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云班课—微课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护理专业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科技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yh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法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的教育理念以及人才培养目标,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以适应新时代教育教学的要求是高校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设备已得到广泛应用且功能不断地更新优化,教师利用移动教学平台开展教学活动已成必然趋势。本文通过分析云班课—微课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我校护理专业进行药理学教学的实践效果,探讨该模式在促进教学质量的改进以及提高教学水平中的作用。
  关键词:药理学;混合式教学模式;云班课;微课
  教育信息化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MOOC、SPOC、云班课、雨课堂等新的在线教学模式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这些新的教学模式虽然在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灵活的学习方式方面具有传统教学无法企及的优势,但也暴露了对教师在教学中主导地位的忽视以及在教学过程缺乏有效监管的缺陷和弊端。在线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相融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吸取了两者的长处,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1],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这种“混合式”教学模式被认为最有效的学习方式,正在被各高校积极研究、探讨和运用[2-3]。本文采用基于云班课—微课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对我校护理专业进行药理学教学实践,力求充分发挥云班课移动教学平台以及微课的优势,并将其与传统教学方式进行融合,从而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的目标。
  1 研究背景
  药理学是医学类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是联系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重要桥梁学科。学生只有在熟悉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和病理学等医学基础学科相关知识的前提下,才能真正理解药物产生治疗效果或不良反应的机制,从而掌握药理学知识并指导临床正确用药。我校护理专业的药理学授课多年来一直存在两大问题:
  (1)该专业文理兼收,学生的逻辑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相差较大,而课程设置中并没有考虑到这种差别,并且在一年级就开设了多门医学基础课程,学生的学习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而造成医学基础知识普遍相对薄弱,導致二年级的药理学课程学习难度增加;
  (2)所使用的卫生部统编教材强调对药物作用机制的理解与分析应用,适用于医学生,而与护理专业注重的药物护理以及疗效与ADR的观察等方面有一定脱节,不能充分满足临床护理实践对药理学知识的需求。而我们目前广泛使用的传统教学方法单一,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缺乏师生之间及时的交流,学生在课程上的参与度不够,制约了药理学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因此对护理学专业的药理学教学进行教学方法的研究,建立更适合护理专业的教学方法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
  2 基于云班课—微课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概况
  云班课是一款长期免费向广大用户开放使用的移动教学平台。教师通过平台创建班课,班课设有班课详情、成员信息、学习资源、班课活动及消息通知等主要模块。其中班课活动一项中又设置多种教学活动,如作业/小组任务、讨论、投票问卷、测试、头脑风暴、课堂表现等。微课主要是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一般以学习有一定难度的内容为主)或教学环节进行完整的教学活动,以此录制视频,视频时间以不超过10分钟为宜,具有短小精练,重、难点突出的特点,使枯燥、难理解的知识点立体化、形象化,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而且视频教学材料可以反复观看,有助于学生突破难点的学习。云班课—微课的混合教学模式,是教师将微课、PPT等学习资源上传到云班课,供学生自主学习。该模式可以使学习随时随地地进行,比较适合追求个性化的现代学生;同时可以针对微课涉及的重、难点知识布置作业,开展答疑、讨论和测试等教学活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记录和学习轨迹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及时对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及教学活动做出相应的调整。基于云班课—微课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课堂单一的教学方式,改变了师、生角色,充分体现了以学为主,学、教并重的教学模式。
