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意至上”与“刑法万能”

来源 :商品与质量·科教与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jun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最高人民法院曾发文指出,民意是制定法律的依据,这一点在前不久刚刚出台的刑法修正案(八)中得到了充但在民意推动法律修改的背后,民意究竟如何获知,何谓真正的民意;另外,在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这一理念下所出台的"刑八",将热议的"醉驾"、"恶意欠薪"入罪,刑法将规制范围扩张至民事和行政领域是否欠妥;是否表示"刑法万能主义"在我国刑法中已得到承认。笔者将在本文中针对这些问题展开论述。
  关键词:刑法修正案;民意;刑法万能主义
  
  2011年2月25日,备受关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由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讨论通过并予以公布,并自2011年5月1日起施行。刑法修正案八(以下简称"刑八")自草案提出起就饱受争议并引起上至国家立法机关、下至媒体舆论和广大民众的普遍关注,究其原因不外乎这份刑法修正案中涉及到许许多多敏感和尖锐的话题,诸如13个罪名的死刑废除、缓刑制度的修改、"醉驾"和"恶意欠薪"的入刑、社区矫正的入刑等等热点问题。在这些问题里,尤为引起广大民众关心的当属"醉驾"及"恶意欠薪"入刑了,单就"刑八"背景来看,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给出的"官方"背景介绍是:一方面基于一些全国人大代表、社会有关方面提出,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又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需要对刑法的有关规定作出修改;另一方面,中央关于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的意见也要求进一步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对刑法作出必要的调整和修改。笔者不禁思考,在本次"刑八"出台的背后,"民意"之影响力究竟价值几何?
  一、浅析"刑八"背景之"民意至上"
  (一)"民意"之内涵剖析
  "民意"一词,从字面理解,即民众的意愿。在我国,因为浓重的政治情结已经将"公民"概念淡化,而强化了"人民"这一概念,故而我国的"民意"应当理解成是人民群众的意愿或意思表达。庄子曾云:"中和民意以安四乡"①。近年来,最高人民法院也曾出台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意沟通工作的意见》,其中指出:"民意就是人民的意志、人民的意愿和人民的要求。因为民意是制定法律的依据,民意是检验正义的标准,民意是权力有效行使的基础和保证。……"可见,民意一词,在我国由来已久。那么,对此次"刑八"出台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民意"又当如何理解呢?
  首先不得不提到"醉驾"入刑的问题,官方的立法说明是醉酒驾车和飙车被称为"马路杀手",人民群众深恶痛绝,将其入罪其目的便是为了保护广大公众的安全,因为一般而言,现在从对很多网民的访谈就知道,一旦得知醉酒驾车入罪了,他们都说再不敢醉酒驾车了。其次再看恶意欠薪入刑,官方立法说明指出每年都有农民工因讨薪被打的事件见诸报端,为了更有力地保护劳动者获得报酬的权利,故将"恶意欠薪"正式入罪。从以上均声明是应"民意"所向的立法缘由可见,"刑八"所关注之民意,均是"民众愤怒之意思表达",难道推动法律修改和法制进步的民意必须是"愤怒的民意"吗?!那么,不妨将"刑八"的立法背景定义为"应民愤所向"更为确切吧?!
