕塑等肖像作品,分析介尊肖像的造型特征、写实风格倾向,可以看到藏传佛教肖像类美术写实造型表现及其观念成因和内涵,也可以看到肖像类美术在藏传佛教美术分类体系中的意义及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