  3 基于云班课—微课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护理专业药理学的应用
  3.1 研究对象
  以海南医学院2017级护理专业1、2班的学生为教学研究对象,1班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2班使用基于云班课—微课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实施教学。两个教学班的人数相当,文理科学生的结构相似,第一学年的学习成绩没有显著性差异。
  3.2 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
  借助于云班课移动教学平台进行课前—课中—课后“三环节”教学活动设计。首先在云班课教学平台创建班课,学生分组,并上传药理学课程简介、学习要求、授课进度和考核方式,使学生对所要学习的课程内容有初步了解,然后根据授课进度按教学设计流程实施教学。下面以镇静催眠药课程的教学为例介绍具体实施过程:
  3.2.1 课前预习
  课堂授课之前把与镇静催眠药相关的教学资源如学习要求、微课、PPT、镇静催眠药用药护理知识以及生理性睡眠与失眠的相关知识等上传云班课平台。同时还设计一些相关问题供学生思考,例如为什么苯二氮类是目前治疗失眠最常用的药物、你认为理想的镇静催眠药应具备哪些特点、你是否有“反转”难眠的经历、失眠的最好解决办法是什么等等。鼓励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线上讨论和交流,并将讨论中的疑问记录下来于课前上传给教师。
  3.2.2 课中知识内化
  教师在课堂中首先利用云班课的“课堂表现”教学功能检查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然后以地西泮为代表药物对本章的重点难点进行讲解,即苯二氮类药物镇静催眠作用的机制、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而对临床使用较少的巴比妥类药物只作一些简单的介绍。讲解结束后,再针对学生在课前预习中遇到并上传给教师的疑难点进行分析和解答。或者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应用所学到的镇静催眠药理知识进行分析并得到答案。之后,教师将设计的案例式选择题提交给学生讨论,并在讨论结束后由教师进行小结。小结时教师可将案例涉及的知识点进行扩展、延伸,最后对本章内容进行概括和总结。对未能解答的问题则要求学生课后查阅资料,在移动平台进一步交流探讨。   3.2.3 课后知识巩固及反馈
  利用云班课平台上的“作业/小组任务”功能发布课后作业并规定完成时间,也可通过平台的“测试活动”对本章内容进行测试。教师通过查阅学生提交的作业或测试结果,可全面及时地了解学生对本章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然后把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在“轻直播/讨论”上及时反馈和解答,对个性问题则可进行个别辅导。学生根据老师的反馈解答,对自己尚未完全掌握的教学内容进行复习,不断巩固。
  3.3 教学效果评价
  通过分析两个班级的期末理论考试成绩和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并结合师生座谈会的反馈意见,对基于云班课—微课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效果进行评价。
  3.3.1 期末考试成绩
  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药理学期末考试平均成绩分别为60.99±9.82(n=75人)分及60.56±10.53(n=58人)分,两组成绩没有显著差异(表1)。主要原因可能是考题中大部分为基础知识的记忆题,提示传统教学法在基础知识的记忆方面与混合式教学模式作用相当。
  3.3.2 问卷调查结果
  为了掌握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护理药理学教学中的效果以及收集学生对这种新的教学模式的意见和建议,我们在课程结束后发放了调查问卷。问卷内容涉及自主学习意识的激发、对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兴趣、小组协助能力提升、参与感提升、知识点理解运用能力以及课堂效果等方面。总共有73位学生参与了问卷调查,其中87.6%的学生认为混合式教学模式激发了他们自主学习意识和兴趣,希望继续用于今后的教学中;86.3%的学生认为混合式教学模式有助于提升小组协作能力和知识点理解运用能力;90.4%的学生认为混合式教学模式提升了参与感和课堂效果。详细的问卷调查结果见表2。
  3.3.3 座谈会的反馈信息
  为更全面了解云班课—微课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护理药理学教学中的优缺点以及更进一步地提高该模式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我们在课程结束后召集试验班的学生进行座谈以获取更多信息。座谈会中,绝大多数的学生认为微课教学资源对理解和掌握药理学课程中的难点和重点非常有帮助,同时也为他们节省了在传统教学的课前预习阶段查找的资料的时间。而云班课中抢答、举手等课堂活动则可促进他们的参与感和学习兴趣。通过云班课平台学生可以随时发问,与同学、老师互动交流,能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有利于对知識加深理解和掌握。
  4 基于云班课—微课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学反思
  云班课—微课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改变了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从传统教学的知识传递者变为混合教学模式的学习引导者,并且可以适时调控学生的整个学习进程。通过云班课移动教学平台,教师除了按教学大纲要求上传相应教学资源外,还可以把本学科研究的热点、新进展上传到云班课供学生学习,使学生及时了解本学科的前沿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知识更新的观念和能力。该教学模式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可以摄取多元化的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是被学生认可的,但在实际教学实施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其应用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优化。