  (二)"民意"之获知渠道剖析
  最高人民法院在出台的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意沟通工作的意见》中曾指出"要建立起与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顺畅的联系和沟通的机制,……。要充分发挥好网络的作用,这是民意表达比较顺畅的渠道之一。……要改进工作作风,大力开展巡回审判工作,这是最有效、便捷的与民意沟通的途径。……"具体提到以下加强民意沟通工作的要求:(1)着力构建与广大人民群众、社会各界沟通交流的长效机制;(2)大力扩展民意沟通的对象范围;(3)改进和完善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联络工作机制;(4)改进和完善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以及社团组织的沟通协调机制;(5)改进和完善特邀咨询员制度;(6)改进和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7)健全和创新法院领导干部深入基层倾听民意机制;(8)健全和创新司法决策征求意见机制;(9)改进和完善网络民意沟通机制;(10)改进和完善人民法院与新闻媒体沟通协调机制;(11)健全和创新民意转化机制;(12)健全和创新工作整改情况向群众反馈机制。从以上民意汇聚渠道来看,真正能收到实效的渠道也许非网络莫属,因为常见的民意表达渠道诸如为民众所熟知的信访、各级政务部门的群众意见反馈机构等等,实际离群众的距离是越来越远,实际生活中老百姓面临的现实是"求告无门",上访被拒甚至"被拘",反映情况石沉大海置之不理,人民网的一项特别调查表明,超过%95的网民不知道或查不到所在省份社情民意受理联系方式,无奈之下,网络--这个还算"自由"的平台便成为了时下最有效的民意反馈渠道,所以造成了這几年来大部分的热点事件以及引起较大关注的事件都是发端于网络。当然,网络民意也存在真伪,这就要求政府部门逐步地去完善社情民意的网络表达机制,一方面要及时解决民众的吁求,给予关注及时解决,防止事态恶化发展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另一方面要及时回应各种传言,该证实就证实,该证伪就证伪。[1]
  二、从"刑八"背景谈"刑法万能"之弊端
  在前文谈到"恶意欠薪"、"醉酒驾车"入罪之背景时,官方所作的立法说明是将民众"深恶痛绝"的问题交由刑法规制,以达到更加有力的防治效果。笔者不禁想问:何以证明此类行为交由刑法规制后就会产生更好的预防效果呢?!原有的上位法,如治安管理处罚法、道路交通安全法、行政法乃至民法难道其对违法行为的预防和打击功能就完全失灵了吗?!笔者认为,"刑八"的修改,从一定程度上正是对"刑法万能主义"的法律肯定。[2]"恶意欠薪"严重了,刑法将其入罪;"醉驾"频发了,刑法将其入罪;长此以往,我国的刑法发展趋势便是成为一部"社会运行万能法"或者可称为"查缺补漏法"。
  可是,刑法是不是真的可以神通广大到"一手遮天"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这是一种极其片面的认识,是对刑法价值这一系统的生硬割裂,其直接后果便是人为地夸大并美化了刑法的价值,提高了人们对于刑法遏止犯罪效用的期望值,在客观上助长着"刑法万能论"乃至"重刑主义"思潮的盛行。[3]要正确发挥刑法价值,求得刑法价值的最佳实现,必须科学地认识刑法价值,全面地理解刑法对于社会所可能发挥的一切作用与影响。不幸地是,在"刑八"出台面临的热议中,我们可以看到的一个趋向便是立法者也好、民众也好,几乎都将把社会丑恶现象的防治寄希望于刑法之上。不可否认,笔者也痛恨那些无良的"恶意欠薪"者和不负责任的"醉驾"者,但是仅仅依靠刑法去实现防治这些行为的目的,其效果是值得商榷的。刑法是一个社会中保障人民权利最严厉的法律,随之而生的刑罚势必具有威严的本性,千百年来我国传统所倡导的重刑主义情结在当下我国面临社会转型所导致的社会矛盾滋生时期使得许多人对刑法报以仿佛圣灵崇拜般的偏信态度。刑法,应当成为这道防线的最后一道封锁线,如果社会发展到只能依靠刑法来保障其运行(暂且不论其是否能够正常运行),那么只预示着在这个社会中存在着的法律已经全盘皆输。
  笔者必须指出的是,"刑八"的出台,其实正宣告了它已将其冰冷的枪口伸向了民事及行政领域,也正表明了当前法律体系运行的诸多弊端和社会政策的瘫痪。不是民法、行政法、道交法的规定出了问题,而是其运行和执行出了问题,法律制定的再完美,效果还是体现在执行中。如果现实中各法律部门的执法机关能真正做到依法行使公权力,真正做到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那么现有法律体系中的任何一部法律都将成为完美的"行法",而刑法的修改,也将真正走上为发挥其"本职功能"而不断从立法的技术性,自身法律结构的科学性、专业性以及社会应用性各方面进行完善的康庄大道!
  注释:
  ①取自《庄子·说剑》. "上法圆天以顺三光,下法方地以顺四时,中和民意以安四乡"。
  参考文献:
  [1]李冠煜. 网络民意对司法的干预[ 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 (4).
