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县市优化区域发展布局壮大县域经济分析

来源 :中国经贸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yi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郡县治,天下安。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加强县域经济发展,是全面增强区域发展水平、提升民生福祉、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山区县市如何优化区域发展布局,壮大县域经济?这是值得思考和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作为地处鄂西南的山区县市,为做大做强县域经济,鹤峰县着力优化县域“一主引领、两副支撑、全域协同”的高质量发展空间布局,推动县域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本文试以鹤峰县为例,对此进行探究,以期为山区县市推进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参照。
   一、山区县市优化区域发展布局的地位和作用
   (一)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州发展战略的基本要求
   当前,我国正处于高质量发展阶段,其中既包含经济社会发展结构的高质量,也包括区域空间布局的高质量。为此,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坚持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健全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完善新型城镇化战略,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布局和支撑体系。在这一理念指导下,湖北省委和恩施州委相继提出了“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和“一核支撑、两翼并进、全域协同”的区域发展布局。鹤峰县正处于恩施州“两翼并进”之东翼,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增强城市能级,必须完善区域发展布局,与州委战略形成銜接。
   (二)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迫切需要
   “十三五”以来,鹤峰县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县域经济发展实现一年一大步,到2020年底,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7.2亿元,年均增长9.6%,先后获评“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全国茶叶全域有机示范县”“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等荣誉称号。但与此同时,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仍是鹤峰最大的实际问题。鹤峰县国土面积达2868平方公里,下辖5镇4乡1个经济开发区,各乡镇资源禀赋不一,产业基础差距较大,发展水平参差不齐,部分优势产业由于分布较分散,且存在同质化竞争问题,难以形成集聚效应、做大做强。必须更加精准谋划区域发展布局,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加快区域协调发展。
   (三)发挥优势凝心聚力壮大县域经济的重要举措
   产业和人口向优势区域集中,形成以区域发展中心为主要形态的增长动力源,进而带动区域经济总体效率提升,是一般经济发展规律。从鹤峰县来看,以往的战略部署较注重从产业层面进行总体谋划,但缺乏从区域空间布局上进行精准定位。因此,在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当务之急是要找准城市发展的主引擎,以及为之相辅的战略支撑点,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全面增强经济和人口的承载能力。同时,还需要发挥各板块的积极性,形成多点发力、全域协同。为此,抓紧谋划区域发展布局,最大程度发挥比较优势,凝心聚力共谋高质量发展,势在必行。
   二、山区县市优化区域发展布局的路径和措施
   鹤峰县委十五届十次全会提出,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着力构建县域“一主引领、两副支撑、全域协同”的区域发展空间布局和高质量发展支撑体系。
   (一)坚持一主引领,增强县城发展能级,打造主引擎
   在主城区做大做强上下功夫。一是大力提升主城区功能,提高辐射能力。一方面突出补短板,弥补基础设施历史欠账,深入推进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加快宜来高速鹤峰东段、沿江高铁、县城大型综合批发市场、5G网络等传统基建和新基建速度,提升县城综合承载能力;加快老旧小区和棚户区改造,加快县客运中心站、县体育中心、文化中心、体育公园等项目建设,完善提升城市配套功能。另一方面,突出兴产业,准确把握政策方向和市场走向,聚焦“四叶一畜”生态农业、“两绿一药”生态工业、“三产融合”新型业态,更加精准、主动、有效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注入城市经济发展新动能,构建县域中心城市特质的经济发展格局。二是积极拓展主城区空间,扩大县城规模。紧扣“高速+工业园区”布局,加快县城向西南方向延伸、太平镇向东北方向对接,推动太平镇融入县城一体发展,疏解主城空间拓展和产业承载压力,着力打造县域经济核心增长极。三是不断提升主城区品质,聚集资源要素。加快推进“智慧+”重点项目,升级扩容交通数据中心,提升云数据中心运行承载、数据分析及业务服务能力。持续开展“治脏”“治乱”“治堵”“亮化美化”“治理创新”专项行动,提升城市管理品质。扎实办好教育、医疗、文化、就业、住房保障等领域的民生实事,全面实施薄改工程,积极创建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加快县中心医院硬件设施建设,积极开展以“县域医共体”建设为核心的公立医院改革,推动全县医疗卫生单位共同发展。以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医疗服务,留住本地人,吸引外县人,不断提高城镇人口吸引力,增强城镇发展活力,提升城市生活品质。
   (二)坚持两副支撑,厚植两副中心优势,打造副引擎