  4.1 教学资源质量
  教学资源质量包括资源的丰富性、适合度和吸引度等,是保障基于云班课—微课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成效性的关键一环。虽然我们给学生推送了七大系统常用药物的用药护理知识,列举了常见的临床药物相互作用以及配伍禁忌,并通过设计一些具体的临床案例供学生进行分析,与护理临床建立了一定的联系,但由于教师的临床背景欠缺,导致介绍临床案例时不够生动而缺乏吸引力。微课制作方面也由于视频制作能力有限,使得课题组制作的微课质量不尽如人意,最后只能改为推送MOOC、视频公开课等开放的微视频,导致对护理专业的针对性不强。想要获得理想的教学资源,一方面在组建团队时应该吸取临床专业以及具有多媒体制作经验的人员参与,另一方面则需要做好细致的教材及学情分析,并综合考虑护理专业学生的文理科思维方式及认知水平的差异,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有疑问的地方去整合素材,从而增加教学材料的趣味性,并且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教学材料的制作还需要注意知识的连贯性和完整性,因为微课的特点是通过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展示碎片化的知识点,很容易忽略知识之间的连贯性。在微课设计过程中应认真分析教材,防止过度碎片化而导致知识点之间互相脱节。
  4.2 课堂班级人数
  人数问题在本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课中环节实施过程中显得最为突出。由于人数过多而学时有限,导致学生在课中的参与度不够。尤其是在小组讨论环节,部分学生因为讨论环节的时间太少而没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班级人数过多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教师也难以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提供帮助,而课后又疲于查阅学生的作业而不能有效地、针对性地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辅导,是影响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学效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如果能够将班级大小控制在30人左右,对实现课堂中学生与教师之间有效的互动交流,提高教师课后的问题解答以及个别辅导质量,顺利实施混合式教学模式非常有利。
  4.3 考核指标
  在教学效果评价中,我们发现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相当,但其他考核指标均提示混合模式具有更积极的教学效果,这促使我们思考考试成绩在对学生课程学习进行评价时的缺陷。在信息化加速发展的当今时代,护理专业的学生除了要掌握有限的知识点,还应该培养科学思维以及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传统的教学方式及考试方法注重课本知识的掌握,而忽略了学生能力的培养与评价,不利于学生在今后的护理工作中及时更新知识以及培养良好的临床思维方式[5]。如何改进对学生课程学习的评价方法以适应当今信息化时代的要求,这也是护理专业药理教学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黄荣怀,周跃良,王迎.混合式学习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5.
  [2]谭颖思.国内外混合式教学研究现状综述[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2019,8:42-43.
  [3]汤勃,孔建益,曾良才,蒋国璋,侯宇.“互联网+”混合式教学研究[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8,34:90-99.
  [4]杨满福,桑新民.对MOOCs浪潮中微课的深度思考:基于首届高校微课大赛的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13,23:1-5.
  [5]赵玲玲,蔡照胜.药理学教学及考核方式改革的思考[J].现代医药卫生,2018,20(34):3246-3248.
  Symbol`@@基金项目:海南医学院课程建设专项课题(HYJW201802);海南省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Hnjg2020ZD-30);海南医学院教育科研课题(HYZ201901)
  作者简介:李佩琼(1971— ),女,硕士,副教授,从事药理学教研工作。
  通讯作者:林明琴。
其他文献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崇尚人性,坚持以人为本,强调可以运用游戏化和实践化的教学策略,扩大学生的实践机会,促进学生知识技能的发展,在寓教于乐当中让音乐教育顺应新潮流。小学音乐教师要从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当中获得更多的启发,并把该方法巧妙融入音乐教育,多角度培养学生音乐实践技能。
摘 要: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和广东省电气产业的升级需要大量的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清远职业技术学院电气自动化专业是广东省重点专业,与区域内本科院校合作专本对接协同育人是其重点的发展方向之一。本文根据调研的结果,对电气自动化专业专本对接协同育人的课程体系进行了探讨构建,为清远职业技术学院电气自动化专业专本对接,协同育人工作的开展打下理论基础,也为兄弟院校相关专业提供借鉴。  关键词:电气