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大学里,我接触到一种奇难杂症——空虚后遗症。
“空虚后遗症”的常规病状是“三点一线”的生活方式,枯燥而乏味。
大一新生入学头两个月对校园的新鲜劲头一过,有不少人开始陷入了宿舍——教室——食堂的循环路线中,无法自拔。
他们对诸多事务不感兴趣,整天一副无所事事的样子,空虚感的失落充斥着他们灵魂的每个角落,让他们感觉世界再无可爱了。
于是,大学无意中便成了制造宅男宅女的车间。
“空虚后遗症”最大的病症就是懒,要说懒的程度,那只能用懒到停不下来可以形容。每个人都在找寻着更懒的生活方式,用更懒的态度去做一些不能懒的事情。有些“病入膏肓”的同学,改变了三点一线的生活路径,转而以“两点一面”的节奏痛殴着生活。
什么是“两点一面”的节奏呢?两点就是宿舍和教室。一些浑浑噩噩的同学就是用这样两个“点”撑起了他们整个大学的生活平面。几个人蜗居在没有多大格调的宿舍里,要想叫他们出门,他们就说:雨天怕淋、晴天怕晒。总之是邀请金罗汉——雷打不动。他们不仅住在宿舍、睡在宿舍,还吃在宿舍、玩在宿舍,当然,恋爱都是在宿舍通过互联网传情的。
那些年,我也患上了空虚后遗症,手机里存了好些个不同口味的外卖号码。我几乎尝遍了学校大大小小的招牌菜,熬过了实在无处可挑的痛苦阶段后,打电话叫外卖就理所当然地成了一种机械行为。至于吃什么,有的时候可能需要想个大半天(毕竟人都在宿舍,有的是时间用来思考),有的时候则完全不需要考虑(毕竟只是为了响应生理的需要)。整个宿舍的群体共性行为是很容易被强化的,你可千万不要小瞧了“物以类聚”的威力,群居生活潜移默化改变个别人习惯的功能是非常强大的。“他们吃什么我就吃什么”几乎是每个宿舍宅的惯性思维。
首先,大家都叫外卖,如果自己不叫外卖就要一个人孤零零地出去吃了(就像一只出门的小狗,当别人问起“为什么你总是一个人”,难免一番尴尬),为了不搞特殊化(事实上,这样的特殊化太难搞,有的时候人家叫外卖的时候就会连带着问你要不要),就随大流也跟着叫外卖了(主要还是自个的“外不化”比较弱,也是空虚后遗症留下的创伤)。
其次,虽然食堂与餐馆离宿舍的距离并不远,我的宿舍离食堂直线距离30米,任一餐馆都在食堂10米的辐射范围内。但是,来回就餐的时间加上中间消耗的时间在我们看来是一个无法“浪费”得起的时间,我们骨子里开始慢慢发酵懒的味道,对时间的计算和使用可都是精打细算的,所以还有比什么让别人送饭上门来得轻松舒服呢?
我的空虚后遗症在吃饭问题上也就这样了,看到同学在谈恋爱问题上的表现,只能用奇葩形容。我曾溜达到某宿舍,领教了某兄弟煲电话粥的功力,整整两个小时,那位仁兄一直没有挂电话,我还真替他的话费账单担心。后来,我得知,他女朋友就住在10米之隔的6栋宿舍,我不禁如释重负,原来不是长途漫游啊。这位仁兄觉得校园套餐的业务天然地提供了打电话的便利条件,所以他开始了每日两小时的电话攻略。他的逻辑是,不论是电话这头还是现实那头,人都是真的,谈恋爱就没什么不可能的,更何况这么近的距离见个面多“麻烦”啊。我一直怀疑这种恋爱方式的可行性,果然没多久,他就被甩了,据说是他的女朋友找到了一个更聊得来的“电话伴侣”。
空虚后遗症也让许多大学生变得越来越依赖别人了。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拜托”和“帮忙”。“能不能帮忙抬下水”“能不能帮忙带下书”“能不能帮忙冲下费”“能不能帮忙报下到”“能不能帮忙做下弊”……身患空虚后遗症的宿舍宅总是提出这样的要求,成了他们的个性标签,后果是他们的自信力和判断力构建的失败。其实大学应该是一个提升自我修养的地方,是培养大学生们走向自强、自信过程的重要阶段,如果只知道借助于外物的扶持,大学生是很难摘掉幼稚的帽子的。