   充分发挥走马镇和燕子镇产业、区位、交通等比较优势,按照县域副中心城市定位,着力把两镇打造成县域经济重要增长极,成为支撑全县高质量发展的副引擎。一是对于走马镇,按照县域西南部副中心定位,以“世界茶谷”为主题,全力打造区域发展重镇、特色产业强镇、生态宜居靓镇、文化艺术名镇、幸福和谐小镇,奋力建成全国茶叶出口第一镇、全国茶事活动重要基地、国内知名旅游目的地。二是对于燕子镇,依托“高速+高铁”布局,立足镇域资源优势,在拓展集镇现有发展空间基础上,科学合理规划建设高铁小镇、康养小镇,提升集镇综合承载能力,奋力建成县域东部副中心城市,支撑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三)坚持全域协同,点面结合组团发展,培育增长极
   坚持系统观念,加强全域协同规划,推进全域协同发展。一是鼓励错位竞争、差异发展。支持各乡镇发挥比较优势,错位竞争、差异发展,培植更多高质量发展增长极。二是鼓励抱团竞争、组团发展。一方面以走马镇为引领,带领五里乡、铁炉乡抱团发展;另一方面,推动中营镇、下坪乡、邬阳乡融入县城辅助功能区发展。同时,支持地缘相近、资源相似的乡镇打破行政区划界限,深度合作,打造发展共同体、利益共同体。三是鼓励走出去、参与更大范围协同发展。支持边界乡镇主动融入省“宜荆荆恩”和州“建巴鹤”东翼、“四县五乡”以及湘鄂边界等相关协同发展战略,形成内外高度协同发展大格局。    三、山区县市优化区域发展布局必须处理好四个关系
   湖北省省委书记应勇在全省区域发展布局暨县域经济工作推进会上提出,“全域协同发展,差距在县域、潜力在县域、关键在县域”,要打一场县域经济发展的攻坚战、整体战,夯实全域协同发展的重要基石,抬高全域高质量发展的底板。从鹤峰县来看,山区县市在优化区域发展布局中要重点处理好以下四个关系:
   (一)处理好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鹤峰县是重要的生态功能区,是限制开发区域。但同时,鹤峰县经济总量小、产业层次低,加快土地开发、促进产业发展的需求尤为迫切。如何调和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成为一大难题。《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要发挥各地比较优势,逐步形成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生态功能区三大空间格局。因此,要进一步强化生态功能区建设,在推进新发展布局时,必须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理念,坚持绿色发展,坚决守住这一片绿水青山,牢筑鄂西南的绿色屏障。
   (二)处理好深耕主業与拓展新业的关系
   经过多年来的实践探索,鹤峰县已把“茶旅水药”确立为特色支柱产业,努力打造独具鹤峰特色的产业体系。在推动新发展布局中,要围绕区域特色产业深耕细作,制定和完善总体发展方案,优化产业布局,着力打造一批行业龙头、隐形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加快推动区域特色产业从产业向产业集聚区再到产业集群的跃进,打造特色产业增长极。同时,也要瞄准现代产业发展趋势,注意拓展新业,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等引育上下功夫,利用区域协同和东西部协作帮扶等机会,精准引入符合绿色发展要求的产业转移项目,培育壮大新的经济增长点,释放县域经济活力。
   (三)处理好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关系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是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要求。从鹤峰县来看,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协调和服务功能,积极参与扩权赋能强县改革,坚决破除影响经济发展的各种障碍,着力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以体制机制创新激发县域发展活力,提高城市经济发展的软实力。同时,要加强市场主体培育,发挥企业市场主体作用,优化企业服务,打造企业投资兴业的沃土。
   (四)处理好长远谋划与久久为功的关系
   实施好“一主引领、两副支撑、全域协同”新发展布局,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做好长远谋划和部署,做好与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区域协同发展等重大发展战略的衔接,要进一步加快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向周边中心城市“借势”,把城镇这个节点“做实”,把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做优”,大力拓展县域经济发展空间。要发扬“钉钉子”的精神,踏踏实实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情,一锤接着一锤敲,一棒接着一棒干,实干苦干,稳扎稳打,持久发力,最终“滴水穿石”,玉汝于成。
   (执笔人:田广,李发忠,廖建洲)
其他文献
2021年7月1日,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发改环资﹝2021﹞969号,以下简称《规划》)。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就《规划》有关情况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问:《规划》出台的背景是什么?  答: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对保障国家资源安全,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21年4月
期刊
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推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的重大举措。2020年,笔者利用在福建省寿宁县挂职服务的机会,对该县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有关情况进行了调研,围绕山区农业县如何更好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进行了观察和思考。   一、寿宁县概况   (一)自然及经济情况   寿宁县地处闽浙两省交界,素有“两省门户、五界通衢”之称。县域面积1433平方公里,辖8镇6
