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鹰厦铁路是浙赣线上的鹰潭站向南途经江西省的贵溪、资溪,穿越福建省的南平等县市,终点为厦门市的线路,是东南地区当时出海的一条主要铁路干线,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军事和经济意义。
在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陈嘉庚先生提出了“要求修建鹰厦铁路的提案”。提案获得通过。后因朝鲜战争爆发未能实施。朝鲜战争结束后,我党进入解放台湾的战备阶段。1954年,为了适应解放台湾、国家经济建设和福建发展的需要,中央决定开始建设鹰厦铁路。鹰厦铁路全长约700公里,由王震司令员指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部队负责抢修,其中经江西省贵溪、资溪的72公里,由铁道兵八五。三部队第三师、第七师分别负责修建。铁道兵总指挥部设在福建省南平市。全线共分11个工程段。部署8个师和1个桥梁团,江西境内分第一、第二段,师机关分别驻鹰潭和资溪县城。赣闽两地人民政府全力配合与支持,把抢修鹰厦铁路作为战备工作来抓,先后共动员12万民工参加建设。
为了铁路建设。抚州专员公署发布了《关于支援鹰厦铁路建设工程的指示》。鹰潭至资溪段需出动民工6000人,其中抚州2000人(抚州镇200人,临川县400人,南城、崇仁、金溪、资溪、南丰、黎川县各200人,宜黄、乐安县各100人),要求民工成分必须保持纯洁,挑选20至40岁的青壮年。按照一定的标准搞好机构设置、人员编队。抚州专区的民工编为一个筑路大队。300至500人编为中队,50至100人编为分队。15至20人编为小队。民工大队、中队、分队、小队分别配备县级、区级、乡级、村级党员干部带队。资溪县与宜黄县的民工组成一个中队。资溪县于1954年10月成立了“筑路委员会”,抚州的民工于1954年12月1日集中并开工。要修建铁路,首先必须修通与铁路相平行的公路,公路修建主要由民工负责。由工地单位办食堂,民工吃住在沿线,生产和生活物资由地方供销合作社组织供应。民工每天的劳动时间一般在10小时左右,指挥部制定了土石方开挖生产定额、材料工具消耗定额和工程工资单价,劳动实行计件制,工资每月结算1次。
资溪人民为鹰厦线筑路作出了较大的贡献。他们不仅派出民工筑路,还调集大批干部和劳动力为修路运输材料和生活用品,全县共支援粮食681万公斤,蔬菜等副食品100万公斤,稻草125万公斤,木材1.4万立方米,毛竹18万根,筑路器材2000多件,征用水田1326亩、山林602亩,拆迁房屋51栋,迁坟225座,租用土地89亩。
经过一年的艰苦奋斗。1955年12月17日,江西省人民委员会同意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新线临时管理处的意见,自1956年元旦起鹰潭至资溪间开始办理临时营运,铁路在资溪县境内设有饶桥、高阜、资溪3个车站,公布了各小站里程及办理客、货运输业务办法。鹰潭至资溪间开通的铁路,为全线建设提供物资运输发挥了积极作用。
经过两年的努力,1956年12月,鹰厦铁路全线铺轨任务顺利完成。经过1957年9月和12月的初验和复验,1957年12月28日,鹰厦铁路在福建省南平市举行了签字交接仪式。至此,历时3年、总投资4亿多元的鹰厦铁路,由部队正式交付政府铁路部门运营。
鹰厦铁路虽然移交地方运营。但铁道兵部队仍继续担负着铁路的安全管理工作,把此线路作为战备线路来抓管。1965年以前,资溪境内铁路线的榨树隧道、妙嘴坳隧道、柏泉铁路桥、沙苑铁路桥等均有部队战士持枪日夜守卫,每个隧道驻守一个班的解放军战士。地方民兵在节假日也配合部队充当铁道卫士,时刻保持警惕,严防敌人破坏。在修建鹰厦铁路时,为确保路段安全运行,资溪公安部门对居住在铁路沿线2.5公里内的四类分子、嫌疑分子及社会危害分子等进行了清理,将他们迁到距铁路7.5公里以外的边远农村,同时在铁路的主要桥梁、隧道旁建立哨所8个、流动哨2个,分别由驻军和民兵守卫。
鹰厦铁路曾经是我国很长一段时期入闽的唯一铁路线。随着高速发展的经济对运输的需求,为了提高铁路运输效率,国务院于1986年8月投资5.6亿元开始对该线路进行电气化改造,该工程于1993年年底完成。如今,鹰厦铁路与其他人闽铁路。已成为人闽的快速通道,对促进海峡两岸交流、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责编 玉坤