我曾不只一次地拜托别人帮忙,其实都是我力所能及的小事,但我就是能给自己找些理由和借口去搪塞自己应该身体力行的当然。拜托的次数多了,人言就变得轻了,更何况别人也没有无限服务这一说法。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我几番叮嘱、万番吩咐(贪婪和自私会让人有的时候感觉别人的帮忙是理所当然的)一个朋友帮忙拿一叠资料给教务科老师。其实,我没课,奈何我被床绑架只想多享受会儿温暖。结果,朋友忘了这茬事,自顾自地上课去了,事后他跟我连连道歉。起初我很埋怨他,事后再想,反倒为这种“因为没有给人帮上忙还得向人道歉”的思维定式感觉害怕。当然,一些朋友因为受不了我的经常打扰,纷纷与我保持距离。
久病成医。整个大一我就是这样子度过,心里越来越迷茫自己的出路和未来的方向,随着空虚后遗症的加重,我对自己的消极生活方式也愈发厌倦,更是讨厌迷茫的失落感,毕竟一转眼就过去一年了。久经思考,我只能事后诸葛地说一句:能从打结的束缚中解脱,是一个大学生走向成熟的标志。为了逃避乏味感带来的困倦,我开始强迫自己越来越积极地出现在各种活动的场合。
我的想法很简单,我希望用别人的狂欢来消减我的寂寞,希望用别人的繁忙来抵消我的无聊,希望用别人的奋斗来驱散我的萎靡。慢慢数来,我参加的社团和学校组织有:文学社、街舞社、吉他社、瑜伽社、羽毛球社、演讲与辩论协会、新闻中心、学生会……不过你千万别将我当成那种会十八般武艺的怪才,我大多是抱着玩票的心,试着去涉略一些不曾尝试的活动,说白了是为了填补大学的空虚后遗症留下的寂寞和无聊。
人啊,最怕的就是认真。我一不小心就认真了,也被自己的认真打败了,莫名的果敢和勇气让得那股畏缩的消极倒是变得猛烈,以前的颓势一扫不见,具体表现在叫外卖的次数少了,出去活动的时间多了,在校园里变得活跃了。
还记得,要给大一的学弟学妹上辩论课,我从开篇立论、攻辩环节、自由辩论,再到总结陈词,一个步骤一个步骤地教授,一遍一又一遍地模拟实战。为了提高他们的水平,我会花更多时间去巩固和培养他们的应变思维,尤其是在他们的比赛开始前,内心的责任感是那么强烈。当我决心要带好徒弟时,原先玩票的心思渐渐变得认真起来,这是自己意料之外的。他们拿到了比赛冠军,我被硬生生地拉过去合影,其实在台下看到他们胜利的那一刻,我已经很满足了。
快毕业的时候,我发现身边还有不少人是在焦虑的状态。细细想来,我的大学一如我未到大学时想得那般丰富,只是我从没有想过会遭遇空虚后遗症的失落和空虚,这大抵是每个年轻人在适应大学阶段都会遇到的尴尬。是的,我只猜中了开头,却没有猜中结尾。虽然宿舍宅群体离我有些遥远了,但是空虚后遗症给大学生群体的影响值得反思。
至于如何摆脱空虚后遗症的纠缠,我有三个建议:第一,常去图书馆呆呆。看看报刊增加知识储备,一本好的书籍就是一个好的伯乐,可以激发你的潜力,即使是坐在图书馆里发会呆,你都能被那种氛围所感染思考些有深度的问题,这可比窝在宿舍里强得多了。第二,和比你优秀的人交谈。对于优秀一词的定义可以用世俗的普遍观念,因为他们身上总有许多值得你学习的地方,比如怎么在社会里更好生存,与他们的对话聊天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提升你的内涵。第三,做一张合理的计划安排表。计划做得好,行动才可靠,千万不要设定一些模糊、笼统的目标,也不要写些不切实际的梦想,根据实际出发考虑,写下现阶段最想达成的愿望,然后跟着计划流程慢慢实现自己的想法。一定要把计划安排表贴在自己能经常看到的地方,时刻提醒自己今天要做点什么。
我的大学一如我未到大学时想得那般丰富,只是我从没有想过会遭遇空虚后遗症的失落和空虚,这大抵是每个年轻人在适应大学阶段都会遇到的尴尬。是的,我只猜中了开头,却没有猜中结尾。虽然宿舍宅群体离我有些遥远了,但是空虚后遗症给大学生群体的影响值得反思。