  [2]马克昌.近代西方刑法学说史[M]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91
  [3]何勤华.中华刑法论[M].中国方正出版,2009.233
  作者简介:孙远(1987-),女,辽宁抚顺人,2010级刑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刑法学。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核心在于解决如何从抽象的证明对象到主观的证明事实。证明活动的首要任务是确定证明对象,因此本文将先确定案件的证明对象、证明责任,然后分析所需何种证据。根据证据的属性来谈通过证据认定的证据事实是否正确及理由。在分析了证据事实基础上再论证证明对象与证明事实的联系与区别。这样的行文既是司法证明的过程又是相关案件梳理的逻辑顺序。  关键词:证明对象;证明事实;证据事实;合同    一、相关知识
期刊
1978年,短篇小说《大山的呼唤》7000字;1980年长篇小说《生活的激流》,30万字;1980年,散文集《边陲散记》,25万字;1981年,长篇小说《边关》,20万字;1982年,长篇小说《野山》,30万字;1983年,长篇小说《陌生之旅》,30万字,1987年,长篇电视文学剧本《第十三任》,18万字;1988年,长篇纪实文学《大地赤子》,30万字;1988年纪实文学《追寻》,28万字;198
期刊
摘 要:"亲亲相隐"制度是我国法史学界一项具有现实意义的重要制度。从传统律法的历史演变这一角度来讨论"亲亲相隐"在司法实践中的作用,可在辨清这一历史线索的基础上对其思想价值做出分析与论证。本文主要阐述了亲亲相隐制度在古代的诉讼地位,以及由此引出我国亲属免证制度的构建。  关键词:亲亲相隐; 证人作证; 免证制度    一、我国古代诉讼中的亲亲相隐制度   亲亲相隐,是人们所熟知的中国传统法律中
期刊
摘 要:近些年来,随着动物园数量的增加,各地动物园动物致人损害事件屡屡发生。《侵权责任法》的实施使动物园动物致害责任得到了明确,但相关配套规定还未完善。本文对动物园动物致害责任适用过错推定归责原则进行分析,以期为建立和完善动物园动物致人损害赔偿制度提出建议。  关键词:动物园;过错推定;无过错责任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又发生了多起动物园致害案件。影响较大的有两起,2009年11月13日
期刊
摘 要:我国是一个政府主导型的国家,行政机关在国计民生、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进入21世纪,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政府干预社会领域的扩大以及公权力的扩展,公民与政府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大量的个人信息被行政机关"处理" ,随之而来的有关个人信息保护的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无论从时效性、技术性还是实用性方面,由行政权力进行保障都有着不容忽视的优越性。本文立足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的
期刊
摘 要:逆向劳务派遣是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合谋实施的一种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不正当劳务派遣行为。因此,有必要对逆向劳动派遣行为进行法律规制。  关键词:逆向劳务派遣;违法性;法律规制    一、逆向劳务派遣成因分析  所谓逆向劳务派遣是指用工单位先与本单位的一部分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然后让这部分劳动者与其所指定的劳务派遣单位重新签订新的劳动合同,再由劳务派遣单位将这部分劳动者派遣回本单位继续从事
期刊
摘 要:私募股权投资基金(PE-Private Equity Fund)是指通过非公开的形式,面向少数机构投资者募集资金而设立的、以非上市企业股权为主要的投资对象的投资基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起源于美国,最近几年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在我国迅猛发展,但也暴露出不少问题。其中法律监管问题尤为突出。本文从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发展现状及法律监管中出现的问题入手,通过借鉴国外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法律监管改革的积极经
期刊
摘 要:抵押权是近现代各国民法最重要的担保物权制度,素有"担保之王"的美称。抵押权能否顺利实现,直接关系到抵押权人的利益。但是,在我国抵押权实践中,由于相关法律制度的不足,抵押权的实现常呈现低效率高成本的特点,影响了抵押担保制度功效的发挥,不利于对权利人利益的保护。所以笔者选择以抵押权的实现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我国法律关于抵押权实现的基本法律规定,结合国外立法例,分析现有抵押权实现制度存在的问题,
期刊
摘 要:随着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实施,食品安全法成了经济法的重点研究领域,因此笔者在本文中浅析我国食品安全法的基本原则。  关键词:食品安全法;基本原则;风险分析    一、前言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发展,关系到我们的生命健康权利。如何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保护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不仅是中国的问题,而且是现在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 
期刊
摘 要:国家赔偿归责原则是确立国家赔偿责任的关键所在,是整个国家赔偿立法的基石。2010年通过的国家赔偿法的修改决定中,对我国国家赔偿的归责原则作了新的改进。使我国原来的违法归责原则改为违法归责原则和结果归责原则,实现了国家赔偿归责原则的多元化。这可以说是本次修改的一大亮点,顺应了时代的发展要求,必将对我国国家赔偿的法制建设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这次修改也有不尽人意之处,亦有值得我们反思之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