在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陈嘉庚先生提出了“要求修建鹰厦铁路的提案”。提案获得通过。后因朝鲜战争爆发未能实施。朝鲜战争结束后,我党进入解放台湾的战备阶段。1954年,为了适应解放台湾、国家经济建设和福建发展的需要,中央决定开始建设鹰厦铁路。鹰厦铁路全长约700公里,由王震司令员指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部队负责抢修,其中经江西省贵溪、资溪的72公里,由铁道兵八五。三部队第三师、第七师分别负责修建。铁道兵总指挥部设在福建省南平市。全线共分11个工程段。部署8个师和1个桥梁团,江西境内分第一、第二段,师机关分别驻鹰潭和资溪县城。赣闽两地人民政府全力配合与支持,把抢修鹰厦铁路作为战备工作来抓,先后共动员12万民工参加建设。
为了铁路建设。抚州专员公署发布了《关于支援鹰厦铁路建设工程的指示》。鹰潭至资溪段需出动民工6000人,其中抚州2000人(抚州镇200人,临川县400人,南城、崇仁、金溪、资溪、南丰、黎川县各200人,宜黄、乐安县各100人),要求民工成分必须保持纯洁,挑选20至40岁的青壮年。按照一定的标准搞好机构设置、人员编队。抚州专区的民工编为一个筑路大队。300至500人编为中队,50至100人编为分队。15至20人编为小队。民工大队、中队、分队、小队分别配备县级、区级、乡级、村级党员干部带队。资溪县与宜黄县的民工组成一个中队。资溪县于1954年10月成立了“筑路委员会”,抚州的民工于1954年12月1日集中并开工。要修建铁路,首先必须修通与铁路相平行的公路,公路修建主要由民工负责。由工地单位办食堂,民工吃住在沿线,生产和生活物资由地方供销合作社组织供应。民工每天的劳动时间一般在10小时左右,指挥部制定了土石方开挖生产定额、材料工具消耗定额和工程工资单价,劳动实行计件制,工资每月结算1次。
资溪人民为鹰厦线筑路作出了较大的贡献。他们不仅派出民工筑路,还调集大批干部和劳动力为修路运输材料和生活用品,全县共支援粮食681万公斤,蔬菜等副食品100万公斤,稻草125万公斤,木材1.4万立方米,毛竹18万根,筑路器材2000多件,征用水田1326亩、山林602亩,拆迁房屋51栋,迁坟225座,租用土地89亩。
经过一年的艰苦奋斗。1955年12月17日,江西省人民委员会同意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新线临时管理处的意见,自1956年元旦起鹰潭至资溪间开始办理临时营运,铁路在资溪县境内设有饶桥、高阜、资溪3个车站,公布了各小站里程及办理客、货运输业务办法。鹰潭至资溪间开通的铁路,为全线建设提供物资运输发挥了积极作用。
经过两年的努力,1956年12月,鹰厦铁路全线铺轨任务顺利完成。经过1957年9月和12月的初验和复验,1957年12月28日,鹰厦铁路在福建省南平市举行了签字交接仪式。至此,历时3年、总投资4亿多元的鹰厦铁路,由部队正式交付政府铁路部门运营。
鹰厦铁路虽然移交地方运营。但铁道兵部队仍继续担负着铁路的安全管理工作,把此线路作为战备线路来抓管。1965年以前,资溪境内铁路线的榨树隧道、妙嘴坳隧道、柏泉铁路桥、沙苑铁路桥等均有部队战士持枪日夜守卫,每个隧道驻守一个班的解放军战士。地方民兵在节假日也配合部队充当铁道卫士,时刻保持警惕,严防敌人破坏。在修建鹰厦铁路时,为确保路段安全运行,资溪公安部门对居住在铁路沿线2.5公里内的四类分子、嫌疑分子及社会危害分子等进行了清理,将他们迁到距铁路7.5公里以外的边远农村,同时在铁路的主要桥梁、隧道旁建立哨所8个、流动哨2个,分别由驻军和民兵守卫。
鹰厦铁路曾经是我国很长一段时期入闽的唯一铁路线。随着高速发展的经济对运输的需求,为了提高铁路运输效率,国务院于1986年8月投资5.6亿元开始对该线路进行电气化改造,该工程于1993年年底完成。如今,鹰厦铁路与其他人闽铁路。已成为人闽的快速通道,对促进海峡两岸交流、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责编 玉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