“空虚后遗症”的常规病状是“三点一线”的生活方式,枯燥而乏味。
大一新生入学头两个月对校园的新鲜劲头一过,有不少人开始陷入了宿舍——教室——食堂的循环路线中,无法自拔。
他们对诸多事务不感兴趣,整天一副无所事事的样子,空虚感的失落充斥着他们灵魂的每个角落,让他们感觉世界再无可爱了。
于是,大学无意中便成了制造宅男宅女的车间。
“空虚后遗症”最大的病症就是懒,要说懒的程度,那只能用懒到停不下来可以形容。每个人都在找寻着更懒的生活方式,用更懒的态度去做一些不能懒的事情。有些“病入膏肓”的同学,改变了三点一线的生活路径,转而以“两点一面”的节奏痛殴着生活。
什么是“两点一面”的节奏呢?两点就是宿舍和教室。一些浑浑噩噩的同学就是用这样两个“点”撑起了他们整个大学的生活平面。几个人蜗居在没有多大格调的宿舍里,要想叫他们出门,他们就说:雨天怕淋、晴天怕晒。总之是邀请金罗汉——雷打不动。他们不仅住在宿舍、睡在宿舍,还吃在宿舍、玩在宿舍,当然,恋爱都是在宿舍通过互联网传情的。
那些年,我也患上了空虚后遗症,手机里存了好些个不同口味的外卖号码。我几乎尝遍了学校大大小小的招牌菜,熬过了实在无处可挑的痛苦阶段后,打电话叫外卖就理所当然地成了一种机械行为。至于吃什么,有的时候可能需要想个大半天(毕竟人都在宿舍,有的是时间用来思考),有的时候则完全不需要考虑(毕竟只是为了响应生理的需要)。整个宿舍的群体共性行为是很容易被强化的,你可千万不要小瞧了“物以类聚”的威力,群居生活潜移默化改变个别人习惯的功能是非常强大的。“他们吃什么我就吃什么”几乎是每个宿舍宅的惯性思维。
首先,大家都叫外卖,如果自己不叫外卖就要一个人孤零零地出去吃了(就像一只出门的小狗,当别人问起“为什么你总是一个人”,难免一番尴尬),为了不搞特殊化(事实上,这样的特殊化太难搞,有的时候人家叫外卖的时候就会连带着问你要不要),就随大流也跟着叫外卖了(主要还是自个的“外不化”比较弱,也是空虚后遗症留下的创伤)。
其次,虽然食堂与餐馆离宿舍的距离并不远,我的宿舍离食堂直线距离30米,任一餐馆都在食堂10米的辐射范围内。但是,来回就餐的时间加上中间消耗的时间在我们看来是一个无法“浪费”得起的时间,我们骨子里开始慢慢发酵懒的味道,对时间的计算和使用可都是精打细算的,所以还有比什么让别人送饭上门来得轻松舒服呢?
我的空虚后遗症在吃饭问题上也就这样了,看到同学在谈恋爱问题上的表现,只能用奇葩形容。我曾溜达到某宿舍,领教了某兄弟煲电话粥的功力,整整两个小时,那位仁兄一直没有挂电话,我还真替他的话费账单担心。后来,我得知,他女朋友就住在10米之隔的6栋宿舍,我不禁如释重负,原来不是长途漫游啊。这位仁兄觉得校园套餐的业务天然地提供了打电话的便利条件,所以他开始了每日两小时的电话攻略。他的逻辑是,不论是电话这头还是现实那头,人都是真的,谈恋爱就没什么不可能的,更何况这么近的距离见个面多“麻烦”啊。我一直怀疑这种恋爱方式的可行性,果然没多久,他就被甩了,据说是他的女朋友找到了一个更聊得来的“电话伴侣”。
空虚后遗症也让许多大学生变得越来越依赖别人了。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拜托”和“帮忙”。“能不能帮忙抬下水”“能不能帮忙带下书”“能不能帮忙冲下费”“能不能帮忙报下到”“能不能帮忙做下弊”……身患空虚后遗症的宿舍宅总是提出这样的要求,成了他们的个性标签,后果是他们的自信力和判断力构建的失败。其实大学应该是一个提升自我修养的地方,是培养大学生们走向自强、自信过程的重要阶段,如果只知道借助于外物的扶持,大学生是很难摘掉幼稚的帽子的。