期刊
近年来,重庆市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重庆沿江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包括涪陵区、九龙坡区、巴南区、永川区、大足区、荣昌区、璧山区)为抓手和载体,立足区位优势、生态优势、产业优势、体制优势,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大力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取得积极成效。  锻造产业“全链条” 构筑集群“新高地”   数载耕耘,硕果累累。示范区多平台多方式承接东部产业转移,高标准强链补链延链,推动产业集群建设。
期刊
近年来,河南省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依托晋陕豫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河南片区(三门峡市)积极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以有色金属加工、机械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为重点,深化重点园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大力优化营商环境,积极打造创新、开放、产业承接、投融资服务、人才“五大产业服务平台”,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2020年,示范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450.7亿元,较上年增长
期刊
近年来,成都市积极推进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服务体系建设,发挥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作用,有力扩大了托育服务有效供给,切实提升了行业发展水平,优化业态质量,主要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成都市托育服务发展现状   (一)政策体系不断完善   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发展的意见》等上位政策为依据,先后出台了包括《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
期刊
自2018年11月以来,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围绕打造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领头雁”目标,深入实施“三高四新”战略,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充分发挥各类承接平台作用,大力推进市场化改革,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持续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两年多来,示范区共承接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投资项目187个,其中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70个。2020年,示范区完成地区
期刊
编者按: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优化区域产业链布局,引导产业链关键环节留在国内,强化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能力建设”。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近年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在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批复设立了一批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各示范区着力创新体制机制、提升配套服务、完善政策措施,有力促进了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优化产业分工布局、促进区域协
期刊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完善电解铝行业阶梯电价政策的通知》,部署各地完善电解铝行业阶梯电价政策,推动电解铝行业持续提升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碳排放强度,服务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就《通知》内容,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什么是电解铝行业阶梯电价政策,为什么要实施这项政策?   答:电解铝属于高耗能行业,也是碳排放的重点行业。随着电价改革的不断深化,为推动电解铝行
期刊
近日,经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十四五”黄河流域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实施方案》(发改环资〔2021〕1205号,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接受采访,回答记者提问。  问:请问出台《实施方案》的背景是什么?  答:“十三五”时期,沿黄9省(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持续加大城镇环境基础
期刊
今年以来,我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服务业呈现稳中有升的复苏态势,加速向疫前常态化水平回归。但从企业和行业协会座谈调研反馈情况看,受全球疫情反复、内生动力不足、综合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服务业恢复增长基础还不牢固,特别是中小服务企业经营压力加大,可能引发的倒闭、裁员、失业等风险需引起警惕。必须立足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需求侧管理,进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