我曾不只一次地拜托别人帮忙,其实都是我力所能及的小事,但我就是能给自己找些理由和借口去搪塞自己应该身体力行的当然。拜托的次数多了,人言就变得轻了,更何况别人也没有无限服务这一说法。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我几番叮嘱、万番吩咐(贪婪和自私会让人有的时候感觉别人的帮忙是理所当然的)一个朋友帮忙拿一叠资料给教务科老师。其实,我没课,奈何我被床绑架只想多享受会儿温暖。结果,朋友忘了这茬事,自顾自地上课去了,事后他跟我连连道歉。起初我很埋怨他,事后再想,反倒为这种“因为没有给人帮上忙还得向人道歉”的思维定式感觉害怕。当然,一些朋友因为受不了我的经常打扰,纷纷与我保持距离。
久病成医。整个大一我就是这样子度过,心里越来越迷茫自己的出路和未来的方向,随着空虚后遗症的加重,我对自己的消极生活方式也愈发厌倦,更是讨厌迷茫的失落感,毕竟一转眼就过去一年了。久经思考,我只能事后诸葛地说一句:能从打结的束缚中解脱,是一个大学生走向成熟的标志。为了逃避乏味感带来的困倦,我开始强迫自己越来越积极地出现在各种活动的场合。
我的想法很简单,我希望用别人的狂欢来消减我的寂寞,希望用别人的繁忙来抵消我的无聊,希望用别人的奋斗来驱散我的萎靡。慢慢数来,我参加的社团和学校组织有:文学社、街舞社、吉他社、瑜伽社、羽毛球社、演讲与辩论协会、新闻中心、学生会……不过你千万别将我当成那种会十八般武艺的怪才,我大多是抱着玩票的心,试着去涉略一些不曾尝试的活动,说白了是为了填补大学的空虚后遗症留下的寂寞和无聊。
人啊,最怕的就是认真。我一不小心就认真了,也被自己的认真打败了,莫名的果敢和勇气让得那股畏缩的消极倒是变得猛烈,以前的颓势一扫不见,具体表现在叫外卖的次数少了,出去活动的时间多了,在校园里变得活跃了。
还记得,要给大一的学弟学妹上辩论课,我从开篇立论、攻辩环节、自由辩论,再到总结陈词,一个步骤一个步骤地教授,一遍一又一遍地模拟实战。为了提高他们的水平,我会花更多时间去巩固和培养他们的应变思维,尤其是在他们的比赛开始前,内心的责任感是那么强烈。当我决心要带好徒弟时,原先玩票的心思渐渐变得认真起来,这是自己意料之外的。他们拿到了比赛冠军,我被硬生生地拉过去合影,其实在台下看到他们胜利的那一刻,我已经很满足了。
快毕业的时候,我发现身边还有不少人是在焦虑的状态。细细想来,我的大学一如我未到大学时想得那般丰富,只是我从没有想过会遭遇空虚后遗症的失落和空虚,这大抵是每个年轻人在适应大学阶段都会遇到的尴尬。是的,我只猜中了开头,却没有猜中结尾。虽然宿舍宅群体离我有些遥远了,但是空虚后遗症给大学生群体的影响值得反思。
至于如何摆脱空虚后遗症的纠缠,我有三个建议:第一,常去图书馆呆呆。看看报刊增加知识储备,一本好的书籍就是一个好的伯乐,可以激发你的潜力,即使是坐在图书馆里发会呆,你都能被那种氛围所感染思考些有深度的问题,这可比窝在宿舍里强得多了。第二,和比你优秀的人交谈。对于优秀一词的定义可以用世俗的普遍观念,因为他们身上总有许多值得你学习的地方,比如怎么在社会里更好生存,与他们的对话聊天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提升你的内涵。第三,做一张合理的计划安排表。计划做得好,行动才可靠,千万不要设定一些模糊、笼统的目标,也不要写些不切实际的梦想,根据实际出发考虑,写下现阶段最想达成的愿望,然后跟着计划流程慢慢实现自己的想法。一定要把计划安排表贴在自己能经常看到的地方,时刻提醒自己今天要做点什么。
我的大学一如我未到大学时想得那般丰富,只是我从没有想过会遭遇空虚后遗症的失落和空虚,这大抵是每个年轻人在适应大学阶段都会遇到的尴尬。是的,我只猜中了开头,却没有猜中结尾。虽然宿舍宅群体离我有些遥远了,但是空虚后遗症给大学生群体的影响值得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